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5 15:11:19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根据土耳其最高行政院于2020年7月10日颁布的内阁法令,圣索菲亚大教堂从1934年至今的博物馆身份彻底终结,即日起将成为一座清真寺,并于24日举行了首次主麻日聚礼。
土耳其此举引发强烈反响。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多国都表示关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表示,将对圣索菲亚大教堂在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位置重新评估。
世上再无圣索菲亚?
新知导入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
《查士丁尼法典》
请讲述古罗马帝国分裂和拜占庭帝国建立的具体情况
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设立新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君士坦丁大帝
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设立新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新知讲解
查士丁尼大帝
查士丁尼483年生于农民家庭。其叔父靠军队发迹,并最终爬上东罗马君主宝座。公元527年,查士丁尼继承了叔父的权位,正式成为东罗马皇帝
查士丁尼在位近40年,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
查士丁尼(Justinian I)
查士丁尼雄心勃勃,力图恢复罗马帝国的辉煌。
查士丁尼文治武功
1.东征西伐,从蛮族手中一度夺回了不少失地,包括北非、亚平宁半岛、西班牙部分地区。
2.不断的征伐,也使帝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社会经济遭到破坏,人民痛苦不堪,爆发大规模起义。
3.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
提问:这种穷兵黩武的对外扩张,和中国哪些皇帝比较相似?
《罗马民法大全》
历史地位:
《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十二铜表法》
是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民法大全》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
收集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剔除其中矛盾的条例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而成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意义(评价):①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②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③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罗马民法大全》
历史地位:
《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十二铜表法》
是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民法大全》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特点
① 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做“会说话的工具”。
②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罗马民法大全》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拜占庭帝国疆域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出现这种变化?
帝国疆域越来越小
一系列的征战、外族的入侵、内部矛盾重重等
名称由来
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
君士坦丁堡
公元324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命名的。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成为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公元1456年又成了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改名为伊斯坦布尔,直至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迁都安卡拉为止。现在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全世界唯一一座地跨欧亚的城市。
过程
①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在北方,阿拉伯帝国的兵锋三次指向君士坦丁堡,由于拜占庭帝国顽强抵抗,并且使用希腊火硝大破阿拉伯海军,使得阿拉伯人遭遇了惨重的失败。
在西方,阿拉伯人消灭了拜占庭帝国在非洲北部最后的驻军,占领从突尼斯直到摩洛哥的广袤土地。
希腊火
阿拉伯人入侵
过程
②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1071年,塞尔柱突厥军队与拜占庭军队在幼发拉底河上游决战。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四世兵败被俘,塞尔柱突厥军队攻占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与此同时,来自北欧的诺曼人进入地中海,结束拜占庭帝国在意大利南部的统治。1088年,突厥人的一支佩彻涅格人威逼君士坦丁堡。到11世纪末,拜占庭帝国不仅结束了东方帝国时代,而且丧失了地中海东部的控制权,充其量只是一个希腊人的王国了。
过程
③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十字军东征指罗马天主教教皇准许下,由西欧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前后共计八次,持续近200年,十字架是基督教象征,因此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十字军征服了拜占庭大部分领土之后,曾在其废墟上建立拉丁帝国,不久覆灭,拜占庭帝国复国,但昔日雄风已不在,国势衰微,领土缩小。之后不到200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所灭。
“野蛮的西方靠侵略、掠夺、摧毁拜占庭帝国也变成了文明的西方”。——《帝国的灭亡》
十字军东征
过程
④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混战中被杀,君士坦丁堡经过53天的激战后失陷,标志着延续1000多年的拜占庭帝国彻底灭亡。
君士坦丁堡之战 ——1453年
拜占庭帝国灭亡
时间 衰亡原因
7世纪
9世纪后
11世纪
12世纪
14世纪
1453年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阿拉伯人攻击
外部多个军事势力攻击
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十字军东征的打击
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
帝国灭亡
你对拜占庭帝国如何评价的呢?
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启示:由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可知,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拜占庭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这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存留,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南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
拜占庭文化
结合之前所学和材料思考,如何评价拜占庭帝国及其文化?
材料一:拜占庭学者特别重视古希腊的哲学、文学和史学,……在拜占庭帝国,《荷马史诗》脍炙人口,妇孺皆知,能够大段背诵的人不在少数,……拜占庭人常以正宗继承人的身份继承古罗马文化,……拜占庭文化在吸收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还兼收并蓄古代西亚和远东民族文化的营养。
——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
查士丁尼时期拜占庭帝国的版图
评价:(1)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特点:
兼容并蓄
圣索非亚大教堂
君士坦丁堡被誉为“人间天堂”
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圣索非亚大教堂)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大教堂
拜占庭文化的历史及意义
(1)将东方的文化传人西方(如中国的养蚕缫丝)。
(2)《罗马民法大全》将罗马法律系统化。它对后代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3)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继承者。君士坦丁堡等城市保存了大量的希腊锣马古籍.拜占庭学者将其翻译成拉丁文介绍到西方,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版图扩大
国力强大
《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 时期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承认奴隶制
改善奴隶地位
奠定欧洲民法基础
帝国灭亡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
帝国文化
为文艺复兴提供精神营养
独具特色
课堂小结
1.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D
课堂练习
2.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1058年。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
A.亚力山大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 D.阿拉伯帝国
C
3.东罗马帝国历经兴衰,这个千年帝国灭亡的标志是(  )
A.13世纪末,被西罗马帝国灭亡
B.16世纪,君士坦丁堡陷落
C.15世纪,首都麦加陷落
D.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陷落
4.通过对拜占庭帝国兴衰的学习,我们得到深刻启示:一个国家要发展、强盛必须坚持(  )
A.固步自封 B.夜郎自大
C.闭关锁国 D.开拓进取
D
D
5.下列关于《罗马民法大全》的正确表述是(  )
①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②对欧洲民法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③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 ④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固若金汤的城防终于不敌强敌,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说明了(  )
A.侵略扩张导致人民反抗,亚历山大帝国灭亡
B.穷兵黩武,内部矛盾重重的罗马帝国灭亡
C.外族人入侵,埃及古代文明衰落
D.昔日文明辉煌,但缺乏创新、不能与时倶进的拜占庭帝国灭亡
B
D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基础达标】
1.下列成就属于右图人物的是( )
A.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B.创立基督教
C.编纂《查士丁尼法典》
D.颁布《十二铜表法》
2.胖虎是中世纪巴黎大学的学生,她在修完基础性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后,开始学习专业课之一法学课。课堂上,她要先学用来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是( )
A. 《查士丁尼法典》 B. 《法学汇纂》
C. 《法理概要》 D. 《新法典》
3.被誉为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 D.《新法典》
4.公元7世纪,进攻拜占庭帝国并占领其部分领土的是( )
A.日耳曼人 B.阿拉伯人
C.奥斯曼土耳其人 D.雅利安人
5.当西方为新的文明打下基础时,拜占廷帝国却一直躺在光辉灿烂、占压倒优势的遗产上,一直无力冲破过去的桎梏,因而变成了一个陈旧的,与时代不合的存在物。拜占庭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到11世纪时,其版图( )
A.到亚洲西部
B.埃及在内的非洲北部
C.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D.地跨欧、亚、非三洲
6.郑州八中模拟“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将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之中。”这段文字中,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
A.陶醉于已有的辉煌
B.长期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
C.无视西欧城市兴起的文明新因素
D.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7.拜占庭帝国堪称世界上最伟大、最长寿的帝国,它所创造的辉煌文明曾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 ②被14世纪初兴起的阿拉伯帝国所灭 ③国力的衰弱,与其对外战争有关 ④帝国虽灭,但其文化仍具有重大魅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 右图这座大教堂作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也见证了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历程,这个千年帝国灭亡的标志是( )
A.7世纪,被阿拉伯人所灭
B.11世纪,君士坦丁堡陷落
C.14世纪初,首都麦加陷落
D.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
9.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世纪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保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遗产免遭毁灭 ②市民文化丰富 ③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 ④大学的兴起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查士丁尼承袭万民法,承认奴隶处于主人的权力之下,主人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但他又在立法中规定,主人非依法不得“毫无理由地杀害自己的奴隶”,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隶。如果主人非法杀害或过分虐待自己的奴隶,将受到处罚。据此可见《罗马民法大全》( )
A. 受罗马万民法影响 B. 维护拜占庭帝国的稳定
C. 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D.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能力提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传承文明、吸纳文明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中国发明的火药已被伊斯兰教转变为战争武器,至此才第一次为西方所知。培根认为,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西方掌握后,欧洲的文化和社会随之改变了。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曾辉煌一时,地跨亚非欧,但它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生活在过去的实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实力和荣誉正是他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最终在东征西讨中,帝国走向灭亡,但它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而忽视的。
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些亚洲文明?以指南针为例,说明它是如何引起欧洲社会变化的?
根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拜占庭帝国灭亡了,但它对后世的发展有何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12.在欧洲,继古希腊罗马之后,拜占廷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世界近一千年,但后来却衰落了。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一)强盛的帝国
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由于拜占廷帝国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当时的西欧人为拜占廷有如此壮丽的城市而倍感惊讶,他们认为这就是天堂。
(1)拜占廷帝国因何而得名?结合材料分析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廷帝国为什么能够“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
(二)可悲的衰亡
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廷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廷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把拜占廷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C
2.C
3.C
4.B
5.C
6.B
7.C 。
8.D
9.C
10.C
答案:11.(1)两河流域文明、中华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2)封闭保守,缺乏创新;为文艺复兴提供了营养。
(3)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或①文明的交流是多样的,和平交流的方式更值得肯定和推广,更有现实意义;②不同文明之间要加强交流互相交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答案:(1)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拜占廷帝国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商业贸易发达,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
(2)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封闭保守的心态;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外部军事势力、东征的十字军和奥斯曼土耳其的进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