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轴对称(二)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 轴对称(二)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27 15:5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轴对称(二)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折、剪轴对称图形。(教材第25~26页)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通过折、剪得到轴对称图形,通过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猜测和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经历折、剪、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培养动手、观察能力,提升审美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折、剪轴对称图形。
难点:能通过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猜测和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剪刀、尺子、彩笔、长方形彩纸。
学生准备:剪刀、尺子、彩笔、长方形彩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见到这种轴对称现象。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看看我们又会发现什么样有趣的数学知识呢?[板书课题:轴对称(二)]
二、学习新课
1.折、剪轴对称图形。
(1)按要求做一做。
(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问题1)
师:大家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彩纸和剪刀,先看老师怎样操作,然后再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
教师强调操作步骤:对折→用剪刀剪出图案→展开。
(学生独立操作剪出图案,同桌之间相互帮助,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
师:现在大家把自己剪好的图案展开,说一说,得到的是一个什么图形?说一说你的理由?(学生观察,小组内相互交流,指名学生汇报)
生:得到的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因为沿中间的折痕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师:那大家帮老师总结一下,要想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应该怎么做?(学生小组交流,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课件出示:
①要想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对折,对折后只需要剪出图形的一半,展开后就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
②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它的对称轴对折后,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猜一猜。
(1)教学教材第25页问题2。
(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问题2)
师:大家先观察下面两个图形,想一想这两个图形的另一半分别是什么样的?另一半图形和已知图形又有什么联系呢?(学生思考后举手示意,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生1:另一半和已知的一半完全一样。
生2:左右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一样。
师:那大家能猜出这两个图形分别是什么吗?(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汇报结果)
学生汇报1:第1个是花瓶。
学生汇报2:第2个是衣服。
师:他们说得对不对呢?现在我们就一起动手验证一下。(教师组织学生剪下教材附页1中图4的两个图,沿着对称轴对折后,再沿着给定图形的边线剪下。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将你们剪好的图形展开,看看我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的。
生:是正确的,真的是花瓶和衣服。
教师总结:如果我们知道了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就可以知道这个轴对称图形。(教师板书)
(2)教学教材第25页问题3。
(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问题3)
师:你们能猜出来下面的这四幅图中,哪幅图是由上面的纸对折剪去两个圆后得到的吗?(学生思考,并做出猜测)
师:大家觉得,上面那幅对折的图展开后是什么图形?(轴对称图形)
师:现在我们先观察一下,下面这四幅展开图都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独立思考,举手示意,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生:(1)(3)是轴对称图形,(2)(4)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1)和(3)中一定有一幅是正确的展开图,那哪一幅是正确的呢?怎样判断?(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生:第(3)幅。因为从上面的对折图可以看到,一个圆距离对称轴近,一个圆距离对称轴远,只有(3)满足要求,所以第(3)幅是展开图。
师:说得很对。大家动手操作,看看你们的结论是不是正确的。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将一张纸对折后,在纸上靠近折痕的一侧画出整个图案的一半,然后沿着所画线条将图案剪下来,再展开,就是完整的轴对称图形。(教师板书)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1~4题。(组织学生先猜一猜,再动手试一试)
第1~2题:略
第3题:在图1中的方格里画“√”。
第4题:表示快乐的是第6幅脸谱,表示愤怒的是第5幅脸谱。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轴对称(二)
1.如果我们知道了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就可以知道这个轴对称图形。
2.将一张纸对折后,在纸上靠近折痕的一侧画出整个图案的一半,然后沿着所画线条将图案剪下来,再展开,就是完整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1.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这种发现的最佳途径则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去获取。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去体验、思考、讨论,在数学活动中经历、感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2.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教师要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创设一切条件,设计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通过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相关知识阅读
剪纸
剪纸艺术是汉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剪纸作品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那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二维性的空间观念、线条与装饰、写意与寓意等许多方面。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剪纸在中国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抑或新婚之时,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