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好玩
第1课时 小小设计师
课时目标导航
活动导航
一、活动内容
设计艺术节徽标。(教材第61~62页)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和欣赏各类徽标,体会对称与不对称的区别,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通过设计徽标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3.经历观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过程,掌握通过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
4.在设计徽标的数学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艺术、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难点:能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徽标,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海报)
海 报第五届校园艺术节将于6月1日~15日举行,大队部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征集艺术节徽标,有意者请于5月25日前将作品交到大队部。希望同学们踊跃参与!大队部
师:同学们,第五届校园艺术节就要举行了,大队部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征集艺术节徽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设计艺术节徽标。(板书课题:小小设计师)
二、活动方案
1.活动准备。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徽标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在设计艺术节徽标之前,先来看一看别人是如何设计徽标的,他们设计的徽标都有哪些特点?(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派小组代表汇报)
汇报1:北京奥运会会徽中的五环是对称的,有着和谐美。
汇报2:只要将五环中的一个环通过平移即可得到五环。
汇报3:上海世博会会徽的图案形似汉字“世”。
汇报4:杨析樽同学的作品体现了对称美。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北京奥运会会徽上部分刻着一个运动员在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图案,像“京”字,有着动感美;上海世博会会徽把汉字“世”与“2010”完美结合;杨析樽同学设计的徽标用五色圆形代表全班同学,图案体现了对称美。
师:那大家知道这些会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吗?(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1)每个徽标都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名词。如:上海世博会会徽。
(2)每个徽标都体现了一个主题。如: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寓意北京张开双臂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
师:我们欣赏了这些徽标,大家觉得设计校园艺术节徽标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并板书:
(1)要突出活动的主题。
(2)要体现我们学校自己的特点。
(3)可以运用轴对称图形。
(4)可以运用平移和旋转知识。
(5)要有创意,体现全校师生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风貌。
2.设计艺术节徽标。
师:我们现在就来动手设计徽标。(课件出示教材第62“做一做”)
教师提出设计徽标时的要求:
(1)要先给校园艺术节徽标确定一个名字。
(2)“”确定一下徽标的主题是什么,可以反映学校的校风、校貌。
(3)为了达到美观的效果,可以全部或部分采用轴对称图形。
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3.成果展示。
师:有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设计的徽标?并说一说创作的徽标有什么特点吗?(指名学生汇报)
教师给予肯定,全班交流收获。
三、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小小设计师
(1)要突出活动的主题。
(2)要体现我们学校自己的特点。
(3)可以运用轴对称图形。
(4)可以运用平移和旋转知识。
(5)要有创意,体现全校师生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风貌。
教学反思
1.教学中,先组织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图案和自己搜集到的图案,并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情境下见到过这类图案,使学生有熟悉感,激发学习的兴趣。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广泛的讨论和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想法。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互相欣赏,增强合作意识,提高探究能力。另外,在自己设计和欣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之美。
2.活动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交流设计图案的经验,提炼图形运动的基本方法,分享自己对所设计图案的情感体验等。同时,将活动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图形的变换美,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