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25 22:3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都江堰市水资源丰富,下列有关水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冬季,都江堰山区会下起小雪,有时候雪不易堆积,因为雪落地后直接变成了水蒸气
B.夏天的早晨看见草叶上挂满晶莹的露珠,而到了初冬,却看见了一层薄霜,有同学认为霜是露变成的
C.深秋早晨,起床后发现玻璃窗户变模糊,是水蒸气液化成水珠附着在窗户的内表面
D.初冬季节,在家洗澡时发现浴室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2.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开启车载空调时,前挡风玻璃上均容易出现水雾。关于水雾出现的位置和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在内侧,是液化现象
B.夏天在外侧,是汽化现象
C.冬天在外侧,是汽化现象
D.冬天在内侧,是液化现象
3.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这种灭火器钢瓶里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提高温度 C.压缩体积 D.增大体积
4.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所示,盛夏季节,能提高“冰箱”降温效果的做法是(  )
A.保持两罐间的沙子干燥
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5.如图甲所示,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
B.图甲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使固体受热均匀
C.由图乙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时间为6min
D.由图乙可知,A图线起点0时刻对应的物质是冰
6.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熔点是0℃
B.加热至第10min时,该物质为液态
C.该物质熔化过程共持续了25min
D.该物质在第15min至25min对外放热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B.清晨小草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冬天在烧开水的壶嘴处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在衣柜里长时间放置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8.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凝固点是60℃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是非晶体 D.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9.如图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树叶上的白雪融化 B.冰冻的衣服变干
C.阳光下露珠变小 D.树枝上形成雾凇
10.“中国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与节气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
B.“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吸热
C.“一场秋雨一场寒”,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吸热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吸热
11.如图,烧杯和试管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持续加热烧杯中的甲液体,能使试管中乙液体持续沸腾的条件是(  )
A.持续给甲液体加热,且甲液体的沸点低于乙液体的沸点
B.持续给甲液体加热,甲液体的沸点等于乙液体的沸点
C.持续给甲液体加热,甲液体的沸点大于或等于乙液体的沸点
D.持续给甲液体加热,甲液体的沸点高于乙液体的沸点
12.如图甲,某同学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冷水均匀加热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整个过程酒精灯火焰忽大忽小,放热不均匀
B.可能开始加热时有纸盖,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C.水开始汽化较慢,带走的热量少
D.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后来水温较高时散热快
13.甘肃七月份日均最高温度大约是(  )
A.31摄氏度 B.31度
C.零下31度 D.零下31摄氏度
14.下列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
A.春天,“天街小雨润如酥”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千里冰封”
15.空调工作时,①压缩机将气态的氟利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氟利昂,②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内机(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液态的氟利昂经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③变成气态低温的氟利昂,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出冷风。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对上述四句中对应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第1句是汽化过程,需要放热
B.第2句是熔化过程,需要放热
C.第3句是汽化过程,需要吸热
D.第4句是熔化过程,需要吸热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开水和冰水,过会儿,两杯的壁上都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出现在外壁的是______(选填“开水杯”、“冰水杯”或“都有可能”),小水珠的形成需要______热量。
17.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若不推拉活塞,可以通过______温度的方法也可使液态乙醚消失。
18.制造白炽灯泡选用钨丝作为灯丝的材料,这是因为钨的熔点较___________;测寒冷气温的温度计用酒精作测温物质,这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较___________。(填“高”或“低”)
19.如图所示,图1是___________,图2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______。
20.如图是给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图象可知此物质为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0﹣2min内,该物质处于______态,在2﹣5min内物质处于______状态,在第5min以后该物质处于______态,这个过程是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由图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
21.10月18日,第38届开封菊花文化节在龙亭公园开幕。清晨菊花瓣上挂着晶莹的露珠,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太阳出来后露珠因______而消失不见了(两空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22.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110格均匀刻度线,当温度计玻璃泡被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内水银柱液面在10格处,当玻璃泡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在60格处,通过计算可知,温度计上每格表示的温度值是________ ℃,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 。
23.今年夏天特别炎热,市政部门安排喷雾车(如图所示),喷雾车将水以雾状形式喷洒出去,由于雾状的水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______(选填“加快”或“减慢”)水的蒸发;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经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后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实验题
2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除了图中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温度计和_______;实验前需要先调节_______(填“A铁圈”或“B铁圈”)的高度,同时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为了节省加热时间减少热量散失,想给烧杯加个盖子。甲、乙两名同学找来了合适圆形纸板,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1和小孔2,如图所示,剪裁合适的是小孔_____(填“1”或“2”),理由是_______;
(3)如图乙所示,甲同学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请在图丙中大致画出在第4min时气泡在b处的大小情况;(某一气泡由a处上升至b处)(_______)
(4)水沸腾后,甲同学移走酒精灯,继续观察,他们的目的都是探究___________。水沸腾后,乙同学继续加热,继续观察,他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老母鸡时,在沸腾后总是___________(选填“保持大火”、“调为小火”)的道理。
25.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
水的温度/℃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
(1)图甲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按规范要求,调节酒精灯上方摆放着石棉网和烧杯的铁圈的高度时,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图乙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_______,如果按照图中 _______的读数方式会导致读数偏小。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大气压 _______(选填“小于”或“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_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
(4)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按图甲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丙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 _______。
26.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 ___________(选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
(2)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由数据可知,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___________min,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___________。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物质的温度/℃ ﹣2 ﹣1 0 0 0 0 0 2 4 6 8
27.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①除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②按照实验规范要求,调整铁圈B确定其高度时,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③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
④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BC段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______(选填“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态”)。
(2)待冰完全熔化后取出试管,将温度计玻璃泡放入水中(与容器不接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①实验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FG段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请描述出水正在沸腾时的一个特点:______;
②若实验利用图甲装置,在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待烧杯中的水沸腾后,试管内的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28.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请指出图甲中的错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水温升到 92℃时,每隔 0.5 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 记录如下表。图乙是实验中某个时段气泡的变化图像,这是_______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形。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
水的温度/℃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98 …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将水的质量减少,重复(2)的实验步骤,在图丙中大致画出“温度一时间”的关系图像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C
6.A
7.D
8.D
9.B
10.A
11.D
12.D
13.A
14.C
15.C
16.冰水杯 放出
17.汽化 压缩体积 升高
18.高 低
19.体温计 热胀冷缩 图2
20.晶体 固 固液共存 液 吸收 220
21.液化 汽化
22.2 -20~200
23.增大 加快 凝华 熔化
24.秒表(或钟表等) B铁圈 需要 1 小孔2在纸板边缘,插入温度计后,温度计的玻璃泡会碰到容器的侧壁 98 水沸腾时是否需要吸热 调为小火
25.自下而上 需要 B C 98 小于 不变 水的质量不同
26.碎冰 使物质受热均匀 4 不变
27.秒表 需要 使碎冰块受热均匀 晶体 固液共存态 98 温度不变 不能
28.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 沸腾时 98 不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