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燃料单元期末复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燃料单元期末复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25 20:0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燃料期末复习卷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匹配的是
A.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石墨能够导电
B.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焦炭具有氧化性
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D.干冰用于制冷剂——干冰升华吸热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量筒读数
C.滴加液体 D.氢气验纯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相对应的是
A.氧气支持呼吸,可作火箭助燃剂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
C.氮气的沸点低,可以做保护气 D.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可用做霓虹灯
4.关于二氧化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制碳酸饮料 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它进行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D.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产生温室效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6.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是不变的,那么化学反应中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H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则化学性质也相同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8.实验室中氢气燃烧和电解水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B.干冷烧杯的内壁无明显变化
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a、b两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1:2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0.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的是不同气体沸点不同,属于化学变化
C.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有:SO2、CO、NO2、O3
1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验证分子间有间隔 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鉴别硬水和软水 验证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2.正在利用和待开发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潮汐能、生物质能、核能等,这些能源既能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之危,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3.石墨
(1)石墨由________构成,硬度__________,有滑腻感,具有优良的_________性能;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_________状固体。
(2)石墨的用途
用于制铅笔芯、电刷、电极,这些都利用了石墨的__________性质。
(3)无定形碳
①木炭、焦炭、活性炭和炭黑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结构与__________类似。
②木炭具有________的结构,具有吸附能力,能吸附____________。
③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更强,能吸附_____________。
(4)石墨烯: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具有优异的_________。
14.氢气
(1)氢气是自然界中密度________的气体,本身__________。
(2)氢气是最清洁、最理想的燃料: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制取氢气____________。
(4)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______________。
15.同学们用“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他们依次进行了如图实验:
(1)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反应①属于________ ,反应③属于_______反应(填分解或化合)。
(2)实验①中通电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电。
(3)实验①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
(4)实验①分解的水在理论上与实验③生成水的质量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16.按要求写出煤炉中的煤在燃烧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图):
(1)进风良好的下部: ______________;
(2)中部产生毒气的反应: ___________;
(3)上部产生蓝色火焰的反应:___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石墨能够导电所以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性质与用途匹配,不符合题意;
B、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是焦炭具有还原性,性质与用途不匹配,符合题意;
C、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使用墨作画,图案长期清晰可见,所以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由于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性质与用途匹配,不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吸热,所以干冰可用于制冷剂,性质与用途匹配,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
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因为倾斜的酒精灯灯内酒精流出燃烧,容易引起事故,故A选项错误;
B、读量筒示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选项错误;
C、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要竖直悬空于试管口的正上方,防止污染试剂,故C选项错误;
D、氢气验纯时,先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向下靠近酒精灯的火焰,移开拇指,若听到噗的一声,证明氢气纯净,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故说法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冰箱除味,故说法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故说法错误;
D、稀有气体通电时会放出有色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故说法错误。
故选B。
4.C
【详解】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生反应生成碳酸,可制碳酸饮料,选项A正确;
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它进行人工降雨,选项B正确;
C、一氧化碳具有毒性,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不是二氧化碳,选项C错误;
D、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产生温室效应,选项D正确。
故选:C。
5.C
【详解】
A、不是所有的原子都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如氢原子不含中子,不符合题意;
B、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不符合题意;
C、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符合题意;
D、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
A、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也可能由原子、离子构成,错误。
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如氮气。正确。
C、化学反应中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错误。
D、H2O和H2O2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不同。错误。
故选B。
7.D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
A、氢气具有可燃性,为防止氢气不纯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需检验其纯度,故选项错误;
B、氢气燃烧生成水,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故选项错误;
C、b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管内是氢气,氢气能燃烧,但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错误;
D、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故选项正确。
故选:D。
9.D
【详解】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C、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
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所以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选项正确;
B、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的是不同气体沸点不同,采用蒸发的方法将空气中的各成分分离开,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选项正确;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有:SO2、CO、NO2、O3,选项正确,故选B。
11.A
【详解】
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A中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可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符合题意;
B、向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不符合题意;
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起浮渣的是硬水,不符合题意;
D、充满氢气的肥皂泡上升,说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太阳能 风能 地热能
【详解】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氢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和核聚变能等。
13.
(1) 碳原子 小(或者很软) 导电 细鳞片
(2)物理
(3) 碳单质 石墨 疏松多孔 色素、异味 色素、异味、有毒气体
(4)导电、导热性
【解析】
(1)
石墨由碳原子构成,硬度很软,是天然最软的矿物质之一,有滑腻感,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
(2)
石墨质软、灰黑可用于制铅笔芯,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制电刷、电极,这些都利用了石墨的物理性质。
(3)
①木炭、焦炭、活性炭和炭黑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形成的,所以其主要成分都是碳单质,结构与石墨类似;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能力,能吸附色素、异味、有毒气体等。
(4)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14.
(1) 最小 无毒
(2) 原材料资源丰富 放热量多 产物无污染
(3)成本太高且贮存困难
(4)Zn+H2SO4=ZnSO4+H2↑
【解析】
(1)
氢气是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气体,无毒;
(2)
氢能源的优点有:原料丰富(来源广)、燃烧时放出热量多(热值高)、生成物不会污染环境;
(3)
因制取氢气是利用水分解得到,但水的分解一般需要电解,则制取成本高,因氢气是气体,氢气难储存,正在寻找储存氢的材料,则高效、价廉的贮氢材料还在研究之中;氢气难储存,生产成本高,这是制约氢气作为优质能源不能大力推广的关键因素,另外氢气的贮存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4)
实验室制氢气常用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反应原理,Zn+H2SO4═ZnSO4+H2↑。
15.
(1) 分解 化合
(2)直流
(3)1:2
(4)相等
【解析】
(1)
实验①中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实验③中氢气燃烧生成水,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2)
实验①电解水实验中通电使用的是直流电。
(3)
实验①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因此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4)
由质量守恒定律,氢元素守恒,水电解生成的氢气最后又生成水,故质量相等。
【点睛】
根据主要考查了“电解水”和“氢气燃烧”实验,解答时应该把实验现象和性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判断。
16.
(1)C+O2 CO2
(2)2C+O2 2CO 或CO2+C2CO
(3)2CO+O22CO2
【分析】
(1)
进风良好的下部,煤炉中的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
(2)
一氧化碳有毒,煤炉中的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中部产生毒气的反应为:2C+O2 2CO 或CO2+C2CO;
(3)
一氧化碳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上部产生蓝色火焰的反应为:2CO+O22CO2。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