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一、体验黄土文明
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
这里是明清帝王祭祀 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在坛中供奉的“ 五色土”中,黄土位居中央,体现了黄土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的密切关系。
一、体验黄土文明
宝塔山 因山上建有宝塔得名,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
一、体验黄土文明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兵器“博物馆”,位于陕西西安,埋葬于地下已经有2000多年。
一、体验黄土文明
信天游 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的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
一、体验黄土文明
平遥古城 位于山西省中部,创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前782)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现存布局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后的规模,是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县级城池,完整的城墙、街道、庙宇、民居等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
一、体验黄土文明
窑洞 黄土高原年降水量较少,气候较为干旱,因此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修建了窑洞,窑洞冬暖夏凉,防风避雨,很适合北方黄土高原人民的生活。
一、体验黄土文明
醋 山西人的饭食多以面食和土豆为主。尤其是杂粮面,较之其他食物难以消化,如果长期食用的话,会引起胃部的不适。而醋可以增加胃液的酸度。有助于消化,刺激食欲。
山西气候干燥,而醋有着生津润肺的功效,多吃醋可以有效缓解干燥气候的侵害。
从地形上看,山西地处太行、太岳两座大山的腹地,水土多呈碱性,用山西话讲,就是“水土硬”,而醋的酸性正好能中和碱性,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多吃点醋有益于身体健康。
二、读图晓自然环境
1、位置与范围
黄土高原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属于 第二级阶梯
二、读图晓自然环境
秦
岭
太
行
山
脉
乌鞘岭
长 城
范围:
东起太行山,
西至乌鞘岭,
北连内蒙古高原,
以长城为界
南抵秦岭。
内 蒙 古 高 原
1、位置与范围
二、读图晓自然环境
青 海
宁夏回族自治区
山 西
河南
山 西
陕 西
宁 夏
甘 肃
青 海
河 北
河 南
陕
西
甘
肃
河北
跨省区:
1、位置与范围
二、读图晓自然环境
2、气候
干湿区:
干旱区、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温度带:
暖温带、中温带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二、读图晓自然环境
3、地形地势
地形:以 为主,海拔800-2500米;
地势: ;
地表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原
西北高,东南低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二、读图晓自然环境
4、河流
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黄河、泾河、渭河、汾河
河流水文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位低、水量小、含沙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汛汛期短、有结冰期
三、解释黄土来源
回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 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 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 。 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三、解释黄土来源
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刘东生院士的“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什么是“风成说”呢?
视频
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
西北风
A
B
A
西北
B
东南
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风沙来向
秦岭
戈壁
沙漠
黄土
基 岩
中
内蒙古高原
黄土就象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黄土是从空中吹来的,而不是水冲来的。
黄土分布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黄土不是本地产生的。
活动
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
1、下列现象被认为支持“风成说”的证据,说说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黄土峁
黄土梁
黄土高原典型地貌
黄土塬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
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
四周陡,顶面平坦
的台地。是良好的耕作区。
条状延伸的岭冈,
顶面较平缓,两侧多沟壑。
呈穹状或馒头状,
顶面多浑圆,斜坡较陡。
初期
中期
后期
川地是黄土高原上主要地形类型之一,它是指下切在黄土区中的河谷。如渭河平原(谷地)、汾河谷地就是黄土高原上两个最大的川地。
川地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较集中的地区。川地多有长久发展的历史。例如渭、汾谷地不只以黄土塬地形为主,断层地形和地震活动也很突出,表示川地的形成与地壳运动有关。
黄土高原典型地貌
川
四、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地表特征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四、 严重的水土流失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
四、 严重的水土流失
1.读图,说说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说明:植被条件越好,水土流失越_______。
植被条件越差,水土流失越_______。
轻微
严重
四、 严重的水土流失
2.讨论不同的土质(沙土和黏土)、不同的坡度(陡坡和缓坡)、不同的降水强度(暴雨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黏土
沙土
缓坡
陡坡
小雨
暴雨
森林
荒地
模拟实验举例
弱
强
3.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谈谈你的看法。
黄河之害在于黄河泥沙。因此,治黄的关键是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上千万吨化肥。
参考黄土高原某县生态建设的成功案例,分析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有哪些?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生产措施
人口措施
植树
种草
修梯田
挡土坝
护坡
因地制宜合理生产
计划生育提升素质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沟谷和坡地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读图,说说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打坝淤地示意
在沟谷中修筑拦土坝
打坝
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
淤地
堆积形成肥沃的田地
种田
林草护坡示意
两者的作用是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2.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大举措。请你参加关于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保护生态环境研讨会
退耕还林、还草要因地制宜,还要解决好还林、还草后土地的管理和利用问题,还有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发展问题。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 )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D.流经黄土高原区
C
D
B
能力提高
C
D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及附近地区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山脉①是( )
A.阴山 B.昆仑山脉
C.太行山脉 D.大兴安岭
5.图中山脉② ( )
A.是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B.以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
C.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的分界线
D.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 mm
“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经过了几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由黄变绿,现已成为我国最大苹果产区。下图是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表示黄土墚地貌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7.当地传统民居窑洞的特点是 ( )
A.多依山挖掘 B.窑洞门口多向北
C.多占用良田 D.造价较高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