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共27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共27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6 16:39:27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新课导入
1.了解张謇等人兴办实业的事迹;了解近代社会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原因和特征。
3.通过了解张謇等人投身“实业救国”的史实,体会他们心系民族的品质,树立坚守初心的信念,升华爱国情感。
学习目标
张謇
(1853年-1926年)
张謇,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1894年,42岁考取状元及第,期间经历了26年的坎坷曲折,仅在考场中度过的时间就有一百二十多天。他历经如此磨难为何还会放弃功名走向创办实业的道路呢?
人物描写
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继昌隆缫丝厂
(1873年陈启沅创办于广东)
发昌机器厂
(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创办于上海)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发展历程——产生
探究新知
逐渐发展
图表信息说明了什么?
——整编自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1)张謇与大生纱厂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发展历程——初步发展
材料一 甲午战败以后,张謇对清政府允许日本在内地设厂深为忧虑,认为“一旦尽撤藩篱,喧宾夺主;西洋各国,援例尽沾”,其后患必然是“以我剥肤之痛,益彼富强之资逐渐吞噬,计日可待”。
——汪圣云《张謇与大生纱厂的兴衰》
材料二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奖励华商公司章程》、《公司注册章程》等。这些章程规定,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摘编自何军国《浅析清末新政与晚清国民经济近代化》
材料三 “忍辱蒙讥,伍生平不伍之人,道生平不道之事,舌瘁而笔凋,昼惭而夜椣者,不知凡几。”
——摘自张謇写给刘坤一的书信
根据材料概述大生纱厂逐步发展的原因?
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企业家(张謇)的奋斗
(1)张謇与大生纱厂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发展历程——初步发展
张謇除重视实业外,还重视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
以上信息说明了什么?
(2)张謇其他贡献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发展历程——初步发展
卢作孚(1893年—1952年),重庆市合川人,
民生公司创始人、中国航运业先驱,被誉为“中国
船王”,“北碚之父”。
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实业有限股份公司,是中国
近现代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抗战
时期,民生公司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撤退”,将大量工业设备和军工物资抢运入川,构成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
卢作孚跨越了“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并且在几个方面都各有成就。
卢作孚(1893-1952)
知识拓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一 自 1912 年至 1921 年,大生纱厂的利润率平均水平高达44.44%,10年盈利累计1161 万 9 千两,相当于 1899—1911 年 13 年纯利润总和的 3.61 倍。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有72个,平均每年近24个,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 家,平均每年近37个,其中钢铁冶炼厂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1912年为80万吨,1919年增至330万吨。
——摘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发展历程——“短暂的春天”
材料二 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苛捐杂税……
——摘自张秀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等
材料一 当时西方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纺织市场留出了一个巨大空间。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
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促使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发展历程——“短暂的春天”
材料二 “厥后奉直战事发生,通布销路……亦因时局不靖而销减,故布疲纱跌,无人问津。积货多则有妨周转,不得不贬价求售,因此大受打击。
——卫春回《张謇评传》
材料一 从1922年起,大生各纺织厂开始走向下坡;1923年秋,大生一厂因无款购花而停工;1924年冬,一厂被地方金融维持会接管。
——摘编自《大生系统企业史》
结合材料一二指出大生纱厂经营状况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
变化:逐步走向衰落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发展历程——迅速萧条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后
(1895年)
辛亥革命后
(1912年)
一战结束
(1918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产生
短暂春天(黄金时期)
初步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
日益萎缩,陷入绝境
迅速萧条
国民政府前期
(1927-1936年)
较快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二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伊始,即着手制定自身的财政经济政策,以发展经济,建立国家资本主义。在从事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南京国民政府十分重视工业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与措施……
——王卫星《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工业发展政策》
材料一 1927年起的那几年全国的经济增长十分明显。其中民族资本的纱厂数由73家增至84家;丝厂由92家增加到165家。而在机器工业方面,1924年有民族资本的船舶、轧花、绸丝、纺织、印刷、修配等机器厂284家,到1931年总数已增加到457家。
——摘自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
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视
发展状况:经济发展迅速
根据材料,指出1927—1937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原因。
较快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拓展
荣氏兄弟因创办福新面粉、申新纺织企业等集团而著称于世,人称“面粉大王”及“纺织大王”。1922年,西方列强卷土重来。申新各厂两年中就亏损百余万元,福新厂也从盈余转为亏损。1937年日本法西斯大举进犯中国,各地荣氏工厂横遭浩劫,有的化为一片焦土。八年抗战后,奄奄一息的荣氏集团劫后余生,但中国卷入全面内战之中,再加上官僚资本的压迫和美国产品的大量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周央央《荣氏家族百年创业传奇》
根据材料,概括荣氏企业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原因。
发展历程:发展曲折
原因:列强侵略与国内战乱
日益萎缩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拓展
材料一 轮船电报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shū)变更,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
——郑观应《商务叹》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商加大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外资实力雄厚,技术先进,民族企业明显处于劣势。
——晓海《张謇和胡雪岩的人生沉浮》
材料三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的官僚资本机构不仅加强了金融垄断和商业垄断,竭力对工矿事业进行统制和垄断……确立了在国统区的工业垄断地位。
——吴申元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封建主义的压迫
帝国主义的压迫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官僚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中,凭借国家政权垄断国家经济命脉的资本主义。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1)基础薄弱,技术落后
(2)行业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较为薄弱;
(3)地域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如上海、武汉等。
轻工业
主管官僚对军械制造一窍不通,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在洋人手中。设立无烟火药厂时,高薪聘请洋匠沙理温主持,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经年造不出火药。
——摘自高中历史课本必修二
总体特征:
长期曲折发展;虽有长足发展,但总体比较落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镌刻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特点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在政治思想上有何影响?
中国
民族
资本
主义
发展
(维新思想)
(民主革命思想)
(民主科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传入)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开启政治制度近代化
掀起民主革命运动
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促使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为新民主主义奠定阶级基础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合作探究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晚清上海电话接线员
影响:方便人们出行,促进商品流通,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清末民初中国的火车和电车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表现——交通、通讯事业
探究新知
材料二 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遍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孙中山《令内务部通知各处前清官厅称呼文》
材料一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坠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时报》(1912年3月5日)
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取消大人、老爷称呼,改称先生、君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表现——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方面
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取消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
民国时期的新式婚礼
民国时期的一次西式聚餐
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哀启”:概不接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
新式婚、丧礼仪和饮食习惯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表现——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方面
材料一 然而,即使在1941年,仍旧可以在三四小时内从外滩中段跑到一点也没有改变的农村地区。……传统的中国绵亘不断,差不多伸展到外国租界的边缘为止。在乡村,人们看不到上海影响的任何迹象。
——[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
材料二
虽然张謇剪了辫子,但从纪念馆的照片中,却很难找到他西装革履的穿着,长衫马褂依然是他最常见的的衣着。
社会生活的变化不平衡,总体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2.特点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西方坚船利炮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先贤们从“师夷长技”到“实业救国”、变法维新的探索,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挥动科学、民主大旗,吹响思想解放的号角。
——《岳麓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外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内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变革带来的影响
近代的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堂小结
(2021·湖南衡阳)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
A. 张謇 B. 侯德榜 C. 荣宗敬 D. 卢作孚
(2021·陕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有识之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
B.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C.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D.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021·湖南湘潭)以下对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A.辛亥革命后,仍然有人蓄辫
B.新式婚礼取代传统婚礼成为主流
C.公众场所已无传统长袍马掛的身影
D.即使在偏远乡村,过年也不再向长辈头行礼
A
D
A
课堂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