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专题复习世界近代史-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 复习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高考专题复习世界近代史-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 复习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7 10:4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近代西方文明前奏阶段
——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时期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
(15、16C——1917年)
工场手工业时期
(15、16——18C中期)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
(18C60年代——1917年)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
西方文明
(15世纪末—18世纪60年代)
世界近现代史
[阶段特征] 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至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2019年天津卷14)
在15、16世纪的欧洲,手书新闻和单页印刷新闻已经较为流行。僧侣、贵族和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对外界事物很关切。一些人专门搜集消息,编写“通报”,抄送给有需要的客户。消息来自一些中心城市如罗马、巴黎、伦敦,以及西班牙的马德里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内容包括当时的欧洲战事、王室消息、贸易商隋。随着贸易的广泛开展,商人们越来越需要准确地了解远方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
依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新闻流行的社会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闻流行的历史背景。(7分)
社会条件:特定人群的需要;出现专门的从业人员;欧洲大城市成为新闻汇集和传播中心。
历史背景: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时空坐标]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
扩大市场
反封建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掠夺
世界日益成为整体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促进思想解放
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科学诞生
世界由分散的文明向整体化过渡
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启蒙运动
知识结构阶段特征
你能说一说他们之间的联系吗?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与近代科学、与宗教改革;
近代科学与启蒙运动;
宗教改革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启蒙运动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
早期殖民扩张与北美独立战争
材料一 刘宗绪说:一切反对封建制度,拥护资本主义制度或为之而斗争的阶级、派别和个人,就是革命的。
材料二 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它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
—— 《列宁选集》
材料一、二、中对“革命”含义的共同认识是什么
反对旧秩序,发展资…义(或确立资…度)
一、政治上: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英美)
英国:君主立宪制
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确立过程
特点
美国:民主共和制
背景:北美独立战争和华盛顿
确立:1787年宪法
(内容、评价、运用)
一、政治上: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英美)
已考考点
英国:克伦威尔(治国措施(问))
光荣革命(3次,1概念和2意义)
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过程(《权利法案》内容(问))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美国:联邦制时间
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特点(2次)
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克伦威尔)
细节注意: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铁骑军和新模范军;
材料一:克伦威尔为赢得战场的胜利作出了巨大努力,但它却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革命以推翻专制为出发点,结果却导致了另一种专制,它可以要一个议会装潢门面,法律却不起作用, 他死后,谁也不知道革命该往何处去,于是只好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钱乘旦《英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克伦威尔“为赢得战场的胜利”所作出的“巨大努力”。概述作者认为“它却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史实依据(5分)
努力:取得马斯顿草原战役胜利;组建新模范军(或铁骑军);赢得纳西比战役的胜利;平定王党叛乱,结束第二次内战。(任答3点即可,3分)
依据:克伦威尔解散议会,建立军事独裁统治(或成为终身护国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2分)
易错点:准确理解“光荣革命”的历史地位
点拨:从形式上看,“光荣革命”是一场宫廷政变;从本质上看,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光荣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但不是其确立的标志。
(2020.7·浙江高考·17)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
A.推翻了君主制度 B.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
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 D.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
B
易错点:你能辨别“君主制”“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制”;
“君主制” 和“共和制”
易错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过程
点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完善经历了四个阶段: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完善中实现了三个权力的转移:
“光荣革命”是为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奠定了政治基础;
《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为君主立宪制奠定了法律基础;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议会改革中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
威廉三世统治时期,英国“行政和立法其实处在一种双头状态下,双方各行其是,缺乏配合的机制”。这反映当时英国
A.国王直辖最高行政机关内阁 B.议会把内阁置于自身控制之下
C.国王权力并未得到有效限制 D.内阁获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地位
在1700年前后,由于内阁大臣的任免权掌握在君主手中,而内阁与议会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也不反映议会多数,由此一来,“内阁大臣并不认为他们作为一个集体应向议会负责,而认为他们应单独对君主负责”。结合所学,指出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是
①议会的行政权大增 ②国王尚有行政权 ③内阁责任制尚未形成 ④《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C
英国:君主立宪制
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确立过程
特点
影响
美国:民主共和制
背景:北美独立战争和华盛顿
确立:1787年宪法
(内容、评价、运用)
一、政治上: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英美)
已考考点
英国:克伦威尔(治国措施(问))
光荣革命(3次,1概念和2意义)
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过程(《权利法案》内容(问))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美国:联邦制时间
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特点(2次)
关注点:华盛顿
可以把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的胜利作为民主共和制确立的背景;
要注意华盛顿在两任总统期间的国际关系及华盛顿的基本政策;
要关注华盛顿实施的外交政策及后来的演变,要能分析这一外交政策在不同时期演变的原因
细节注意:独立战争中各个战役的地图位置,意义及与华盛顿的关系
细节注意:独立战争中各个战役的地图位置,意义及与华盛顿的关系
深化探究:美国1787年宪法平衡的利益和体现的原则
平衡利益:中央与地方
大州与小州
南方与北方
体现的原则:联邦制原则
中央集权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民主共和原则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与制衡;
中央内部的三权分立
(2017.4·浙江高考·20)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将联邦体制——对政府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划分——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它反映(  )
A.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B.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
C.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 D.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
D
二、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粗具规模
已考考点
新航路开辟(6次):新航路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影响(问);新航路航线和影响(问),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意义(4次)
早期殖民扩张(1次,问)
提示:新航路开辟以及对世界市场的作用是重点内容(新航路开辟图,新物种,国际贸易中心,对思想领域的影响)
早期殖民扩张联系戈雷岛
(2020.1·浙江高考·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据吴于廑《世界历史》、[美]查尔斯 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
(1)指出材料一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6分)
【答案】(1)路径:美洲——欧洲——欧美之外;转折:地理大发现(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海外殖民扩张;开启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
1.(2021.1·浙江高考·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二
从15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起,欧洲人开始拓展他们已知世界的前沿。向外拓展的理由是复杂的:寻找新的商业航线以及对冒险的追求……也是知性文化(它使文艺复兴显得非同寻常)变化的产物。阅读希腊文和学习古代科学及数学课本能力的恢复,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和地球问题的新的大讨论。这些讨论使人意识到:不仅东方——中国、日本和盛产香料的岛国的财富可以通过西向航行而得到,而且其间的距离也可以被测算出来。最终,他们在大洋的另一边找到了无以计数的财富。
——摘编自[美]玛格丽特·L.金《欧洲文艺复兴》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5世纪欧洲最早“拓展他们已知世界”前沿的两个国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人”的价值观,请分析新“商业航线”的开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价值观的积极影响。(5分)
【答案】影响: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
(2017年4月浙江学选考)19.右图所示为欧洲人在亚非的贸易分布格局,其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远洋运输业迅猛发展
B.海外贸易据点的建立
C.远航探险活动的开展
D.“商业革命”的兴起
16.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作为直接史料,该日志可用于研究当时
A.印度人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 B.葡萄牙王室对航海话动的支持
C.东非人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 D.欧洲人远洋航行的技术与条件
(2019年江苏卷(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来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根据材料,概括 “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5分)。
特点:范围具有全球性;内容具有丰富性;时间具有长期性;欧洲具有主导性;结果具有两重性(消极和积极)。
二、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牛顿经典力学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已考考点:文艺复习已考9次(2次问答题,7次选择题)
启蒙运动已考9次(2次问答题。7次选择题)
提示:文艺复兴与选修六联系起来,重点掌握文艺复兴文学美术三杰(作品及内容),人文主义内涵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主张 和影响,关注浪漫主义,人文主义的发展
理性主义
人权
法治
三权分立
(防止专制)
社会契约
(否定君权)
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天赋人权
(否定特权)
人民主权
(否定王权)
自由平等
(否定特权)
资产阶级政治构想的提出及初步实践
启蒙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
1.资…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义政治学说如君主立宪制同传统儒家思想结合,宣传维新思想,进行变法
2.资…级革命派把西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宣传资…级思想.进行革命和政治建设实践。
3.资…级激进派,以民主与科学为指导思想进行新文化运动.
洛克把政治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三种,认为立法权属于议会,且高于其他两权,因为这一权力是确保人们参与政治社会的首要保障。行政权属于国王,对外权指包括战争与和平、联合与联盟以及同国外的一切人士和社会进行一切事务的权力,为国王行使。在洛克看来,行政权和对外权这两种权力几乎总是联合在一起,很难将他们分开由不同的人掌握。孟德斯鸠在洛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三权分立学说,为西方国家绘制了一幅美好的制度蓝图。
——据崔玉变《中西政治思想家评传》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洛克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差异。(6分)
差异: ①洛克的对外权与孟德斯鸠的司法权不同;
②洛克强调立法权至上,而孟德斯鸠强调三者互相独立;
③洛克并没有谈及三权制约,而孟德斯鸠认为三权是互
相监督的。(6分)
3.14—16世纪欧洲的社会转型
(1)在社会经济和社会关系方面:生产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形成。
(2)在国际关系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的开放性和扩张性,导致了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侵略,这些活动又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3)在意识形态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宗教神学思想受到强烈批判,封建天主教势力受到沉重的打击,为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4)在自然科学方面:由于人文主义思潮的崛起,冲破了神学蒙昧主义的束缚,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唯物主义科学研究方法得以推广。这些不仅促进了人类科学文化的进步,而且有利于对封建神学的批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4.16—18世纪英国社会剧烈变革反映的表现
(1)经济上: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扩张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商品市场,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使英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2)政治上: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3)对外关系上:积极进行海外扩张,参与殖民掠夺,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18世纪下半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思想科技上:16世纪,英国进行了“国教”改革,建立了民族宗教;启蒙思想家最早在英国出现,如:霍布斯、洛克等,推动了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建立;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