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俄罗斯 教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7.4俄罗斯 教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27 09:2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授课题目 俄罗斯
教学对象 初一(1)班全体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选用 初中地理下学期课程
内容分析 本节课学习俄罗斯,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及主要河流的分布及特点。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与我国接壤,且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对俄罗斯并不陌生,对俄罗斯的风土人情却充满好奇,根据初中学生感性认知的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图片、直观的地图等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地形及主要河流的分布及特点。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和动画,认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理解地形影响下的河流分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激发学生探究新国家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
教学难点 俄罗斯的地形地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三)师生合作,点拨巩固 再创情境,拓展升华 多媒体上展示俄罗斯的景点-莫斯科红场,同学们爱吃的零食-俄罗斯紫皮糖,曾经风靡世界的游戏-俄罗斯方块 学生看图片猜出所要讲授的新国家是哪个国家,接着逐一与老师了解图片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给学生进行2分钟的自主学习,重点通过读图从经纬度,半球和海陆三个方面入手概括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在读图结束后,教师从经纬度,半球和海陆位置入手逐个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和动手。 教师展示多媒体,多媒体中演示俄罗斯的地形图,让学生边读文字边读图,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和主要河流。 教师通过一个国际友人的求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不完整的地形特征图,并加以直观的地形刨面和有趣的飞行动画。指导学生将俄罗斯的地形特征图进行补齐。接着,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用记号笔在书中地图进行圈画。 俄罗斯大部分范围位于北纬50°-北纬70°;东经30°-西经170°之间。由此俄罗斯位于北半球,且横跨东西两个半球,成为跨经度最广的国家。海陆位置北邻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濒波罗的海,与中国有着绵延漫长,且不连续的边界线。 学生进行积极热烈的讨论,老师加以引导,最后对俄罗斯地形地势进行师生共同总结: 1.地形:自西向东分别为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平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教师进行补充:东西方向上俄罗斯西部多为平原地区,而东部多为高原和山地。地势东高西低。 河流:自西向东主要是伏尔加河,额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 教师进行补充:大家可以根据记忆关键字来记住俄罗斯的地形图。如将西伯利亚想象为一个大家庭。“毕叶勒”便把这个家庭分开了。 根据河流流向,师生共同总结出俄罗斯欧洲部分北高南抵,亚洲部分南高北低。 教师引导学生看俄罗斯国际友人的地形特征图,从西向东逐个寻找,最终找到地图的缺少部分。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画出俄罗斯地形图。并 通过本节课的知识归纳使学生对俄罗斯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有了一个准确的概念。 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以及对俄罗斯地理位置图的掌握。 加深学生对锋的理解,便于学生更加快速的学习新知识 学生通过自主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有趣的回答问题,动手实践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养成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探索,一丝不苟的实践精神。
(六)小结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 画出俄罗斯的地形图,并着重记住关键地形点
板书设计 俄罗斯 地理位置 地形 3、河流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演示、讨论、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以及大量地理图片和地图的展示,极大地引起学生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也在教学过程中多注意知识的疏导,帮助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理解图,并构建自己的知识架构。但是由于课程时间短,节奏稍微偏快。在下次的授课中我一定会调整好自己,把课讲的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