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测试
选择题
1.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人是( )
A.夏启 B.秦始皇 C.项羽 D.刘邦
2.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其主要目的是( )
A.沿袭历史传统 B.开创一代帝号
C.加强思想控制 D.宣扬个人功业
3.右图是一件珍贵文物“秦始皇诏文权”,权身刻有秦始皇廿六年诏书14行篆文,诏文载:“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从材料中可以知道的历史信息有 ( )
①“权”是秦朝通用的货币
②秦朝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文字
③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
④秦朝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4.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暗指( )
A.阿房将发动起义灭亡秦朝
B.秦朝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
C.秦朝刑法特别残酷
D.秦始皇将葬于阿房宫
5.陈胜、吴广在中国封建社会里首举义旗,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其“奋臂为天下倡始”的首义精神,“削木为兵,揭竿为旗”的斗争气魄,鼓舞着后来千千万万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据此可知,这一农民战争 ( )
A.启迪了后世反封建的抗争精神
B.使农民起义成为社会发展主流
C.直接推翻了秦王朝的黑暗统治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斗争
6.“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为此,汉武帝 ( )
A.分封诸侯 B.广设郡县
C.实施“推恩令” D.设立刺史制度
7.“文景之治”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清明的统治时期。下列与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文帝和汉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B.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汉文帝和汉景帝奖励耕作,关心农桑
D.“文景之治”的出现与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也有很大的关系
8.《史记·平准书》曾记载,汉武帝巡行全国时所用赏赐,帛一百多万匹,钱、金以亿计。汉武帝时期国家财政状况得以改善得益于 ( )
A.统一度量衡 B.实施“推恩令”
C.确立察举制 D.盐铁官营、专卖
9.右图是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
时间 B.领导人 C.借助宗教 D.作用
10.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侯之。”文中“上”指的是(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
11.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 )
小华:“送人千里,终须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西去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灭,则国无宁日。望你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张骞出使西域 B.“文景之治”
C.卫青大破匈奴 D.陈胜、吴广起义
12.美国人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在第七位。蔡伦上榜并排在第七位的理由是 ( )
A.改进了造纸术 B.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C.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D.创编出医学体操“五禽戏”
13.下列物产中,不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是( )
A.石榴 B.核桃 C.水稻 D.苜蓿
14.下列史实,可以通过《史记》了解的有 ( )
①北京人保存火种 ②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 ③汉武帝兴办太学 ④班超经营西域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佛教和道教都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欢迎和支持,其共同原因是 ( )
A.主张修身养性
B.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
C.属于外来宗教
D.有利于巩固统治
二、非选择题
16、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片,反映的是不同的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与图二反映的都是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的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名称是什么?
(2)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4)你认为图三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关系?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有人建议分封子弟,秦始皇认为,天下长期混战,皆因有诸侯国,分封等于重挑战争。汉初,刘邦分封大量诸侯,后来,诸侯国的势力很大,威胁中央。汉武帝时,有地方官员相互勾结,营私舞弊,贪赃枉法。
针对以上问题,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图片 图(a) 图(b) 图(c)
朝代 ① 西汉 西汉
事件 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② 设置西域都护
意义 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促进了南北交流 促进了儒家学说的传播,培养了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③ 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概括上述措施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启示。
18.在学习完两汉历史后,小明发现西汉著名皇帝多,东汉科技人才多。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西汉皇帝】
(1)图(a)和图(b)中的两位皇帝在位时期,西汉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 请说说他们为此采取的措施。
(2)图(c)是汉武帝的画像,他在位时期在政治上、思想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汉武帝一系列措施的推行使西汉进入了什么时期
【东汉科技】
(3)请分别列举上述东汉时期人物的科技成就。(各一项即可)
【人物精神】
(4)说说从这两组人物的身上,你可以学习哪些精神。
答案
1-5BDDBA 6-10CDDCC 11-15AACBD
16、(1)西汉汉武帝;张骞出使西域。
(2)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来%^~&源#:中教网]
(3)西域都护;标志: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成为我国领土。
(4)“丝绸之路”的开通。关系: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相互往来,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逐渐形成了“丝绸之路”。
17、.(1)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2)①秦朝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新疆
(3)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经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价值追求;注重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注重制度的创新;等等。
18、(1)“文景之治”。他们继续实行汉高祖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任答两点即可)
(2)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3)蔡伦改进造纸术;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编出“五禽戏”;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4)从西汉皇帝身上,我们可以继承励精图治以及节俭的精神;从东汉这些杰出人物的身上,我们可以继承勇于探索和实践的开拓精神;等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