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人物画
中国古代
绘画
同学们:你们了解中国画吗?能否说出几位中国画家或作品的名字?
导入:
中国画在世界上是举世瞩目的,有很高的地位,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中国画,习惯指唐宋以来流行的卷轴画。中国画,还应当包括古代帛画、壁画、屏风画等样式。在长期发展中, 形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主要画科。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一下古代中国画,传神写照——人物画。
知识要点1
按 表 现 内 容 可 分 为:道释画、风俗画、仕女画、肖像画、历史故事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分类:
历史故事画
风俗画
仕女画
肖像画
知 识 要 点
请同学们回答:下列作品属于哪一类?
白描画法
工笔重彩画法
写意画法
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的技法上大致可分成三类:
知 识 要 点
知识要点2
知 识 要 点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
一、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写,不是仅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是更着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传神。
二、善于运用长卷的形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散点透视),真实而细致地描绘现实生活的场景及其人物活动。
三、高度的笔墨技巧与技法的多样性。
一
二
三
四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历史发展
战国
魏晋南北朝
唐朝
五代、宋
承前启后阶段
进一步提高阶段
成熟阶段
早期发展阶段
战国帛画《龙凤人物图》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是已知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
表现的是龙凤引导墓主人的灵魂升天的情景。
一、 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
------战国
二、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魏晋南北朝
如果说战国时期的线描还只是表现了物象的轮廓,那么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其线描在体现造型功能的同时,还具备了更大的表现性,并渗透出画家自身的审美追求。如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卷》。他对人物画提出“以形写神”的艺术主张。
《捣练图》是中国唐代名画,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对后世绘画风格有重大影响,是唐代仕女画中取材较为别致的作品,系唐代画家张萱之作。
三 、人物画的成熟阶段----隋唐时期
《捣练图》张萱
第一部分:捣丝
第二部分:理丝、缝合
《捣练图》是中国唐代名画,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对后世绘画风格有重大影响,是唐代仕女画中取材较为别致的作品,系唐代画家张萱之作。
第三部分:熨烫
唐朝的人物画又有了新的发展,更注重对象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刻画,其线描能根据不同物体的质感,变化力度与速度,风格趋于稳练坚实,用线工细劲健,浓丽而不俗艳,工整而不繁琐。
欣赏视频
四 、人物画的承前启后阶段--五代
顾闳中 (902——970)五代时期南唐杰出画家,江南人,元宗、后主时任侍诏。他擅长人物画和故事画,《韩熙载夜宴图》是其代表作。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全图
《韩熙载夜宴图》绢本设色 纵28.7厘米 横335.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虽然是一幅长卷,但又可以分成五个独立画面:“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
听乐
赏舞
休息
清吹
散宴
听乐
整个画面,作者是通过描写什么来 体现一个“听 ”字的?
通过视频,深入了解第一段内容
赏舞
韩熙载虽击鼓助兴,但脸上没有笑意,流露出闷闷不乐,为什么?
休息
夜宴中休息的场面,此段情节轻松,使《夜宴图》有张有弛,富有节奏变化,是整个宴会情节上的一个间歇。
清吹
描写韩熙载欣赏乐伎演奏的场面,休息后的韩熙载更换了衣服,袒胸露腹,盘腿而坐,右手挥扇欣赏管乐。故作不拘小节,疏狂自放的姿态。五个乐伎虽并排一起吹奏,但表情姿态不同,有合有分,丝毫没有呆板之感,使人仿佛听到高亢丰富的管乐和声。
散宴
这段收尾用一对男女隔着屏风对话的情节,自然过渡到最后一段送别。韩熙载的其它宾客都在与歌舞伎调笑言欢,唯独韩熙载一人在独立深思,挥手与客人道别,为什么?
你喜欢这幅作品吗?请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
五 、感受不同表现技法--宋代人物画
泼墨仙人图 梁楷 宋
这幅画怎样表现出大诗人李白的精神气质?
太白行吟图 梁楷 宋
一、战国是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
《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二、两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
《捣练图》、《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三、唐朝是人物画的成熟阶段。
《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簪花仕女图》等
四、五代是人物画的承前启后阶段
《韩熙载夜宴图》
课堂小结:
列举自己熟悉的画家和绘画作品,用文字举例说明我国古代人物画的特征,不少于100字。
课后作业:
欣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