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两种结构思路突破
“结构完整”“构思新巧”分别是高考评分标准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要求。
所谓“结构完整”,实际上就是对作文思路展开有序的一种要求。具体而言,可以将记叙文的结构完整做如下理解:有头有尾,前后照应;上下连贯,主体顺畅;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线索清晰,层次明了;顺序恰当,段落合理。
所谓“构思新巧”,就是以新颖的形式,将具有个性化的观点、态度表现出来。在结构方面创新,就是安排精巧的写作思路,展示清晰的写作过程。
三种常见记叙结构
1.插叙手法
插叙是叙述中较为灵活的一种方式。一般是作者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即不依时间顺序而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段或事件,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运用这一手法,可以使整个表达充满曲折性,使人物形象的表现更为充分,是很多作家写作时的首选。
2.倒叙手法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然后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同时也会让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留下深刻的、难以忘怀的印象,收到良好的、深层次的阅读效果。另外,这种方法还通过引人入胜的构思技巧,避免了叙述过程中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3.双线索式
线索是一篇文章行文的主要思路。双线索文章,是指按照两条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的文章。具体而言,可以是明暗两条线索,也可以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式的并列线索。考场中运用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构思新颖,情节更具有生动性。
五种常见议论结构
1.并列式
并列式结构,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将若干分论点以并列的形式排列,进而从不同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清晰地展示写作思路,使文章在简单而充实的论证中表现写作中心。具体写作时,可以将分论点放在每一段的开头,也可以用小标题的形式点出分论点,还可以在每一个主体段的结尾自然地引出分论点。
2.对比式
对比式结构,就是指文章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分析议论,最后进行总结。这种结构形式可以使整个论证过程在鲜明的对比之中获得一种更为清楚的认识,并能够使论点在对立统一中展示出思辨性。具体写作时,可以通过两个论点的对比,来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巧妙地运用对比,能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深度。
3.递进式
递进式结构,是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确立与中心论点相关的分论点,再层层深入地加以论述,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性。运用这种论证结构时,文章各个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先后顺序不可调换。这种论证结构可以充分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般顺序,表现鲜明的逻辑关系,从而增加文章写作的深度。具体安排时,同类内容要相对集中,即要体现由因到果、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浅到深、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4.起承转合式
起承转合式结构,是指在论证的过程中,先确立鲜明的中心论点,然后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解读(起),接着引出对这角度的更深刻的理解(承),在这一基础之上,对话题进行提升,或递进,或拓展,或转折(转),最后将话题与开头的中心论点巧妙融合,充分表现出文章的写作中心。这种议论结构可以使文章产生一种水到渠成的思路,使观点的表达也更具普遍性,更容易让人信服。
5.引议联结式
引议联结是议论文写作的一种行文结构。“引”,即引用、概括材料内容,并据此提出观点;“议”,即结合前面提出的观点,通过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议论,再次重申观点;“联”,即通过联系历史、现实,个人集体、社会,古今中外多个角度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结”,即文章的结语,在文章结尾部分总结全文。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 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各位青年代表: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能够与大家一起交流,今天,让我们一起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我们是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整体也离不开个体的结合,个体脱离了整体就会显得形单影只,整体没有个体也会显得残缺不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有互利互惠,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美美与共,成胸怀之美。
墨子曾说:“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可见,只有拥有包容的胸怀,才能海纳百川,成就一番事业。美美与共,君子和而不同。项羽刚愎自用,自刎于乌江;蔺相如宽廉颇之心,终成千古佳话。作为当代青年,更应该关注时代,胸怀家国,放眼世界。个人的成长应该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与国际发展同进步。不应拘泥于身边小事而将眼界局限在身边的小圈子,若无宽广的胸怀,更易像清朝一样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醉生梦死于大厦之将倾。
美美与共,成责任之美。
奉献自我,融合整体,我们是同一个花园里的花朵,是同一棵树上的树叶,是同一片大海里的海浪。只有个体勇担责任,才能实现整体的有机结合,才能成就事业。2020年年初爆发的疫情让人们措手不及,往日喧嚣的街道变得安静,学校停学行业停工。但是平时那些家长们眼里慵懒的孩子们有不少都对疫情下了“请战书”,有的穿上了白袍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有的人骑上了自己的摩托车穿梭于安静的大街小巷为一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2岁的年轻护士胡佩用布满血痕之手书写着青年人的担当,“90后”成为抗疫主力军,彰显着年轻人的责任。
美美与共,成合作之美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国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道路。今日世界的“互联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广泛和深入。“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中国合作共赢的意愿随着诗句与物资漂洋过海,面对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与冲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有国之美,人有人之格。“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秉持包容共享的精神,避免“交相恶”。而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更应该“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秉持公平正义与世界人民合作共赢,如此美美与共,方能天下大同。
【点评】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应该怎样相处?合作共赢是必然选择。在安排结构时,作者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写作中心,选择了三个角度,采用了小标题式的结构方式,从“美美与共,成胸怀之美”“美美与共,成责任之美”“美美与共,成合作之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对每个层次都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展示出清晰的结构层次。(共16张PPT)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写作讲解与训练
(3)两种结构思路突破
目录
真 题 再 现
试 题 分 析
方 法 总 结
好 题 再 练
“结构完整”“构思新巧”分别是高考评分标准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要求。
所谓“结构完整”,实际上就是对作文思路展开有序的一种要求。具体而言,可以将记叙文的结构完整做如下理解:有头有尾,前后照应;上下连贯,主体顺畅;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线索清晰,层次明了;顺序恰当,段落合理。
所谓“构思新巧”,就是以新颖的形式,将具有个性化的观点、态度表现出来。在结构方面创新,就是安排精巧的写作思路,展示清晰的写作过程。
真题再现
&
试题分析
1.插叙手法
插叙是叙述中较为灵活的一种方式。一般是作者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即不依时间顺序而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段或事件,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运用这一手法,可以使整个表达充满曲折性,使人物形象的表现更为充分,是很多作家写作时的首选。
三种常见记叙结构
真题再现
&
试题分析
2.倒叙手法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然后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同时也会让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留下深刻的、难以忘怀的印象,收到良好的、深层次的阅读效果。另外,这种方法还通过引人入胜的构思技巧,避免了叙述过程中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三种常见记叙结构
真题再现
&
试题分析
3.双线索式
线索是一篇文章行文的主要思路。双线索文章,是指按照两条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的文章。具体而言,可以是明暗两条线索,也可以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式的并列线索。考场中运用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构思新颖,情节更具有生动性。
三种常见记叙结构
真题再现
&
试题分析
1.并列式
并列式结构,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将若干分论点以并列的形式排列,进而从不同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清晰地展示写作思路,使文章在简单而充实的论证中表现写作中心。具体写作时,可以将分论点放在每一段的开头,也可以用小标题的形式点出分论点,还可以在每一个主体段的结尾自然地引出分论点。
五种常见议论结构
真题再现
&
试题分析
2.对比式
对比式结构,就是指文章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分析议论,最后进行总结。这种结构形式可以使整个论证过程在鲜明的对比之中获得一种更为清楚的认识,并能够使论点在对立统一中展示出思辨性。具体写作时,可以通过两个论点的对比,来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巧妙地运用对比,能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深度。
五种常见议论结构
真题再现
&
试题分析
3.递进式
递进式结构,是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确立与中心论点相关的分论点,再层层深入地加以论述,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性。运用这种论证结构时,文章各个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先后顺序不可调换。这种论证结构可以充分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般顺序,表现鲜明的逻辑关系,从而增加文章写作的深度。具体安排时,同类内容要相对集中,即要体现由因到果、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浅到深、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五种常见议论结构
真题再现
&
试题分析
4.起承转合式
起承转合式结构,是指在论证的过程中,先确立鲜明的中心论点,然后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解读(起),接着引出对这角度的更深刻的理解(承),在这一基础之上,对话题进行提升,或递进,或拓展,或转折(转),最后将话题与开头的中心论点巧妙融合,充分表现出文章的写作中心。这种议论结构可以使文章产生一种水到渠成的思路,使观点的表达也更具普遍性,更容易让人信服。
五种常见议论结构
真题再现
&
试题分析
5.引议联结式
引议联结是议论文写作的一种行文结构。“引”,即引用、概括材料内容,并据此提出观点;“议”,即结合前面提出的观点,通过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议论,再次重申观点;“联”,即通过联系历史、现实,个人集体、社会,古今中外多个角度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结”,即文章的结语,在文章结尾部分总结全文。
五种常见议论结构
真题再现
&
试题分析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 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真题再现
&
试题分析
【范文】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各位青年代表: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能够与大家一起交流,今天,让我们一起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我们是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整体也离不开个体的结合,个体脱离了整体就会显得形单影只,整体没有个体也会显得残缺不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有互利互惠,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美美与共,成胸怀之美。
墨子曾说:“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可见,只有拥有包容的胸怀,才能海纳百川,成就一番事业。美美与共,君子和而不同。项羽刚愎自用,自刎于乌江;蔺相如宽廉颇之心,终成千古佳话。作为当代青年,更应该关注时代,胸怀家国,放眼世界。个人的成长应该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与国际发展同进步。不应拘泥于身边小事而将眼界局限在身边的小圈子,若无宽广的胸怀,更易像清朝一样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醉生梦死于大厦之将倾。
真题再现
&
试题分析
美美与共,成责任之美。
奉献自我,融合整体,我们是同一个花园里的花朵,是同一棵树上的树叶,是同一片大海里的海浪。只有个体勇担责任,才能实现整体的有机结合,才能成就事业。2020年年初爆发的疫情让人们措手不及,往日喧嚣的街道变得安静,学校停学行业停工。但是平时那些家长们眼里慵懒的孩子们有不少都对疫情下了“请战书”,有的穿上了白袍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有的人骑上了自己的摩托车穿梭于安静的大街小巷为一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2岁的年轻护士胡佩用布满血痕之手书写着青年人的担当,“90后”成为抗疫主力军,彰显着年轻人的责任。
真题再现
&
试题分析
美美与共,成合作之美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国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道路。今日世界的“互联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广泛和深入。“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中国合作共赢的意愿随着诗句与物资漂洋过海,面对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与冲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有国之美,人有人之格。“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秉持包容共享的精神,避免“交相恶”。而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更应该“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秉持公平正义与世界人民合作共赢,如此美美与共,方能天下大同。
真题再现
&
试题分析
【点评】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应该怎样相处?合作共赢是必然选择。在安排结构时,作者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写作中心,选择了三个角度,采用了小标题式的结构方式,从“美美与共,成胸怀之美”“美美与共,成责任之美”“美美与共,成合作之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对每个层次都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展示出清晰的结构层次。
THANK YOU(3)两种结构思路突破 练习
1.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有人说,我们往往不怕没有答案,怕的是到处都是答案。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提到:"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
2017年,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生,中国湘西山村里的大学生“村官”秦玥飞说:“中国农村是‘蓝海’,该有人到这里,为农民创富。”
2021年7月,武汉大学邓红兵教授针对往年“生物化学环境材料”因学习难度大、实用性不强、薪资水平偏低而被视为"天坑"专业,填报志愿的高考考生避之不及的情况发出呼吁:“我们都可以不学环境,但当环境污染的时候,我们都会抱怨。我们不学化学和材料,我们的芯片被卡脖子的时候,我们却误以为是电信IT不够发达,而不知道芯片不仅需要阳春白雪,还需要下里巴人,材料、化学同样缺一不可啊。”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相对于物理学的“边界”来说,当下人们常说的“边界”是一种无形的边界,如在个人隐私、感官、角色等方面的边界。
有人将“边界”视为交往的蜜糖,也有人认为“边界”制造了交往的隔闺。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扶贫剧《山海情》剧中故事发生地宁夏中南部的永宁县闽宁镇也备受关注。西海固是宁夏中南部山区的统称,这里山大沟深,长期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锅里没粮,锅底没柴,缸里没水,身上没钱”是20世纪80年代西海固人的真实写照。
为了改善西海固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20世纪80年代,宁夏政府开始实施西海固地区的生态移民搬迁。1996年,福建对口协作帮扶宁夏正式确定,一场跨越2000多公里,东西联手的闽宁协作由此展开。从依靠“输血”到自己“造血”,立足地理纬度和区位优势的闽宁镇,逐渐培育出菌菇、酿酒葡萄、光伏等多个特色产业,建成闽宁扶贫产业园、闽宁产业城两大园区。
从苍凉走向美丽,从贫困走向富裕,闽宁镇从无到有、从穷到富,见证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巨大成就,探索出了易地搬迁扶贫的新路子。
影视剧本往往依托于现实对生活进行艺术再现,请你根据所给材料,立足于我国的建设与发展进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请对文中可能出现的人物和地点的名称进行合理规避。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王阳明说:自家痛痒自家知得,自家痛痒自家搔摩。
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弘一法师:高兴时,我会节制自己;痛苦时,自己挠痒自己笑!笑而前行!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评说。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作为青年的你,读了上面四句,你更喜欢哪一句?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例文:
人生的答案
成功的人生有没有标准答案?
工作体面稳定、有房有车和婚姻幸福,确实是许多人认为的“人生标配”。在多数人看来,拥有这三大要素的人生,夫复何求?在我们每个人周围也确实有许多人追求“标配人生”。不追求“标配人生”,似乎也是没有上进心、没有基本抱负的表现。不过在我看来,“标配人生”并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我们不能认为实现了“标配人生”就等于成功,甚至是人生赢家,也不必为达不到“标配人生”而焦虑不已,觉得自己是人生输家。
每个人起点不相同,这就决定每个人的人生“装配”会有所不同。比如从农村辛辛苦苦走出来的“城代”,靠自己寻找工作,靠自己攒钱买房,靠自己在城里经营婚姻与家庭、教育下一代。仅拿攒钱买房来说,就要举全家之力,再加上四处举债,才付得起首付,接下来便是漫漫还贷路。若要与“城二代”比较其他人生“配件”,更会让自己疲惫不堪,不如脚踏实地,过一过低配生活,别因不切实际的目标、盲目比较与追求,而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人们对待工作体面稳定、家庭婚姻幸福、有房有车等指标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比如工作体面,有人认为端一个稳稳的铁饭碗就叫体面;有人认为接触的圈子越大、社交越广泛、含金量越高就叫体面……衡量标准不同,认识也就不同。有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只是“标配”,在他人眼里却是“顶配”。所以不必用一个标准来衡量自己。
我们可以追求“标配人生”,但这里所谓的“标配人生”并非指工作、车房等物质“配件”,而是对生活、工作、家庭、人生拥有期许,并为之努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回馈社会、奉献力量。故有学者认为,自律、行动、努力才应该是人生的重要标配,“对人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开始行动、保持行动,并持之以恒。”也有人说:“尽自己最大努力,慢慢靠近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追赶‘标配’,才算没有辜负岁月。”
实际上,最好的人生不应该要“标配”,而是要“定制”。把过上“标配人生”当作奋斗目标,虽会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清晰的目标和规划,但也可能把人生过成“标准答案”,成为庸常的大多数。有网友就如此举例:马云没有追求稳定工作的“标配”,成了商业巨头;马化腾没有追求有房有车的“标配”,成就了腾讯的传奇;刘强东没有追求拥有多少存款的“标配”,让京东风光无限……如此看来,“标配人生”确实可能成为“庸常人生”,这值得我们反思与警惕。
成功的人生并没有标准答案,最好的人生要自己“定制”。
解析:审题: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首先,我们看到其中的关键词,关键词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答案。首先,答案是什么?其实答案本身,代表的就是“确定性”。所谓的确定性,就是我们能够肯定的一些因果规律,一个正确的答案路径,能够让我们更加快速的接近我们想要的效率,让我们通过减少试错的方式更加快速的到达自己想要的结果。
而如果单纯的用确定性却表述答案,又有些偏颇。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如果答案是纯粹的确定性,那自然这道题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这个是一个肯定稳定的路径,一定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好的结果,但是答案本身,只不过是一种经验——我们都不断地让自己接近真理,但是我们却很难真正地到达真理,所谓的“答案”未必是真正正确的。
而同时,答案的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当一个问题就有了答案,那么我们很容易就让自己不再去尝试其他的路径,而研习答案的路径,这个时候答案就变成了我们对于问题解决的“定式”,而当我们不再去尝试别的路径的时候,那么我们也就等于错失了所谓的“可能性”,又因为答案本身并不是一定完美的,所以当我们因为答案而忽视了别的路径,那么我们就会让自己错失很多真正带来进步跃迁的机会。所以就如同我们在课上讲的“低成本试错”一样,对于这道题目来说,我们的方法论,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要学会在自己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试错,这样的话,才是对于这个“半确定,半不确定”世界的最好解决攻略。
立意:
1.不能过分依赖答案;
2.面对答案,我们都需要去判定;
3.勇于探究,寻找答案。
2.答案:略
解析:在特定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构建语篇进行表达和交流活动的能力。
材料解读:材料共由三句话构成,第1句出自马克思就青年选择职业问题撰写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所选句子的核心在于:要将个人的职业选择与人类发展的需要关联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否则他的幸福是自私的,是渺小的。第2句是耶鲁村官泰玥飞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做出个人贡献的事例,他正如马克思所说,将个人理想价值的实实现与国家民族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第3句出自2021年7月,武汉大学材料专家邓红兵教授《致广大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信中,邓教授呼吁考生们填报志愿时不要只盯着所谓的热门专业,国家发展需要基础学科或所谓“天坑”专业的相关人才。
综合三句话,第1句点明了写作的核心话题:青年职业选择的问题,并指明了文章的基本观点:青年人的职业选择应该与国家的要求、人类的发展紧密联系。第2句秦玥飞的职业选择从正面证明了观点。第3句邓红兵的话为我们指出了现实问题,并对当今青年人选择职业提出了希望。
(一)关于“引导语”部分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1.关于“结合材料”
(1)论题、观点必须出自材料及其含义
(2)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只选其中一个或几个字眼,否则偏离材料及其含义。
(3)论题、观点必须明晰,不能模糊。
2.一篇文章:明确文体。
3.“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感悟和思考要围绕“以上材料”展开,“感悟”往往是形象的,情感真切的思维活动;“思考”是深刻的,周到的思维活动。
(二)关于写作要求的解读。
1.关于“选好角度”
(1)体现在对材料的准确理解。青年人的职业选择应该与国家需要与人类发展紧密站合起来。
(2)选自己熟悉的角度来写。如从幸福观、价值观等方面谈“个人职业选择与国家需要联系”的意义。
2.关于“确定立意”
从职业选择应与国家需要相联系的角度立意
从个人的价值应该在为国家工作中实现的角度立意
3.关于“明确文体”
(1)常规议论文。阐述作为新时代青年对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的感悟与思考。
(2)应用文。如书信体,设置写作情境:比如你是准备要到基层农村里实践做村官的一名青年,给师长或者父母写一封信,表达你对职业选择的感悟与思考。如倡议书、演讲稿、发言稿等,设置写作情境:面向本校同学(或广大青年学子)写一份倡议书(演讲稿、发言稿),倡议大家“在为国家建设奋斗中实现个人的价值”,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3)记叙文。主要通过记叙人物经历来表达对青年人职业选择的感悟与思考也是可以的。
3.答案:例文:
我们需要人际边界
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相互联接、彼此影响而组成的人际网络。作为社会网络中的个体,人们在与他人产生接触的同时,又存在个体的界限,这种基于人性与规则的界限就是人际边界。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它人际边界,但要适当。
人际边界是划分每个个体在社会中的私人领域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意识,它不仅包括普遍意义上的规则,如心理学中对人际交往亲密距离的划分,更带有人性的主观情感色彩,使每个人的人际边界并不是规则的几何图形,而是因人而异的曲线。这样的边界意识,使我们在无限延伸的社会网络中拥有私人的一隅,给自己的内心一片容身之地。
然而,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网络媒体的入侵正逐渐摧毁我们的人际边界。社交平台使我们得以轻易窥探他人的内心世界,媒体直播拉近了人们与他人生活的距离。蜂拥而至的信息模糊了人们的边界意识,个体的隐秘的一隅裸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或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没有人际边界的意识,人们会过分参与、甚至干预他人的生活,进而被他人异化,丧失自我。人际边界就像剧院里的帷幕,遮掩了另一边喜怒哀乐的生活。而当我们掀开了这一层幕布,观赏他人生活的戏剧时,我们既成为观剧者,又是被观赏者。在网络直播横行的当下,我们原本的生活轨迹在他人的影响下逐渐偏移,受到与自身不同的另一种生活的牵引。因而,失去了人际边界的保护,我们将被他人的生活所异化、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逐渐丧失自我,迷失与形形色色的舞台剧中。
这样的现象,是个人的异化,却是社会的同化。社会将趋于单一性,形成统一的声音。没有人际边界的意识,意味着人们彼此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也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社交平台为我们翻越人际边界的高墙提供了梯子,我们得以更轻易的看到他人内心的声音,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改变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人们的思想趋于同化,社会上形成趋同的观点。人际边界的消失,让思想意识的传输更加容易,也让社会成为个体的放大,失去其多元性。
诚然,我们应当具有人际边界的意识,但过分强调人际边界,一味与他人拉开距离,忽视其中人性的部分,会造成人与人的疏离与隔膜。泰戈尔曾说过:“完全理性的心,就像一柄锋利的刀刃,会让使用它的人流血。”对他人的一切都置身事外,仅以自身理性看待,便会造成如今老人摔倒无人去扶人,人人担心被欺诈而避之不及的冷漠,社会将失去人性的温情。
因此,在当下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不要遗忘人际边界的规则,又要保护好其中的人性不被泯灭。以人际边界划分内心的领地,才能更好的与社会相融。
解析:审题:
材料主要讲“边界”。人际边界意识是写文章的主题,这个时候要了解什么是人际边界意识。边界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感受,如何利用好边界,合理地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美好的人际关系,是写作的要点。能够承认边界并能够辩证思考,认识到边界是人际交往中的正当需要。
在确立论点时,要针对人际边界,谈它的是与非、对与错。结合社会现实来看,很明显“人际边界”的积极意义是主要的,其消极意义是次要的。所以,其论点应该是——人际边界具有相当的好处,但是要注意以此为借口,拒绝和谐相融的错误做法。在具体论证时,可以积极意义为主加以论证,略论人际边界的不足。不能脱离材料,离开“边界”,只谈“中庸”“社交”等话题。
立意:
正确认识“边界”,消除交往隔膜;应该有清晰的“边界”意识;拥有边界意识,维护自我权益和人格的独立等。
4.答案:【例文】
人定胜天
由“干沙滩”变为“金沙滩”,从“不毛之地”变为“特色”强镇,闽宁镇这一麻雀变凤凰的蜕变之旅,堪称中国扶贫史上的一项伟大奇迹。闽宁镇的华丽蜕变固然有政策的关心和支持,固然有外部环境的助力,但如果没有闽宁镇一代代儿女们的奋发图强,这一蜕变也不可能发生。奇迹是由人民创造的。
政策的支持和外部的助力对闽宁镇来说是“输血”,“输血”的确能带来生机,但这生机只能维持一时,却不能长久,“输血”一旦停止,生机必然陷入枯竭。闽宁镇要的不是昙花一现式的繁荣,闽宁镇要的是长久的富裕和稳定。搞形象工程,不是国家扶贫战略的目的,也违背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初衷。“输血”只是手段,“造血”才是我们的目的,所以,闽宁镇才立足地理纬度和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多样化的特色产业,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这就是闽宁镇的“造血”,而“造血”的主体正是闽宁镇的群众。
然而,“输血”容易,“造血”难;“造血”靠的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扎扎实实的行动和科学的“造血”技术。没有福建的对口协作帮扶,没有那段跨越2000多公里的爱心传递,“输血”的管道都没能铺就,肌体还没运转开来,“造血”岂非痴人说梦?福建的专家来了,技术来了,资金来了,连教育帮扶也来了,闽宁的血脉开始畅通,殷红的血液开始蜿蜒流转。闽宁群众的思想和意识也有了质的改变,他们的目光变得坚定而长远,他们的脚步坚实地踏定戈壁荒滩。不错,奇迹是由人创造的的,但,创造奇迹的人却是由另外一部分人来改变的;但,不管哪一类人,他们都是伟大的,都是新时代奋斗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标杆。
闽宁镇的英雄儿女们,用不屈的意志和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书写了这个传奇。毛主席曾说“人定胜天”,是人民书写了历史,是人民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没有人民,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人民,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闽宁镇的儿女是伟大的,奋斗在“脱贫”战役中的人们是伟大的,所有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人民都是伟大的。
天命不是束缚人的借口,人定胜天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无难不克,无功不成!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就材料中宁夏闽宁镇脱贫致富的事迹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而且要立足于我国的建设与发展进行思考。
闽宁镇脱贫致富从客观因素上来讲,主要得力于国家扶贫政策和政府的支持和帮扶;没有国家扶贫政策的倾斜和宁夏政府英明果断的“易地搬迁脱贫”举措,以及福建莆田政府和人民的全方位支持,闽宁镇由“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奇迹也就很难实现。当然,闽宁镇自身独有的地理纬度和区域优势,也为其大力发展多元化的特色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主观因素上来看,闽宁镇脱贫致富离不开当地百姓几代人的艰难开拓,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智慧乃至生命。那种战天斗地的壮志豪情,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都是闽宁镇脱贫致富的潜在动力。
闽宁镇的脱贫致富是中国扶贫战略布局中的一次光辉胜利,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也给我国当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配合,内外并举;扶贫要因地制宜,发展多元而有特色的地方产业,产业支撑是脱贫最强劲的发动机;扶贫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有序地稳步推进。
为体现辩证性思维,增强作文的力度,考生可以论述分析扶贫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也可以论述扶贫举措,“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福建对宁夏的帮扶中,我们还还可以论述“先富带动后富,然后实现共同富裕”的道理。
立意:
1.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
2.“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产业扶贫是关键。
3.是人民书写了中国扶贫的历史。
4.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5.答案:例文:
学会自省
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自省”是人生的更高境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可乎?”自省,人生不断进步的妙法。上帝把人的眼睛造在前边,导致我们只看见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这时我们便需要一面镜子,来看自己背后不堪入目的一面。那面镜子叫做自省。
曾子在孔子的众多门徒之中是最为普通的一位,但他却与子贡齐名。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善于自省。曾子坚持一日三省,在反省中不断提升。试想一下,若一个人虽不乏有缺点,但这个却懂得自省,省察自己,检讨自己,结果会怎样呢?不言而喻,每一次反省都会从中找出一个错误,每找到一个错误便会去尽力改正。日复一日,即使再多的错误也会被改掉而逐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就同愚公移山一般,最笨的方法亦为最实在有效的。
“但是我每天只会改掉一点,还不如不改呢!”有人会抱怨到。但我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这一点一滴小的改点,才会让你慢慢散发光彩,最后耀眼夺目
一日三省,看似简单的四个字。但却蕴含无穷道理。“三省”并不是三次反省,而是多次,是无时无刻地习惯性反省。当你在与人争吵之后,你要想的不是说他如何错了。而是你如何不对。并告诫自己下次不再这样。当你在睡觉之前无聊时,不如静静躺下,反省一下自己这一天的过错。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或许下次在有矛盾时,你将不是争吵而是冷静下来去寻找过错。而当那时,你的世界便会多一些欢乐与释怀,少一些争吵。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鉴古今,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见自省从古至今都是亘古不变的名言。自省就像是一个筛子,帮你筛出缺点;又如一把利刃,斩断过失那个旧的自己;又像是探索者,不断否定,不断进步。乔布斯在演讲中讲过:“我在看昨天的自己时,就像是个傻子”!不会自省的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在他眼中,自己是个完美的人,但在众人眼中他却是个傻子。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递增,而普通人却只能一事无成。是他们在先天上的差异吗?不,不是,人生而平等。原因在于人才认识自己的不足而普通人却只能看到优点。
把这面镜子存在心里吧,当你想要埋怨别人或发生矛盾时,照一照镜子,你就会讨厌那暴躁易怒或是斤斤计较的自己。把自省当作头顶的警钟,在自省中认识自我,在自省中超越自我,净化心灵,从而成为人生的强者。
解析:审题:
本题是名言类材料作文。王阳明的名言“自家痛痒自家知得,自家痛痒自家搔摩”强调的是“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老子的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强调的是“知人”和“自知”的重要性;弘一法师的名言是面对“高兴”和“痛苦”时的人生境界,要“节制自己”“自我疗伤”“笑而前行”。综合三则名言,材料的核心话题是“自知”,“自知”就是认识自己。只有“自知”才能“明”,只有“自知”才能“节制自己”,只有“自知”才能有高境界、大格局。
立意:
1.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2.自知者明
3.把自省当作头顶的警钟
6.答案:例文:
劝君惜取少年时
时间,它是人们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往往在我们不知不觉中,便悄然而去,不留下一丝痕迹。人们常常在它逝去后,才渐渐发觉,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也正是如此,才有了古人一声叹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对于我们青少年,怎样才能留住这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朋友”呢?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我们的革命导师,在青少年时代,都刻苦学习,珍惜时间,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榜样。马克思在大学时,趁生病期间,把黑格尔的著作从头到尾研究了一遍。列宁17岁进大学,由于从事革命活动,被开除学籍。可是,他在学校外竟用一年半时间自修完大学四年级的全部课程,并参加大学毕业考试,获得第一名。毛泽东同志在读小学时,还参加家里的劳动,但却挤时间读了不少古代小说和一切能找到的书籍。到长沙后,有一段时间没有上学,每天自己到图书馆去读书,从开馆到闭馆,争分夺秒地看,从不间断一天。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愿意,时间是可以支配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而能否把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陶渊明说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人生短短数十秋,想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成功,登上人生的顶峰,谈何容易。也正因为如此,珍惜时间就显得异常得重要。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往往有一段珍惜时间的故事。
奥地利著名作家莫扎特,连理发时也在考虑乐曲创作,常常情不自禁地停止理发,记下他构思出的新乐曲。他说:“谁和我一样用功,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说得不无道理,也许我们和他一样用功,不一定会像他一样的成功,不一定能达到他所能达到的高度。但至少我们努力了,至少我们达到了我们所能达到的最高处。我们就能够站在人生的顶端对人们说:我尽力了,我并没有浪费命运留给我的一点一滴的时间。
但丁说过:一个人愈知道时间的价值,愈感觉失去时的痛苦。而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人不知道时间的价值了。或许在嬉戏玩闹的十个人中,有九个人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他们却不一定懂得这句话的真实意义。倘若他们懂得,会如此快乐吗?
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青少年们,让我们充分利用命运给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成为时间的奴隶,做时间的主人。到那时,让这一个匆匆过客,永伴你我左右。
解析:审题:
审材料,本题材料为四句话,第一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是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第二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就是为官者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了爱国、无私、奉献精神;第三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思是我总是相信有一天,能够长风破浪,去到更远的地方,挂起那云帆,在大海中勇往直前,表达了无畏困难,坚强自信的精神;第四句“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要去填沧海,移高山,这样的志向真够大的。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大志,为自己的人生定一个可以实现的大目标,表现了男子汉要有移山倒海的雄心壮志。
审任务,作为青年,读了上面四句,更喜欢哪一句?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思考与选择。
立意:
(1)珍惜时间,奋发上进;
(2)人生的价值在于大公无私;
(3)无畏困难,坚强自信;
(4)好男儿志在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