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讲解与训练(2)三种文体要求突破(课件+教案+练习 共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讲解与训练(2)三种文体要求突破(课件+教案+练习 共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7 10:56:13

文档简介

(2)三种文体要求突破 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细节,抵得上千言万语。因为细节,所以真实;因为细节,所以感人。一篇记叙文必须有浓墨重彩的描写,特别是人物的细节描写,如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或精神。
请以“矛眉,成长的音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宇的记叙文。
要求:(1)要有多方面的细节描写。(2)选取的事例要典型。(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我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的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以上材料,触发你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华国学院刚成立时,梁启超向清华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曹问:“陈寅恪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曹摇头道:“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说:“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就这样,当时既无名望、又无著作、也无学位的“三无”学者陈寅恪,被聘任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陈寅恪非常博学,他学贯通中西,连清华的教授们也常来听课,被称为“教授的教授”,成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
至于陈寅恪为什么没有学位,陈寅恪的侄子曾经问过他本人:“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位?"他回答:“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班级计划举行讨论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梁启超、曹云祥和陈寅恪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学校想保留,但有人认为学校用地有限,修缮、养护还要花钱,建议着眼发展,将其拆除。为此,学校很犹豫。不少师生和校友表示非常关注,曾在此楼就读过的某知名作家还专程赶回母校拍照留念,并积极争取留住它。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给该校校长、该知名作家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小林”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培根
材料二 我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次阅读,都会被它们带走。我就像是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余华
材料三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旅程。——高尔基
任务一:在我们的阅读过程中,心灵上、精神上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思考。请联系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阅读实际,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文章。
任务二:振华中学将举行“读书节”启动仪式,仪式上学校文学社张同学、团委陈老师、语文组王老师将分别以“开卷有益”“阅读是一段温暖的旅程”“读书是进步的阶梯”为题发言。学校邀请你担任启动仪式主持人,请你以“一路书香”为题 ,结合三位发言者的主题及三则材料,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选择一个任务,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代表“中国速度”的复兴号高铁动车,其质量控制之道,源自春秋经典《礼记》中的“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彰显“东方之冠,鼎盛中华”气质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采用了千年敦煌壁画中的斗拱元素;执政党的理论学习要具有的三种境界,源自清代学者王国维的“境界说”……
阅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 请据此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略
解析:【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矛盾,成长的音符”已给定,从题目上看,应该围绕“矛盾”来写,还要和成长有关。对待矛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应该选择正确的方法,要在矛盾中学会选择,学会成长,不能迷失了方向。要注意选择典型的事例,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可以拿来运用。同时细节描写也是写作本文的一大要点。
要弄清楚“矛盾”是什么。
(1)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信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哲学上。
(2)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所谓的“选择”。
(3)泛指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所谓的人际矛盾、客观与主观的矛盾。
“成长的音符”是什么?
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小的节点、小的事件。注意体裁是记叙文。写记叙文可注意以下几点:(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2)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心。(3)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要扣题目(中心),点题目(中心)。(4)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本题即此审题、写作即可。
2.答案:范文
学会绕道而行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到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选择绕道而行。路人认为年轻人应该勇敢面对,而不是逃避退让。而年轻人却给出了意外的回答:“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的确,人生路上我们都会经历大大小小的磨难与考验,与其横冲直撞、遍体鳞伤,不如另辟蹊径,找到另一条平坦大道。
绕道而行,在于认清自己的位置。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在年轻时,主攻方向是实验物理。但是实验室当时流行这样一句话:“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杨振宁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就是比别人差。后来在导师的建议下,心不甘的他还是开始致力于理论物理研究,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物理理论体系,最终斩获诺贝尔奖。正是因为杨振宁认清了自己的位置,扬长避短,并充分发挥了他的理论物理研究才能,才造就了他今天的辉煌。假如他仍固执地从事实验物理研究,还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吗?
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自我,认清自己的位置,并付诸努力,才能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
绕道而行,在于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一代大诗人陶渊明,在经历官场上的腐败污浊后,选择了不与之同流合污,宁死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归隐田园,过起了逍遥自在的隐者生活,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也实现了他自身的追求与人生价值。陶渊明选择了绕离官场这条污浊的通道,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另辟了一个属于他的世外桃源。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培养自己的兴趣,终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绕道而行,也可以表现为隐忍退让。越王勾践在国家灭亡后,仍心存复国之念,不惜花费多年时间,潜伏在敌人身边,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赢得东山再起的时机,一举灭掉吴国。如果勾践没有隐忍之心,而是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与强大的敌人硬碰硬,只会落下个尸首分离、马革裹尸的下场吧。
俗话说的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障碍,不要横穿直撞,要绕道而行。学会绕道而行,是一种人生智慧。绕道而行,不是懦夫的表现,而是大智大勇的睿智。
绕道而行,你会欣赏到一番独美的风景。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审题:作文题目是一则故事,人物个性鲜明,故事具有暗示性。
首先读懂材料, 整体把握。通过故事的人物、情节来提炼故事的主旨。故事中路人和年轻人的人生观不同,待人生路上的困难所选择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 他们代表着世上的两类人,一是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一种是有选择地避开障碍。
其次是立论角度的选择。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或肯定”和“反面或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有几或个审视角度;原因分析,可由事物表层现象到深层本质的探索,及所谓由果探因。本次作文材料有两类人物,至少有两种审视角度,可以支持路人也可以支持年轻人。也可以分析路人和年轻人做出不同选择的原因,通过原因分析来立意。
立意:
材料的关键词语是远方(人生长路)、 障碍(恶狗) 、 战胜(扫平) 、绕道(避开) ; 也就是“人生路上遇见障碍是要战胜它还是要避开它”,这是材料的核心内容。可以选取年轻人或路人的观点加以立意。从路人的角度来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能去远方呢”,怕恶狗就是畏惧困难。把关键句变成立意即是:战胜困难方能达到目的;遇到困难绕道走,是生活中的懦夫,逃避勇于不能成功。分析路人这样作的原因,路人认为“通往远方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把关键句变成立意即是:困难是人生的常态,战胜困难,在风雨中成长,才能到达远方。
再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说,年轻人说“我不是怕狗,而是不想和狗纠缠”,他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有选择地避开障碍, 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年轻人并不是逃避所有的障碍(困难),而是有选择地避开,在通往远方的道路上这样做有时更加省时、方便。把关键句变成立意即是:学会变通,变通也是一种智慧;学会绕行,曲径也能通幽;不与烂事纠缠,抓住人生重点,把有限的精力放到必要的地方。还可以辩证看待路人和年轻人的做法,两者都提到,但是议论有明确的角度偏向。
素材:
(1)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许多道坎,或许它使我们犹豫过,使我们因为恐慌而后退过,甚至使我们绝望过,但有些时候只要我们咬咬牙,眼前的那道坎定能化为平地。不见风雨,怎有彩虹?司马迁若不没有受牢狱之苦,又怎能写下二十四史之首《史记》;诸葛亮若无深山中苦读诗书,有怎有“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的豪言壮语。人生正是因为这一道道坎才显得华美,充实;正是因为这一道道坎才彰显出人生的魄力所在。南宋文人文天祥在敌人的诱降下给出了惊天动地、泣鬼神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清”
(2)黄河之水,浩浩汤汤,奔流不息, 在几千里之中,也许遇到过巨石的阻挠,也许被一片森林所隔断,但水的信念不会动摇,在它的征途中就算粉身碎骨也要汇入大海。
(3)我们虽然没有李密“夙遭闵凶”的经历,没有体会的海伦的隔离天日, 更没有伽利略, 布鲁诺在科学道路上的风风雨雨,但我们有着自己的路,有自己的风雨,有自己的彩虹。我们要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霄济沧海。”要带着九州华夏子孙的精神,道路上斩断荆棘,跨过脚下的一道道坎,向人生的前方,向无边天际迈去。
(4) 懂得兜圈子,绕道而行的人,往往是第一个登上山顶的人。
(5)成功的秘诀,在于随时变通既定的目的。 一只船永远走逆风, 那么他很难成功。如果乌鸦不叼来石头,那么他永远也喝不到水。
(6)不懂变通的人永远只能失败。——马洛
结构层次:本文题目“学会绕道而行”观点鲜明;开篇分析材料,提出中心论点: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接下来采用并列结构从“绕道而行,在于认清自己的位置”“绕道而行,在于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绕道而行,也可以表现为隐忍退让”三个角度对其进行阐述;最后再次点题,强调“学会绕道而行,是一种人生智慧”“绕道而行,你会欣赏到一番独美的风景”。
3.答案:略。
解析: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
【参考立意】从梁启超的角度:为人谦虚,善于举荐人才;敢于承认别人的优点。
从曹云祥的角度:任用人才灵活变通,不唯学历。
从陈寅恪的角度:追求学问比追求学位更重要;真正做学问的人一定会绽放光彩。
4.答案:范文:
给校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校长: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中阅读此封信件,聆听我——这个已在母校历三载春秋、即将踏上高考征程的学子,心底最真挚的声音。
想来近几日,您,一定也被那幢老教学楼拆迁与否的问题,困扰得有些焦头烂额吧 一方是毕业校友们高声疾呼要保留教学楼——这个他们当年曾驰骋青春、挥洒热血的场所;另一方是校因规划用地不足、老城区寸土寸金、维护修缮老教学楼还需物资人力的凝重现实。何去何从 真的没有万全之策吗
作为在这所中学里长养起的学子,我深切地理解学长学姐们之于母校的深情厚谊。每日迎着朝晖步入老教学楼,听闻书声琅琅;每夜沐着星辉走出老教学楼,回看灯火通明。窗明几净的教室,整洁有序的桌椅,鱗次栉比的班级,一草一木间仿佛都刻着我们花季雨季的分秒韶华。人生最美丽的年岁、记忆和故事,都留在了这里。
情之所系,需要物的承载,故而才有了“睹物思人”的掌故逸事。试想百十年后,旧友可能故去,自己亦会白头,而何处觅那翩翩少年时的芳华影踪 唯有旧日影像,方可慰藉相思。教学楼,便是这样一处去所。它让昨日重现;让耄耋老人,有了心的归途、梦的原乡。
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中,这座老教学楼里,走出了一批批精英之人、栋梁之才。他们而今活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各行各业。他们与教学楼有着共同的情缘,才会在大厦将倾的关头,重回母校,奔走呼告,想要挽狂澜于既倒。也许,您会责怪他们不谙学校发展规划与校园用地不足的难处,但眼前的此情此景,是否也会让您想到一个甲子之前的北京城
彼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民族,期待着昂首阔步地向前迈进。于是乎,承载着数个王朝背影的诸多历史遣迹,仿佛是一张张橫亘在创立与革新面前的多米诺骨牌,终被“前进”的话语襄挟,而纷纷倒下。城门不在,府邸不存,胡同頹败坍圮,宫墙化为废墟。老北平独一无二的街景风貌,敌不过发展与拆除的浪潮,并最终让位于而今千人一面、毫无个性的摩天大楼与水泥森林。
彼时爱国志士也曾声嘶力竭地呐喊,梁思成先生提出了保留旧城、另造新城的权宜之法,却最终化为泡影。今人歆羡于莱茵河畔尚存着诸多旧迹,慨叹于它们为其各自的城市平添的独特气质与别样风姿;今人看到布达佩斯双城的完好相容,过去与当下交相辉映;却寻不到四合院落、四方天丼的一丝影踪。这是时代共有之世相,城市化浪潮席卷的当下,传统与现代邂逅必然迎来激烈的碰撞,文化情感价值与实际功用价值间的矛盾冲突,需要我们仔细思量建筑的意义与价值的真谛。
历史总是如此,稍纵即逝,一经破碎,便不复昔日的圆满。建筑如此,何况还是诞生过许多知名人士、有纪念意义的古迹 善待历史的遣存,便是善待后人与明日。想来他年他月,那些走出去的孩子们,重归故里,若还能见到当年求学的楼宇,该会是何等的欣然与快乐吧
然则学校要发展,新生要授课,新的校舍向哪里建 不若步近些年大学城之后尘。由政府牵头,科学规划片区功能,统一建造新兴学区,既不颠覆旧区容貌,又能带动新区发展。一箭双雕,何乐不为
愿校长能审慎思量我们的建议。愿触目皆是的拆除重建的悲剧,不要在我们的校园里上演。
此致
敬礼!
小林
2021年6月7日
解析:从作文试题后的“完成写作任务”这一要求看,这道作文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在写作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明确收信人。收信人可以是校长,也可以是知名作家,也可以是赞成“保留”者,或赞成“拆除”的人。
二是适当对以上几种人的观点作对比分析。比如“保留”者想留住历史遗迹,其用心可以理解,但不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霱要,权衡之后亮出观点:历史与传统属于过去,为了将来,为了发展必须“拆除”,这也是顺应历史的需要。
三是必须集中笔墨写好“为什么”。赞成也好,反对也好,必须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地阐明问题。赞成“拆除”,可以从以下几点作分析:
(1)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时代的需要,“不破不立”,一味抱着历史旧账,是形而上学的表现(这方面应着重阐述,事例也多)。
(2)“拆”与“留”并不矛盾。“新”与“旧”,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现在的“新”将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变“旧”,必须割爰。必须辩证地看问题。它既是矛盾又是统一的。
(3)“新”和“旧”完全可以处理好,那如何处理“新”和“旧”的关系呢 可将对历史做出贡献的旧楼进行摄影、录像,制作模型等留给后人,总之,赞成或反对都必须将理由讲透。
5.答案:略。
解析:任务一审题立意参考:
(1)材料内容
这是一篇多材料情境式驱动型作文。
材料一,培根认为,读书有益,读书能使人充实。
材料二,是说伟大作品,能够引领阅读者追随、模仿、感悟,一路沉醉,融入生命。生命中因为有了这些伟大的作品而倍感温暖。
材料三,高尔基认为,阅读的过程是阅读者在心灵上精神上感悟、体验人类伟大智慧的一次旅程。
(2)情景任务
①我们的阅读过程中,心灵上、精神上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思考一个人阅读中的心路历程或感悟、思考。
②结合自己的阅读实际——体现自己具体的阅读活动或阅读感悟。
(3)具体要求
①选准角度——体现精神层面的变化。
②确定立意——读材料生发中心。
③明确文体——议论文体或记叙文体。
(4)立意参考
记叙文体:记叙个人因阅读而成长的旅程(求学、学艺、体育训练)、收获的喜悦、得到的启迪。
议论文体:从个人的读书经历中感悟、思考阅读对人心灵、精神上的作用与意义。
任务二审题立意参考:
主持词是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串联词,一般由开场白、中间部分和结束语三部分构成。开场白应点明收听或观看的对象,注意创设情境,吸引观众(听众)注意;主体部分要层次清晰,紧扣主题;结尾部分要有力收束全文。总体来说,主持词要语言富有感染力,有与观众(听众)交流互动的感觉。
(1)任务情境
①“读书节”启动仪式。
②文学社张同学、团委陈老师、语文组王老师将分别以‘开卷有益”阅读是一段温暖的旅程”读书是进步的阶梯”为题发言。
③以“一路书香”为题。
④结合三位发言者的主题及三则材料。
⑤写一篇主持词。
(2)三个发言者主题的内涵
①“开卷有益”:读书有益。
②“阅读是一段温暖的旅程”:阅读给人带来温暖。
③“读书是进步的阶梯”:读书能启迪心灵、增长智慧,谈阅读的意义和作用。
(3)按照主持词的结构要求写作文章
①开场白导人:要明确对象和会议主题。
②主体部分:要明确三个发言者的主题,并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串联。
③结尾部分:收束文章,要有感染力。
6.答案:略
解析:【写作提示】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纵向思维能力。原材料涉及我国的制造业、会展业、思想领域等,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古为今用、文化自信和历史经验的传承。考生应以此为读后感的出发点,剖析其中蕴含的哲理,联系新时代中国的文化传承问题,结合自身的文化学习感受来写。参考立意:传承文化,点燃自信;融故纳新,开创未来;文化自信,强国之本……(2)三种文体要求突破
“符合文体要求”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重要的一环,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符合作文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二是指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求。
虽然考前老师反复强调过,但有些考生仍然坚定地认为,既然“文体不限”,那么第一层含义自然是不需要考虑了,第二个层次的要求也可以不管,不就是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吗?有什么可考虑的呢?其实不然,越是容易忽视的地方,越可能发现美丽的陷阱。一定要写议论文或记叙文吗?如果你能够打破庸常的思维,如果你能够在其他小众文体上下点功夫,雕琢出别样的风格,或许,你就会在考场中绽放出不一样的烟火。
记叙文“二要求”
1.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记叙文是以刻画人物为核心的。而描写则是表现人物鲜明个性的主要方式。每一种描写方式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示着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如果能够以独特的手法,刻画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揭示丰富的生活哲理,肯定会赢得阅卷者的喜爱。
2.安排曲折的故事情节
“文似看山不喜平。”曲折跌宕、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反映出记叙文的行文特点。悬念法、误会法、抑扬法、插叙式、倒叙式、欧·亨利式结尾等构思,点染、铺垫、伏笔、照应等布局,都能够使文章展示岀鲜明的层次感,也能够让阅卷者跟随情节的曲折发展而沉浸其中,进而对文章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议论文“三要点”
在高考考场中,最流行的表达就是议论。议论文写作之所以是当今高考作文的主流,源于时代导向。任务驱动型作文横扫作文考场,要求考生对当前时事发表具有思辨色彩的观点,或赞美社会的美好,或解读时代的矛盾,这都需要深刻而严谨的论述。因此,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也应当将这一文体作为重点,强化考生在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等方面不断提升。
1.论点鲜明新颖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表现议论文这种文体的最鲜明的特征。
论点鲜明,就是要明确地告诉读者你的立场和态度: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无论是对某件事情、某种现象发表议论,还是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必须立场坚定,态度果决,旗帜鲜明。如果含含糊糊,模棱两可,就会使整个写作过程充满矛盾和困惑,就像一群乌合之众到处奔跑,没有方向。
论点新颖,就是要求论点应当有新意,有深度。有新意,就是说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要总是重复别人的论调;有深度,就是不能只抓表面现象,就事论事,而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缺少了新意,观点就显得苍白平淡;写不出深度,观点就显得肤浅空泛。新颖,是确立观点的一个较高要求,也能充分体现考生的基本功。
2.论据充分有力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使文章具有说服力的基础。论据一般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各种统计数字等;理论论据,就是含义正确,经过实践检验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论据充足而且典型,才能将议论文写得内容充实、说理有力。
3.论证严谨有条理
在论述的过程中,考生能够合理安排由因到果、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浅到深、由现象到本质等内在关系。同时,考生还可以运用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对这些关系进行统筹安排。这样,各部分之间便会形成一种环环相扣、前后贯通的写作思路这样,就可以做到言之有序、论证有力。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书信、演说词、剧本、读后感、访谈录……如果能按照作文题目要求,选择最适用的文体,就一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书信
书信作为一种古老的交流方式,具有较为稳定的格式,在表情达意方面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一形式在当前的高考考场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成为很多考生借以展示自己个性和才情的一种有效途径。
1.书信体作文的格式
几经变化后,书信的写作格式已经固定下来,按照目前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其中,称呼要明确,正文要规范,结尾可以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
称呼要从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冒号后不再写字。
正文的主体部分,就是写信人要对收信人所说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没有固定的要求,只需写信人在动笔之前理清写信的目的,按照统一的主旨,有条有理、层次分明地进行即可。写作过程中最好是一件事一个段落,不要混为一谈。结尾部分,还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以表示对收信人的一种祝福。
书信写完后,要注明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在署名之后或下面,写上写信日期。
2.书信体作文的特点
书信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利于抒情。书信体作文便于作者与读者直接交流,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显得亲切、轻松。根据收信对象的不同,所抒发的情感也不相同。
3.书信体作文的写法
(1)时空穿越,想象丰富
发挥想象,假设自己与未来的人(未出生的、未来的自己、外星人等)进行对话,沟通思想与感情,来表达自我,反映理想、愿望。
(2)巧设对象,寄予情志
将收信人巧妙设定为某个对象,而这个对象也正好寄予了自己的某种观点或态度。这种巧设对象的手法,可以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情感。
(3)小处切入,引发共鸣
撷取一些细小的生活场面和场景,在描写场景中寄予自己的情感。从小处切入,可以关联重大的话题,有时也可以引发读者的心灵共鸣。
演讲稿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会议上发表讲话的文稿。演讲稿也是进行宣传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演讲稿没有严格的、固定的格式,一般分标题和正文两部分。
写作演讲稿,一般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文体特征鲜明
演讲的形式和风格,取决于演讲稿的文体特征。演讲稿作为一种论述性文体,大多以议论为主,对自己演讲的主题进行形象、深刻的剖析。当然,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也要融入一定的叙述或抒情,从而使整个演讲充满激情,进而打动听众。
2.主题鲜明集中
每次演讲,我们必须清楚这次演讲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次演讲能够让听众得到什么,这就是演讲的主题,也是演讲的意图。因此,在演讲时,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树立自己演讲的中心,并以最全面、最客观的分析充分证明这一中心。我们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演讲做到有的放矢。
3.结构清晰自然
真正优秀的演讲稿,不仅对结构有要求,而且还很严格。在演讲过程中,一定要设计一种清晰、完整的结构,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才能让听众听得明白。
4.语言充满激情
语言,是演讲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思想情感的载体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即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即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依靠演讲词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见解精辟,有独到之处,发人深思;其次,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如果演讲词写得平淡无味,毫无新意,即使在现场“演”得再卖力,效果也不会好,甚至相反。
主持词
社会蓬勃发展,举行各种节目或活动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这就需要有主持人这一角色出场组织,使节目或活动顺利而有序地展开。因为节目或活动的内容或性质不同,所以主持词的写作一般也没有非常固定的格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富有鼓动性,有时还需要主持人与在场者互动。不同内容的活动,不同内容的节目,给了我们展示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舞台。
读(观)后感
一次观影,一次观会,都会有精彩的瞬间,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刻,我们应该用充满诗意的笔,记录下每一个让人感动的时刻。读(观)后感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这种文体要求读者(观者)通过阅读一本书或者进行一次观赏,把自己在读(观)的过程中的具体感受和内心启示表达出来,进而展示作品的丰富内涵。
写作此类文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1.读(观)是基础
写作读(观)后感,首先需要确定读(观)的对象。
优秀的作品往往会成为读(观)的对象。而在读(观)的过程中,则要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对整个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充分理解作品所展示的社会性。
2.感是升华
读(观)后感的写作,必须以“感”为侧重点。所谓“感”,就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内心深处产生的感悟。从作品或观看对象中能够领悟出怎样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作品或观看对象中的某一具体内容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启发?………写作时,根据自己的感情倾向,联系读(观)的对象的特点,表达个性化观点。
3.选好感悟点
在读(观)与感之间,需要一种能够激发自己感悟的环节。在读(观)的过程中,应该整体把握读(观)后的对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认识,选择其中最能让自己有话可说的角度,阐发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使读(观)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4.思维充分拓展
读(观)后感类文章,不能仅仅满足于对读(观)的对象进行思考,还要从具体对象出发,联系现实进行思考,拓展思维,拓宽视野,表达对时代的思考。这种拓展可以提升写作的广度,表现出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
带你走近敦煌
观众朋友大家好,您正在收看的是《中华地名》,我是今天的主持人。中华大地,锦绣山河,别分区域众多,地名也各具特色,各有风采。细细品味,别有韵味。在今天的节目中为您介绍的是位于我国河西走廊处的敦煌。
“敦,大也;煌,盛也。”你听,无际的黄沙中驼铃声悠悠作响;你看,热闹的集市上各国的商人贸易经商;你闻,微醺的空气里充斥着军事重镇的紧张气氛。这是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是对外交往频繁的国际都会,是经营西域的军事重镇,是历史上那个辉煌盛大的敦煌。如今的敦煌是有新姿态新发展,抑或是有新问题、新挑战?让我们来连线在敦煌的记者:“你好,请为大家介绍一下现在你所看到的敦煌。”
“嗯,你好,主持人。敦煌在漫漫黄沙中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敦煌的春天,在莫高窟的袅袅佛音里。大家看,我身后就是莫高窟,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几千尊彩塑,无不见证了历史的浩瀚。工匠和画师们以精湛的技艺和超然的理解,将中国内涵与西域文明紧密结合,使盘坐的佛像、色彩鲜艳的壁画栩栩如生。敦煌的春天在鸣沙山月牙泉的声声驼铃里。难怪三毛会说‘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那月牙泉就是敦煌飞天离开时掉落的眼泪吧,给这无垠的沙漠一丝清凉。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弹指间沧海桑田,再回首又迎春天!”
好的,谢谢前方记者的报道。敦煌的“春天”来之不易,在其被发现之初,英国盗墓贼闻讯而来,随后日本人来过,美国人来过。装满文物的大车,从西北驶向海外,轮子轧着大漠,吱嘎吱嗄的,留下敦煌的痛……
观众朋友,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逄。现如今的敦煌是“一带一路”上的历史名城,是国际文化往来的重地。我国大力开展文物修复工作,形成优厚的学术环境,吸引更多青年学者前来扎根。利用先进的壁画电影技术,恢复其原有的精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铁杵成针,非一日之功;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力。每一代人的奉献,每一滴汗水的浇灌,得来了敦煌的辉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担起责任,学好文化知识,学精文化技能,为守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之根贡献自己的力量!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感谢大家收看本期《中华地名》,我们下期再见。
【点评】
写作主持词,作者在介绍敦煌这一文化名胜时,选择了与前方记者、观众互动的模式,通过前方记者对敦煌的介绍,突出了敦煌几处重要景点的深厚历史底蕴,内容翔实。同时,这种情境创设能够带给观众一种真实的感受。在安排结构时,作者注重思维的灵活性,从引入,到自己介绍,到前方记者介绍,再到与观众交流,整个行文过程流畅自然,表现出精巧的构思。(共33张PPT)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写作讲解与训练
(2)三种文体要求突破
目录
真 题 再 现
试 题 分 析
方 法 总 结
好 题 再 练
“符合文体要求”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重要的一环,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符合作文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二是指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求。
虽然考前老师反复强调过,但有些考生仍然坚定地认为,既然“文体不限”,那么第一层含义自然是不需要考虑了,第二个层次的要求也可以不管,不就是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吗?有什么可考虑的呢?其实不然,越是容易忽视的地方,越可能发现美丽的陷阱。一定要写议论文或记叙文吗?如果你能够打破庸常的思维,如果你能够在其他小众文体上下点功夫,雕琢出别样的风格,或许,你就会在考场中绽放出不一样的烟火。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1.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记叙文是以刻画人物为核心的。而描写则是表现人物鲜明个性的主要方式。每一种描写方式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示着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如果能够以独特的手法,刻画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揭示丰富的生活哲理,肯定会赢得阅卷者的喜爱。
记叙文“二要求”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2.安排曲折的故事情节
“文似看山不喜平。”曲折跌宕、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反映出记叙文的行文特点。悬念法、误会法、抑扬法、插叙式、倒叙式、欧·亨利式结尾等构思,点染、铺垫、伏笔、照应等布局,都能够使文章展示岀鲜明的层次感,也能够让阅卷者跟随情节的曲折发展而沉浸其中,进而对文章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记叙文“二要求”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在高考考场中,最流行的表达就是议论。议论文写作之所以是当今高考作文的主流,源于时代导向。任务驱动型作文横扫作文考场,要求考生对当前时事发表具有思辨色彩的观点,或赞美社会的美好,或解读时代的矛盾,这都需要深刻而严谨的论述。因此,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也应当将这一文体作为重点,强化考生在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等方面不断提升。
议论文“三要点”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1.论点鲜明新颖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表现议论文这种文体的最鲜明的特征。
论点鲜明,就是要明确地告诉读者你的立场和态度: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无论是对某件事情、某种现象发表议论,还是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必须立场坚定,态度果决,旗帜鲜明。如果含含糊糊,模棱两可,就会使整个写作过程充满矛盾和困惑,就像一群乌合之众到处奔跑,没有方向。
议论文“三要点”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论点新颖,就是要求论点应当有新意,有深度。有新意,就是说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要总是重复别人的论调;有深度,就是不能只抓表面现象,就事论事,而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缺少了新意,观点就显得苍白平淡;写不出深度,观点就显得肤浅空泛。新颖,是确立观点的一个较高要求,也能充分体现考生的基本功。
议论文“三要点”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2.论据充分有力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使文章具有说服力的基础。论据一般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各种统计数字等;理论论据,就是含义正确,经过实践检验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论据充足而且典型,才能将议论文写得内容充实、说理有力。
议论文“三要点”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3.论证严谨有条理
在论述的过程中,考生能够合理安排由因到果、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浅到深、由现象到本质等内在关系。同时,考生还可以运用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对这些关系进行统筹安排。这样,各部分之间便会形成一种环环相扣、前后贯通的写作思路这样,就可以做到言之有序、论证有力。
议论文“三要点”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书信、演说词、剧本、读后感、访谈录……如果能按照作文题目要求,选择最适用的文体,就一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书信
书信作为一种古老的交流方式,具有较为稳定的格式,在表情达意方面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一形式在当前的高考考场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成为很多考生借以展示自己个性和才情的一种有效途径。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1.书信体作文的格式
几经变化后,书信的写作格式已经固定下来,按照目前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其中,称呼要明确,正文要规范,结尾可以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
称呼要从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冒号后不再写字。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正文的主体部分,就是写信人要对收信人所说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没有固定的要求,只需写信人在动笔之前理清写信的目的,按照统一的主旨,有条有理、层次分明地进行即可。写作过程中最好是一件事一个段落,不要混为一谈。结尾部分,还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以表示对收信人的一种祝福。
书信写完后,要注明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在署名之后或下面,写上写信日期。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2.书信体作文的特点
书信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利于抒情。书信体作文便于作者与读者直接交流,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显得亲切、轻松。根据收信对象的不同,所抒发的情感也不相同。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3.书信体作文的写法
(1)时空穿越,想象丰富
发挥想象,假设自己与未来的人(未出生的、未来的自己、外星人等)进行对话,沟通思想与感情,来表达自我,反映理想、愿望。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2)巧设对象,寄予情志
将收信人巧妙设定为某个对象,而这个对象也正好寄予了自己的某种观点或态度。这种巧设对象的手法,可以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情感。
(3)小处切入,引发共鸣
撷取一些细小的生活场面和场景,在描写场景中寄予自己的情感。从小处切入,可以关联重大的话题,有时也可以引发读者的心灵共鸣。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演讲稿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会议上发表讲话的文稿。演讲稿也是进行宣传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演讲稿没有严格的、固定的格式,一般分标题和正文两部分。
写作演讲稿,一般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1.文体特征鲜明
演讲的形式和风格,取决于演讲稿的文体特征。演讲稿作为一种论述性文体,大多以议论为主,对自己演讲的主题进行形象、深刻的剖析。当然,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也要融入一定的叙述或抒情,从而使整个演讲充满激情,进而打动听众。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2.主题鲜明集中
每次演讲,我们必须清楚这次演讲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次演讲能够让听众得到什么,这就是演讲的主题,也是演讲的意图。因此,在演讲时,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树立自己演讲的中心,并以最全面、最客观的分析充分证明这一中心。我们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演讲做到有的放矢。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3.结构清晰自然
真正优秀的演讲稿,不仅对结构有要求,而且还很严格。在演讲过程中,一定要设计一种清晰、完整的结构,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才能让听众听得明白。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4.语言充满激情
语言,是演讲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思想情感的载体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即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即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依靠演讲词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见解精辟,有独到之处,发人深思;其次,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如果演讲词写得平淡无味,毫无新意,即使在现场“演”得再卖力,效果也不会好,甚至相反。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主持词
社会蓬勃发展,举行各种节目或活动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这就需要有主持人这一角色出场组织,使节目或活动顺利而有序地展开。因为节目或活动的内容或性质不同,所以主持词的写作一般也没有非常固定的格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富有鼓动性,有时还需要主持人与在场者互动。不同内容的活动,不同内容的节目,给了我们展示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舞台。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读(观)后感
一次观影,一次观会,都会有精彩的瞬间,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刻,我们应该用充满诗意的笔,记录下每一个让人感动的时刻。读(观)后感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这种文体要求读者(观者)通过阅读一本书或者进行一次观赏,把自己在读(观)的过程中的具体感受和内心启示表达出来,进而展示作品的丰富内涵。
写作此类文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1.读(观)是基础
写作读(观)后感,首先需要确定读(观)的对象。
优秀的作品往往会成为读(观)的对象。而在读(观)的过程中,则要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对整个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充分理解作品所展示的社会性。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2.感是升华
读(观)后感的写作,必须以“感”为侧重点。所谓“感”,就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内心深处产生的感悟。从作品或观看对象中能够领悟出怎样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作品或观看对象中的某一具体内容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启发?………写作时,根据自己的感情倾向,联系读(观)的对象的特点,表达个性化观点。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3.选好感悟点
在读(观)与感之间,需要一种能够激发自己感悟的环节。在读(观)的过程中,应该整体把握读(观)后的对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认识,选择其中最能让自己有话可说的角度,阐发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使读(观)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4.思维充分拓展
读(观)后感类文章,不能仅仅满足于对读(观)的对象进行思考,还要从具体对象出发,联系现实进行思考,拓展思维,拓宽视野,表达对时代的思考。这种拓展可以提升写作的广度,表现出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四种常见应用文体写作介绍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范文】
带你走近敦煌
观众朋友大家好,您正在收看的是《中华地名》,我是今天的主持人。中华大地,锦绣山河,别分区域众多,地名也各具特色,各有风采。细细品味,别有韵味。在今天的节目中为您介绍的是位于我国河西走廊处的敦煌。
“敦,大也;煌,盛也。”你听,无际的黄沙中驼铃声悠悠作响;你看,热闹的集市上各国的商人贸易经商;你闻,微醺的空气里充斥着军事重镇的紧张气氛。这是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是对外交往频繁的国际都会,是经营西域的军事重镇,是历史上那个辉煌盛大的敦煌。如今的敦煌是有新姿态新发展,抑或是有新问题、新挑战?让我们来连线在敦煌的记者:“你好,请为大家介绍一下现在你所看到的敦煌。”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嗯,你好,主持人。敦煌在漫漫黄沙中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敦煌的春天,在莫高窟的袅袅佛音里。大家看,我身后就是莫高窟,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几千尊彩塑,无不见证了历史的浩瀚。工匠和画师们以精湛的技艺和超然的理解,将中国内涵与西域文明紧密结合,使盘坐的佛像、色彩鲜艳的壁画栩栩如生。敦煌的春天在鸣沙山月牙泉的声声驼铃里。难怪三毛会说‘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那月牙泉就是敦煌飞天离开时掉落的眼泪吧,给这无垠的沙漠一丝清凉。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弹指间沧海桑田,再回首又迎春天!”
好的,谢谢前方记者的报道。敦煌的“春天”来之不易,在其被发现之初,英国盗墓贼闻讯而来,随后日本人来过,美国人来过。装满文物的大车,从西北驶向海外,轮子轧着大漠,吱嘎吱嗄的,留下敦煌的痛……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观众朋友,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逄。现如今的敦煌是“一带一路”上的历史名城,是国际文化往来的重地。我国大力开展文物修复工作,形成优厚的学术环境,吸引更多青年学者前来扎根。利用先进的壁画电影技术,恢复其原有的精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铁杵成针,非一日之功;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力。每一代人的奉献,每一滴汗水的浇灌,得来了敦煌的辉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担起责任,学好文化知识,学精文化技能,为守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之根贡献自己的力量!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感谢大家收看本期《中华地名》,我们下期再见。
真题再现

试题分析
【点评】
写作主持词,作者在介绍敦煌这一文化名胜时,选择了与前方记者、观众互动的模式,通过前方记者对敦煌的介绍,突出了敦煌几处重要景点的深厚历史底蕴,内容翔实。同时,这种情境创设能够带给观众一种真实的感受。在安排结构时,作者注重思维的灵活性,从引入,到自己介绍,到前方记者介绍,再到与观众交流,整个行文过程流畅自然,表现出精巧的构思。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