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 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为CO2
C.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2.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衣料中的蚕丝和涤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 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都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 建筑高楼大厦时用到的钢是纯净物
D. 用液化石油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3.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 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 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D. 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4.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
A.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酸碱中和反应
C. 镁和稀盐酸的反应
D. 赤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5.下列做法不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的是( )
A. 燃料脱硫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B.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 农药化肥的合理施用
D.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6.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 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
D. 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
7.氢气是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
①燃烧热值高 ②原料资源丰富 ③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 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下列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
B. 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9.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点燃火柴的时候要将火柴头向下倾斜,燃烧会很顺利,如果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请你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 )
A. 火柴梗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B. 火柴梗没有接触氧气
C. 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 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10.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 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 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11.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 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 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 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12.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70%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 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 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 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 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13.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14.“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 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
D. 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15.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
B. 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C. 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D. 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①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②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常用于扑灭档案资料、贵重仪器、设备的失火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7.北京市为了控制汽车尾气给空气造成的污染,在燃料的使用和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1)图1中公交车使用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________,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是2008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中,我国自行研制的氢动力概念跑车.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氢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氢动力汽车目前还不能普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3)为了普及氢动力汽车,科学家仍在不懈努力.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装置中制氢气的原理是:硼(B)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车用乙醇汽油是将乙醇(C2H5OH)与汽油(主要成分以C8H18表示)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通常可燃物中碳元素质量分数越高,燃烧产生的CO越多,则相同条件下,乙醇和汽油分别燃烧时,产生CO较多的是________;为了减少乙醇汽油燃烧产生的CO,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任写一种)。.
18.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A错误;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而干冰是甲烷分子外包埋着水分子而形成的混合物,不是干冰,B错误;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C错误;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很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验纯,D正确。故选D。
2.【答案】B
【解析】A.衣料中的蚕丝是天然纤维,涤纶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选项错误;B.加碘食盐中的碘和铁强化酱油的铁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选项正确;C.钢是铁的合金,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D.液化石油气中含有碳、氢、氧、硫、氮等,会造成酸雨等空气污染,选项错误,故选B。
3.【答案】C
【解析】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所以A是错误的;B.现象②③都不燃烧,不能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C.由现象①②可得出白磷比红磷更易燃烧,即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D.现象②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能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4.【答案】D
【解析】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是放热的反应; B.酸碱中和反应放热;
C.镁和稀盐酸的反应也放出热量;D.赤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吸热反应。
5.【答案】B
【解析】煤中含有少量的硫元素,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导致酸雨,A是正确的;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导致水和土壤的污染,不利于减轻环境污染,B是错误的;
C.农药化肥的合理施用会减轻水的污染,正确;D.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正确。
6.【答案】A
【解析】A.酒精属于易燃液体,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能携带酒精,故A是错误的;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利用了隔绝空气的原理,所以是正确的;
C.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目的是防止爆炸,正确;
D.火场温度高,有害气体和烟尘在热空气的带动下,会集中在空间上方,所以匍匐前进。
7.【答案】B
【解析】氢气具有三大优点:①氢资源丰富,②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③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其他燃料会造成大气污染或温室效应。
8.【答案】B
【解析】档案资料是重要材料,灭火后档案资料应还能使用,而泡沫灭火器会对档案资料腐蚀污染,导致字迹不清,所以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9.【答案】A
【解析】火柴竖直向上时,仍然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产生的热量向上散逸,使火柴梗得不到充足的热量,温度达不到火柴梗的着火点,观察选项,故选A。
10.【答案】A
【解析】生活在古代海洋中的动植物死亡后沉积在海底并被沙泥所覆盖,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石油,石油不是化工产品。
11.【答案】D
【解析】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浇水,汽油也会在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
12.【答案】C
【解析】棉布手帕浸泡在70%的酒精溶液中,手帕也带了一定量的水,当燃烧时手帕完好无损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不是魔术,这是科学道理,A错;酒精燃烧产生的火焰温度可达几百度,火焰的温度高于棉布的着火点,B错;C是正确的;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能改变.所以D也是错误的。
13.【答案】C
【解析】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关闭阀门防止煤气继续与空气混合,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空气与煤气的混合浓度,这样做都可以防止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故A正确;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切断电源可以防止触电或火势进一步蔓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可以防止有水时电器发生爆炸,故B正确;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泡沫灭火器会喷出大量的水,损坏图书,故C不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砍掉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可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得到控制,故D正确;故选C。
14.【答案】B
【解析】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不能降低着火点。
15.【答案】A
【解析】A.芦苇着火,可以用沙子、土、水来灭火,故错误;
B.芦苇属于可燃物,要在仓库外有明显的防火标志,故正确;
C.可燃物与其他建筑之间要留出隔离带,故正确;
D.为了在发生火情时能及时灭火,所以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故正确。
16.【答案】① 硬度大 导电性 吸附性 ② AB
③ CO2+ 2NH3CO(NH2)2+ H2O ④石油 不可再生
【解析】(1)①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性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硬度大;石墨作电极是利用导电性;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吸附性;②A、液态二氧化碳会直接汽化,不会留下任何的残留物,故常用于扑灭档案资料、贵重仪器、设备的失火,正确,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温度,使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而不是降低着火点,错误,故选AB;③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2NH3CO(NH2)2+ H2O;④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7.【答案】(1)甲烷 CH4+2O2CO2+2H2O
(2)2H2+O22H2O 不能廉价地制取氢气(或不能安全地贮存氢气)
(3)2B+6H2O2B(OH)3+3H2
(4)汽油 增加空气的量等
【解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2)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氢能源的推广使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如何廉价地制取氢气,二是如何安全地贮存和运输氢气。
(3)硼(B)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6H2O2B(OH)3+3H2
(4)汽油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所以汽油燃烧产生的CO多,为了减少CO的产生,增加空气的量,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
18.【答案】CH4+ 2O2CO2+ 2H2O 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产物不污染环境(或燃烧热值高等)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燃烧的实质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这:CH4+ 2O2CO2+ 2H2O,高压水枪灭火,是把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