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2、《天朝田亩制度》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851年---1864年)
材料: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鸦片和棉纺织品输入大量增加,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约合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持续上涨。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各州县连连下令催交捐税,急如星火,老百姓苦不堪言。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1)列强侵略激化了阶级矛盾。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原因
材料二: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2)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做过乡村教师。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1843年在广州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的小册子《劝世良言》。在该书启示下,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洪秀全创 立“拜上帝会”, 并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作为该会教义,同时又制定了宗教仪式与会规。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但因其受封建思想影响较大创立的拜上帝会仍旧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
他劝说同学 冯云山和族弟洪仁玕率先加入。后来,洪秀全由于反对儒家的偶像崇拜而失去乡村教师的位置,遂外出传教,发展反清力量。
洪秀全
(1814年—1864年)
人
物
扫
描
洪秀全创办“拜上帝会”
准备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萧朝贵
韦昌辉
冯云山
石达开
杨秀清
洪秀全
洪秀全和冯云山在广西桂平县的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发展教徒,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扩展到周围数百里。拜上帝会逐渐形成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和石达开六人领导核心。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金田起义(1851)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①开始:
金田起义
经过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称号 东王
东王 杨秀清
西王 萧朝贵
南王 冯云山
北王 韦昌辉
翼王 石达开
②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1851)
永安建制
经过
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想一想:天王和东王在运用权力方面会出现什么问题?
意义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金田起义(1851)
永安建制
围困桂林
全州之战(冯云山牺牲)
长沙之战(萧朝贵牺牲)
攻克武昌
定都天京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③定都天京(1853年)
经过
④制度建设: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经过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你觉得这一方案可行么,说明理由?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目的(理想):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出现太平天国的一个告示:《天朝田亩制度》,平民甲、乙、丙在讨论:
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朝田亩制度》。根据此制度,尔等以后都有田耕、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尔等再也不愁饥寒、不愁欺压,尽可以享福了。
甲、乙、丙(异口同声):真的?去看看。
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那我家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
乙:但是你家老幺没满16岁,按这上面规定,是不能分得一份田地的。
丙: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分。你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
甲:管他呢,这比以前没有田耕好多了。5个人的田地够我耕种了,以后不但吃穿不愁,还可以把剩余的拿到街上去卖,添置一些家业。
乙:你这种想法是不允许的。你没看清告示上的规
定:每户除留足口粮外,其余多的东西都要上交天国的圣库,统一管理。
甲:呦,还有这样的规定?这可不好,我辛辛苦苦多收一点粮食,自己不能处理,却要上交,这不是好了他吗?罢了,罢了,我还不如省省力气,生产的粮食够自己吃可以了。
丙:是啊,自己花力气种出的粮食,却要给别人,谁有心思多种粮食呀。另外,现在长期打仗,天国哪有时和精力去分田呢?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进步性: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空想性:《天朝田亩制度》中的规定体现了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必然会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不符合实际,所以难以实现。
未实施
⑤军事征战:北伐、西征
目的
经过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北 伐 形 势 图
北伐失败,全军覆没;
太平军西征形势图
——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在靖港战役中被
太平军打败的曾
国藩欲投水自尽
“中宵念此,魂梦屡惊”
湘军
说说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
主观方面:
①这是一次反对清朝反动统治的战争,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②太平军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明的军纪。
③坚强的领导核心,灵活主动的战备战术。
客观方面:
清军腐败不堪一击。
天王府花园
定都天京后,战争还在激烈进行,而各王却开始大兴土木,修建穷奢极丽的王府, 各王还像封建帝王一样大选民女入宫,洪秀全拥有88位后妃。
艰苦朴素
腐败享乐
洪秀全从41岁进南京城至52岁病逝,在美女丛中生活 11年,从未走出天京城门一步,既不上马杀敌,也不过问朝政。11年仅颁布过25篇诏书,而且1854年至1858 年是空白,5年竟然未发一诏。
洪秀全僻处深宫,诸王罕识其面。杨秀清自恃功高,朝见洪秀全立而不跪……
东王权太重,要逼天王封其万岁,……要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
亲密无间
争权夺利,矛盾重重
洪秀全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逼
杀
责
杀
疑
走
⑥185 6年天京事变
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经过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
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 造成天国朝中无人,国中无将的危险局面。
洪仁玕
《资政新篇》
⑦重建核心:
a.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经过
未实施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希望借助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措施来振兴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同,以太平天国官书发行。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b.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表年将领。
⑧后期的防御战1857—1863
①破江北大营: (1858年,陈、李)
② 三河镇大捷: (陈、李)
③ 破江南大营:(1860年,陈、李合力)
④ 上海战役: (李秀成军队)
⑤ 安庆保卫战: (陈玉成)
⑥ 天京保卫战
(1862-1864年)
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
解安庆之围,太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
解除天京南面的威胁
英法联军袭击太平军,损失很大,退回苏州
湘军围攻,安庆陷落
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标志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性质)
三、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2、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坚持了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
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
1、主观上: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启示: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发展阶段
时间
1851
1852
1853
1864
定都天京
全盛:北伐和西征(1853-1856年)
发展:永安建制
转折:天京事变
后期防御战1857—1863
失败:天京陷落
兴起:金田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