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
(45分钟 100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评价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0·湖北宜昌)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太阳能资源 B.石油资源
C.水资源 D.土地资源
【解析】选B。石油属于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2.2011年1月3日央视网消息:中国科学家在核研究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将使中国已探明的铀资源从大约只能使用50~70年变成了足够用上3 000年。关于铀资源说法错误的是( )
A.铀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B.铀属于可再生资源
C.对铀资源要合理利用
D.铀的使用要防止核污染
【解析】选B。铀是矿产,属非可再生资源。 读下图,完成3、4题。3.图中所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为( )
A.草地 B.林地
C.耕地 D.建筑用地
4.该景观最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一地区( )
A.青藏高原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黄土高原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解析】3选D,4选D。第3题,图中土地主要用于建房,为建筑用地。第4题,图中建筑高墙尖顶,为降水较多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建筑。5.下列关于图中自然资源相互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①为自然资源 ②为土地资源 ③为耕地资源
B.①为耕地资源 ②为土地资源 ③为自然资源
C.①为土地资源 ②为耕地资源 ③为自然资源
D.①为自然资源 ②为耕地资源 ③为土地资源
【解析】选B。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耕地资源是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之一,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 读漫画“分田”,完成6、7题。6.对漫画反映的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人均土地资源量不足
B.工业、交通、城市建设占用大量耕地
C.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D.大力开发土地资源,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7.针对漫画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 )
A.为发展地方经济,鼓励开发商投资开发
B.坚决不允许占用耕地从事非农业生产
C.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D.转变农民的生产方式,鼓励农民进城务工【解析】6选D,7选C。漫画中四个开发商拿走了农民的土地,使农民无地可种。反映了我国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耕地面积减少的问题,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我国人均土地资源不足,这一现象虽然在短期内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是错误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同时也要适度开发,任何极端的说法都是错误的。8.(2010·福建福州)我国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2009年入秋以来,西南的云南、广西、贵州等地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旱灾。在西南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防治水污染 B.人工降雨
C.改变当地气候 D.兴修水利设施
【解析】选D。针对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和季节分布不均匀,应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和兴修水库等水利设施。9.下图中各地段较为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①村落 ②林地 ③耕地
B.①耕地 ②村落 ③林地
C.①林地 ②果园 ③耕地
D.①林地 ②耕地 ③果园
【解析】选C。此题主要考查海拔不同的地段应有不同的开发利用形式,在①段海拔300米~500米之间而且坡较陡,是不适宜开发耕地和居住的,而适宜发展林地。②段海拔在200米~300米之间,海拔虽低坡却较陡,也不适宜发展耕地而适宜发展果园。③段地势平坦,海拔在100米以下,且靠近河流,是人类居住、生产最佳之处,适宜发展耕地。10.(2010·湖北十堰)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亚热带山地,丘陵和高原区
B.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
C.气候干旱的西部内陆地区
D.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解析】选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11.漫画“父母的牵挂”反映了哪种资源破坏严重(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解析】选A。从漫画中可知,生活在自然水域的鱼环境污染不堪。12.(2010·江苏南京)下列地区与其资源优势的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
B.黄土高原——森林资源丰富
C.华北平原——水能资源丰富
D.东北平原——热带动、植物资源丰富
【解析】选A。塔里木盆地中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黄土高原由于乱砍滥伐,森林资源减少;华北平原地形平坦,水能资源贫乏;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属于北温带。13.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草地比重小
B.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C.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
D.土地资源类型单一
【解析】选C。A项耕地比重小但草地比重大,B项后备土地资源不足,D项我国土地资源种类丰富。14.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水土资源配置不协调,华北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
B.西北地区属于资源性缺水,为保护西北地区的环境不能发展种植业
C.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节约用水在南方地区是多此一举
D.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在丹江口水库取水,会对武汉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产生影响【解析】选A。B项西北地区在水资源较多的地区可以适当发展种植业,C项南方地区虽然水资源丰富但为了全国经济发展也要注意节水,D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在丹江口水库取水,东线工程沿京杭运河。15.(2010·福建龙岩)小方很难和爸爸相聚在一起,他的爸爸正忙着把长江的水引到遥远的北方,你知道小方的爸爸工作是为了解决( )
A.长江洪涝的问题
B.水资源时间变化大的问题
C.水体污染的问题
D.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解析】选D。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只有通过跨流域调水才能使缺水地区得到丰水地区的补充。 2011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我国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11年“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据此完成16、17题。16.下列漫画为此次宣传主题治理内容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17.下列做法与宣传主题背道而驰的是( )
A.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喷灌和滴灌工程
B.加强河道整治,严禁污水乱排
C.不得随意堆放垃圾以防污染水源
D.国有企业可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解析】16选C,17选D。第16题,①图反映乱伐森林,②图反映过度放牧,③图反映水浪费,④图反映水污染。第17题,全部企业和个人都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8.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正确态度是( )
A.节约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并培育和保护可再生资源
B.人均占有量太低,应大量进口消耗其他国家资源
C.禁止使用非可再生资源,以免用完之后无资源可用
D.中国地大物博,不用考虑节约问题
【解析】选A。对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节约利用,对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并注重培育和保护,这样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以秸秆、薪柴、煤炭三种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100%计。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9、20题。19.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
A.广东省以煤炭最大 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20.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
A.利用太阳能 B.开采小煤窑
C.燃烧秸秆 D.种植薪柴林【解析】19选B,20选A。第1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苏、广东以秸秆最大,北京以煤炭最大,福建以薪柴最大。第20题,减少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是利用太阳能和沼气。二、综合题(共60分)
21.(2010·河北承德)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统计资料,回答问题。(10分)(1)从资料中可以看出,1965年到1977年该地森林覆盖率下降了______%,耕地面积增加了______万亩,与之相伴的环境变化有气温年较差增大、______、_______等。
(2)从1965年到1977年,该地粮食总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退耕还牧 B.毁林开荒
C.人口增长 D.生产落后
(3)1977年到1997年,该地采取了________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出现了良性循环。
(4)此资料揭示的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我国森林面积变化与气候、河流及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以此考查学生的表格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第(1)题,从资料可以看出1965年到1977年森林覆盖率下降了9%,而耕地面积增加了15万亩,导致年降水量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等。第(2)题,1965年到1977年该地粮食在增加耕地的基础上出现的总产量下降是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劣所产生的后果。第(3)题,1977年到1997年该地采取了增加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林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出现了良性循环。第(4)题,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知道,退耕还林改善环境才能出现良性循环,毁林开荒破坏环境是自取灭亡。答案:(1)9 15 年降水量减少 河流含沙量增大
(2)B (3)退耕还林,增加森林覆盖率
(4)退耕还林,改善环境才能出现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22.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漫画“鲸吞”,完成下列各题。(12分)(1)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4分)
表示_______ 表示______ 表示_______
表示_______(2)根据下列四位同学的介绍,判断所属的土地利用类型。(4分)
甲:我的家在北京市海淀区,这里高楼林立,到处是学校、商店、住宅。____________
乙:我爷爷的家在东北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那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_____________
丙:暑假里爷爷带我去了东北长白山区,那里地形崎岖,森林茂密。_____________
丁:我的同学去了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那里牛羊遍地,我也希望去看一看。____________(3)漫画“鲸吞”反映的问题最有可能发生在上题中哪位同学的家乡_____________。(1分)
(4)漫画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1分)
(5)你认为怎样解决漫画中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2分)【解析】此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看,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东部的平原地区为耕地,秦岭—淮河以北为旱田,以南为水田;东部的山地为林地。第(2)题,从四位同学的介绍看:甲住在城市,主要是建设用地;乙所描述的是东北平原,为耕地;丙为东北长白山,有茂密的森林,是林地;丁为内蒙古草原,为草地。第(3)题,漫画中的“鲸”代表以楼房为主的建设用地,吞的是“田”代表的耕地。因此,漫画反映的问题最有可能发生在甲同学家乡。第(4)题,漫画反映的问题是人口增加,建设用地增加,耕地减少。第(5)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控制人口增长,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答案:(1)水田 林地 旱地 草地
(2)甲:建设用地 乙:耕地 丙:林地 丁:草地
(3)甲 (4)人口增长,建设用地挤占耕地
(5)控制人口增长,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23.读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1)试比较我国耕地、水资源南北分布的差异。(2分)
(2)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地区匹配是否合理?_______。北方在农业发展中会遇到_______问题。(2分)
(3)由图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南、北方地区人地矛盾更为突出的是________地区。(1分)
【解析】从图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图例所示,北方地区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大,水资源所占比例小,水土配置不合理,农业发展的障碍是水资源短缺;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少,人口众多,人与耕地矛盾突出。答案:(1)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南方地区耕地少,水资源丰富。
(2)不合理 水资源缺乏(灌溉水源不足)
(3)南方24.读漫画,请你为我们的地球母亲看看病,简要写出她的病症和治理办法。(5分)
病症一:水资源短缺,治理办法:___________;(1分)
病症二:___________,治理办法:___________;(2分)
病症三:___________,治理办法:___________。(2分)【解析】由于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地球已不堪重负,在资源利用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要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在资源利用方面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答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防治水污染或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修梯田等
土地荒漠化 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牲畜量等
人口增长过快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25.(创新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国家林业局2011年1月4日公布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2005年初至2009年底的5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 491平方千米,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 717平方千米。据介绍,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这些地区的退化土地为荒漠化土地。 监测表明,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净减少,局部地区仍在扩展。同时,沙区植被状况进一步改善。5年间,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由17.03%提高到17.63%,植被盖度50%以上的沙化土地面积增加1.03万平方千米,盖度小于10%的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36万平方千米。材料二(1)根据材料二可知,我国强沙尘暴多出现在______地区和______地区。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省区沙尘暴最为频繁。
(2)材料一中提到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这里的气候变异主要指的是_____,人为活动主要指_____________。
(3)分析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整体得到初步遏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有人发出警告“一旦内蒙古东部的草原没有了,北京和天津也就没有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及其治理。我国是受沙尘暴影响比较多的国家,特别是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每年的沙尘暴都很频繁,这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内陆地区干旱进一步加重,同时人们滥垦滥伐,使地面缺少植被保护是引发沙尘暴的主要因素,由于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沙尘暴已严重影响到我国东部京津地区,甚至我国南方地区也遭受到沙尘暴的威胁。目前我国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下大力气治理沙尘暴,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面植被,沙尘暴得到有效遏制。答案:(1)西北 北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甘肃省
(2)全球气候变暖 滥伐森林、滥垦草原,使地面缺少植被保护
(3)退耕还林,增加地面植被。
(4)如果内蒙古东部草原变成荒漠,频繁的强沙尘暴就会不断侵袭北京、天津,使北京、天津荒漠化。(答案合理即可)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