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人美 版三年级美术下册《9 眼睛的创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浙人美 版三年级美术下册《9 眼睛的创想》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26 17:3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眼睛的创想》教学设计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9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在认识眼睛结构的基础上,教育学生正确科学用眼、爱眼,通过欣赏和眼睛有关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思考眼睛在画面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2. 技能目标:利用眼睛的形状或结构,尝试对眼睛进行各种创意的联想,提高创造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拓展创新思维,能举一反三,通过图像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对图形创想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眼睛创想的基本方法,对眼睛的图像进行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考,体验创新想象的乐趣。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地利用眼睛的元素进行创意联想,能通过自己的画面表达出有力的图示语言。
教具:示范用的工具
学具:绘画纸、彩色笔、勾线笔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激趣导入 。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这节是什么课吗?(美术)你们喜欢美术吗?在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幅图,看看从这幅图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这幅图上有座桥……
师:对,这就是一座普通的桥,让我们继续观察,看看将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变化?(显示人眼睛与桥拱相联想的图片),哪位同学再来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桥拱看上去就像人的眼睛一样……
师:对,这是一幅眼睛与桥拱相联想的创意画,图中将桥的桥拱和人的眼睛大胆地联想了起来,形成了一幅具有想象力的创意画,是不是觉得很奇幻,很有意思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奇幻的眼睛以及眼睛的创想。
师:板书课题《眼睛的创想》
二、学习新课,了解眼睛的构成以及基本结构
1.认识眼睛结构。
师:眼睛对于我们每个人说,都再熟悉不过了,但你了解它吗?从外部来看,你知道它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呢?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观察一下,看一看你能从他(她)的眼睛里找到哪些相关的信息?
(学生自由说,出示眼睛结构图,教师引领示范画,并标明眼睛的结构,学生跟着画。)
2.师: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它对我们的生活、生存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很多同学,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出现了图上这类似的情况(出示许多戴着眼镜的学生图片),很多同学都戴上了眼镜,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眼睛出了问题,甚至不能看见了光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人、我们身边所有的一切都将不能看见了,那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后果呢?
生:很痛苦,很害怕,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师:所以我们平时就应该要好好地爱护、保护好我们的眼睛,不让它受到伤害。为了呼吁大家都来爱护、重视我们的眼睛,在中国将每年的6月6日定为了"全国爱眼日"。在全世界,将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四,定为了“全世界爱眼日”。
三、欣赏和眼睛有关的作品,了解设计方法,邀起创作灵感。
1.出示大自然及生活中形似眼睛的图片。
师:我看了一下,我们班戴眼镜的同学几乎没有,看来大家的眼力都是非常棒棒的,下面我就来考考大家的眼力,看看从这几组图中,你能发现什么?
生:可以看出这些图片中有些地方看上去就像人的眼睛一样。(让学生在图片上找到并利用班班通功能在屏幕上勾画出眼睛的结构)
2.欣赏创作作品
师:在大自然中,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眼睛的元素,我们的设计师、画家等,受到眼睛的启发,也为我们创作了不少作品,我们来看看,
(1)出示“智慧之眼”天文馆(西班牙),就是受眼睛的启发而设计的。你能找到它哪些地方运用到了眼睛的元素呢?(学生自由说,教师可在图上跟着同学的描述用红色勾画出形状)
(2)出示比利时的画家马格利特经典作品《错误的镜子》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幅比利时画家的作品,说一说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
生:人的一支眼睛和投射在这只眼睛视网膜上的蓝天与白云。
(人的眼睛在观察大自然时投射在视网膜晶体上的白云与蓝天是非常具体的,用他的话表达,这是一面错误的镜子,因为它是自然的幻影,不是自然本身,它仅是一幅画,只有眼睛的主人实际所感的自然,才是可信的真实。)
师:你知道画家在创想时,利用了什么元素来进行的吗?
生:眼睛的形状
师:这幅图利用了眼睛的元素来创作的,但它不仅仅是一幅图,还表现出了画家的一种思维。
(3)出示波兰画家 拉法尔奥宾斯基的经典画作。
师:说说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生:天鹅的身体画成了眼睛。
思考:为什么画家要把天鹅的身体画成一只眼睛 你觉得有创意吗 (材质代替,部分代替)
师:这是错觉艺术绘画,他的作品利用视觉错觉效果揭示出了戏剧性的内涵。
【设计思路:通过让学生观察星云、白华树干等,知道西班牙的天文馆的外形设计就是受眼睛的形状而启发的,同时通过欣赏画家作品,学习掌握创作的方法,从而为创作打开思路。】
3.课件出示眼睛创想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归纳出眼睛创想的方法(相似图形联想、材质替代、图形替代等方法)。
师:我们创作,可以通过形状联想、材质替代、部分替代等方法来创作,让我们来看一看,其他小朋友的创意作品。
4.欣赏同龄学生的作品,打开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赏析并结合讲解, 使学生了解相似形状联想、材质替代、部分替代等创作方法。这个环节选取了大量的眼睛元素创作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欣赏,通过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欣赏,让学生能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通过同龄学生的作品欣赏,进一步体会图形语言的力量,加强学生对图形设计和图形语言的理解,启发学生的创意灵感】
四、创新联想,大胆表现。
1.根据相似图形联想、材质替代、部分替代等方法,结合画家和学生作品,画一幅有创意、有故事的画。
2.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说明创想的思路,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图形的创新设计能力。
五、拓展延伸,思维提升
了解眼睛创想在招贴画、平面广告、商品装饰等方面的运用。
六、总结:
今天画的并不仅仅是画,而是一种思维,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利用大家都很熟悉的眼睛的元素来进行创作,为了让学生能逐步递进,我通过让学生从认识眼睛的结构开始,以会画眼睛的基本形状为基础,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大自然以及一些类似眼睛的物体,充分发挥其学生的想象力,打开扩散思维,通过观察画家、设计师以及相关的一些创想图片,让学生亲自参与勾画眼睛的形状等,意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掌握到相似图形联想、材质替代、部分替代等的创作方法,从而在这基础上,结合学生个体对美术绘画技能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联想,创作出具有故事有意义的作品。
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学生懂得了如何创作,在作品的展示中,让学生自己介绍,不仅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整堂课,逻辑清晰,环环紧扣,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观察现实生活以及拓展环节中,通过让学生看、画、评、说等,让学生更进一步知道了创作的意义,从而更加激起了对艺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