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习题1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5题。
汪惟正字公理,幼颖悟,藏书二万卷,喜从文士议古今治乱,尤喜谈兵,时出游猎,则勒从骑为攻守状。父卒于军,皇侄寿王俾权袭父爵,守青居山。世祖即位,遂真授焉。中统二年,入朝,赐甲胄、宝鞍。三年,诏还巩昌。至元七年,宋人修合州,诏立武胜军以拒之。惟正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悬灯栅间编竹为笼中置火炬顺地势转走照百步外以防不虞宋人知有备,不敢近。会丞相伯颜克襄阳,议取宋,惟正奏曰:“蜀未下者,数城耳,宜并力攻余杭。本根既拔,此将焉往!愿以本兵由嘉陵下夔峡,与伯颜会钱塘。”帝优诏答曰:“四川事重,舍卿谁托!异日蜀平,功岂伯颜下邪!”未几,两川枢密院合兵围重庆,命益兵助之,惟正夺其洪崖门,获宋将何统制。十四年冬,皇子安西王北伐,而藩王土鲁叛于六盘,王相府命别速带领兵进讨,惟正为副。别速带不习兵,师行无纪,惟正为正部曲,肃行阵,严斥候,凡军政一倚重焉。进次平凉,简巩兵锐者八十人与俱,至六盘。土鲁先据西山,惟正分安西兵为左右翼,巩兵独居中,去土鲁一里许,皆下马,手弓。土鲁遣百骑突陈,惟正令引满毋发,将及,又命曰:“视必中而发。”于是矢下如雨,突骑中者三之一,余尽驰还,土鲁军遂走。安西王至,惟正迎谒,王历称其功。明日,大燕,赏以金尊杯、貂裘。王妃赐其母珠络帽衣,且曰:“吾皇家儿妇也,为汝母制衣,汝母真福人也。”诏惟正入朝,世祖推玉食食之,赐白金五千两、锦衣一袭,授金吾卫上将军、开成路宣慰使。十七年,迁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左丞,行秦蜀中书省事,赐玉带。蜀土荐罹兵革,民无完居,一闻马嘶,辄奔窜避匿。惟正留意抚循,人便安之。二十年,进阶资德大夫。二十二年,改授陕西行中书省左丞。入觐上都,得腹疾,还至华州,卒,年四十四。谥贞肃。
(节选自《元史·汪惟正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惟正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悬灯/栅间编竹为笼/中置火炬/顺地势转走/照百步外/以防不虞/
B.惟正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悬灯栅间/编竹为笼/中置火炬/顺地势转走/照百步外/以防不虞/
C.惟正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悬灯/栅间编竹为笼/中置火炬/顺地势转走/照百步外/以防不虞/
D.惟正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悬灯栅间/编竹为笼/中置火炬/顺地势转走/照百步外/以防不虞/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枢密院,古代中央官署名,五代至元的最高行政机构,唐始设枢密使,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
B.王妃,东汉以后诸侯国国王正妻称为王妃,“后”成为皇帝正妻的专称。文中指的是安西王妻子。
C.行中书省,元朝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设在诸路重要都会,以分管各地区。
D.入觐,指诸侯于秋季入朝进见天子,也可以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文中指的是后一种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惟正聪明过人,喜谈治乱。有时出游打猎,就部署跟从的士兵摆出攻守的阵势。父亲去世后,他临时承袭父亲的爵位,守青居山。
B.惟正深受宠爱,屡受封赏。世祖授予他正式爵位,后入朝,赐甲胄、宝鞍、金尊杯、貂裘、白金、锦衣、玉带等,死后封谥号贞肃。
C.惟正有勇有谋,战功卓著。丞相伯颜攻克襄阳,准备取宋,惟正上奏建议合力攻打杭州,后来惟正攻下洪崖门,俘获宋将何统制。
D.惟正带兵有方,治民有道。讨伐土鲁时,他整治军队,所有军政都倚重他;当蜀地百姓受到战乱之苦时,他安抚慰问,百姓才安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进次平凉,简巩兵锐者八十人与俱,至六盘。
(2)蜀土荐罹兵革,民无完居,一闻马嘶,辄奔窜避匿。
5.在平定藩王土鲁叛乱过程中,惟正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成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遇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
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
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 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节选自《隋书·于仲文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B.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C.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D.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髫龀,髫指古代小孩头上扎起来的下垂的头发;龀指小孩换牙。髫龀,指幼年阶段。
B.领,兼任。高级官吏兼任低级官职称“领”。表示官职兼任的词还有“兼”“判”“权”。
C.传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理解为“传授,传达”;在本文中,“传”指驿车。
D.移书,有致书之意,也可以指发送公文、布告。文中取后者之意,指下发公文到各州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尉迥作乱,派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出兵,共同攻击于仲文。于仲文拼死抵抗,不得已只能扔下妻子儿女,率领骑兵冲破重围逃跑。
B.于仲文也曾经历坎坷,他逃回京师后,高祖在内室接见了他,此时他的三子一女已经被尉迥杀害,他的遭遇,让高祖为之流泪。
C.于仲文足智多谋,设计让徐善净以为是檀让领兵到达金乡,赶紧出城拜见,没想到来得竟然是于仲文。于仲文抓住了徐善净,顺利夺取了金乡。
D.席毗罗率大军来犯,于仲文在麻田中设下埋伏,两军刚交战,伏兵出动,打得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此次战役,席毗罗的土兵都投进洙水被淹死,洙水都因此断了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
(2)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
5.“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叫“无中生有”,指的就是运用假象迷惑、欺骗对方,但并非是一假到底,而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在“尉迥之乱”中,于仲文是怎样运用该计取得胜利的?请简要说明。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师事郑玄。后与邴原、管宁等避乱辽东。既还旧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渊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太祖从之,赖渊得生者千余人。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太祖大悦,迁魏郡太守。
时有投书诽谤者,太祖疾之,欲必知其主。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其书多引《二京赋》,渊敕功曹曰:“此郡既大,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其简开解少,欲遣就师。”功曹差三人,临遣引见,训以“所学未及,《二京赋》,博物之书也,世人忽略,少有其师,可求能读者从受之。”又密喻旨。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吏因请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收摄案问,具得情理。迁太仆。居列卿位,布衣蔬食,禄赐散之旧故宗族,以恭俭自守,卒官。
(选自《三国志 魏书 国渊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
B.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
C.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
D.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掾属:佐治的官吏。汉代自三公至郡县,都有掾属。人员由主官自选,不由朝廷任命。魏晋以后(一说隋统一以后),改由吏部任免。
B.伏法:同“服法”,既可以指“罪犯被执行死刑”,也可以指“罪犯认罪,依法受刑,服从法院的判决”。
C.都辇:京城或国都。“辇”,王者所乘,故京邑之地,通曰辇焉。国都在辇毂下,故曰都辇。
D.功曹:官名,亦称功曹史。秦代即有此官职,如沛县功曹,姓萧名何,与邦同乡,熟谙法律。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渊为官时在朝廷上经常直言正色地议论政事,直到退休办事都毫无私心,一辈子保持着谦恭节俭的品德。
B.国渊为太祖兴办屯田,从屯田项目的确定,民众、官吏的安置,到官员政绩的评定等,都恪尽职守,仅五年就成绩斐然,颇受百姓欢迎。
C.国渊请求太祖免除了叛贼余党非首犯的死罪,还在破贼文书上如实地报送杀敌数量,太祖十分赏识,提拔国渊为魏郡太守。
D.国渊在审理匿名信案件时,机智缜密,仅花了十来天的时间,就在都城里找到了引用《二京赋》的内容写匿名信诽谤朝政的人,弄清了全部的事实真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渊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2)吏因请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收摄案问,具得情理。
5.第②段两次提到的《二京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概括作答。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司徒郃之子也。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京师咸叹曰:“是复为李公矣。”司隶、益州并命郡举孝廉,辟司空掾,皆不就。阳嘉二年,有地动、山崩、火灾之异,公卿举固对策诏又特问当世之敝为政所宜固上疏奏对顺帝览其对多所纳用以固为议郎。永和中,荆州盗贼起,弥年不定,乃以固为荆州刺史。固到,遣吏劳问境内,赦寇盗前衅,与之更始。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岁间,余类悉降,州内清平。上奏南阳太守高赐等臧秽。赐等惧罪,遂共重赂大将军梁冀,冀为千里移檄,而固持之愈急。冀遂令徙固为泰山太守。时泰山盗贼屯聚数年,郡兵常数千人,追讨不能制。固到,悉罢遣归农,但选留任战者百余人。以恩信招诱之。未满岁,贼皆弭散。及冲帝即位,以固为太尉,与梁冀参录尚书事……时太后以比遭不造[注],委任宰辅,固所匡正,每辄从用,其黄门宦者一律斥遣,天下咸望遂平,而梁冀猜专,每相忌疾。后岁余,甘陵刘文、魏郡刘鮪各谋立蒜为天子,梁冀因此诬固与文、鮪共为妖言,下狱。门生渤海王调贯械上书,证固之枉,河内赵承等数十人亦要斧锁诣阙通诉。太后明之,乃赦焉。及出狱,京师市里皆称万岁。冀闻之大惊,畏固名德终为己害,乃更具奏前事,遂诛之,时年五十四。
(节选自《后汉书·李固传》)
【注释】不造,不幸。指汉顺帝死后,冲帝、质帝都只作了一年皇帝就死了之事。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卿举固对策诏/又特问当世之敝/为政所宜/固上疏奏对/顺帝览其对/多所纳用/以固为议郎
B.公卿举固对策/诏又特问当世之敝/为政所宜/固上疏/奏对顺帝览其对/多所纳用/以固为议郎
C.公卿举固对策/诏又特问当世之敝/为政所宜/固上疏奏对/顺帝览其对/多所纳用/以固为议郎
D.公卿举固对策诏/又特问当世之敝/为政所宜/固上疏/奏对顺帝览其对/多所纳用/以固为议郎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坟籍,古代典籍通称。相传《三坟》《五典》为我国最古老的书籍,后以“坟籍”“坟典”代指古代典籍。
B.举,即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先由地方官员在自己管辖区内进行考察,再推荐到中央政府去任职。
C.永和,年号名。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自此以后形成制度。
D.门生,东汉时称儒学宗师亲自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后来渐渐与宗师形成私人依附关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固年少好学,很受重用。他常不远千里步行寻师,广泛结交贤能的人,后被朝廷征召,做了大司空的属官。
B.李固恩威并重,治贼有方。任荆州刺史时,派人慰问境内百姓,赦免盗贼原有过错,使盗贼归降,州内安定。
C.李固忠于职守,刚正不阿。他揭发南阳太守贪赃枉法,梁冀派人千里传送公文,而李固却不为所动。
D.李固很有名德,遭人忌恨。他作宰相时,深得民心,却遭到了梁冀的猜忌。刘文、刘鮪谋立刘蒜为天子,梁冀借机诬陷李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所匡正,每辄从用,其黄门宦者一律斥遣,天下咸望遂平。
(2)冀闻之大惊,畏固名德终为己害,乃更具奏前事,遂诛之。
5.李固被太后赦免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擢进士异等,又第明经。辟武宁张建封府。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累迁给事中。京兆上言“好畤①风雹害稼”,帝遣宦人覆视,不实,夺尹以下俸。孟容曰:“府县上事不实,罪应罚。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不听。浙东观察使裴肃委判官齐总暴敛以厚献,会肃卒,帝擢总自大理评事为衢州刺史。衢,大州也。孟容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今衢不他虞,总无功越进超授,群议谓何 假令总有可录,宜暴课最,解中外之惑。”会补阙王武陵等亦执争,于是诏中停。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陛下斋居损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又应省察流移征防当还未还,役作禁锢当释未释;负逋馈送当免免之;沉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元和初,再迁尚书右丞。神策军自兴元后,日骄恣。军吏李昱贷富人钱八百万,三岁不肯归。孟容遣变捕诘,与之期使偿,曰:“不如期,且死!”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遣使,皆不听。奏曰:“臣职司辇毂,当为陛下抑豪强。钱未尽输,昱不可得。”帝嘉其守正,许之。元和十年六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并伤议臣裴度。时淮夷逆命,凶威方炽。言事者继上章,疏请罢兵。是时盗贼窃发,人情甚惑,独孟容诣中书省雪涕而言曰:“昔汉廷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未有过失,而狂贼敢尔无状,宁谓国无人乎 然转祸为福,此其时也。莫若上闻,起裴中丞为相,大索贼党,穷其奸源。”后数日,裴度果为相,而下诏行诛。许孟容议论人物,有大臣风采。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谥号为宪。
【注】①好畤:地名。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
B.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
C.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
D.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经,是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课最,古时朝廷对官史定期考核,检查政绩,政绩最好的称“课最”。“课”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考核。
C.补阙,匡补君王的缺失,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及举荐人才的官职,与“拾遗”同掌供奉讽谏,也叫“开缺”。
D.牲玉,供祭祀用的牺牲和玉器。牲,古代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等,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孟容能言善辩,勇敢无畏。李纳造反,三批使者都没有说服他。许孟容给李纳讲明逆顺的祸福关系。李纳悔悟谢罪,为此退兵而去。
B.许孟容刚正不阿,不惧权贵。皇帝越级破格提拔没有功劳的齐总,许孟容极力反对,并且和王武陵发生争论,于是皇上下诏停办此事。
C.许孟容体恤民意,以民为本。大旱之年,皇帝斋居损膳,许孟容还建议圣上应在关防、徭役、赋税、讼狱等方面反躬自省,顺民奉天。
D.许孟容坚守正义,忤逆圣意。许孟容逮捕借钱不还的李昱,宪宗下诏把李昱交付给军队处治,并两次派使者督促,许孟容都没有听命。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
②今朝廷未有过失,而狂贼敢尔无状,宁谓国无人乎
5.许孟容“议论人物,有大臣风采”,在裴度为相这件事上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D; 2.A; 3.B; 4.(1)军队进驻平凉,他选拔巩昌旧部的八十个精锐士兵与自己同行,到达六盘山。
(2)蜀地接连遭遇战争,百姓没有完好的居住的房子,一听到马叫,就奔走逃窜躲避隐匿。
5.①严肃军纪;②挑选精兵;③指挥得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句意为:汪惟正靠近嘉陵江设置了水寨木桩,控制那里的水道,夜晚在木桩间挂灯,用竹子编成笼,在中间放上火把,笼子随着地势转动,火光可以照百步外,来防止没有料到的情况发生。“栅间编竹为笼”讲不通。“栅间”应属上句,状语后置,作“悬”的状语。“夜悬灯栅间”即夜晚在木桩间悬挂灯。排除AB。“作栅”属上句,“惟正临嘉陵江作栅”句的主干是“惟正作栅”,即主语“惟正”,谓语“作”,宾语“栅”,而“临嘉陵江”是“作”的状语,全句是说惟正置身嘉陵江建了插在水中的木桩,不能断开。排除BC。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五代至元的最高行政机构”错,应为“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元代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边防及宫廷禁卫等事。根据原文“两川枢密院合兵围重庆”可知枢密院应为军事机构。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B.“世祖授予他正式爵位,后入朝,赐甲胄、宝鞍、金尊杯、貂裘……”错,从“安西王至,惟正迎谒,王历称其功。明日,大燕,赏以金尊杯、貂裘”可知,金尊杯、貂裘是安西王赏赐的,不是世祖赏赐的。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注意关键词的正确翻译:(1)“次”,驻扎。“简”,选拔。“与俱”,中间省略代词“之”。(2)“荐罹”,接连遭遇。“荐”,副词,一再,接连。“兵革”,战争。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找到“平定藩王土鲁叛乱”的文段,“藩王土鲁叛于六盘,王相府命别速带领兵进讨,惟正为副。别速带不习兵,师行无纪,惟正为正部曲,肃行阵,严斥候,凡军政一倚重焉。进次平凉,简巩兵锐者八十人与俱,至六盘。土鲁先据西山,惟正分安西兵为左右翼,巩兵独居中,去土鲁一里许,皆下马,手弓。土鲁遣百骑突陈,惟正令引满毋发,将及,又命曰:‘视必中而发。’于是矢下如雨,突骑中者三之一,余尽驰还,土鲁军遂走”,从“别速带不习兵,师行无纪,惟正为正部曲,肃行阵,严斥候,凡军政一倚重焉”可得出①严肃军纪;从“简巩兵锐者八十人与俱”可得出②挑选精兵;从“惟正分安西兵为左右翼,巩兵独居中,去土鲁一里许,皆下马,手弓。土鲁遣百骑突陈,惟正令引满毋发,将及,又命曰:‘视必中而发。’”可得出③指挥得当。
参考译文:
汪惟正字公理,幼年时就聪慧过人,有藏书二万卷,喜爱跟从文士讨论古今安定与动乱之事,尤其喜欢谈论军事,有时出游打猎,就部署骑马的随从摆出攻守的阵势。他的父亲在军中去世,皇上的侄子寿王让他暂且承袭父亲的爵位,镇守青居山。世祖即位后,就正式授予他爵位。中统二年,汪惟正入朝,皇上赐给他甲胄、宝鞍。中统三年,奉旨还巩昌。至元七年,宋人修建合州城,皇上下诏设立武胜军来抵抗宋军。汪惟正靠近嘉陵江设置了水寨木桩,控制那里的水道,夜晚在木桩间挂灯,用竹子编成笼,在中间放上火把,笼子随着地势转动,火光可以照百步外,来防止没有料到的情况发生。宋人知道有防备,不敢靠近。恰逢丞相伯颜攻克襄阳,商议攻取宋,汪惟正上奏说:“未攻下的蜀地,只有几座城池罢了,应该合力攻打杭州。如果宋人的根基被拔掉,还会到哪里去呢?我愿意带领本部军队从嘉陵江出夔峡东下,与伯颜在钱塘相会合。”皇上发褒美嘉奖的诏书说:“四川事情重大,除了你还能托付给谁!以后平定了蜀地,你的功劳怎么会在伯颜之下呢!”过了不久,两川枢密院合兵围攻重庆,命令他增兵相助,惟正攻下洪崖门,俘获宋将何统制。至元十四年冬,皇子安西王北伐,但藩王土鲁在六盘山叛乱,安西王相府命令别速带率领军队讨伐,以汪惟正为副手。别速带平素不熟悉军事,行军没有纪律,汪惟正为他整治军队,整肃军队行列,严格部署侦察兵,所有军政都倚重他。军队进驻平凉,他选拔巩昌旧部的八十个精锐士兵与自己同行,到达六盘山。土鲁先占据西山,汪惟正分安西兵为左右翼,巩昌兵单独居中,距离土鲁约略一里,命令士兵都下马,手持弓箭。土鲁派遣百骑前来冲击营阵,汪惟正命令拉满弓不要放箭,等到敌兵将要逼近,又下命令说:“看着一定会射中再射是矢下如雨,冲击的骑兵中箭的三分之一,其余全部逃走,土鲁军于是败走。安西王到,汪惟正迎接谒见,安西王逐一称赞惟正的功绩。第二天,设大宴,安西王把金尊杯、貂裘赏赐给惟正。王妃赏赐惟正的母亲用珍珠装饰的帽子和衣服,并且说:“我是皇家媳妇,给你的母亲做衣服,你的母亲真是一个有福气的人。”下诏让汪惟正入朝,世祖把美食让给惟正吃,赐白金五千两、锦衣一套,授予汪惟正为金吾卫上将军、开成路宣慰使。至元十七年,汪惟正被调任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左丞,代理秦蜀中书省事,皇上赐给玉带。蜀地接连遭遇战争,百姓没有完好的居住的房子,一听到马叫,就奔走逃窜躲避隐匿。汪惟正关心安抚慰问,百姓才安定下来。至元二十年,汪惟正进升官职为资德大夫。至元二十二年,改授陕西行中书省左丞。到京都觐见,得腹泻病,回到华州时,去世,时年四十四岁。谥号贞肃。
2.答案:1.D
2.B
3.A
4.(1)檀让认为于仲文不能马上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
(2)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装成檀让的军队,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
5.①于仲文先故意派瘦弱士兵攻打檀让,后假装失败逃跑,引得敌人轻敌后,夹击敌人,取得胜利。②故意下发公文到各州县,说大将军要来。檀让认为此话也为假,放松警惕,不想于仲文带兵赶到,攻占城武。③派人假裝使者,让徐善净以为檀让将到,自己假意竖起尉迥旗帜,引得徐善净出城拜见被俘,夺取金乡。
解析:1.京师是囚车押送的目的地,故“槛送京师”,排除A项;荥阳的一户人家是藏匿的地点,捉出斩首的主语应该是官府,排除B项;后文是把首级送到阙下,朝廷为他刻石记功,排除A、C项。故选D项。
2.权,指暂代官职而非兼任官职。
3.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跑了,并没有拼死抵抗。
4.【参考译文】
于仲文,字次武,幼年上学,就沉迷书中而不知疲倦。等到长大之后,卓异豪爽,胸怀大志,气度超凡。从家中被征召出来做官,担任赵王的属官,不久升迁为安固太守。
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时,尉迥发动叛乱,派遣部将檀让攻占黄河以南地区。又派人诱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尉迥对他不听从自己非常愤怒,派遣仪同宇文威进攻他。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的军队,斩首五百多人,因功被授予开府。尉迥又派遣他的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出兵,两路并进,又进攻于仲文。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池西门,冲破重国而逃。被贼兵追赶,边战边逃,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之七八。于仲文仅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尉迥于是杀了于仲文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高祖见到于仲文,把他请到自已的内室,替他伤心哭泣。提升他为大将军,兼任河南道行军总管。把朝廷的乐队给他,让他乘驿车火速到洛阳去发兵,来讨伐檀让。
于仲文的军队驻扎在蓼堤,距离梁郡七里,檀让拥有敫万军队,于仲文用瘦弱的士兵来挑战。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于是于仲文派遣精锐部队从左右两侧夹击賊兵,使檀让的军队大败。檀让率领残余的军队驻扎在城武,部将高士儒率领一万军队驻扎在永昌。于仲文假意下发公文到各州县说:“大将军来了,应多多聚集粮食。”檀让认为于仲文不能马上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于仲文知道他松懈了,于是挑选精锐的骑兵袭击他,一天便赶到了,于是攻占了城武。
尉迥的部将席毗罗,拥有十万军队,驻扎在沛县,将要攻打徐州。他的妻子儿女在金乡。于仲文派遣人假称是席毗罗的使者,对金乡城的守主徐善净说:“檀让明天午时到达金乡,将要宣布蜀公的命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认为真的这样,都很高兴。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装成檀让的军队,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徐善净望见于仲文的军队将要到达,还以为是檀让到了,于是出城迎接谒见。于仲文捉拿住他,夺取了金乡。席毗罗依仗人马众多,来迫近官军,于仲文背城布阵,在距离军队几里的地方,在麻田中设下埋伏。两阵刚刚交锋,伏兵出动,他们都拖着柴枝擂鼓呐喊,尘埃布满天空。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俘获了檀让,用囚车把他送到京师,黄河以南地区全部平定。席毗罗躲藏在荥阳的一户人家,被捉出斩首,把他的首级送到京师。朝廷为于仲文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
3.答案:1.A
2.B
3.A
4.(1)国渊屡次陈述应当舍弃(减少)或增加的项目,考察土地安置民众,计算百姓数量设置官吏,明确考核方法。经过五的时间就使粮仓丰实,百姓竞相勉励乐于耕种。
(2)官吏趁机要那人写了一纸笺书,然后与那封信作比较,发现那人所写的与寄的信是同一种笔迹(出自同一个人之手)。随即拘捕并审问那人,得到了全部的事实真相。
5.①《二京赋》是破案的线索。②国渊通过这条线索最终抓住了诽谤者,充分展现出他的机智聪明、心思缜密。
解析:1.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
2.两者不同。“伏法”指被执行死刑,“服法”指服从法律的判决。
3.“直到退休后办事都毫无私心”说法错误,正确的是“退朝后不私下议论朝政。”
4.参考译文: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县人。太祖皇帝征召他为司空属官。每每在朝廷上议论政事,他总是态度严肃,直言不讳,退朝后再不私下议论。太祖皇帝打算大力推行屯田措施,便让国渊主管这项事务。国渊屡次陈述应当舍弃或增加的项目,考察土地安置民众,计算百姓数量设置官吏,明确考核方法。经过五的时间,就使粮仓丰实,百姓竞相勉励乐于耕种。太祖皇帝征讨关中,任命国渊为居府长史,总管留守事宜。田银、苏伯在河间谋反,田银等人被打败后,他们的那些余党,按律都应处斩。国渊认为这些人都不是首恶分子,于是奏请不要对他们执行死刑。太祖皇帝准许了他的奏请。依靠国渊的奏请得以活命的有一千多人。斩杀敌兵的奏章,以前往往以一当十(上报),到了国渊上报斩杀敌兵首级的数量时,则按实数上报。太祖皇帝询问原因,国渊回答说:“征讨境外敌寇时,多报斩杀捕获敌兵的数量,是想夸太战绩,向百姓显示实力。而河间在境内,田银等人是朝廷的叛逆,战胜他们虽然有功,(但若虚报战绩)我会感到羞耻。”太祖皇帝听后很高兴,于是提拔国渊为魏郡太守。
当时有人写匿名信诽谤朝政,太祖皇帝非常痛恨这种举动,很想知道写信的人是谁。国渊奏请把原信留下,而不把它宣扬泄露出去。那封信很多地方引用了《二京赋》的内容,国渊命令功曹说:“这个郡本来很大,而且又是都城,但有学问的人却不多。你去挑选几个聪明有知识的轻人,我要派他们去拜师学习。”功曹挑选了三个人,国渊在遣派前召见了他们,教导说:“你们学的东西还不广泛,《二京赋》是博学多识的书,世人忽略了它,很少有能讲解它的老师。你们可去找寻能够读懂它的人并向他请教。”然后又秘密地告诉他们自己的真正意图。花了十来天的时间就找到能读《二京赋》的人,三人就去拜师学习。官吏趁机要那人写了一纸笺书,然后与那封信作比较,发现那人所写的与寄的信是同一种笔迹。随即拘捕并审问那人,得到了全部的事实真相。过后,国渊又被提拔为太守仆。(国渊虽然)身居列卿的高位,但仍然穿布衣吃素食,自己的俸禄赏赐都拿来分发给宗亲朋友。他始终保持着谦恭节俭的品行,最后死于任上。
5.简析:因诽谤性的书信大多引用《二京赋》,国渊以请教能读解《二京赋》的老师为名,套取其笔迹,从而捕获了写信之人。可见《二京赋》是侦破的关键线索,而国渊能充分利用这一线索抓住了诽谤者,从而具体展示了他的睿智(或断案的机智与缜密)。)
4.答案:1.C
2.B
3.A
4.(1)李固提出要纠正的事情,(太后)常常听信采纳,那些宦官一律被斥退遣散,天下人全都盼望从此太平。
(2)梁冀听到这件事情,很是吃惊,害怕李固的名声品德最终会成为自己的祸害,于是再次陈奏以前事,就杀掉了他。
5.①李固深受百姓爱戴;②王调等人为他积极申诉冤情;③太后对他比较信任,了解了事情真相后赦免了他。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前面句子为“公卿”,“诏”的主语为“皇上”,此处省略了,“诏”前面应断开,排除AD。“固上疏奏对”,“上疏奏对”连动,不能断开;“顺帝”为后面句子主语,前面需要断开,排除B。本句译为:公卿推举李固去对策,皇上又下诏特地问他当代的弊端,以及为政应做些什么。李固上疏对答,顺帝看了对策,多所采纳应用,并用李固作了议郎。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推荐到中央政府去任职”错。察举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后被朝廷征召,做了大司空的属官”错,李固并未就任。原文“司隶、益州并命郡举孝廉,辟司空掾,皆不就”,他没有应召做大司空的属官。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匡正”,纠正,改正;“辄”,就,总是;“斥遣”,斥退,驱逐;“平”,太平。(2)“名德”,名声品德;“具”,详细的;“诛”,杀。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整合信息的能力。由“及出狱,京师市里皆称万岁”分析可知,等到他出狱的时候,京城街市上的人都喊万岁。李固深受百姓爱戴。由“门生渤海王调贯械上书,证固之枉,河内赵承等数十人亦要斧锁诣阙通诉”分析可知,他的门生渤海人王调,自己戴着枷上书,申明李固的冤枉。河内人赵承等数十人也带着刑具到朝廷来为他申诉。王调等人为他积极申诉冤情;由“固所匡正,每辄从用,其黄门宦者一律斥遣”分析可知,李固提出要纠正的事情,(太后)常常听信采纳,那些宦官一律被斥退遣散。太后对他比较信任。
译文:
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是司徒李邰的儿子。李固相貌奇特,额骨隆起隐于发际,脚底上有龟背纹。李固年少时好学,常不远千里,步行寻师。结交不少杰出的贤明之士。永和年间,荆州盗贼兴起,长年没有平定,于是朝廷任命李固作荆州刺史。李固到任后,派官吏慰劳访问境内百姓,赦免寇盗以前的罪恶,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于是贼人头目夏密等收编他们的党徒六百多人,绑着自己,前来自首。李固都原谅他们,叫他们回去,让他们相互召集,展示法律的威严。半年时间,其余盗贼全部投降,州内从此太平无事。李固升为将作大匠。他与光禄勋刘宣上书皇帝说道:“近年来选拔推举州郡长官,多数不称职,甚至横行无道,侵犯残害百姓。”皇帝听取了他们的进言,于是下诏各州上奏弹劾太守、县令以下的官吏,施政错乱不正冤枉百姓,对百姓不好的官员,免去官职;那些有奸行污秽等重罪的人,一律收押到诏狱。到冲帝即位,任命李固为太尉,与梁冀参与尚书的事务。梁冀忌惮皇帝聪慧,怕成为将来的祸患,就杀了皇帝。皇帝死了,接着就商量确立皇位继承人,李固和司徒胡广、司空赵戒,以及大鸿胪杜乔都认为清河王刘蒜品德美好声名远播,又是最尊贵的皇亲,应该立为皇位继承人。在这之前蠡吾侯刘志娶了梁冀的妹妹,这时正在京师,梁冀想立他。众人提出不同意见后,梁冀非常气愤很不满意,却又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改变大家的主意。第二天重新聚集公卿讨论,梁冀气势汹汹,而且言辞激烈。从胡广、赵戒以下的官吏,没有不害怕他的。都说:“但凭大将军发令。”可是只有李固与杜乔仍坚持原来的意见。梁冀大声宣布:“罢会”。李固的本意是不想听从梁冀,他还是希望众人能坚持自己的意见。他又写信劝告梁冀。梁冀更加愤怒,于是劝太后先用策书免去李固的官职,最终立了蠡吾侯,这便是桓帝。过了一年多,甘陵刘文、魏郡刘鲔各自谋划立刘蒜为天子,梁冀借此诬蔑李固与刘文、刘鲔等一起散布迷惑人的邪恶言论,将他们关进牢狱,就把李固杀了,李固当时五十四岁。
5.答案:1.A
2.C
3.B
4.①然而皇上派太监去审察,扰乱了法治。应该另外选择一名御史去验证,才可以。
②现在朝廷没有失误,可是狂贼胆敢如此嚣张为非作歹,难道说国家真是没人了吗?
5.①深谙历史,援引古人例证,以“汲黯”为例,增加说服力。②廓清时局,分析当前大势,正确指出国家所处境地。③有胆有谋,力荐裴度为相,讨伐叛党,稳定时局。
解析:4.【参考译文】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被选拔为进士优等,又考中了明经科。被武宁张建封府征召。李纳带领军队在边境上抵抗,建封派使者劝说他停止抵抗,前后三批人前往,李纳都不听。于是就派孟容去会见李纳,孟容旁征博引向李纳晓以逆顺的祸福关系,李纳就悔悟谢罪,为此退兵而去。累次升迁担任给事中。京兆尹上奏“好畤地区风雹伤害了庄稼”,帝派太监去审察,不符合实情,削夺了京兆尹以下官员的俸禄。孟容曰:“府县上奏的事不符合实情,罪应罚。然而皇上派太监去审察,扰乱了法治。应该另外选择一名御史去验证,才可以。”皇上不听。浙东观察使裴肃派判官齐总横征暴敛以向朝廷进献丰厚的礼物,满足天子的欲望,恰逢裴肃去世,皇帝提拔齐总以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的身份去担任衢州刺史。衢州,是大州。孟容围绕规章制度说:“正在用兵的时侯,有不待次序就提拔的情况。现在衢州没有其他忧患,齐总没有功劳就越级破格提拔,大家议论会怎么说 假使齐总值得录用,应该公开显示他考核最优秀,以解除朝廷内外的疑惑。”恰逢补阙王武陵等也据理力争,于是皇上下诏停下这件事。贞元十九年夏,大旱,孟容呈上奏折说:“陛下斋戒吃素减少膳食,准备祭祀的牲畜费用,但是天意还不答应。我私下想在天人交互感应之际,关系到教令顺应民意与否。现在户部银两不是根据支出和每年的费用来使用的,本来就是防备紧急情况的,如果支取其中的一百万缗钱来替代京兆地区一年的赋税,那么京城地区就没有流亡的人了,可以做赈灾造福的事。另外应该省察流放、迁徙、征调、防护应当回来还没有回来(的情况),服徭役、勒令不准做官,应当释放还没有释放(的人);负债、拖欠、赠送,应当免除的免除;有怨气抑郁难平的,应当替他们伸张,来顺应民意敬奉上天。像这样做了。”元和初,再次升任为尚书右丞。神策军从兴元后,日益骄横放纵。军吏李昱向富人借了八百万银两,三年了还不肯归还。孟容派官吏捕来盘问,跟他约定期限让他归还,说:“不按期归还,将要处死!”全军皆惊,向朝廷申诉。宪宗下诏把李昱交付给军队处治,宪宗先后两次派遣使者去(督促),孟容都没有听命。上奏说:“我是在皇上身边任职的,应当替皇上抑制豪强。钱还没有全部缴纳,李昱不可能得到。”皇帝赞许他坚守正义,答应了他。元和十年,盗贼杀害了宰相武元衡,并击伤议臣裴度。当时淮夷叛乱,凶焰正烈。朝官们相继奏请皇上罢兵。这时发生了盗贼叛乱,人心十分惶惑,惟独许孟容去到中书省边拭泪边说:“从前汉世朝廷有一位诤臣汲黯,奸臣就止息了阴谋。现在朝廷没有失误,可是狂贼胆敢如此嚣张、胡作非为,难道说国家真是没人了吗?然而转祸为福现在正是时候。不如奏请皇上,起用裴中丞为宰相,大举搜索贼党,断绝祸根。”数日后,裴度果然做了宰相,立即下诏讨伐叛党。当时许孟容评议他人,显示出大臣的风采。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习题2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某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思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B.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
C.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D.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光斗为人刚直,大力整肃吏治。他的字为遗直,正与他的性格相符;他担任御史时,捕治吏部恶吏,起获假印,揭露假官,引起极大震惊。
B.左光斗勤于政事,反对无理要求。他的建议得以施行,水利大兴,百姓得利;刘朝以东宫名义索取戚畹废庄,他将信件原封返还,坚决拒绝。
C.左光斗揭露赃私,受到小人陷害。他与人弹劾魏忠贤、揭发崔呈秀,引起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愤恨,魏以先发制人的手段,绕过法司,害死光斗。
D.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连,母亲、兄长以及同宗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贤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2)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5.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甲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也。建安中,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背群而诣襄阳太守关羽。羽命为功曹,遣奉使西诣先主。先主与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因辟为左将军兵曹掾。及先主为汉中王,拔仪为尚书,先主称尊号,东征吴,仪与尚书令刘巴不睦,左迁遥署弘农太守。建兴三年,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将南行。五年,随亮汉中。八年,迁长史,加绥军将军。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十二年,随亮出屯谷口,亮卒于敌场。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呼都尉赵正以《周易》筮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悦。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
初,仪为先主尚书,琬为尚书郎,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仪对祎恨望,前后云云,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十三年,废仪为民,徙汉嘉郡。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其妻子还蜀。
乙
评曰: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选自《三国志》)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
B.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
C.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
D.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刺史:官职名,汉初指出刺各地检核问事的官员;汉武帝时每部置刺史一人;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
B.建兴:三国时期蜀后主刘禅的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称尊号:尊崇帝、后或其先王及宗庙等的称号;或指即帝位。文中指后者。
D.表:文中指“奏章”;“表”作为古代的一种公文,是臣下向君主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如李密的《陈情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仪颇有才干。当年刘备在世时,和他谈论军国大事,议论政治得失,就很赏识他并加以提拔。
B.杨仪很自负。诸葛亮死后,他领军回来,又征讨诛杀魏延,自以为功劳很大,想代替诸葛亮执政。
C.诸葛亮认为杨仪胸襟狭窄,难当大任,有意让蒋琬担当重任。后来杨仪未得重用,非常不满。
D.乙文段分析了几个人的优缺点。例如彭羕、李严、魏延等人有才干,而刘封思虑不足,杨仪当官爱显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
(2)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
5.杨仪最后为什么招致大祸?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冬十月甲申,民部尚书裴矩奏“民遭突厥暴践者,请户給绢一匹”。上(唐太宗)曰:“朕以诚信御下,不欲虚有存恤之名而无其实。户有大小,岂得雷同给赐乎?”于是计口为率。
上厉精求治,数引魏微入卧内,访以得失。微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上从之。敕出,魏徵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虛数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上悦,乃不点中男。
上与侍臣论周、秦修短。萧瑀对曰:“纣为不道,武王征之;周及六国无罪,始皇灭之。得天下虽同,人心则异。”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修短之所以殊也。盖取之或可以逆得,而守之不可以不顺故也。”
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丁亥,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封德彝曰:“陛下以神武平海内,岂文德之足比。”上曰:“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时。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德彝顿首谢。
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无惜尽言。”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微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日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
B.魏徵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
C.魏徵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
D.魏徵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申,前一位是癸未,后一位是乙酉,文中是以干支相配来记日。甲申日是干支纪日中的第二十一天。
B.中男,未成丁的男子。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唐初时中男的年龄段为十六岁以上,二十岁以下。
C.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的年号。年号纪年法,是从汉武帝开始按照帝王出生的时间来纪年。
D.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常用“海内、六合、八荒”泛指天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裴矩奏请皇上给受到突厥侵略的家庭每户赏赐一匹绢,唐太宗认为按人口多少给予赏赐才符合实情。
B.魏黴反对封德彝征召中男入伍的建议,多次拒绝在皇帝的敕令上签字,他的意见始终不被唐太宗采纳。
C.萧瑀认为周武王伐纣、秦灭周朝和六国,他们虽然取得了天下,但都不得人心。唐太宗不同意他的观点。
D.封德彝在宴会上特意安排奏《秦王破陈乐》以歌颂唐太宗英明神武,被唐太宗批评后,他才叩头以示谢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此修短之所以殊也。
(2)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5.“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唐太宗李世民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①。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②。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日:“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③。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④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蓐食:在睡觉时用的草垫子上吃饭。②漂:漂洗衣服。③蒲伏:通“匍匐”,在地上爬行。④齐王:破楚之前,韩信灭齐,被封齐王。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
B.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优
C.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
D.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跨下/蒲伏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爵位名,是古代帝王对贵戚或功臣的封赐名号之一,传统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B.布衣,借指平民。富贵人家穿绸缎,平民穿麻、葛织物;后也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C.高祖,刘邦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自汉高祖。
D.国,本义指疆域,引申指地区、区域,又指分封的诸侯国或国都,后泛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家境贫寒,当初为平民时,一连数月在南昌亭长家寄食,被亭长妻子赶了出来。
B.韩信知恩图报。他尽管穷困潦倒,但对多日赐饭的漂母,仍表示将来要重重地报答。
C.韩信能屈能伸。面对“屠中少年”的挑衅、侮辱,能够审时度势,隐忍不发,委曲求全。
D.韩信恩怨分明。发达后,召见当年给他饭吃的漂母,赏赐千金;而只给了南昌亭长百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2)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
5.韩信为什么没有惩治那个曾经侮辱过自己的“屠中少年”;反倒给他封了官?请简要说明。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高帝曰:“诸君知猎乎 ”曰:“知之。”“知猎狗乎 ”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日:“祸自此始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B.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C.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D.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亭即驿亭,是由驿站所设置的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
B.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
C.所食邑即收食禄的封地,由皇帝封赐给臣下,受封者以其中民户赋税为食禄。
D.相国是辅佐君主治理国政的最高长官。韩信死后,丞相萧何被刘邦拜为相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
B.萧何深谋远虑,志在经世济民。汉军攻入咸阳,将士们忙着哄抢财宝,萧何却收藏秦律令图籍档案,使刘邦能了解天下地形、户口等情况。
C.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狩猎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高。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
D.萧何忠于刘邦,献计斩杀韩信。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帮助刘邦战胜项羽,举荐了韩信;刘邦称帝后,因韩信谋反,萧何又帮吕后杀死了韩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2)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5.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请简要说明。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B;2.C;3.D;
4.(1)杨涟等起初不招认,随后担心不招认会被酷刑毙命,希望下至法司,得以稍稍缓死,日后再做谋划。
(2)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
5.第一问:左光斗对京都附近地区有恩德。
第二问:没有成功,在救助过程中左光斗被害。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等等。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解答本题时,可先忽略停顿相同的地方,重点分析停顿不同之处,用排除法进行选择。“忠贤及魏广微”是并列结构,是动词“劾”的对象,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A、C项。“拟”是打算、准备的意思,“十一月二日”是“上之”的时间,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D项。故选B。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涉及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C项,“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说法有误。殿下是中国古代对皇后、皇太子、诸王的敬称,次于对皇帝的敬称“陛下”。也指现代社会对君主制国家王储、王子、公主等的敬称。不能称丞相为“殿下”。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概括是否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要求选择“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母亲、兄长以及同宗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说法有误。原文中说“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开始时拘捕左光斗同族兄弟子侄十四人,最终左光斗家破人亡。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关键点有:(1)“承”,招认;“已而”,不久、继而;“为酷刑所毙”,被动句,被酷刑毙命;“下”,作动词,下至;“缓”,延缓、推迟;“图”,动词,谋划。(2)“犹”,副词,还、仍然;“以”,动词,认为;“所司”,有司,指主管的官吏;“趣”,通“促”,催促;“破”,破亡。
5.本题考查筛选、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读题干可知,本题分两问。然后,阅读翻译原文,勾画关键语句。结合“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分析,可知孙奇逢等救助左光斗的原因。结合语句“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分析,可知救助结果。
【文言文大意】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考中进士。后来升为中书舍人。被选拔授予御使一职,负责巡视京城。其间收捕处理了吏部的一些凶悍作恶的官吏,收缴假印七十多枚,揭发假官一百多人,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惊悚。出京管理屯田,于是分条上疏共陈述三因十四条建议,皇上下诏全部应允施行。因而水利大兴,北方人开始懂得种植水稻。邹元标曾经说:“三十年前,京都人不知道稻草为何物,如今所处的地方都是水稻,这是种植水田的好处啊!”阉人刘朝称东宫有旨,索要供外戚聚居的土地。光斗没有将意旨拆封就还给刘朝,说:“天下每一尺土地都归殿下所有,今日怎敢私自授予。”阉人愤然离开。杨涟弹劾魏忠贤,左光斗和他一起谋划,又和高攀龙一起揭发崔呈秀贪赃,魏忠贤和他的党羽都对他非常怨恨。等魏忠贤驱逐了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以后,接着将驱逐杨涟、左光斗。左光斗很气愤,草拟奏疏弹劾魏忠贤和魏广微有三十二条当斩罪,准备十一月二日奏上,预先将妻子儿女遣还原籍。魏忠贤侦知,提前两天将他和杨涟二人一起免职。奸邪小人还不解恨,又制造汪文言案,将左光斗的名字挂上,派差役前往逮治。父老乡亲抱着马头号哭,声震原野,差役也为之流泪。到京后,左光斗被关入诏狱,严刑拷问。许显纯诬蔑他们收受杨镐和熊廷弼的贿赂,杨涟等起初不招认,随后担心不招认会被酷刑毙命,希望下至法司,得以稍稍缓死,日后再做谋划。于是他们都承认了那些莫须有的罪名。左光斗也虚担了收受贿银两万两的罪名。魏忠贤于是伪造圣旨,仍命许显纯每过五天就追赃拷打一次,不交给法司,杨涟等人这才后悔自己失算了。容城人孙奇逢,是一个节义侠气之士,他和定兴人鹿正都认为光斗为官时对京城所管辖地区的人民有恩德,倡议为他们凑齐钱款,人们争相响应。共募得数千两银子,商量要代他们缴纳罚金,来缓解他们的讼事,但左光斗与杨涟已经在同一天被狱卒杀害,当时是天启五年(1625)七月二十六日,左光斗享年五十一岁。左光斗死后,赃物追查还未结束。魏忠贤命令抚按严厉追缴,拘捕光斗同族兄弟子侄十四人。长兄左光霁因被牵连治罪而死,母亲由于为儿子哭泣悲伤而死。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魏忠贤被杀后,朝廷追赐左光斗为右都御史,录用了他的一个儿子。不久,又追封他为太子少保。福王时,追加谥号为“忠毅”。
2.答案:1.B
2.D
3.D
4.(1)诸葛亮多次出兵,杨仪常常帮他规划部署,筹措粮草,不需费时考虑,很快就利索地处理完毕。
(2)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上书指责批评朝廷,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
5.①心胸狭窄。虽有才能,但没有受到重用,就心生怨恨。②口无遮拦。对费祎说起投靠敌国之话。③知过不改。被流放仍然公开激烈指责批评朝廷。
解析:1.“仪每从行”,“从行”,词组,随行,之间不断开,排除AC;“自为年宦先琬”,“自为”,自己认为,之前断开,排除D。
2.表:是向君主陈述请求,抒发己志的一种实用性文体。
3.“杨仪当官爱显摆”错误,原文意思是杨仪因办事恰当而官职显要。
4.【翻译】
甲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建安年间,他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背离傅群前往投奔襄阳太守关羽。关羽任命他为功曹,派他奉命西行去见刘备。刘备与他谈起国家军事大计,议论政治得失,非常喜欢他,于是征召他为左将军兵曹。及至刘备为汉中王,又升任杨仪为尚书。刘备称帝后,东征东吴,杨仪与尚书令刘巴不和,便被降职,名义上担任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代行相府事宜,准备南行。建兴五年(227),杨仪跟随诸葛亮到汉中。建兴八年(230),杨仪被升为长史,同时兼任绥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出兵,杨仪常常帮他规划部署,筹措粮草,做事不需费时考虑,很快就利索地处理完毕。军中调度指挥,都由杨仪安排和检查。诸葛亮深爱杨仪的才干,借助魏延的骁勇,常遗憾二人不和睦,但又不忍心偏废他们任何一方。建兴十二年(234),杨仪跟随诸葛亮出军屯扎在谷囗。诸葛亮病逝于沙场。杨仪已率领部队退回,又讨伐诛杀魏延,自以为功劳特大,理当接替诸葛亮执掌朝政,于是招呼都尉赵正用《周易》卜卦,卦为”家人”,杨仪沉默不欢。而诸葛亮生前已有秘密的打算,认为杨仪性情急躁胸襟狭窄,有意让蒋琬担当重任,蒋琬于是为尚书令、益州刺史。杨仪到京城后,被任命为中军师,没有部属,只不过是闲职而已。
起初,杨仪任先主手下的尚书,蒋琬为尚书郎,后来虽然都任丞相参军长史,杨仪每次随行,承担军中繁重的工作,自认为比蒋琬资历老,才能超过蒋琬,于是言语表情经常流露出怨愤之色,斥责他人叹息自己的言语发自内心。当时人们都畏惧他言语不加节制,没有谁敢与他交往,只有后军师费祎前往慰劳看望他。杨仪对费祎表示自己的怨恨,说了许多以前的事,还对费祎说:“以前丞相去世时,我如果举兵去投靠魏国,今日处世怎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费祎便秘密地将这些话向上奏报。建兴十三年(235),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公开指责批评朝廷,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杨仪自杀,他的妻子孩子回到蜀地。
乙
评论说:刘封处于招致嫌疑的地方,而他的思虑不足以自卫。彭羡、廖立凭借才干而被拔擢进用。李严凭借办事的才干器局而发达。魏延凭借勇敢智略被任用。杨仪凭借办事恰当而官职显要。刘琰凭借故旧同宗而任职,都能位尊任重于一时,看他们的举止措施,寻求他们做事的准则,招来灾祸,没有不是始于自身的原因。
3.答案:1.C
2.C
3.A
4.(1)周朝取得天下后,注重加强道德仁义的修为,秦朝取得天下后却更加崇尚诡诈和暴力,这正是周朝长久秦朝短促不同的原因。
(2)假如君主刚愎自用,那么他的臣子就会阿谀奉承,屈从旨意,君主失去了国家,臣子怎么能独自保全。
5.启示:(1)要时常反省自己,检讨自己的过错和不足;(2)要以人为镜,取人之所长;(3)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闻过必改。
解析:4.附:文言文翻译
冬十月甲申(二十九日),民部尚书裴矩上奏说:“遭受突厥暴虐践踏的平民,朝廷应赐给每户一匹绢。”太宗说:“我用诚实信用治理天下,不想徒有抚恤百姓的虚名而没有实际恩德。户有大小,怎么能每户给一样的赏赐?”于是以人口数目作为赏赐的标准。
唐太宗励精求治,多次把魏徵引进寝室,向他询问治理国家的得失。魏徵知无不言,太宗都高兴地加以采纳。太宗派遣官员征兵,封德彝奏请“没到十八岁的中男,其中身体强壮高大的,也可以一并征召”。太宗听从了封德彝的奏请。敕令发出,魏徵坚持认为不可以,不肯签署敕令,四次把敕令退回去。太宗愤怒,召见并责备魏徵说:“身体健壮高大的中男,是奸民欺骗官府,虚报年龄以逃避兵役。征召他们又有什么害处,而你却如此固执!”魏徵回答说:“统率军队,在于统率是否得当,不在于兵员数量的众多。陛下征召身体健壮的中男,用正确的办法统率他们,便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征召幼弱以充虚数呢?况且陛下经常说‘我以诚信治天下,想使臣民都不要欺诈’。”太宗听了很高兴,于是没有征召不满十八岁的中男。
六月戊申(二十八日),唐太宗与侍臣们讨论周朝长久和秦朝短促的政治问题。萧瑀说:“商纣王无道,周武王征伐他,周朝和六国都无罪,秦朝灭掉了它们。周朝和秦朝取得天下虽相同,但人心向背却不同。”太宗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朝取得天下后,注重加强道德仁义的修为,秦朝取得天下后却更加崇尚诡诈和暴力,这正是周朝长久秦朝短促的根本原因。是大凡取天下或许可以通过抗争而取得,而治理天下就不能不顺应民意的缘故。”萧瑀敬谢表示不如太宗想得深刻。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春正月丁亥(初三日),太宗大宴群臣,演奏《秦王破陈乐》。太宗说:“我先前接受委派专行征伐,民间便有了这首乐曲。虽然不具备雍容高雅的文德,然而立国的功业由此而成,不敢忘本。”封德彝说:“陛下以神武平定天下,哪里是文德足以能比的。”太宗说:“平定乱世依靠武力,保守基业依靠文德,文与武的用处,全在于各因时制宜。你说文才不如武功,这话有些过分。”封德彝叩头谢罪。
唐太宗神采奕奕,英伟刚毅,大臣们觐见时都手足失措。太宗知道这种情况,每次有人奏事,总是尽量和颜悦色,希望听到规谏的话。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想要看见自己的形体,必须借助明镜。君主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必须依靠忠臣。假如君主刚愎自用,那么他的臣子就会阿谀奉承,屈从旨意,君主失去了国家,臣子怎么能独自保全。你们应以此为戒,政事如有过失,一定要无所保留畅所欲言。”
4.答案:1.B;2.C;3.A;
4.(1)你虽然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内心是很胆怯的。
(2)(韩信)召见曾经侮辱过自己、让自己从他胯下爬过去的年轻人,任用他做了楚国的中尉。
5.①韩信认为这个人是个壮士,有爱惜之意;②当初虽一时受辱,却并无刻骨怨恨;③如今功成名就,给少年封官,反而突显了自己气量恢弘,胸怀宽广;④在某种程度上,少年的行为促成了自己的功业。
解析:1.“不能死”是与前句“能死”相同的句式,后面跟着两种结果,“不能死”之后要断开,排除A、D两项。“于是”是下句的状语,应与前句断开,排除C项。
2.“高祖,刘邦的年号”解说错误,高祖是庙号。
3.“被亭长妻子赶了出来”与原文不符。原文的表述是“(亭长妻)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4.(1)若:你。虽:虽然。长大:高大。好:喜欢。中情:内心。中情怯耳:其实内心是很胆怯的。(2)“召辱己之少年”省略了主语“韩信”,要补出主语。“少年令出胯下者”这是定语后置句。以为:以(之)为,任用他,让他担任。
5.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韩信年轻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品行也较差,后来功成名就,被封王。当初那个曾经侮辱过他的人,反而激起他的斗志,促成他后来的功成名就,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他要感谢这个人。同时,韩信此时已经功成名就,回到家乡,给这位曾经的“屠中少年”封官,反而突显了自己气量恢弘,胸怀宽广。
【文言文大意】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家里贫穷,又没有好的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他又不会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完了。到吃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就不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给韩信饭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的。”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内心是很胆怯的。”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真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汉王被围困在固陵时,采用了张良的计策,征召齐王韩信,于是韩信率领军队在垓下与汉王会师。项羽被打败后,高祖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夺取了齐王的军权。汉五年正月,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让他以下邳为都城。韩信到了下邳,召见曾经分给他饭吃的那位漂母,赐给她黄金千斤。轮到下乡南昌亭亭长,赐给百钱,说:“您是普通人,做好事有始无终。”召见曾经侮辱过自己,让自己从他胯下爬过去的年轻人,任用他做了楚国的中尉,并告诉将相们:“这是位壮士。当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死他吗?杀掉他没有意义,所以我忍受了一时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业。”
5.答案:1.D;2.A;3.C;
4.(1)(萧何)总是先向汉王上奏报告,汉王也总是予以批准,许他施行;有时来不及上奏,就因利乘便,用最合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回来再报告。
(2)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
5.因为召平认为萧何将灾祸临头了。皇帝疑心萧何会像韩信一样谋反,为他设卫队,名为宠信,实际是为了监视他。
解析:1.“去”是离开的意思,主语为“项王与诸侯”,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第二个“以”是因为的意思,“何具得秦图书”是原因,结合句意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
2.“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错误。亭长是秦官名,又称公,属于低于县二级的行政建制长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亭”也不是驿亭,而是基层行政单位。
3.“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于文无据。结合“群臣皆莫敢言”分析,群臣都不敢再言语了,原文没有说“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
4.(1)可:认可、赞同。从事:做、施行。辄:连词,就,第二个“以”:介词,用。便宜:最合适的方式。闻:使动用法,使……知道。(2)徒:只是。议论:发表见解。顾:表转折,却。何:为什么。
5.结合“祸自此始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分析,召平认为萧何的灾祸从此开始了,希望他能辞让封邑,不接受护卫之卒,拿出全部的私家财物资助军用。他认为皇上在野外蒙受日晒雨淋的辛苦,而萧何却待在朝内,没有蒙受箭和垒石的祸殃,增加萧何的封邑、为萧何增添卫兵的原因是当前韩信在关中谋反,皇上对萧何也产生了疑心。设置卫兵来护卫,不是用这来宠幸萧何的,而是在怀疑他。
【文言文大意】
萧相国萧何,沛县丰邑人。高祖担任亭长,萧何经常给他帮助。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入咸阳以后,将领们争着到藏有珍宝钱财的府库瓜分财物,唯独萧何进入咸阳以后先把秦朝丞相府和御史府的图籍收藏起来。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图籍。萧何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就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汉王带兵东出,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在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汉二年,汉王与各路诸侯攻打楚军,萧何守卫关中,侍奉太子,在栎阳处理政务。他制定各种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总是先向汉王上奏报告,汉王也总是予以批准,许他施行。有时来不及上奏,就因利乘便,用最合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回来再报告。汉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于是论功行赏。由于群臣争功,一年多了,功劳的大小也没能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显赫,封他为酂侯,给予的食邑最多。功臣们都说:“我们身披战甲,手执兵器,亲身参加战斗,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交锋几十回合,攻占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高帝说:“诸位懂得打猎吗?”群臣回答说:“懂得打猎。”高帝又问:“知道猎狗吗?”群臣说:“知道。”高帝说:“打猎时,追咬野兽的是猎狗,但发现野兽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猎人。而今大家仅能捉到野兽而已,功劳不过像猎狗。至于萧何,他发现野兽踪迹,指明猎取目标,功劳如同猎人。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多的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随我打天下,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都不敢再言语了。西汉十一年,陈豨谋反,皇上亲自统率军队去平乱,来到邯郸。(叛乱)还未平定,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谋诛灭了韩信。皇上听到已经诛灭韩信的消息,派使者授予萧何相国之职,增加封邑五千户,命令五百士兵和一个都尉作为相国的卫士。很多人都来向萧何祝贺,唯独召平替萧何忧虑。召平对萧何说:“灾祸从此开始了。希望你能辞让封邑,不接受护卫之卒,拿出全部的私家财物资助军用。”萧何听从了召平的计谋,皇上很高兴。(共133张PPT)
一、建立正确的阅读观——整体阅读
整体着眼,局部入手,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原则。所谓整体着眼,就是指通读全文,了解全篇大意。只有做到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才能在解题时迅速找到答题区间,找准相关字句,从而联系具体语境准确作答。实词义项的选择、句意的理解和翻译都必须回归原文,联系上下文,考虑其所在段落乃至全篇内容;文意的分析和概括更离不开对文本中心人物、中心事件、中心内容、中心论点的整体把握。因此,整体把握全文,对考生迅速、准确地解答题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看整体
文言文阅读不仅要关注一字、一词、一句,还要关注文章的整体,看文章整体写了什么内容,哪些人,哪些事,什么性格、品质,这些都是要先把握的。考生不要急于做题,不要急于破解哪个词、哪句话,先要弄清文章的整体内容及行文特点,这是整体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
2.整体看
不要以为阅读完文本材料就算整体把握了。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文后注释、试题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整体看,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再看标题、选文出处、文后注释及试题这些内容,看它们为整体把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总之,把标题、正文、出处、注释、试题全都看完了,才能整体把握文意。
二、文言文整体阅读“五方法”
1.勾画圈点法:
边阅读,边勾画出人名、地名、时间词、事件起讫词语及文中评议性词句,勾画出较难理解的词句等,同时思考、总结“何人、何时、何事”等内容。
2.主线阅读法:
阅读时牢牢抓住“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事情的结果怎样”这条主线来筛选信息,划分层次,把握内容提要。
3.借题解文法:
要借的这个题就是几乎每卷都有的文意概括题。该题所给的四个选项均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括,其中只有一项不正确,即使是不正确项,也不是完全不正确,错误只在个别词语上。这样,该题绝大部分的正确文意便是考生读懂文意最好的“提示”和“拐杖”,考生一定要“借”此题来解文。
4.以文解文法:
借用文章中的话来理解。文章中的诸多因素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考生解文的一种依据,阅读时要仔细发掘。
5.以注解文法:
命题者往往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能给解文、解题带来一定帮助。解题时,考生千万不要对其视而不见,一定要充分利用。
考点1 五类文言实词系统归纳
常考的文言实词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5大类,其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对偏义复词的考查相对较少。
一、通假字
所谓通假,就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当实词按字面意思理解不通的时候,可以考虑是否出现了通假现象。但是需要注意,不能胡乱代替,因为通假字往往是约定俗成的,考生要注重平时的积累。通假字的分类如下:
类别 释义 例句(解释加粗的词语)
通假字 通用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在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①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②天生我材必有用( )(《将进酒》)
假借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在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
古
今
字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分,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⑤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推断通假字的方法
通假字 借用“音同或音近”推断,这一点可结合上面的通假字的分类理解
借用“字形”推断,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符,“食之不能尽其材”中的“材”通“才”,本字“才”是通假字“材”的声符
按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解释都不通时,考虑通假现象
【例】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B.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D.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敖”通“傲”,傲视,看不起。C.“龟”通“皲”,皮肤受冻开裂。 D.“说”通“悦”,喜欢。故选B。
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1.本义
词的本义是词语的本来的意义。如“兵”的本义是武器,“道”的本义是道路。
2.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是词语由本义引申而成的新义。它和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者相关联的关系。
节
本
义
:
竹
节 引申义:骨节(彼节者有间)
引申义:季节(常恐秋节至)
引申义:节操(守节情不移)
引申义:礼仪(礼节甚倨)
引申义:节拍(钿头银篦击节碎)
3.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是一个词因比喻用法所形成的意义。它使用比喻的手法,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
如:
爪牙
本义:动物的尖爪和利牙(蚓无爪
牙之利)
比喻义:勇士;卫士(褒)(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比喻义:党羽;帮凶(贬)(招宾客,树爪牙)
【例】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山不厌高 学而不厌
B.千古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
C.但为君故 池鱼思故渊
D.鼓瑟吹笙 虎鼓瑟兮鸾回车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厌:两个都是“满足”。 B.风流:两个都是“风采特异、才华出众”。 C.但为君故:缘故。池鱼思故渊:原有的,旧有的。 D.鼓:两个都是“弹奏”。故选C。
三、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是指词语的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强化、词义弱化、感彩变化等六种。
类别 阐释 示例
词义扩大 古义范围小于今义范围。 “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整个中国”。
词义缩小 古义范围大于今义范围,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谷”,古义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词义转移 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足”。
词义强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在现代表示的语义增强。
“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词义弱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在现代表示的语义较弱。 “病”,古代的基本义是“重病”,轻微的病一般用“疾”;而现代汉语中,只要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都通称为“病”,不再单纯地表示“重病”这个意思。
感彩变化 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彩发生了变化。 “逢迎”,古义是“迎接;对面相逢”,中性词;今义是“迎合”,贬义词。
【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望美人兮天一方
B.蚓无爪牙之利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凌万顷之茫然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美人”,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外貌美丽的女子。B.“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坏人的帮凶。C.“须臾”,古义今义均为“片刻”之意。D.“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故选C。
四、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而词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虽然偏义复词在古汉语中较少出现,但如果不了解、掌握它,就会造成阅读的障碍。
偏义复词具有临时、动态、借用的性质,因此一定要借助语境判断。
推断技巧 示例
弄清两个语素的构成方式 意义相近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父兄”,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意义对相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中的“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在语境中辨别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的“出入”,结合前文的语境可知其偏指“入”。
从语法角度分
析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作息”,结合句中的“勤”分析,与之搭配的应是“作”而不是“息”,由此可判定“作息”偏指“作”。
【例】下列各项中全含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②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③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④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⑤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⑥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⑦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⑧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②③⑤⑧ B.②③⑦⑧ C.①③⑤⑦ D.①②③⑥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偏义复词现象的理解能力。②“父母”偏义于“母”,指母亲;“弟兄”偏义于“兄”指哥哥。③“公姥”偏重于“姥”,指婆婆。⑦“异同”偏重于“异”,指不同。⑧“作息”偏重于“作”,指劳作。故选B。
五、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直接带宾语的,但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了动词,在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名词翻译为相应的动词。
类型 例句(解释加粗的词语)
名词本来不能带补语,但有时带了补语,就可能活用为动词。 ①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
名词+名词,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名词+代词,这时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③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副词(能愿动词)+名词,这时名词活用为动词。 ④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所”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⑤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古代汉语中,不仅普通名词能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也常常活用为动词。 ⑥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类型 例句(解释加粗的词语)
形容词如果带了宾语,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一般活用为动词。 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形容词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
形容词放在“可”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③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形容词放在某些副词之后,也往往活用为动词。 ④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类型 例句(解释加粗的词语)
动词活用为名词。 当动词在句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时,即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或“之”字。在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动词翻译为相应的名词。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用在其”或“之”字后面充当中心语时,活用为名词。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形容词作主语、宾语时,活用为名词。 ③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
4.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
类型 例句(解释加粗的词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时需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翻译时要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用”。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这一类名词均为时间名词。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名词重叠后在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 ③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或地点。这一类名词均为方位名词,翻译时可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向”“到”或“对”“在”“从”一类的介词。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表示对人的态度。翻译时需加上“像对待……一样”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5.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中心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类型 例句(解释加粗的词语)
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可以带宾语。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②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了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④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使宾语怎么样。 ⑤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方位名词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 ⑥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
6.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一般可以译为“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意动用法主要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和名词的意动用法。代词有时也有意动用法。动词一般没有意动用法。
类型 例句(解释加粗的词语)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表示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 ①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②而耻学于师。(《师说》)
名词的意动用法。 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④吾从而师之。《《师说》)
7.其他类型的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任何一类词皆可活用。因此,考生除了重点掌握以上六种活用类型外,还应关注以下三种时有出现的活用类型。
类型 例句(解释加粗的词语)
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就是动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含有“为了宾语怎么样”的意味,可译为“为……”。 动词的为动用法。 ①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名词的为动用法。 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
数词用作动词、形容词 ④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⑤用心一也(《劝学》)
副词用作动词 ⑥则尽其天年(《五人墓碑记》)
【例】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加线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见贤思齐焉 ②譬如平地 ③自贼者也 ④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⑤在明明德 ⑥足以保四海 ⑦请事斯语矣 ⑧见贤思齐焉
A.①⑤/②⑧/③⑦/④/⑥ B.①⑧/②⑤/③/④/⑦/⑥
C.①/②⑤⑧/③⑧/④⑥ D.①/②⑧/③⑦/④/⑤/⑥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①句意:说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贤”,形容词作名词,有道德、学问的人。②句意:比如用土堆山。“平”,形容词作动词,填平。③句意:是害自己的人。名词作动词,伤害。 ④句意: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内”,名词作状语,在内心。⑤句意:人要弘扬内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弘扬。⑥句意:足以安定天下。“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 ⑦句意:一定要按您这话去做。“事”,名作动,实践。⑧句意: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样。形容词作动词,向……看齐。①形容词作名词/②⑧形容词作动词/③⑦名词作动词/④名词作状语/⑤形容词作动词/⑥动词的使动用法。故选D。
考点2 推断文言实词常用六种技法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功能。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考生可探求字的意义。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讠(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其他还有: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求—毛皮、隹—鸟雀、歹—死亡、月—肉、页—首、自—鼻、目—眼、尸—身体……
二、结构推断法
古人行文往往讲究对称,由对称形成并列结构,或二并列,或三并列,或四并列。处于并列结构的对应位置的实词有两个特点,一是词性相同,二是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考生可以借助并列结构的这种特点推断对应位置中的实词的意义。
如:
①追亡逐北。(《过秦论》)
【解析】“亡”“北”对应,均为溃败之意。常用“败北”,即败。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解析】见:被。
③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解析】弥:愈,越。
④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
【解析】固:险固的地势。
三、语法分析推断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的,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的,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的,状语是由副词充当的。考生可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如: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解析】“水”受助动词“能”的修饰,并处在谓语的位置,便可推断它是动词“会水”即“游泳”的意思。
②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解析】“目”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作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而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③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
【解析】“亡”前有状语“夜”(连夜),这里用作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逃跑”的意思。
④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解析】“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语,应解释为“料想”。
四、语境分析法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绝不能离开它所处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是考生要寻找的钥匙。
如:
海客谈灜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夭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要解释“信”的含义,需要整体把握上下文的语境:“难求”为谓语,而“信”修饰了“难求”,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和形容词充当,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出“信”是“实在”的意思。
再如《促织》中有“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句,其中“应”的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的意思,根据语境,“应”可解释为“随着,和着”。
五、成语印证法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考生借用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绝处逢生”。
如:
“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中的“疾”,可联系“疾风劲草”中的“疾”,解释为“强”;“夫晋,何厌之有”中的“厌”,可联系“贪得无厌”中的“厌”,解释为“满足”;“赵奢之伦制其兵”中的“伦”可联系“不伦不类”中的“类”,解释为“一类”。
六、课内迁移法
高考试题中出现的不少实词其实就是考生平时学习过的实词,有的是成语中的实词,有的是课文中的实词。因此,考生可以借助成语与课文中的实词推断文言文中相关实词的意义。
如: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联系成语“不速之客”,“速”为“邀请”之意,由此推出句中“速”为“邀请、招致”之意。
②释农耕。
根据所熟悉的成语“爱不释手”,“释”的意思是“放弃”,由此推断“释农耕”应该是“放弃农耕”的意思。
考点3 18个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
①表并列。译为“又”“和”“并且”,或不翻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②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
③表承接,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④表转折,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⑤表假设,“如果”“假如”。
A.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2)代词,通“尔”,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②而况:“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③既而:不久,紧接着。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口技》)
2.何
(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为什么”“什么原因”等。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B.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或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A.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哪有”。
A.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B.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离骚》)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这样”。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3)复音虚词
①何如、奈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A.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B.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何以:“以何”,介词结构,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可译为“用什么”“凭什么”等。
A.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
③无何:不久,没多久。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山市》)
④何乃: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1)助词
①表一般疑问,相当于“吗”“呢”。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②表反间,相当于“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表测度或商量语气,相当于“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④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
⑤用在句中,表停顿。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⑥用于形容词或副词之后,译为“……的样子”“……地”,或不译。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2)介词,相当于“于”
①表示动作的对象。对,对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表示地点、时间、范围。在,在……时候,在……方面。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③表比较。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4.乃
(1)副词
①表承接。于是,就,便。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B.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荆轲刺秦王》)
②表条件。才。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转折。竟然,却。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B.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限制范围、数量、程度。仅仅,只,才。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之死》)
⑤表判断。是,原来是。
A.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B.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你们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你们”,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3)复音虚词
①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吧”。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乃尔:就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1)代词
①人称代词。表示领属,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我的,你的,自己的。
A.郏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C.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
②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那里。
A.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③指示代词。其中的。
A.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
B.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2)副词
①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可”。
与尔三失,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
③表婉商或希望语气,译为“还是”。
以乱易整,不武香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④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3)连词
①表假设,如果,假如。
A.沛然下雨,则苗津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B.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②表选择,相当于“还是”“抑或”“是……还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A.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离骚》)
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6.且
(1)连词
①表并列,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表递进,而且,况且。
A.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③表让步,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2)副词
①暂且,姑且。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②将要,快要。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3)复音虚词
①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A.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荀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国,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如: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兵车行》)
③犹且:尚且,还。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7.若
(1)代词
①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
若入前为,寿举,请以剑舞。 (《鸿门宴》)
②表近指。这,这样,如此。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
(2)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3)形容词词尾,同“然”,相当于“……的样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氓》)
(4)复音虚词
若夫: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话题,可译为“再说”“至于”。
A.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B.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8.所
(1)助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固定结构,“为”和“所”呼应,构成“为……所……”“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与“以”构成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人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②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9.为wéi/wèi
用作助词、动词及表示被动的介词时读wéi,其余均读wèi。
(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向,对。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给,替。
A.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B.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当,在,等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为了,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⑤表被动,读wéi,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的格式,译为“被”。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2)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焉
(1)代词,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助词
①用在句末,根据不同的语境语意可分别译为“啊”“呢”“了”等,有时也可不译。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
B.可远观而不可裴玩焉。(《爱莲说》)
②作句中语气词,表停顿,可不译。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③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盘盘焉,国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
(3)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是”“于此”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11.也
(1)助词
①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用在句末,表陈述或解释
A.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③用在句末,表肯定、感叹。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用在句末,表疑问或反诘。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B.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⑤用在句末,表祈使。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⑥用在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2)复音虚词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12.以
(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式、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
A.愿以十五城请易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B.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②表示动作处置的对象,可译为“把”。
A.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相当于“因为”。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相当于“在”“从”。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2)连词
①表并列或递进。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表承接。可译为“而”或不译。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表因果。因为。
A.樊将军以穷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刺秦王》)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C.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
④表目的。以便,来,用来。
A.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
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⑤表修饰,可译为“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木欣欣以向荣,泉消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3)助词
与“来、往、前、后、左、右”等词组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A.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B.指从此以往十五都子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副词,通“已”,已经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苏武传》)
(5)复音虚词
①以是、是以、以故:表原因,相当于“因此”。
A.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
B.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荆轲刺秦王》)
②以为:认为,把……当作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B.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③有以、无以:“有用来……的(办法、话语、理由等)”“没有用来……的(办法、话语、理由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13.因
(1)介词
①因为,由于。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
②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趁机,由此,趁此。
A.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B.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通过,经由。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连词,于是,就,因而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
14.于
(1)介词
①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可译为“在”“到……时”。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②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可译为“从”“由”“自在”“到”。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③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范围。可译为“在”“对”。
A.拜为上卿,以勇气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B.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④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可译为“向”“与”“同”“对”“对于”“给”。
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陈情表》)
⑤用在形容词后面,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程度的比较。可译为“比”。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⑥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
A.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构于时。(《师说》)
(2)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以凑足音节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无衣》)
15.与yú/yǔ
(1)介词,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和”“跟”等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廉颇蔺相如列传》)
(2)连词,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表并列,可译为“和”“跟”“同”,或仍作“与”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3)语气词,读yú,用在句末,表一般疑问、感叹或反问,可译为“吗”“吧”“呢”等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不辱使命》)
(4)复音虚词
孰与:表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A.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6.则
(1)连词
①表顺承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那么”等,或随上下文灵活译出。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表转折。可译为“可是”“反而”“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副词,表肯定,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17.者
(1)助词
①用在判断句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用在后置的定语后,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有时与“之”搭配。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2)代词
①指代人、物、事、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等。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用在数词后,译为“个”“样”种”等。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语气词
①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等。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用在否定词后,有假设语气,可译为“……的话”。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18.之
(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也可代事,代物。一般作宾语。
A.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B.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
②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指示代词,表近指。这,这些,此。
A.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C.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
(2)助词
①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B.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滕王阁序》)
②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③宾语前置的标志。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B.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④放在后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
考点1 文言断句题
文言文断句,在传统上被称为“断句读”。正确断句,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断句能力的高低,成了文言文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文言文断句也成为高考常规试题之一。
一、文言断句“三原则”
第一,通读全文,结合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第二,先易后难,把能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第三,重视复查,断完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句子的含意、情理逻辑再检验一遍。
二、“六抓”——文言断句实用技巧
1.抓关键实词,利用语法结构断句
遵循语法结构规律,对文言文句子进行语法分析,这是断句的基础。文言文句子中某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但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就很容易判定了。语法上充当主干成分的主要是名词、代词和动词,这便是“关键实词”。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一般在中心词前。我们在断句时,需要先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或代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作主语,常可在前断开,主语之后一般不断句(……者……也”式判断句的主语之后应断句);作宾语,常可在其后断开。
此外,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和宾语常有省略现象,这时的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谓语之后如果没有宾语、补语就要断句,如果有宾语、补语一般不断句(但“曰”“云”“言”等字作谓语时,要把它和它的宾语断开)。
2.抓使用规律,利用文言虚词断句
文言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充当句子成分,主要作用是表语法关系和语气,但也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应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这对断句有极大帮助。(1)句首语气词有“夫”“盖”“惟”“焉“其”“盍”“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等,通常在它们前面断句。另外,“嗟夫”“嗟乎”“呜呼”等相对独立的叹
词前后都可断句。(2)句末语气词有“也”“矣”“哉”“乎”“与(欤)”“焉”“耶(邪)”“兮”“耳”“而已”等,通常在它们后面断句。(3)“以”于”“为”“而”等,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但如果“而”表转折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且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当然,我们在利用虚词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乎”一般放在句末,表感叹、疑问等语气,后面要断开;但要考虑特殊情况,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乎”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后面就不能断开了。
3.抓引用提示词,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文言文在对话或引文中,经常用“曰”云”言”谓”等字提示,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这些提示语,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的人及其所说的内容,一般在它们后面断开。需要注意的是,对话时,一般只在第一次问答时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了。
4.抓语序句式,利用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断句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限定。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除前后外,中间也可断开。又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为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为被动句式,这些句式只能在整体前后断开。此外,倒装句的语序需要特别注意,尤其应该抓住介宾短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句式规律。
文言文中还有一些固定词组,其中一些还是古今异义词,断句时不能轻易拆散它们。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5.抓表达习惯,利用修辞手法断句
文言文不仅文字典雅,而且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常用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呼应和承接句子,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如文言文中常见的反复、对比、排比及并列结构,一般在相同位置有相近或相反词语,应当在它们之间断开。如贾谊的《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6.抓行文思路,利用总分关系断句
古人写文章不仅善用修辞、讲究句式,还注重行文思路。阅读文言文时就可以抓住这一特点,特别是利用总分关系来断句。总分关系是指语段中有一句话对全段内容进行总结说明,其他几句分别从不同方面展开。总分关系构成的语段,在形式上可以先总说,后分说;也可以先分说,再总说;还可以先总说,再分说,最后小结。如《孟子·梁惠王下》中的“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一句,先分述再总述,“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是小结。
【例】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候以赐光上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末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查决于光。
(节选自《汉书·霍光传》)
A.出入禁因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B.出入禁因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C.出入禁因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D.出入禁朗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画线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主语是“光”,第二层次的主语是“上(皇上)”。对照选项,第一层次的断句完全相同,可以不看;第二层次有两处相异,一是“上年老”与“察群臣”之间是否该断开,二是“画者”与“画……”之间是否该断开。“年老”是“上”的形容词谓语,不带宾语,也不修饰后句,应在其后断开,排除A、B两项。“黄门画者”是动词“画”的主语,又是动词“使”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D项。整句话的翻译为:(霍光)出入宫门二十多年,小心谨慎,未曾有什么过错,很受到武帝亲近和信任。武帝已年老,仔细观察众大臣,只有霍光能负此重任,可以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武帝就叫黄门画工画了一幅周公抱着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图画赐给霍光。故选C。
参考译文:
霍光,字子孟,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霍去病死后,霍光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武帝出行他就照管车马,回宫就侍奉在左右。(霍光)出入宫门二十多年,小心谨慎,未曾有什么过错,很受到武帝亲近和信任。武帝已年老,仔细观察众大臣,只有霍光能负此重任,可以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武帝就叫黄门画工画了一幅周公抱着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图画赐给霍光。武帝得了重病,霍光流泪抽泣问道:“如果有了意外,谁该继承皇位?”武帝说:“你不明白上次图画的意思吗?立小儿子,你担当周公的职务。”武帝逝世,太子继承天子的尊号,就是孝昭皇帝。昭帝年方八岁,国家大事全由霍光决断。
考点2 文化常识题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高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从内容上划分,古代文化常识大致可划分为九大类别:姓名称谓、宗法礼俗、古代官制、教育科举、天文历法、古代地理、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古文特有词汇。
一、文化常识复习“三方法”
文化常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要点繁多而复杂,这就要求广大考生能够结合考情有效把握复习方向,明确知识要点所在,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
1.紧扣教材,抓住重点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中学语文教材始终是我们展开复习的根本。立足教材、紧扣教材是我们高考取胜的不二法门。
2.强化训练,整理笔记
做好教材复习的同时,大量的试题训练也必不可少。在这过程中,面对丰富的文化常识,我们必须重视笔记的整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不妨结合具体试题例句,把我们在强化训练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常识,及时归类整理到笔记本上,或及时整理制作成专题知识卡片,利用课余的零散时间随时随地加以记忆。
3.分门别类,掌握方法
我国古代文化知识博大精深,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给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带来了不小的障碍。所以,我们的笔记整理工作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
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按照古代官制、姓名称谓、教育科举、天文历法、宗法礼俗等标准进行分类,将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我们也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把常识性知识列成一览表,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便于记忆;我们还可以进行对比记忆,比如把表示官职提升与表示官职贬降的词语进行对比,表官职提升的词语有升、迁、晋、进等,表官职贬降的词语有谪放、贬谪、左迁迁谪等,通过分组对比,巧妙记忆,印象会更加深刻。
二、文化常识设题“四陷阱”
设误点 示例
扩缩范围 太守是那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2020年全国Ⅲ卷)辨析:中国科举起源于隋,所以“主要掌管科举”错误,这是扩大了范围。太守也并不掌管军事。
张冠李戴 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2020年全国I卷)辨析:“由丞相主持”错。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以偏概全 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2016年全国I卷)辨析:“朝廷中的各级官员”错,“有司”的含义有二:一是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二是泛指官吏。此题中的“有司”是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误解词义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2018年全国Ⅱ卷)辨析:“旧时均可指国都”错,“师”单用时不表示国都。
三、文化常识解题“三技巧”
技巧 说明
巧用文言材料中的语境信息进行推断。 从文言词语角度考查文化常识,所选词语符合该文言材料的语境,因此可以巧用文言材料中的前后语境信息进行推断。2017年全国Ⅱ卷,根据原文信息“意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因二孙杀人事未发觉,所以拷问子春,最后的结果是二孙自杀。抓住原文的这些信息,结合特定的语境,可以推知“然后再作考察”的说法是错误的。“考”是通假字,指拷问。
巧用学过的课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 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是一个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只有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记牢,巧用学过的课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才能轻易解答此类题目。2017年江苏卷第7题D项,“趋庭”语出王勃《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典出《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后因以“趋庭”为承受父教的代称。
巧用题干中的常识信息进行推断。 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文书的名称、官场的礼节、朝廷的机构设置、典章制度、行政区划、一些避讳的说法等上,这类题目的错误项一般设置得比较明显。题干本身可能包含了常识,根据我们平时的积累,巧妙地分析,就能解决一些问题。如2017年全国Ⅲ卷第11题C项: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显然是错误的,近侍是左右侍从的人,多指在君主身边侍从的臣子,此处说他们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显然不符合常理。
【例】下列选项中,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决,又叫秋决;皇帝在犯人的名字上画钩,批准立刻行刑为勾决。
B.刑部,又称秋官,宪部。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掌管全国刑法、狱讼等事,是清代最高司法机关。
C.大辟,即斩首,古代五刑之一。中国古代的五刑可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刖、宫、大辟。
D.束发,即古代男子成人时束发为髻,一般20岁左右,将头发束起来表示已经成人,“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即用此意。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 “一般20岁左右”错。“束发”为男子15岁,且并不表示成人。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才表示成人,被称为“弱冠”。故选D。
考点3 概括分析题
概括分析是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叙述的事件或所主张的观点归纳概括、理解分析。近年来,高考试卷均把对文意总体把握的考查作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头戏。概括分析题往往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并考查。
概括分析题的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进行的转述和分析。
一、概括分析答题“三步骤”
1.全面理解,整体把握
不论做哪一类题,先要能够从宏观上对全文有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重点掌握一些关键信息,如重要的时间点、文中表达重要意思的词句、文章的主旨或观点等等。
对于人物传记,我们要注意人物的语言、事迹和性格,故事的来龙去脉;对于游记,则要注意游览的顺序和时间,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等等。
另外,在阅读时不能贪快,不能因急于下手而跳读、漏读同时,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以发现隐秘而细小的错误点。
2.关注细节,依文索义
错误选项通常是把某一情节通过添加、转移、曲解等方式做了细微的改动。所以我们在审读选项时,对细微的情节,包括人物的言行、对人物的品评、动作的施动与受动、时空上的顺序等等,都不能忽略。选项对文中信息的描述有两种方式:直述和转述。如果是转述,我们要注意转述的句意与原文是否保持一致。判断选项正误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原句,再结合上下文语境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切记不可凭印象主观臆断。有的选项可能涉及原文的多处细节,这些都要准确找到,不能想当然,要判之有据。如果说某一分句在文中根本找不到相应的句子,那十有八九是无中生有。
3.仔细比对,反复推敲
概括分析题的解题关键是“比对”,就是把每一个选项都与相应的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细致对比,重点关注人物与事件是否一致,时间上有没有颠倒,空间上有没有混淆,用词是否妥当,有没有故意拔高或降低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有没有错误地理解某个关键词或关键句。找到某处存疑的地方后,再比对原文中的句子反复阅读,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一般说来只要找到原文,判断出选项是否错误应该是不难的。
二、概括分析答题“五比对”
此类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和重点题,命题者会有意设置错误陷阱,干扰考生的判断。我们可以采用比对法来解答这类题目。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比对法比对的内容是:人物、时间、地点、关键词语、添加或删减的内容、因果关系等。
1.比对人物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辨析时应重点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命题设误
误解形象 把通过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张冠李戴
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把甲事件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结果。
比对方法 要围绕“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品质”比对,重在比对选项在这几方面的表述与原文是否一致。
2.比对时间、地点
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搞错。考生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时间词语,并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做了何事,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一致,防止地点概括错误。
命题设误
时序颠倒
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
空间错位
把不同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时,命题者故意在地点方面颠倒位置关系。
比对方法 比对分析时特别注意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并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3.比对关键词语
命题者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因为故意曲解的词语往往起关键作用,且不易把握,故要认真比对。
命题设误
曲解文意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
归纳不全
概括主要信息不完整,故意遗漏关于人物、事件、观点等方面的内容。
比对方法 要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道理的分析、阐述,如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在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
4.比对添加、删减的内容或调换的顺序
比对选项中有无被命题者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防止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或者筛查选项中有无漏掉原文关键词(尤其是表范围或程度的副词)的情况。
命题设误
无中生有
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观点等内容,致使选项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 将原文对某一方面的判断,通过增加或删减表范围或程度的词语,故意扩大或缩小范围。
比对方法 辨析时应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是否有故意添加的而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或词语,或者筛查选项中有无漏掉原文关键词,尤其是表范围或程度的副词的情况。
5.比对因果关系
比对命题者是否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给句子强加因果关系,防止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
命题设误
改变因果 命题者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给句子强加因果关系,或将因果关系改成其他关系。
事件杂糅 命题者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杂糅混编,或把多个人做的事说成是一个人做的,故意制造事实的混乱状态。
比对方法 辨析时应理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事件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将选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关系是否恰当。
【例】天兴初,姚兴侵司马德宗襄阳戍,戍将郗恢驰使乞师于常山王遵,遵以闻。太祖诏逞与张衮为遵书以答。初,恢与遵书云“贤兄虎步中原”,太祖以言悖君臣之体,敕逞、衮亦贬其主号以报之。逞、衮乃云“贵主”。太祖怒曰:“使汝贬其主以答,乃称贵主,何若贤兄也!”遂赐死。后司马德宗荆州刺史司马休之等数十人为桓玄所逐,皆将来奔,至陈留南,分为二辈,一奔长安,一归广固。太祖初闻休之等降,大悦,后怪其不至,诏兖州寻访。获其从者,问故,皆曰:“国家威声远被,是以休之等咸欲归阙,及闻崔逞被杀,故奔二处。”太祖深悔之。逞之内徙也,终虑不免,乃使其妻张氏与四子留冀州,令归慕容德,遂奔广固。逞独与小子颐在平城。及逞之死,亦以此为谴。
崔逞为何被太祖赐死?请简要说明。
答案:①太祖命令崔逞等人在写给郗恢的回信中贬抑郗恢的君主,结果崔逞等人在信中称其为“贵主”;②崔逞内迁时让妻子与四个儿子留在冀州,归附慕容德,只与小儿子留在平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由“初,恢与遵书云‘贤兄虎步中原’,太祖以言悖君臣之体,敕逞、衮亦贬其主号以报之。逞、衮乃云‘贵主’。太祖怒曰:‘使汝贬其主以答,乃称贵主,何若贤兄也!’遂赐死”可知,太祖敕令崔逞、张衮贬抑他的君主的称号来报复他,但崔逞、张衮却写作“贵主”。由“逞之内徙也,终虑不免,乃使其妻张氏与四子留冀州,令归慕容德,遂奔广固。逞独与小子颐在平城。及逞之死,亦以此为谴”可知,崔逞内迁时,担心不能免祸,就让他的妻子张氏与四个儿子留在冀州,让他们归附慕容德,崔逞只与小儿子崔颐在平城,到崔逞被赐令自杀时,也以这作为罪过。这些都是崔逞被太祖赐死的原因。
参考译文:
天兴初年,姚兴侵犯司马德宗的襄阳驻防军城堡,戍将郗恢迅速派使者向常山王元遵请求援兵,元遵把这件事报告给太祖。太祖诏令崔逞与张衮替元遵写信答复。起初,郗恢给元遵的信说,“贤兄称雄中原”,太祖因郗恢言辞违背君臣体统,敕令崔逞、张衮也贬抑他的君主的称号来报复他。崔逞、张衮却写作“贵主”。太祖愤怒地说:“让你回信贬抑他的君主,却称贵主,哪里比得上贤兄呢!”于是赐其自杀。后来司马德宗的荆州刺史司马休之等几十人被桓玄驱逐,都打算来投奔太祖,到陈留以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奔向长安,一部分归附广固。太祖起初听说休之等归降,很高兴,后来奇怪他们没有来,命令兖州刺史寻找。找到他们的随从,问其缘故,都说:“国家的威名传到远方,因此休之等都想归顺朝廷,等到听说崔逞被杀,所以投奔那两处。”太祖很后悔。崔逞内迁时,担心终究不能免祸,就让他的妻子张氏与四个儿子留在冀州,让他们归附慕容德,于是投奔广固。崔逞只与小儿子崔颐在平城。到崔逞被赐令自杀时,也以这作为罪过。
考点4 文言翻译题
文言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的文言知识点多,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了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了考生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文言翻译题是高考卷分值较高的一道题。从近年来考生答题的实际情况来看,该题得分率还是普遍偏低的,如何科学高效、准确地掌握这一题型的应试技法,是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做好文言翻译题,可按以下两个步骤进行。
一、文言翻译“四关注”
1.关注专有名词
(1)人名。一般可以不翻译,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这里廉颇是人名,可以直接保留,不用翻译。有时候,古人有名、字、号、官职等多种称谓也可以翻译成名字或者其他被熟悉的称谓。比如:
张良是时从沛公。(《鸿门宴》翻译:张良这时正跟随刘邦。
(2)地名。一般也不用翻译,如: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此后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
但是有的时候地名要换成现代汉语中熟悉的形式。如: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列传》)翻译:于是(屈原)怀里装上石头,最终跳到泪罗江里自杀了。
这里的“泪罗”就要翻译成“汨罗江”。
(3)年号。年号一般不用翻译。如: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张衡传》)翻译: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
(4)官名。官名可以保留。如: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翻译: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升迁为太史令。
2.关注单音节词
古汉语中单音节词非常多,这类词翻译时一般要译成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双音节词。如: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翻译: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颜色更深……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加热它,使它弯曲成为车轮,它的弯度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是加热使它变成这样的。
上面句子中加点的单音节词都被翻译成了双音节的词。
3.关注省略成分
文言文中有很多省略,甚至有的时候主语都可以省略,这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
(1)主语的省略。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翻译:(桃花源中的人)看到渔人,大吃惊,(他们)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都回答了。(桃花源中的人)便邀请(渔人)回家,摆酒杀鸡给(渔人)做饭。
(2)谓语的省略。如:
初为《霓裳》后《六么》。(《琵琶行并序》翻译:开始弹的是《霓裳羽衣》曲,后来(弹的)是《六幺》。
(3)宾语的省略。如: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根据上文“臣舍人蔺相如可使”可知,此处省略了宾语“蔺相如”,补读出来是“于是王召见蔺相如”。因此上一个句子可翻译为:于是赵王召见了蔺相如,问蔺相如说:“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我的玉,可以给他吗?”
(4)介词的省略。如:
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翻译:刘邦想(在)关中称王。
4.关注多余成分
(1)偏义复词的“偏”义。如: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翻译: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这里“出入”意义相反,但只取“进入”的意思)
(2)删去多余的语气词。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翻译:跟老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句中语气词“也”不翻译)
二、文言翻译“六字诀”
1.留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2.换
“换”,即翻译时把文言文中的部分词语替换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⑤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3.调
“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②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应翻译为“寻求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③谓语前置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④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
4.删
“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文言句子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在翻译时删去之后也不影响译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
5.补
“补”,即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于”等,从而使句意完整。
6.变
“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往往用于上述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时。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
如: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可译为“辽阔的国土、坚固的城池环绕,牢固可靠”。②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如可以将“缙绅”“三尺”“纨绔”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富家子弟”。③对委婉说法和避讳语的翻译,只要将其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如可将“会猎”“更衣”翻译成“出兵征伐”“上厕所”。
【例】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宇文之邵,字公南,汉州绵竹人。举进士,为文州曲水令。会神宗即位求言,乃上疏曰: “京师者,四海之视效,俗宜敦厚,而勿憸薄浮侈是尚。公卿大夫,民之表也,宜以名节自励,而势利合杂是先。百里之邑,有利未必兴,有害未必除者,郡制之也。前日赦令,在公逋负一切蠲除,而有司操之益急,使上泽不下流。如择贤才以为三司之官,稍假郡县以权,则民瘼除矣。”疏奏不报。
(节选自《宋史·宇文之邵传》,有删改。)
注: 憸,奸邪。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京师者,四海之视效,俗宜敦厚,而勿愉薄浮侈是尚。
(2)在公逋负一切蠲除,而有司操之益急,使上泽不下流。
答案:(1)京城是天下百姓观察效仿的地方,风俗应当淳朴厚道,不要崇尚奸诈刻薄、浮夸奢靡。
(2)(百姓)拖欠公家的赋税一律免除,可是有关部门操之过急,造成上面的恩泽不能遍及底层百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京师者,四海之视效”判断句;“视效”,观察效仿;“敦厚”,指脾气温和性情憨厚,忠厚;“憸薄”,意思是奸邪浮薄;“尚”,崇尚;“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而勿愉薄浮侈是尚”,宾语前置句,“而勿尚憸薄浮侈”。(2)“逋负”,拖欠赋税、债务;“蠲除”,废除,免除;“有司”,有关部门的统称;“泽”,恩泽;“下流”,遍及底层百姓。
参考译文:
宇文之邵字公南,汉州绵竹人。考中进士后,担任文州曲水县令。正值神宗即位要求百官进言,宇文之邵于是上疏说:“京城是中原百姓观察效仿的地方,风俗应当淳朴厚道,不要崇尚奸诈刻薄、浮夸奢靡。公卿大夫是百姓的表率,应该用好的名节勉励自己,可是他们却争先以势利混杂在一起。方圆百里的县城,有利的事情未必能兴办,有害的事情未必能废除,这是郡守该处理的事务。先前的赦免命令,百姓拖欠公家的赋税一律免除,可是有关部门操之过急,造成上面的恩泽不能遍及底层百姓。朝廷如果选择贤才担任三司的官职,稍微给郡县长官些自主管理的权力,那么百姓的疾苦就消除了。” 他的疏奏没有得到回复。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1节 文言文阅读整体突破
一、建立正确的阅读观——整体阅读
整体着眼,局部入手,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原则。所谓整体着眼,就是指通读全文,了解全篇大意。只有做到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才能在解题时迅速找到答题区间,找准相关字句,从而联系具体语境准确作答。实词义项的选择、句意的理解和翻译都必须回归原文,联系上下文,考虑其所在段落乃至全篇内容;文意的分析和概括更离不开对文本中心人物、中心事件、中心内容、中心论点的整体把握。因此,整体把握全文,对考生迅速、准确地解答题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看整体
文言文阅读不仅要关注一字、一词、一句,还要关注文章的整体,看文章整体写了什么内容,哪些人,哪些事,什么性格、品质,这些都是要先把握的。考生不要急于做题,不要急于破解哪个词、哪句话,先要弄清文章的整体内容及行文特点,这是整体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
2.整体看
不要以为阅读完文本材料就算整体把握了。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文后注释、试题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整体看,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再看标题、选文出处、文后注释及试题这些内容,看它们为整体把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总之,把标题、正文、出处、注释、试题全都看完了,才能整体把握文意。
二、文言文整体阅读“五方法”
1.勾画圈点法:
边阅读,边勾画出人名、地名、时间词、事件起讫词语及文中评议性词句,勾画出较难理解的词句等,同时思考、总结“何人、何时、何事”等内容。
2.主线阅读法:
阅读时牢牢抓住“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事情的结果怎样”这条主线来筛选信息,划分层次,把握内容提要。
3.借题解文法:
要借的这个题就是几乎每卷都有的文意概括题。该题所给的四个选项均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括,其中只有一项不正确,即使是不正确项,也不是完全不正确,错误只在个别词语上。这样,该题绝大部分的正确文意便是考生读懂文意最好的“提示”和“拐杖”,考生一定要“借”此题来解文。
4.以文解文法:
借用文章中的话来理解。文章中的诸多因素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考生解文的一种依据,阅读时要仔细发掘。
5.以注解文法:
命题者往往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能给解文、解题带来一定帮助。解题时,考生千万不要对其视而不见,一定要充分利用。
第2节 文言文阅读基础突破
考点1 五类文言实词系统归纳
常考的文言实词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5大类,其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对偏义复词的考查相对较少。
一、通假字
所谓通假,就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当实词按字面意思理解不通的时候,可以考虑是否出现了通假现象。但是需要注意,不能胡乱代替,因为通假字往往是约定俗成的,考生要注重平时的积累。通假字的分类如下:
类别 释义 例句(解释加粗的词语)
通假字 通用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在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①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②天生我材必有用( )(《将进酒》)
假借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在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
古今字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分,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⑤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推断通假字的方法
通假字 借用“音同或音近”推断,这一点可结合上面的通假字的分类理解
借用“字形”推断,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符,“食之不能尽其材”中的“材”通“才”,本字“才”是通假字“材”的声符
按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解释都不通时,考虑通假现象
【例】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B.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D.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敖”通“傲”,傲视,看不起。C.“龟”通“皲”,皮肤受冻开裂。 D.“说”通“悦”,喜欢。故选B。
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1.本义
词的本义是词语的本来的意义。如“兵”的本义是武器,“道”的本义是道路。
2.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是词语由本义引申而成的新义。它和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者相关联的关系。
如:
节 本义:竹节 引申义:骨节(彼节者有间)
引申义:季节(常恐秋节至)
引申义:节操(守节情不移)
引申义:礼仪(礼节甚倨)
引申义:节拍(钿头银篦击节碎)
3.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是一个词因比喻用法所形成的意义。它使用比喻的手法,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
如:
爪牙 本义:动物的尖爪和利牙(蚓无爪牙之利) 比喻义:勇士;卫士(褒)(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比喻义:党羽;帮凶(贬)(招宾客,树爪牙)
【例】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山不厌高 学而不厌
B.千古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
C.但为君故 池鱼思故渊
D.鼓瑟吹笙 虎鼓瑟兮鸾回车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厌:两个都是“满足”。 B.风流:两个都是“风采特异、才华出众”。 C.但为君故:缘故。池鱼思故渊:原有的,旧有的。 D.鼓:两个都是“弹奏”。故选C。
三、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是指词语的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强化、词义弱化、感彩变化等六种。
类别 阐释 示例
词义扩大 古义范围小于今义范围。 “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整个中国”。
词义缩小 古义范围大于今义范围,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谷”,古义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词义转移 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足”。
词义强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在现代表示的语义增强。 “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词义弱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在现代表示的语义较弱。 “病”,古代的基本义是“重病”,轻微的病一般用“疾”;而现代汉语中,只要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都通称为“病”,不再单纯地表示“重病”这个意思。
感彩变化 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彩发生了变化。 “逢迎”,古义是“迎接;对面相逢”,中性词;今义是“迎合”,贬义词。
【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望美人兮天一方
B.蚓无爪牙之利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凌万顷之茫然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美人”,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外貌美丽的女子。B.“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坏人的帮凶。C.“须臾”,古义今义均为“片刻”之意。D.“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故选C。
四、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而词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虽然偏义复词在古汉语中较少出现,但如果不了解、掌握它,就会造成阅读的障碍。
偏义复词具有临时、动态、借用的性质,因此一定要借助语境判断。
推断技巧 示例
弄清两个语素的构成方式 意义相近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父兄”,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意义对相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中的“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在语境中辨别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的“出入”,结合前文的语境可知其偏指“入”。
从语法角度分析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作息”,结合句中的“勤”分析,与之搭配的应是“作”而不是“息”,由此可判定“作息”偏指“作”。
【例】下列各项中全含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②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③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④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⑤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⑥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⑦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⑧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A.②③⑤⑧ B.②③⑦⑧ C.①③⑤⑦ D.①②③⑥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偏义复词现象的理解能力。②“父母”偏义于“母”,指母亲;“弟兄”偏义于“兄”指哥哥。③“公姥”偏重于“姥”,指婆婆。⑦“异同”偏重于“异”,指不同。⑧“作息”偏重于“作”,指劳作。故选B。
五、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直接带宾语的,但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了动词,在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名词翻译为相应的动词。
类型 例句(解释加粗的词语)
名词本来不能带补语,但有时带了补语,就可能活用为动词。 ①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
名词+名词,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名词+代词,这时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③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副词(能愿动词)+名词,这时名词活用为动词。 ④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所”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⑤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古代汉语中,不仅普通名词能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也常常活用为动词。 ⑥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类型 例句(解释加粗的词语)
形容词如果带了宾语,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一般活用为动词。 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形容词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
形容词放在“可”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③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形容词放在某些副词之后,也往往活用为动词。 ④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类型 例句(解释加粗的词语)
动词活用为名词。 当动词在句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时,即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或“之”字。在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动词翻译为相应的名词。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用在其”或“之”字后面充当中心语时,活用为名词。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形容词作主语、宾语时,活用为名词。 ③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
4.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
类型 例句(解释加粗的词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时需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翻译时要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用”。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这一类名词均为时间名词。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名词重叠后在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 ③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或地点。这一类名词均为方位名词,翻译时可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向”“到”或“对”“在”“从”一类的介词。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表示对人的态度。翻译时需加上“像对待……一样”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5.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中心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类型 例句(解释加粗的词语)
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可以带宾语。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②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了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④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使宾语怎么样。 ⑤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方位名词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 ⑥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
6.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一般可以译为“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意动用法主要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和名词的意动用法。代词有时也有意动用法。动词一般没有意动用法。
类型 例句(解释加粗的词语)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表示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 ①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②而耻学于师。(《师说》)
名词的意动用法。 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④吾从而师之。《《师说》)
7.其他类型的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任何一类词皆可活用。因此,考生除了重点掌握以上六种活用类型外,还应关注以下三种时有出现的活用类型。
类型 例句(解释加粗的词语)
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就是动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含有“为了宾语怎么样”的意味,可译为“为……”。 动词的为动用法。 ①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名词的为动用法。 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
数词用作动词、形容词 ④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⑤用心一也(《劝学》)
副词用作动词 ⑥则尽其天年(《五人墓碑记》)
【例】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加线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见贤思齐焉 ②譬如平地 ③自贼者也 ④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⑤在明明德 ⑥足以保四海 ⑦请事斯语矣 ⑧见贤思齐焉
A.①⑤/②⑧/③⑦/④/⑥ B.①⑧/②⑤/③/④/⑦/⑥
C.①/②⑤⑧/③⑧/④⑥ D.①/②⑧/③⑦/④/⑤/⑥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①句意:说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贤”,形容词作名词,有道德、学问的人。②句意:比如用土堆山。“平”,形容词作动词,填平。③句意:是害自己的人。名词作动词,伤害。 ④句意: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内”,名词作状语,在内心。⑤句意:人要弘扬内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弘扬。⑥句意:足以安定天下。“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 ⑦句意:一定要按您这话去做。“事”,名作动,实践。⑧句意: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样。形容词作动词,向……看齐。①形容词作名词/②⑧形容词作动词/③⑦名词作动词/④名词作状语/⑤形容词作动词/⑥动词的使动用法。故选D。
考点2 推断文言实词常用六种技法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功能。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考生可探求字的意义。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讠(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其他还有: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求—毛皮、隹—鸟雀、歹—死亡、月—肉、页—首、自—鼻、目—眼、尸—身体……
二、结构推断法
古人行文往往讲究对称,由对称形成并列结构,或二并列,或三并列,或四并列。处于并列结构的对应位置的实词有两个特点,一是词性相同,二是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考生可以借助并列结构的这种特点推断对应位置中的实词的意义。
如:
①追亡逐北。(《过秦论》)
【解析】“亡”“北”对应,均为溃败之意。常用“败北”,即败。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解析】见:被。
③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解析】弥:愈,越。
④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
【解析】固:险固的地势。
三、语法分析推断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的,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的,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的,状语是由副词充当的。考生可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如: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解析】“水”受助动词“能”的修饰,并处在谓语的位置,便可推断它是动词“会水”即“游泳”的意思。
②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解析】“目”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作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而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③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
【解析】“亡”前有状语“夜”(连夜),这里用作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逃跑”的意思。
④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解析】“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语,应解释为“料想”。
四、语境分析法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绝不能离开它所处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是考生要寻找的钥匙。
如:
海客谈灜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夭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要解释“信”的含义,需要整体把握上下文的语境:“难求”为谓语,而“信”修饰了“难求”,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和形容词充当,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出“信”是“实在”的意思。
再如《促织》中有“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句,其中“应”的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的意思,根据语境,“应”可解释为“随着,和着”。
五、成语印证法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考生借用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绝处逢生”。
如
“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中的“疾”,可联系“疾风劲草”中的“疾”,解释为“强”;“夫晋,何厌之有”中的“厌”,可联系“贪得无厌”中的“厌”,解释为“满足”;“赵奢之伦制其兵”中的“伦”可联系“不伦不类”中的“类”,解释为“一类”。
六、课内迁移法
高考试题中出现的不少实词其实就是考生平时学习过的实词,有的是成语中的实词,有的是课文中的实词。因此,考生可以借助成语与课文中的实词推断文言文中相关实词的意义。
如: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联系成语“不速之客”,“速”为“邀请”之意,由此推出句中“速”为“邀请、招致”之意。
②释农耕。
根据所熟悉的成语“爱不释手”,“释”的意思是“放弃”,由此推断“释农耕”应该是“放弃农耕”的意思。
考点3 18个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
①表并列。译为“又”“和”“并且”,或不翻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
②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荆轲刺秦王》)
③表承接,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④表转折,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⑤表假设,“如果”“假如”。
A.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
(2)代词,通“尔”,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②而况:“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庖丁解牛》)
③既而:不久,紧接着。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 (《口技》)
2.何
(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为什么”“什么原因”等。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B.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或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A.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
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A.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2)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哪有”。
A.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孔雀东南飞》)
B.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离骚》)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这样”。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蜀道难》)
(3)复音虚词
①何如、奈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A.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B.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鸿门宴》)
②何以:“以何”,介词结构,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可译为“用什么”“凭什么”等。
A.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短歌行》)
③无何:不久,没多久。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山市》)
④何乃: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孔雀东南飞》)
3.乎
(1)助词
①表一般疑问,相当于“吗”“呢”。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鸿门宴》)
②表反间,相当于“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③表测度或商量语气,相当于“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④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
⑤用在句中,表停顿。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
⑥用于形容词或副词之后,译为“……的样子”“……地”,或不译。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
(2)介词,相当于“于”
①表示动作的对象。对,对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②表示地点、时间、范围。在,在……时候,在……方面。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③表比较。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4.乃
(1)副词
①表承接。于是,就,便。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B.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荆轲刺秦王》)
②表条件。才。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转折。竟然,却。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
B.今君乃亡赵走燕。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限制范围、数量、程度。仅仅,只,才。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之死》)
⑤表判断。是,原来是。
A.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荆轲刺秦王》)
B.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你们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你们”,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3)复音虚词
①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吧”。
求!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②乃尔:就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孔雀东南飞》)
5.其
(1)代词
①人称代词。表示领属,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我的,你的,自己的。
A.郏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
C.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
②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那里。
A.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
③指示代词。其中的。
A.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
B.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2)副词
①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②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可”。
与尔三失,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五代史伶官传序》)
③表婉商或希望语气,译为“还是”。
以乱易整,不武香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
④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3)连词
①表假设,如果,假如。
A.沛然下雨,则苗津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上》)
B.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②表选择,相当于“还是”“抑或”“是……还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A.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离骚》)
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6.且
(1)连词
①表并列,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表递进,而且,况且。
A.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③表让步,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2)副词
①暂且,姑且。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孔雀东南飞》)
②将要,快要。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3)复音虚词
①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A.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荀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赤壁赋》)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国,自若也。 (《过秦论》)
②且如: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兵车行》)
③犹且:尚且,还。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
7.若
(1)代词
①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
若入前为,寿举,请以剑舞。 (《鸿门宴》)
②表近指。这,这样,如此。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孟子·梁惠王上》)
(2)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
(3)形容词词尾,同“然”,相当于“……的样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氓》)
(4)复音虚词
若夫: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话题,可译为“再说”“至于”。
A.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
B.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逍遥游》)
8.所
(1)助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2)固定结构,“为”和“所”呼应,构成“为……所……”“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3)与“以”构成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人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②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9.为wéi/wèi
用作助词、动词及表示被动的介词时读wéi,其余均读wèi。
(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向,对。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给,替。
A.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
B.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当,在,等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为了,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孔雀东南飞》)
⑤表被动,读wéi,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的格式,译为“被”。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
(2)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10.焉
(1)代词,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
(2)助词
①用在句末,根据不同的语境语意可分别译为“啊”“呢”“了”等,有时也可不译。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
B.可远观而不可裴玩焉。 (《爱莲说》)
②作句中语气词,表停顿,可不译。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
③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盘盘焉,国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
(3)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是”“于此”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
11.也
(1)助词
①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用在句末,表陈述或解释
A.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③用在句末,表肯定、感叹。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用在句末,表疑问或反诘。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赤壁赋》)
B.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寡人之于国也》)
⑤用在句末,表祈使。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
⑥用在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2)复音虚词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12.以
(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式、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
A.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
B.以乱易整,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
②表示动作处置的对象,可译为“把”。
A.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相当于“因为”。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相当于“在”“从”。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苏武传》)
(2)连词
①表并列或递进。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②表承接。可译为“而”或不译。
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
③表因果。因为。
A.樊将军以穷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刺秦王》)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陈情表》)
C.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
④表目的。以便,来,用来。
A.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荆轲刺秦王》)
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
⑤表修饰,可译为“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木欣欣以向荣,泉消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3)助词
与“来、往、前、后、左、右”等词组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A.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出师表》)
B.指从此以往十五都子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副词,通“已”,已经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苏武传》)
(5)复音虚词
①以是、是以、以故:表原因,相当于“因此”。
A.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
B.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荆轲刺秦王》)
②以为:认为,把……当作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
B.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过秦论》)
③有以、无以:“有用来……的(办法、话语、理由等)”“没有用来……的(办法、话语、理由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13.因
(1)介词
①因为,由于。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张衡传》)
②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
③趁机,由此,趁此。
A.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
B.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通过,经由。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连词,于是,就,因而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廉颇蔺相如列传》)
14.于
(1)介词
①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可译为“在”“到……时”。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
②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可译为“从”“由”“自在”“到”。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赤壁赋》)
③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范围。可译为“在”“对”。
A.拜为上卿,以勇气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B.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 (《游褒禅山记》)
④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可译为“向”“与”“同”“对”“对于”“给”。
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张衡传》)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陈情表》)
⑤用在形容词后面,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程度的比较。可译为“比”。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张衡传》)
⑥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
A.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构于时。 (《师说》)
(2)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以凑足音节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无衣》)
15.与yú/yǔ
(1)介词,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和”“跟”等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连词,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表并列,可译为“和”“跟”“同”,或仍作“与”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
(3)语气词,读yú,用在句末,表一般疑问、感叹或反问,可译为“吗”“吧”“呢”等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不辱使命》)
(4)复音虚词
孰与:表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A.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
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16.则
(1)连词
①表顺承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那么”等,或随上下文灵活译出。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
②表转折。可译为“可是”“反而”“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
(2)副词,表肯定,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17.者
(1)助词
①用在判断句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用在后置的定语后,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有时与“之”搭配。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
(2)代词
①指代人、物、事、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等。
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②用在数词后,译为“个”“样”种”等。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3)语气词
①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等。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用在否定词后,有假设语气,可译为“……的话”。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18.之
(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也可代事,代物。一般作宾语。
A.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B.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孔雀东南飞》)
②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指示代词,表近指。这,这些,此。
A.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
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C.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
(2)助词
①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过秦论》)
B.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滕王阁序》)
②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烛之武退秦师》)
③宾语前置的标志。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B.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④放在后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
第3节 文言文阅读题型突破
考点1 文言断句题
文言文断句,在传统上被称为“断句读”。正确断句,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断句能力的高低,成了文言文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文言文断句也成为高考常规试题之一。
一、文言断句“三原则”
第一,通读全文,结合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第二,先易后难,把能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第三,重视复查,断完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句子的含意、情理逻辑再检验一遍。
二、“六抓”——文言断句实用技巧
1.抓关键实词,利用语法结构断句
遵循语法结构规律,对文言文句子进行语法分析,这是断句的基础。文言文句子中某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但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就很容易判定了。语法上充当主干成分的主要是名词、代词和动词,这便是“关键实词”。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一般在中心词前。我们在断句时,需要先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或代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作主语,常可在前断开,主语之后一般不断句(……者……也”式判断句的主语之后应断句);作宾语,常可在其后断开。
此外,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和宾语常有省略现象,这时的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谓语之后如果没有宾语、补语就要断句,如果有宾语、补语一般不断句(但“曰”“云”“言”等字作谓语时,要把它和它的宾语断开)。
2.抓使用规律,利用文言虚词断句
文言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充当句子成分,主要作用是表语法关系和语气,但也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应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这对断句有极大帮助。(1)句首语气词有“夫”“盖”“惟”“焉“其”“盍”“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等,通常在它们前面断句。另外,“嗟夫”“嗟乎”“呜呼”等相对独立的叹
词前后都可断句。(2)句末语气词有“也”“矣”“哉”“乎”“与(欤)”“焉”“耶(邪)”“兮”“耳”“而已”等,通常在它们后面断句。(3)“以”于”“为”“而”等,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但如果“而”表转折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且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当然,我们在利用虚词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乎”一般放在句末,表感叹、疑问等语气,后面要断开;但要考虑特殊情况,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乎”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后面就不能断开了。
3.抓引用提示词,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文言文在对话或引文中,经常用“曰”云”言”谓”等字提示,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这些提示语,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的人及其所说的内容,一般在它们后面断开。需要注意的是,对话时,一般只在第一次问答时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了。
4.抓语序句式,利用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断句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限定。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除前后外,中间也可断开。又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为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为被动句式,这些句式只能在整体前后断开。此外,倒装句的语序需要特别注意,尤其应该抓住介宾短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句式规律。
文言文中还有一些固定词组,其中一些还是古今异义词,断句时不能轻易拆散它们。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5.抓表达习惯,利用修辞手法断句
文言文不仅文字典雅,而且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常用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呼应和承接句子,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如文言文中常见的反复、对比、排比及并列结构,一般在相同位置有相近或相反词语,应当在它们之间断开。如贾谊的《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6.抓行文思路,利用总分关系断句
古人写文章不仅善用修辞、讲究句式,还注重行文思路。阅读文言文时就可以抓住这一特点,特别是利用总分关系来断句。总分关系是指语段中有一句话对全段内容进行总结说明,其他几句分别从不同方面展开。总分关系构成的语段,在形式上可以先总说,后分说;也可以先分说,再总说;还可以先总说,再分说,最后小结。如《孟子·梁惠王下》中的“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一句,先分述再总述,“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是小结。
【例】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候以赐光上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末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查决于光。
(节选自《汉书·霍光传》)
A.出入禁因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B.出入禁因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C.出入禁因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D.出入禁朗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画线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主语是“光”,第二层次的主语是“上(皇上)”。对照选项,第一层次的断句完全相同,可以不看;第二层次有两处相异,一是“上年老”与“察群臣”之间是否该断开,二是“画者”与“画……”之间是否该断开。“年老”是“上”的形容词谓语,不带宾语,也不修饰后句,应在其后断开,排除A、B两项。“黄门画者”是动词“画”的主语,又是动词“使”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D项。整句话的翻译为:(霍光)出入宫门二十多年,小心谨慎,未曾有什么过错,很受到武帝亲近和信任。武帝已年老,仔细观察众大臣,只有霍光能负此重任,可以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武帝就叫黄门画工画了一幅周公抱着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图画赐给霍光。故选C。
参考译文:
霍光,字子孟,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霍去病死后,霍光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武帝出行他就照管车马,回宫就侍奉在左右。(霍光)出入宫门二十多年,小心谨慎,未曾有什么过错,很受到武帝亲近和信任。武帝已年老,仔细观察众大臣,只有霍光能负此重任,可以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武帝就叫黄门画工画了一幅周公抱着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图画赐给霍光。武帝得了重病,霍光流泪抽泣问道:“如果有了意外,谁该继承皇位?”武帝说:“你不明白上次图画的意思吗?立小儿子,你担当周公的职务。”武帝逝世,太子继承天子的尊号,就是孝昭皇帝。昭帝年方八岁,国家大事全由霍光决断。
考点2 文化常识题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高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从内容上划分,古代文化常识大致可划分为九大类别:姓名称谓、宗法礼俗、古代官制、教育科举、天文历法、古代地理、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古文特有词汇。
一、文化常识复习“三方法”
文化常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要点繁多而复杂,这就要求广大考生能够结合考情有效把握复习方向,明确知识要点所在,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
1.紧扣教材,抓住重点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中学语文教材始终是我们展开复习的根本。立足教材、紧扣教材是我们高考取胜的不二法门。
2.强化训练,整理笔记
做好教材复习的同时,大量的试题训练也必不可少。在这过程中,面对丰富的文化常识,我们必须重视笔记的整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不妨结合具体试题例句,把我们在强化训练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常识,及时归类整理到笔记本上,或及时整理制作成专题知识卡片,利用课余的零散时间随时随地加以记忆。
3.分门别类,掌握方法
我国古代文化知识博大精深,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给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带来了不小的障碍。所以,我们的笔记整理工作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
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按照古代官制、姓名称谓、教育科举、天文历法、宗法礼俗等标准进行分类,将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我们也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把常识性知识列成一览表,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便于记忆;我们还可以进行对比记忆,比如把表示官职提升与表示官职贬降的词语进行对比,表官职提升的词语有升、迁、晋、进等,表官职贬降的词语有谪放、贬谪、左迁迁谪等,通过分组对比,巧妙记忆,印象会更加深刻。
二、文化常识设题“四陷阱”
设误点 示例
扩缩范围 太守是那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2020年全国Ⅲ卷)辨析:中国科举起源于隋,所以“主要掌管科举”错误,这是扩大了范围。太守也并不掌管军事。
张冠李戴 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2020年全国I卷)辨析:“由丞相主持”错。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以偏概全 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2016年全国I卷)辨析:“朝廷中的各级官员”错,“有司”的含义有二:一是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二是泛指官吏。此题中的“有司”是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误解词义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2018年全国Ⅱ卷)辨析:“旧时均可指国都”错,“师”单用时不表示国都。
三、文化常识解题“三技巧”
技巧 说明
巧用文言材料中的语境信息进行推断。 从文言词语角度考查文化常识,所选词语符合该文言材料的语境,因此可以巧用文言材料中的前后语境信息进行推断。2017年全国Ⅱ卷,根据原文信息“意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因二孙杀人事未发觉,所以拷问子春,最后的结果是二孙自杀。抓住原文的这些信息,结合特定的语境,可以推知“然后再作考察”的说法是错误的。“考”是通假字,指拷问。
巧用学过的课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 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是一个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只有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记牢,巧用学过的课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才能轻易解答此类题目。2017年江苏卷第7题D项,“趋庭”语出王勃《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典出《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后因以“趋庭”为承受父教的代称。
巧用题干中的常识信息进行推断。 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文书的名称、官场的礼节、朝廷的机构设置、典章制度、行政区划、一些避讳的说法等上,这类题目的错误项一般设置得比较明显。题干本身可能包含了常识,根据我们平时的积累,巧妙地分析,就能解决一些问题。如2017年全国Ⅲ卷第11题C项: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显然是错误的,近侍是左右侍从的人,多指在君主身边侍从的臣子,此处说他们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显然不符合常理。
【例】下列选项中,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决,又叫秋决;皇帝在犯人的名字上画钩,批准立刻行刑为勾决。
B.刑部,又称秋官,宪部。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掌管全国刑法、狱讼等事,是清代最高司法机关。
C.大辟,即斩首,古代五刑之一。中国古代的五刑可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刖、宫、大辟。
D.束发,即古代男子成人时束发为髻,一般20岁左右,将头发束起来表示已经成人,“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即用此意。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 “一般20岁左右”错。“束发”为男子15岁,且并不表示成人。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才表示成人,被称为“弱冠”。故选D。
考点3 概括分析题
概括分析是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叙述的事件或所主张的观点归纳概括、理解分析。近年来,高考试卷均把对文意总体把握的考查作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头戏。概括分析题往往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并考查。
概括分析题的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进行的转述和分析。
一、概括分析答题“三步骤”
1.全面理解,整体把握
不论做哪一类题,先要能够从宏观上对全文有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重点掌握一些关键信息,如重要的时间点、文中表达重要意思的词句、文章的主旨或观点等等。
对于人物传记,我们要注意人物的语言、事迹和性格,故事的来龙去脉;对于游记,则要注意游览的顺序和时间,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等等。
另外,在阅读时不能贪快,不能因急于下手而跳读、漏读同时,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以发现隐秘而细小的错误点。
2.关注细节,依文索义
错误选项通常是把某一情节通过添加、转移、曲解等方式做了细微的改动。所以我们在审读选项时,对细微的情节,包括人物的言行、对人物的品评、动作的施动与受动、时空上的顺序等等,都不能忽略。选项对文中信息的描述有两种方式:直述和转述。如果是转述,我们要注意转述的句意与原文是否保持一致。判断选项正误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原句,再结合上下文语境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切记不可凭印象主观臆断。有的选项可能涉及原文的多处细节,这些都要准确找到,不能想当然,要判之有据。如果说某一分句在文中根本找不到相应的句子,那十有八九是无中生有。
3.仔细比对,反复推敲
概括分析题的解题关键是“比对”,就是把每一个选项都与相应的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细致对比,重点关注人物与事件是否一致,时间上有没有颠倒,空间上有没有混淆,用词是否妥当,有没有故意拔高或降低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有没有错误地理解某个关键词或关键句。找到某处存疑的地方后,再比对原文中的句子反复阅读,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一般说来只要找到原文,判断出选项是否错误应该是不难的。
二、概括分析答题“五比对”
此类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和重点题,命题者会有意设置错误陷阱,干扰考生的判断。我们可以采用比对法来解答这类题目。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比对法比对的内容是:人物、时间、地点、关键词语、添加或删减的内容、因果关系等。
1.比对人物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辨析时应重点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命题设误 误解形象 把通过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张冠李戴 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把甲事件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结果。
比对方法 要围绕“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品质”比对,重在比对选项在这几方面的表述与原文是否一致。
2.比对时间、地点
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搞错。考生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时间词语,并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做了何事,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一致,防止地点概括错误。
命题设误 时序颠倒 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
空间错位 把不同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时,命题者故意在地点方面颠倒位置关系。
比对方法 比对分析时特别注意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并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3.比对关键词语
命题者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因为故意曲解的词语往往起关键作用,且不易把握,故要认真比对。
命题设误 曲解文意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
归纳不全 概括主要信息不完整,故意遗漏关于人物、事件、观点等方面的内容。
比对方法 要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道理的分析、阐述,如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在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
4.比对添加、删减的内容或调换的顺序
比对选项中有无被命题者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防止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或者筛查选项中有无漏掉原文关键词(尤其是表范围或程度的副词)的情况。
命题设误 无中生有 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观点等内容,致使选项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 将原文对某一方面的判断,通过增加或删减表范围或程度的词语,故意扩大或缩小范围。
比对方法 辨析时应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是否有故意添加的而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或词语,或者筛查选项中有无漏掉原文关键词,尤其是表范围或程度的副词的情况。
5.比对因果关系
比对命题者是否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给句子强加因果关系,防止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
命题设误 改变因果 命题者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给句子强加因果关系,或将因果关系改成其他关系。
事件杂糅 命题者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杂糅混编,或把多个人做的事说成是一个人做的,故意制造事实的混乱状态。
比对方法 辨析时应理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事件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将选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关系是否恰当。
【例】天兴初,姚兴侵司马德宗襄阳戍,戍将郗恢驰使乞师于常山王遵,遵以闻。太祖诏逞与张衮为遵书以答。初,恢与遵书云“贤兄虎步中原”,太祖以言悖君臣之体,敕逞、衮亦贬其主号以报之。逞、衮乃云“贵主”。太祖怒曰:“使汝贬其主以答,乃称贵主,何若贤兄也!”遂赐死。后司马德宗荆州刺史司马休之等数十人为桓玄所逐,皆将来奔,至陈留南,分为二辈,一奔长安,一归广固。太祖初闻休之等降,大悦,后怪其不至,诏兖州寻访。获其从者,问故,皆曰:“国家威声远被,是以休之等咸欲归阙,及闻崔逞被杀,故奔二处。”太祖深悔之。逞之内徙也,终虑不免,乃使其妻张氏与四子留冀州,令归慕容德,遂奔广固。逞独与小子颐在平城。及逞之死,亦以此为谴。
崔逞为何被太祖赐死?请简要说明。
答案:①太祖命令崔逞等人在写给郗恢的回信中贬抑郗恢的君主,结果崔逞等人在信中称其为“贵主”;②崔逞内迁时让妻子与四个儿子留在冀州,归附慕容德,只与小儿子留在平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由“初,恢与遵书云‘贤兄虎步中原’,太祖以言悖君臣之体,敕逞、衮亦贬其主号以报之。逞、衮乃云‘贵主’。太祖怒曰:‘使汝贬其主以答,乃称贵主,何若贤兄也!’遂赐死”可知,太祖敕令崔逞、张衮贬抑他的君主的称号来报复他,但崔逞、张衮却写作“贵主”。由“逞之内徙也,终虑不免,乃使其妻张氏与四子留冀州,令归慕容德,遂奔广固。逞独与小子颐在平城。及逞之死,亦以此为谴”可知,崔逞内迁时,担心不能免祸,就让他的妻子张氏与四个儿子留在冀州,让他们归附慕容德,崔逞只与小儿子崔颐在平城,到崔逞被赐令自杀时,也以这作为罪过。这些都是崔逞被太祖赐死的原因。
参考译文:
天兴初年,姚兴侵犯司马德宗的襄阳驻防军城堡,戍将郗恢迅速派使者向常山王元遵请求援兵,元遵把这件事报告给太祖。太祖诏令崔逞与张衮替元遵写信答复。起初,郗恢给元遵的信说,“贤兄称雄中原”,太祖因郗恢言辞违背君臣体统,敕令崔逞、张衮也贬抑他的君主的称号来报复他。崔逞、张衮却写作“贵主”。太祖愤怒地说:“让你回信贬抑他的君主,却称贵主,哪里比得上贤兄呢!”于是赐其自杀。后来司马德宗的荆州刺史司马休之等几十人被桓玄驱逐,都打算来投奔太祖,到陈留以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奔向长安,一部分归附广固。太祖起初听说休之等归降,很高兴,后来奇怪他们没有来,命令兖州刺史寻找。找到他们的随从,问其缘故,都说:“国家的威名传到远方,因此休之等都想归顺朝廷,等到听说崔逞被杀,所以投奔那两处。”太祖很后悔。崔逞内迁时,担心终究不能免祸,就让他的妻子张氏与四个儿子留在冀州,让他们归附慕容德,于是投奔广固。崔逞只与小儿子崔颐在平城。到崔逞被赐令自杀时,也以这作为罪过。
考点4 文言翻译题
文言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的文言知识点多,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了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了考生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文言翻译题是高考卷分值较高的一道题。从近年来考生答题的实际情况来看,该题得分率还是普遍偏低的,如何科学高效、准确地掌握这一题型的应试技法,是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做好文言翻译题,可按以下两个步骤进行。
一、文言翻译“四关注”
1.关注专有名词
(1)人名。一般可以不翻译,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这里廉颇是人名,可以直接保留,不用翻译。有时候,古人有名、字、号、官职等多种称谓也可以翻译成名字或者其他被熟悉的称谓。比如:
张良是时从沛公。(《鸿门宴》翻译:张良这时正跟随刘邦。
(2)地名。一般也不用翻译,如: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此后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
但是有的时候地名要换成现代汉语中熟悉的形式。如: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列传》)翻译:于是(屈原)怀里装上石头,最终跳到泪罗江里自杀了。
这里的“泪罗”就要翻译成“汨罗江”。
(3)年号。年号一般不用翻译。如: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张衡传》)翻译: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
(4)官名。官名可以保留。如: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翻译: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升迁为太史令。
2.关注单音节词
古汉语中单音节词非常多,这类词翻译时一般要译成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双音节词。如: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翻译: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颜色更深……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加热它,使它弯曲成为车轮,它的弯度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是加热使它变成这样的。
上面句子中加点的单音节词都被翻译成了双音节的词。
3.关注省略成分
文言文中有很多省略,甚至有的时候主语都可以省略,这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
(1)主语的省略。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翻译:(桃花源中的人)看到渔人,大吃惊,(他们)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都回答了。(桃花源中的人)便邀请(渔人)回家,摆酒杀鸡给(渔人)做饭。
(2)谓语的省略。如:
初为《霓裳》后《六么》。(《琵琶行并序》翻译:开始弹的是《霓裳羽衣》曲,后来(弹的)是《六幺》。
(3)宾语的省略。如: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根据上文“臣舍人蔺相如可使”可知,此处省略了宾语“蔺相如”,补读出来是“于是王召见蔺相如”。因此上一个句子可翻译为:于是赵王召见了蔺相如,问蔺相如说:“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我的玉,可以给他吗?”
(4)介词的省略。如:
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翻译:刘邦想(在)关中称王。
4.关注多余成分
(1)偏义复词的“偏”义。如: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翻译: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这里“出入”意义相反,但只取“进入”的意思)
(2)删去多余的语气词。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翻译:跟老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句中语气词“也”不翻译)
二、文言翻译“六字诀”
1.留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2.换
“换”,即翻译时把文言文中的部分词语替换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⑤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3.调
“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②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应翻译为“寻求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③谓语前置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④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
4.删
“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文言句子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在翻译时删去之后也不影响译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
5.补
“补”,即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于”等,从而使句意完整。
6.变
“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往往用于上述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时。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
如: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可译为“辽阔的国土、坚固的城池环绕,牢固可靠”。②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如可以将“缙绅”“三尺”“纨绔”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富家子弟”。③对委婉说法和避讳语的翻译,只要将其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如可将“会猎”“更衣”翻译成“出兵征伐”“上厕所”。
【例】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宇文之邵,字公南,汉州绵竹人。举进士,为文州曲水令。会神宗即位求言,乃上疏曰: “京师者,四海之视效,俗宜敦厚,而勿憸薄浮侈是尚。公卿大夫,民之表也,宜以名节自励,而势利合杂是先。百里之邑,有利未必兴,有害未必除者,郡制之也。前日赦令,在公逋负一切蠲除,而有司操之益急,使上泽不下流。如择贤才以为三司之官,稍假郡县以权,则民瘼除矣。”疏奏不报。
(节选自《宋史·宇文之邵传》,有删改。)
注: 憸,奸邪。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京师者,四海之视效,俗宜敦厚,而勿愉薄浮侈是尚。
(2)在公逋负一切蠲除,而有司操之益急,使上泽不下流。
答案:(1)京城是天下百姓观察效仿的地方,风俗应当淳朴厚道,不要崇尚奸诈刻薄、浮夸奢靡。
(2)(百姓)拖欠公家的赋税一律免除,可是有关部门操之过急,造成上面的恩泽不能遍及底层百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京师者,四海之视效”判断句;“视效”,观察效仿;“敦厚”,指脾气温和性情憨厚,忠厚;“憸薄”,意思是奸邪浮薄;“尚”,崇尚;“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而勿愉薄浮侈是尚”,宾语前置句,“而勿尚憸薄浮侈”。(2)“逋负”,拖欠赋税、债务;“蠲除”,废除,免除;“有司”,有关部门的统称;“泽”,恩泽;“下流”,遍及底层百姓。
参考译文:
宇文之邵字公南,汉州绵竹人。考中进士后,担任文州曲水县令。正值神宗即位要求百官进言,宇文之邵于是上疏说:“京城是中原百姓观察效仿的地方,风俗应当淳朴厚道,不要崇尚奸诈刻薄、浮夸奢靡。公卿大夫是百姓的表率,应该用好的名节勉励自己,可是他们却争先以势利混杂在一起。方圆百里的县城,有利的事情未必能兴办,有害的事情未必能废除,这是郡守该处理的事务。先前的赦免命令,百姓拖欠公家的赋税一律免除,可是有关部门操之过急,造成上面的恩泽不能遍及底层百姓。朝廷如果选择贤才担任三司的官职,稍微给郡县长官些自主管理的权力,那么百姓的疾苦就消除了。” 他的疏奏没有得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