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第1节 古代诗歌整体鉴赏
一、古代诗歌鉴赏“七角度”
1.标题
(1)从标题推知写作的具体内容及情感的触发点
有的标题对诗歌的中心事件做了交代,如《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送子由使契丹》《秋兴》,对诗歌的内容、事件做了明显的提示和概括。像这样的标题很多,如《逢入京使》《夜上受降城闻笛》等。诗人常常会把诗歌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起等内容在标题中对读者做交代。因此,欣赏诗歌时抓住标题交代的主要内容,便可比较容易地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2)从标题探寻诗歌的情感倾向
如从下面的标题中可以看出诗歌的情感倾向:《悯农》《伤田家》《春怨》《书愤》《怀吴中冯秀才》《桃林夜贺晋公》。我们要找准凝聚诗歌情感的字眼,看词性、成分、情感特征、内容、涉及对象等。
(3)从标题看诗歌的意旨,即诗人写作本诗的意图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作者白居易,标题文字很多,除点明写作缘由外,“戏赠”二字点明了白居易写作此诗的目的:戏谑友人,夸耀自己。当然,读完全诗后可知“戏言”中有“真言”。如果能抓住标题中像这样点明写作目的的关键词语品读,离真正读懂诗歌就不远了。
(4)从标题看诗歌的题材类型
很多标题会反映出诗歌的题材类型,不同题材类型的诗歌往往有不同的情感内容、不同的写法。
以地名(包括亭、台、堂、馆)为标题:如《隋宫》《金谷园》《乌衣巷》《石头城》《赤壁》《苏武庙》《马嵬坡》《台城》《焚书坑》《西施滩》《江亭》《琴台》《竹里馆》《黄鹤楼》等。以此为题的诗大多是怀古诗,表达情感往往是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登临览胜、即景抒怀。
以动植物或者事物名为标题;如《蝉》《菊》《早梅》《孤雁》《柳》《蜂》《云》石灰吟》《海棠》等。以此为题的诗一般是咏物诗,多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也有摹写物态、托物寄兴的。如标题中有定语,则定语是诗歌立意的重点,需重点关注。
以人物为标题:如《山中寡妇》《里中女》《贫女》《赠妓云英》《蚕妇》《代卖薪女赠诸妓》《西施》《王昭君》《息夫人》《渔翁》《剑客》等。这类标题中的人物如果是下层人民,那么该诗多表达其对命运的同情;如果是历史名人,多表达对其景仰、同情或身世之感。这种类型的诗歌多为代言体,即诗人假托他人的身份、口吻、心理、语气来创作构思,是塑造人物来抒发情志的种写法。
2.诗人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陶渊明淡泊名利,诗风恬淡;杜甫忧国忧民,诗风沉郁;李白傲岸不群,诗风潇洒;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诗风慷慨悲壮。王维多才多艺,能诗,又精通书画和音乐,决定了他的诗的风格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奉佛教,决定了他后期对现实的漠不关心。苏轼思想复杂,儒释道三种思想既矛盾又统一地渗透到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决定了他多次被贬仍能表现出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诗人被贬谪、被排挤时: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立志报国,对朝廷不满、愤懑,寄情山水。诗人常年旅居(客居,流寓)外地,游学宦游时:羁旅愁思、思乡怀人。
(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诗人或是南宋人,或因前朝灭亡,仕于新朝:收复失地、志存恢复、思念故国、亡国之痛。同为边塞诗,唐朝的与宋朝的就不同。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传达出的是豪迈和勇敢,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传达出的是愤懑和痛苦。
3.关键词
(1)显性词语
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多为动词和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如“愁”“怨”“恨”“愤”“忧”“凄”“悲”喜”“乐”“悔”“思”“怜”“泪”“闲”“怅”“怆”“孤”“独”等词语。如:
典型诗句 分析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独”“闲”两字,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
(2)隐性词语
①景物语,指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它们虽然不是诗眼,但能暗示诗人的思想感情。如:
典型诗句 分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诗句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回等词语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给人以沉郁苍凉、悲壮压抑之感。
②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却”“惟”“仍”“又”“只徒”“空”“尚”“犹”等词语。如:
典型诗句 分析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犹”“只”两字将词人遥望金陵时那种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感叹传达了出来。
4.“诗家语”
“诗家语”是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歌格律的要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形处理。古代诗歌是如何对语言做变形处理的呢?
(1)特殊句法
技巧 阐释
省略成分 古代诗歌句子中的主、谓、宾皆可省略。
倒装结构 古代诗歌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需要,往往对正常语序进行调整。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
(2)词类活用
古代诗歌中一些词的词性发生改变,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在古代诗歌中很常见。
分类 典型例句 阐释
名词活用作动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锦帽貂裘”意思是“戴锦帽”“穿貂裘”,这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并序》) “贫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为“贫贱之家”。整句诗的意思是:“贫贱之家有这样一个女子,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绿”,使动用法,意为“使绿”。整句诗的意思是:“春风又使大江南岸变绿了,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家呢?”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重”,意动用法,意为“以为重”。整句诗的意思是:“苍天有意怜爱生长在幽暗之地的小草,人世间更以晚晴为重。”
名词作状语 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灰”“烟”名词作状语,意为“像灰尘一样”“像烟雾一样”。整句诗的意思是:“曹操的水军像灰尘、烟雾一样飞散消失了。”
(3)互文见义
“互文”指古代诗文中的相邻句子所用的某些词语(一般是在前后句对应的位置上)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理解互文时,必须把上下句中对应的词语结合起来思考,领悟其在语意上互相补充、彼此映衬等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弄懂其原意。如杜牧《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其意思应是“烟气、月光笼罩着凄凉寒冷的秦淮河水以及水边的沙滩”。
5.典故
用典,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加强了诗歌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的鉴赏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引导考生鉴赏古代诗歌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让考生厘清诗歌所用典故的出处及含意,搞清诗人用典的意图,即诗人想通过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进而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只有深入理解了典故的含意,多积累一些诗歌中常见的文学、历史典故,特别是初高中课本中涉及的典故,多记忆一些古诗名句,方能更好地读懂诗歌、鉴赏诗歌。
6.题材
中国古典诗歌虽说浩如烟海,但从题材的宏观角度看,诗歌题材相同,往往情感相近、手法相似。我们可以借助题材这一“抓手”来“推断”这一类诗歌的大致思想情感和常用表现手法,从而“由类及篇”地赏析一首首具体的诗歌。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可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闺情宫怨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即景感怀诗、即事抒怀诗九类。当然,这些诗很难有清晰明确的界限,阅读时,既要把握诗歌的大致题材,又要把功夫用在对诗歌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上。只有这样,方能快速读懂一首古诗。
7.注释、题干
高考所选诗歌的注释有时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有时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考生诗歌的思想主旨;有时介绍相关诗句,暗示考生诗歌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诗人,暗示考生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大凡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注释的诗,肯定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有关。
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联、哪一句等)。选择题的题干由四个选项组成,具有如下特点:①一般是按照诗歌顺序对诗歌的逐一解读;②信息含量大包括了对情感、主旨、语言、手法等的赏析;③大多在细节上设误。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帮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
二、七种常考诗歌题材
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咏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即事(景)抒怀诗七种类型。相同题材的诗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因此,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人手,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效果。
1.咏物言志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见手法
内涵 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内容 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①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②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③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标志 ①从对象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内韵,精神进行吟咏。②从题目看,或以所咏之物为题目,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情感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2.羁旅思乡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见手法
内涵 作者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内容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②以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③侧面落笔。作者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作者的苦恨离情。④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标志 ①标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②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 情感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3.送别怀人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见手法
内涵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内容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离别。 ①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②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③以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或反衬)。④想象(虚写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标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眼。②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 情感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4.边塞征战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见手法
内涵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内容 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 ①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③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
标志 ①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②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如黄沙、秋月、大漠、孤城、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如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如金鼓、旌旗、烽火、战马等;乐曲类,如《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如戌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情感 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5.咏史怀古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见手法
内涵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内容 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②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之景形成鲜明的对比。③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④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哀景衬哀情。
标志 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古迹有怀、古迹等字眼。 情感 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6.山水田园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见手法
内涵 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内容 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描写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 ①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②写景的表现手法:白描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③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标志 ①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②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情感 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②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7.即事(景)抒怀诗
即事(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或眼前之景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即事(景)抒怀诗,一般来说并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亲、送友、思乡,抒发人生感慨、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地称为“即事(景)抒怀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见手法
内涵 即事(景)抒怀,指的是作者因一事或因眼中所见之景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写当时之事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内容 即事(景)抒怀诗的基本内容是描写身边之事、身边可见之景。包括思亲、送友、怀乡、赠人、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情逸趣等。 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②叙事写景的表现手法:虚实结合;衬托(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侧面描写;白描与细节描写。③常用的抒情方法:直抒胸臆;展开想象,寄托情感;借景抒情,委婉抒情。
标志 ①诗歌中包含叙事或写景内容,重点在作者由所叙之事或所写之景而生发的感慨之情。即事抒怀偏重于叙事,即景抒怀偏重于写景,其重点在“抒怀”。②标题往往有即事、即景、抒怀等字眼。 情感 ①寄情山水,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②表现了作者对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③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世事的感慨。④表达对现实的愤慨、不满和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
第2节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五种常见设误角度及应对技法
1.词语、诗句理解错误
角度解读 命题者故意错误解读诗歌中的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句子的含意,特别是在写景状物的诗句解读中歪曲季节、时间、地点等。
应对技法 方面,把词语、句子作为平常的文言词句进行翻译,同时进行相关联想,在头脑中复原诗句所说的景物或事物,由此确定词义、句意到底是什么。另一方面,要将选项涉及的内容与具体诗句对应,关注景物描写的时节、地点、特点,关注事件、人物、动作、评价等。
2.表现手法错误
角度解读 命题者故意在艺术手法上设置错误,如把拟人说成比喻,把借喻说成借代,把实写说成虚写,把正衬说成反衬,等等。
应对技法 平时要熟练掌握诗歌中的写景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等,答题时,要把试题中对手法的分析分成不同的语意单位,与诗句对应比较,看哪部分的分析正确,哪部分的分析错误。涉及全诗的,还要认真分析全诗的思想内容,以便与选项的内容进行对照。
3.情感内容理解附会
角度解读 命题者故意在某些诗句、某个典故中的情感上设误,要么弄错情感基调,如把乐观说成悲观;要么在情感内涵上过度解读,如把貌似正确的情感放进去;要么弄错情感表达的方式,如把间接表达说成直接表达,把明显说成含蓄,等等。
应对技法 在把选项与原诗进行对照分析时,一要注意诗句的陈述主体,看是否与选项所述一致;二要注意诗句中的词语、典故意象,对其感彩进行深入感知,看与选项所述是否一致;三要注意诗歌下面的注释,看注释有怎样的提示。
4.意象、意境分析不当
角度解读 诗歌意象的内涵很复杂,有的意象有多种含义,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诗句中的象征义、比喻义、语境义往往不同,命题者故意把其内涵分析错误,让考生辨别。命题者还对全诗(词、曲)或是某一句、某一联、某一片所营造的意境特点做出错误的概括,如把“明丽”说成“朦胧”,要求考生判断。
应对技法 找出诗句中出现的意象,分析其各自的特征,最后整合并整体感知其营造的氛围,品味诗歌意境。另外,熟记常见的意境特征: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凄、闲适恬淡、清幽明净、冷清幽静等。
5.艺术效果分析不当
角度解读 命题者故意在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设置错误,把并非“生动形象”说成“生动形象”,把没有某种效果说成有某种效果,等等。
应对技法 首先,结合注释准确把握诗歌内容;其次,熟知诗歌的语言风格;再次,掌握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最后,三者结合,看命题者对诗歌艺术效果的赏析、评定是否正确。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鸡
许浑
珍禽暂不扃①,飞舞跃前庭。
翠网摧金距②,雕笼减绣翎。
月圆疑望镜,花暖似依屏③。
何必旧巢去,山山芳草青。
(注)①扃:jiōng从外面关门的门闩。②金距:装在斗鸡距上的金属假距。③依屏:屏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暂不扃”即暂时不被禁锢,既引出了下句的“跃前庭”,又呼应了尾联中的“何必旧巢去”。
B.“翠网”“雕笼”写出珍禽被囚的场所之华丽,与珍禽失去自由的悲惨境遇形成对比。
C.“月圆”“花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界环境的幽静美丽,暗含了诗人的归隐之情。
D.诗歌表面上写山鸡,实际上是以物喻人,借“山鸡”来表达诗人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C.“暗含了诗人的归隐之情”错误。这两句写的是山鸡出笼看到外界美景后愉悦的心情。故选C。
第3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的主观情感的意象。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又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事物的形象。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的。因此,鉴赏古代诗歌,先要把握古代诗歌中的形象。从近年的高考考法来看,主要有4种考法:鉴赏人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分析意象含义(内涵)及作用。
一、鉴赏人物形象“四角度”
考法阐释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诗(词)人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分为诗(词)人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词)人(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②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③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词)人的形象特点。④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鉴赏角度 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人物 有的诗歌标题具有极强的暗示性,对形象、情感都有提示。如《最爱东山晴后雪》(杨万里)一诗,通过标题就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有的诗歌注释有暗示性。如《劳停驿》(欧阳修)的注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据此可以揣摩,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致是“被贬蛮荒、漂泊在外”的形象。
形象赏景物(意象),分析人物形象 要抓住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运用的意象来分析人物形象。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比如诗中若出现“菊”“狭径”柴门”等形象,则很可能塑造的是“远离官场、热爱自然的隐者形象”。
抓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要抓住诗歌中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仔细分析相对应的关键词,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如“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一句中,“醉眼”就是神态描写,这个描写能够体现出人物的“旷达洒脱”。
析典故,分析人物形象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为用典。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用典,词人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
鉴赏步骤 说特点 一句话概括诗歌中的人物是什么样的形象。
析例句 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巧,通过翻译诗句,具体解说。
明作用 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即诗人通过人物形象表达了什么感情。
【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①
戴复古
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
乾道②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
人歌黄霸③思遗爱,我颂朱云④有直声。
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
(注)①原题后尚有“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遗直,渡江以来一人而已”二句。王梅溪:名十朋,号梅溪,南宋大臣。②乾道:孝宗年号。③黄霸:西汉著名循吏,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推行教化,治行为当时第一。④朱云: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
在作者的心目中,王梅溪先生是怎样的形象?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王梅溪先生是一位立朝正直、德高望重、赤心为国、深受君主器重的大臣形象。他在朝为官,正直端方,有着远大志节,名声之重简直盖过华山,深受孝宗赏识,议论国事君主极为重视。去世多年,仁爱还留于后世,百姓仍然歌颂怀念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通过分析诗句内容可知,王梅溪先生应该是一位大臣。“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第一句直接赞美王梅溪先生有着远大志节,第二句用“重”“轻”形成对比,名声之重简直盖过华山,衬托王梅溪先生的名声之大。“乾道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结合注释内容“乾道:孝宗年号”分析,这样的君臣际遇是千载难逢的,也就是说王梅溪先生深受孝宗赏识。王梅溪先生关于国家大事的议论、观点等,令帝王惊叹,他的观点深受君王重视。“人歌黄霸思遗爱,我颂朱云有直声”,结合注释③④分析,用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的典故,来表达对王梅溪先生的称颂和赞美。“一瓣清香拜图像”,诗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遗像。最后两联表明百姓仍然歌颂怀念他。结合以上分析可知,王梅溪先生是一位有远大志节,有德行,有见解,忠君爱国,而且深受君王器重的大臣。
二、鉴赏景物形象“四要素”
考法阐释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即意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意境指诗歌通过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和意象的关系,简单地说,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意境则是指全篇作品所营造的整体艺术境界;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则是意象叠加、组合之后的升华。由于意境一词较为复杂,故在高考中常用“氛围”(偏重外部环境)、“心境”(侧重内心世界)、“境界”(外部与内部的融合)等词语称呼。从高考命题来看,对景物形象的考查往往有两种类型:一是画面描述题,二是意境赏析题,这两种类型有诸多相通之处,区别主要体现在前者答案要点有“画面特点”“画面内容(意象)”两部分,对情感分析一般不作要求;后者答案要点除以上两点,还有其所蕴含的感情、所运用的艺术技巧。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②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③这首诗(词)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④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鉴赏景物形象四要素 诗中赏画 ①意象的色彩(明艳、清丽、素雅、黑冷等)。从意象的色彩去感受诗(词)人的情感。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淡酒”“晚来风急”“满地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意象全是冷色调,给人一种凄清、悲苦、孤零零的感觉。②意象组合的特点。从意象的组合方式去感受诗(词)人的情感。动静组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虚实组合—“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点面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等等。
画中品诗 画中品诗,即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诗(词)人的情感思想。看画面形、色、动、静等概括意境,描绘图景,读一首诗,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呈现出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蕴含的内在情感,一般而言,色调明丽,画面鲜活,体现的情感就高昂乐观;色调阴暗,画面凄凉,体现的情感就低沉伤感。意境的常用术语: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闲适、雄奇优美、生机勃勃、肃杀荒凉、瑰丽雄壮、虚幻缥缈、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缘景明情 ①借助意象,品味意境。意境是诗(词)人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品味意境就要借助意象。②借助意象,体味情感。诗(词)的情景是水乳交融的。对诗(词)情感的把握离不开对意象的理解。考生首先要理解意象本身的特点,其次要注意意象的有关修饰语,这对把握诗(词)的情感很有帮助。
双层挖掘 古代诗词常是感情深沉、含蓄不露、富有哲理的,在表面意义之下,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义,这正是诗(词)人要表达的主题。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从字面看是写一段行程,水流急,船行快,实质是写诗人被赦时心情的轻松和愉悦。
答题步骤 ①找意象,组画面(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再创造,力求语言优美。
②析特点,设意境(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意象的自身特征及特殊内涵,找到多个意象的共同特征,进而概括出意境的特色。概括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表感情,明作用(分析诗〈词〉人的思想感情) 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诗(词)人的思想感情或景物暗含的寓意。答案要具体,切忌空洞,答题时应尽量点出描绘的意象和意境所表达的感情,点明其在创设背景、表情达意、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比如只答“表达了诗人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有时这几步需要合在一起作答,并且具体作答时考生要根据题目要求灵活处理)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晓起即事因成回文寄袭美①
陆龟蒙
平波落月吟闲景,暗幌浮烟思起人。
清露晓垂花谢半,远风微动蕙抽新。
城荒上处樵童小,石藓分来宿鹭驯。
晴寺野寻同去好,古碑苔字细书匀。
[注]①袭美:皮日休,字袭美,与陆龟蒙为诗友。
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对“回文”的释义是:“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此诗回文后首联为“匀书细字苔碑古,好去同寻野寺晴”。请从“意境特点”“结构作用”“表达情感”的角度简析回文后的首联。
答案:①意境特点:开篇描绘了静谧安闲的意境。②结构作用:“晴”字统领全篇,引出下文写景的内容,通篇写的是放晴之后的景色;“同寻”二字照应题目“寄袭美”。③情感表达:表达了想要和友人一同赏景的期望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相关诗句意境特点、理解结构作用评价思想情感的能力。此诗回文后首联为“匀书细字苔碑古,好去同寻野寺晴”。首先理解句意:生有苔藓的石碑上的字迹精细匀称,因为喜欢便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一同去找寻远在荒郊野岭的寺庙。生有苔藓荒郊野外可见远离闹市少有人来的僻静之处,所以意境特点是静谧、悠闲、自在的。开篇创设宁静悠远的氛围,自得一份闲情雅趣,奠定了情感基调为悠游自在闲适淡然。其中的“晴”字总领下文,结构上“苔碑古”“同寻”照应题目“晓起即事因成回文寄袭美”,点明同游的人为“袭美”,并引出下文写景的内容,“驯鹭宿来分藓石,小童樵处上荒城。新抽蕙动微风远,半谢花垂晓露清。人起思烟浮幌暗,景闲吟月落波平”。通篇写的是天气放晴之后的景色,情感上表达了诗人在晴朗的日子里产生了闲心雅趣想要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袭美一同外出寻觅野寺,以便欣赏美景感悟自在闲适的美好时光,字里行间更寄寓一份美好的心愿,难忘友情,于是心生期盼,希望有朝一日能达成所愿和朋友喜相逢,并一起到山水田园间追寻快乐生活,不负好山好水好时光。
三、鉴赏事物形象“五关键”
考法阐释 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诗(词)人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词)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词)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运用的表达技巧,明确“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内容,是鉴赏事物形象的两个关键要素。
设问方式 ①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②某物象有什么特征?③某物象象征什么(有何寓意)?④某物象寄托了诗(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何种情怀)?⑤诗(词)人塑造的事物形象有什么意义?请简要分析
鉴赏事物形象五关键 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一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不但有共同的语言,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并表现了对自然或社会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式。因此,考生在阅读古代诗歌时,对于诗(词)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月露风云等物象,要注意理解沉淀其中的特定意义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如《野菊》(杨万里)一诗中赏析“野菊”的形象,就要结合菊花高洁、脱俗的特定含义和文化内涵。
关注色彩色调,辨析物象特征。 ①关注时令色彩。古代诗歌中,不同季节的景物往往带有诗(词)人不同的诗(词)人感彩。早春的事物是欣欣向荣的,流露出的诗(词)人的情感多半是喜悦的:暮春则是感伤、惋惜和留恋的:秋冬则是凄清、肃杀和悲凉的。同时,把握诗歌的基调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②关注冷暖色调。古诗中所写物象有冷暖之分。暖色调物象流露出的诗(词)人情感往往是喜悦、欢快的,冷色调物象流露出的诗(词)人情感往往是忧郁、愁苦的。
解读表现手法,把握事物形象。 诗歌的传情达意往往还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双关、衬托等修辞手法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了解诗歌这方面的特色,有助于对事物形象的把握。如《野菊》(杨万里)一诗是诗人的托物言志之作,诗人借野外之菊的孤芳自赏、率性自然,表达自己超凡脱俗的追求。
明确解题关键点,把握事物形象特点。 鉴赏物象需要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鉴赏时需从抓动词、副词,抓抒情、议论句,抓注释,关注隐含信息的关键点人手。
联系诗(词)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词)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世间万物都有多面性,而诗(词)人在咏物时往往“只取一瓢饮”,即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吟咏成章,再加上不同诗(词)人的处境、性格、思想等的差异,因此虽同咏一“物”,但主题大多各异。例如,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人诬陷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慨叹的则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达的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清华(清高华贵)人”的志得意满,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又都融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
答题步骤 ①分析诗(词)中所描写的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②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③分析诗(词)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诗<词>人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诗<词>人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文与可墨竹
苏轼
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侧。与可既没八年而轼始还朝,见之,乃赋一首。
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
诗鸣草圣余①,兼入竹三昧。
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
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
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
谁云生死隔,相见如龚隗②。
(注)①苏轼曾赞文与可有诗、词、草书、画四绝。②龚隗:比喻阴阳两隔者之间的默契、知己交情。
“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文与可画中墨竹有什么特点?
答案:第一问:竹子似乎每时每刻都从树木和山石中生长出来,荒诞离奇超乎常法之外。
第二问:蓬勃生气;呈野生自然之态;有个性,不同一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意象特点的能力。“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一句,联系并序内容,可知描写的是画中之竹。“时时”一词,揭示所画之竹荒诞离奇,在于它似乎每时每刻都会从树木和山石中生长出来。画中之竹,“荒怪轶象外”说明所画之竹的不同一般,姿态奇特;“时时出木石”说明所画之竹显得格外蓬勃、富有生命力,呈野生自然状。
四、分析意象的含义(内涵)及作用“五角度”
考法阐释 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即熔铸了诗(词)人的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是诗(词)人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即“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古代诗歌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基本含义是固定的,考生熟悉这些意象的含义,有助于解读诗歌。分析、理解意象的含义(内涵)和作用是诗歌鉴赏中一种新的考查形式,这类题型命题方式单一,通常要求指出诗歌中某种意象的含义(内涵)或简要分析某一意象的作用等。
设问方式 ①概括某种意象的内涵。②指出诗中某种意象的含义(内涵)。③全诗重点写了某一意象,在描写上有何特点?④诗中前后两次出现某种意象,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意象作用分析角度 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②提供环境或背景的作用。通常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③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是最主要的作用。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中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诗人对国力衰微的哀叹”及“一腔的爱国情”。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具体作用由诗歌的具体内容决定。④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的作用,多表现在咏物诗中。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有的意象贯穿始终,是诗歌的线索。
答题步骤 第一步:分析表层属性。第二步:探求深层含义(内涵)。
第4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一、诗歌炼字“五角度”“三步骤”
考法阐释 炼字,即锤炼词语,也就是作者经过反复球磨,使用最妥帖、最精确、最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者表情达意。一首诗(词)中最精练传神的字,往往能使诗(词)句生动形象以至于“活”起来。这样的字通常是一些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设问方式 ①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③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哪个字可以统摄全篇?④诗中的某一词与另一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⑤有人认为诗中的某一词换成另一词更好,你的看法呢?
分析角度 ①从“描物”角度——分析该字在突出景物特点方面的作用。②从“造境”角度——分析该字在营造意境(氛围)方面的作用。③从“写人”角度—分析该字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④从“抒情”角度—分析该字在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⑤从“艺术”角度—分析该字在技巧运用或感染读者方面的作用。
答题步骤 ①释含义:准确解释词语在诗词中的含义。②描景象:结合诗歌内容描绘该词所呈现的景象。③析作用:分析该词在意境、主旨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六首(其六)
李白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①云。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①甘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淳化县甘泉山上。本为秦宫。汉武帝增筑扩建,在此接见诸侯王,夏日避暑。
赏析诗的前两句中“动”“连”二字的妙处并分析这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案:①“动”,燃起,暗指战争发生。“连”,连绵不断。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烽火在沙漠深处燃起,连绵直到甘泉宫,照亮了甘泉宫上空的云层。②这两个词渲染了(烘托出)敌兵进犯时嚣张的气焰和战争的紧张气氛,突出战争的形势非常急迫。③这两诗的作用主要是为下文突出将士们所向无敌,奋勇拼杀的勇敢气魄做铺垫,从侧面写出了将士们英勇无畏,御敌戍边的英雄气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和炼句的能力。(1)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烽火动沙漠”中“动”,是“燃起”之意,暗指战争发生。“连照甘泉云”中“连”是连绵不断之意。然后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指烽火在沙漠深处燃起,连绵直到甘泉宫,照亮了甘泉宫上空的云层。最后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两个词渲染了敌兵进犯时嚣张的气焰和战争的紧张气氛,形容敌人来势凶猛,军情紧急,突出战争的形势非常急迫。(2)这两句诗在诗歌的开头,作用可从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角度来分析。这两诗的作用主要是为下文突出将士们所向无敌,奋勇拼杀的勇敢气魄做铺垫,从侧面写出了将士们英勇无畏,御敌戍边的英雄气概。首联写沙漠中的烽火照到甘泉宫,形容敌人来势凶猛,军情紧急。颔联紧承前二句,形象地描写君王对敌情的态度,按剑而起,立即行动,召见将军,派兵出征。颈联正面描绘战斗场面:杀气冲天,鼓声陇底,字里行间都是刀光剑影。尾联写战争胜利结束,经过将士们纵横驰骋英勇杀敌,一举把敌人彻底消灭。所以开头这两诗的作用主要是为下文突出将士们所向无敌,奋勇拼杀的勇敢气魄做铺垫,从侧面写出了将士们英勇无畏,御敌戍边的英雄气概。
二、鉴赏诗眼“五角度”“四步骤”
考法阐释 诗眼,即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字、词。诗眼分为两种类型:“句中眼”和“篇中眼”。“句中眼”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篇中眼”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词或关键句。高考对古代诗歌中的“诗眼”的考查主要有两个角度:①找出诗歌中的诗眼;②赏析诗眼的具体作用(比如在抒发情感、描写画面、刻画人物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②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③本诗是怎样以“××”统摄全篇或贯串全篇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④这首诗××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⑤有人说,本诗诗眼是“×”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确定角度 ①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②修辞上: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③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往往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④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⑤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五个字。
答题步骤 ①找出诗眼。如果题目中已经给出了诗眼,则此步骤可以省略。②解释含义。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③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绘景象,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注意看看这个字(词)有没有构成特殊的语法现象,或有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表达技巧。如果有这些方面的内容,分析时需要点出来。④点出效果。点出该字(词)的表达效果,如突出了怎样的意象特点、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②。
(注)①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②《梁甫吟》:古乐府中的一首葬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内容说明理由。
答案:本诗的诗眼是“伤”字。(它为全诗奠定了悲怆气氛,为下文抒情作铺垫)理由:①客居他乡之伤。诗人登楼望远,满眼繁花反衬诗人满腹愁思,抒发客居他乡的漂泊与伤感;②国家多难之伤。外族入侵,战乱频仍,诗人忧国忧民,为国家灾难而伤心;③壮志难酬之伤。虽仰慕诸葛亮那样的先贤,但难遇明主,为壮志难酬而伤心;④对君主任用奸佞之伤。借后主刘禅宠信宦官最终亡国的历史表达对当今朝廷昏庸无道、任用奸佞的伤心。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的能力。由全诗来看,诗眼在首句“花近高楼伤客心”中,为“伤”字。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在行文上,先写诗人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因此“伤”字为全诗奠定了悲怆气氛,为下文抒情作铺垫。客居他乡之伤。同时,诗人登楼望远,满眼繁花反衬诗人满腹愁思,抒发客居他乡的漂泊与伤感。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锦江”、“玉垒”是登楼所见。诗人凭楼远望,锦江流水挟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像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诗人联想到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颈联“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中,北极,星名,居北天正中,这里象征大唐政权。上句“终不改”,反承第四句的“变古今”,是从前一年吐蕃攻陷京城、代宗不久复辟一事而来,意思是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寇盗”“相侵”,进一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凯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在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以此表达国家多难之伤。尾联“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的意思是:可叹那亡国昏君刘禅竟也有专门的祠庙!已近黄昏了,我也学习孔明,姑且作-首《梁甫吟》吧。此处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诗人的个人怀抱,同时抒发壮志难酬之伤和对君主任用奸佞之伤。
三、诗歌炼句“四步骤”
考法阐释 “炼句”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鉴赏。赏析诗句这种题型综合性很强,自由度很大,考生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
设问方式 ①请分析某句的表达效果。②某句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③某联(句)又作某某,你认为哪一种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答题步骤 (1)理解意蕴: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既是赏析诗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赏析诗句的一个角度。关注两点:①着眼全篇,理解诗句的表层意思。回答此类题时,要着眼全篇,不能孤立地评析某一诗句。②概括内容,分析诗句的深层意思。细读全篇之后,看这一关键句写了什么内容(2)多角度赏析:①语言上:句子倒装——错位的美,句子对仗——整齐的美,适当省略——韵味悠长,长于炼字——凝练的美。②表达技巧上: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③结构(构思)上:a.首句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等。b.中间句作用——承上启下。c.尾句作用——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表现情感;以景衬情(用什么景衬托什么情)或以景结情,含蓄隽永。(3)点出该句(联)所营造的意境、氛围及所表现的情感、艺术效果,情感是重点。(4)按题目的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细心检查答案。
【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结合作者的境况,谈谈你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案:个人境况: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诗句理解:时值战争未平、国家多难,因而老泪纵横。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诗的尾联意思是:遥望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一想到这,凭轩遥望的我不禁老泪纵横。结合颈联可知,诗人此时年老多病,亲友没有音信,自己晚境凄凉,只能孤舟相伴,而此时此刻他心中想的仍然是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止,表达了自己年事已高,报国无门的悲苦。诗人不只是写出了自己的孤苦无依,更体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四、鉴赏语言风格“三角度”三步骤”
考法阐释 语言风格就是诗(词)人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诗(词)人的艺术特色,往往与诗(词)人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有关,不同诗(词)人或同一诗(词)人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也往往表现出不同风格。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从高考全国卷命题来看,既可以在选择题中考查,又可以在主观题中考查。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③这首词是怎样体现辛词的豪放特点的?
分析角度分析角度 从特殊字词切入,推敲语言风格 ①从字词的功能着手 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三类最为常见的词语,是构建诗歌语言风格的主要支撑。如王维《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出现了“空”“新”“明”“清”等形容词,营造了一种清新、灵动的氛围,给读者以纯净、淡之感。这便体现出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②从字词的色彩,味道着手 字词的色彩指在具体的诗歌语境中,字词所体现出来的褒贬、雅俗等意义。字词的味道指个别字词在诗歌中所具有的固定特征。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在这首诗中,“萧萧”一词带有明显的“悲凉”味道,而“独”又将这种情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③从字词的韵律、音节着手 诗歌的韵律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观表达。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的使用不但增强了韵律感,也营造了一种清冷悲凉的氛围,展现出凄切哀伤的语言风格。
从表达技巧切入,感知语言风格 为了增强诗歌的艺术特色,诗人往往要使用表达技巧,特别是修辞手法,其中,比喻、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最为常见。比如,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的清澈和山的肃穆。再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让读者宛若目睹了瀑布的恢宏气势,一股豪迈飘逸之风从字里行间自然地体现出来。
从典型意象切入,品味语言风格 意象承载了诗人深厚的情感,所以在对意象的使用上,诗人往往是有选择性的。这里所说的“有选择性”,是指诗人选择与自身的写作风格相关的典型意象。比如,王维笔下的“云、月、鸟”已经成为他的写作标志。他笔下的“云”,有白云、暮云、浮云、春云、黄云、归云等,如“唯应见白云”“坐看云起时”,纵横交织,形成了王维诗清新淡雅的语言风格。
答题步骤 ①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析作用: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溪早春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杨万里的诗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请选出最能表现这一特点的一联诗句试作赏析。
答案:颔联观察细致,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早春柳枝绿时,总是首先从下垂的枝条末梢部分开始,故说“垂处绿”;而桃红初绽时,也总是从上伸的枝条末端开始,故说“末梢红”。描写细致入微,“下来”“上去”将“高柳”“小桃”人性化,分别写了柳条桃枝的动态美,语言形象活泼。表现了诗人对早春到来的欣喜欢愉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能力。解答本题首先在整首诗歌中找出“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特点的诗句,然后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分析该诗句“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体现在何处即可。通读诗歌,可发现本诗的颔联“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最能体现“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的特点。颔联“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写柳绿桃红的早春景色,早春柳枝返绿时,总是首先从下垂的枝条末梢部分开始,故说“垂处绿”;而小桃花初绽时,也总是首先从上伸的枝条末端开始,故说“末梢红”。这“垂处绿”“末梢红”充分体现了诗人观察细致的特点。“下来”“上去”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高柳和小桃以人的情态。“下来”写出柳条低垂的特点,而“上去”写出桃树枝条向上长的特点。“垂处绿”,“末梢红”,则正是他们在春天到来时的显著变化。这两句观察细致,造语新颖,紧扣题目“早春”写出“动人春色不须多”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愉悦之情。
第5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点1 修辞手法
鉴赏修辞手法“三步骤”
考法阐释 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手法,二是说明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此类题型所涉及的修辞手法中,比喻、比拟、夸张、借代是考查重点。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不能泛泛而谈。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作用。②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某一句的妙处。③诗中某句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它的艺术效果。
答题步骤 ①准确指出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运用这种修辞手法。③此修辞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注)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药:芍药。
请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
答案:颈联运用了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宿”字赋予花以人的情态,说花的影子也仿佛同作者一样借宿在茅屋,显得尤为生动;“滋”字则生动地写出了种满芍药的院落因久无人来而渐生青苔的情景。两句描绘了一幅清幽、和谐、美好的月夜图,生动地体现了作者对这种隐居环境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理解诗句含义:这两句写夜宿茅屋,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分析诗句表现手法特点及诗句蕴含的感情:本联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滋苔纹暗指主人王昌龄已好久不在,此时院落环境幽静。从诗句的局部看,“宿”字是“住宿”的意思,这就赋予花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的描写了花的影子也仿佛同作者一样借宿在茅屋,表现和谐、美好的月夜图景。两句描绘了一幅清幽、和谐、美好的月夜图。这就暗示主人不在已久,生动地体现了作者对这种隐居环境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因为主人不在,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
考点2 表达方式
鉴赏表达方式“三步骤”
考法阐释 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所谓表达方式的评析就是指能辨析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以及这些表达方式所起到的作用。
设问方式 ①某诗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技巧)?有什么作用?②诗歌中的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③诗歌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是怎样处理的?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指出诗歌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诠释这种表达方式。第三步:阐明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①借古伤今(借典故抒情)。全诗借贾谊被贬,暗寓作者迁谪之悲,微露讽世之意。②借景抒情。借对“秋草”“寒林”“日斜”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孤寂。③直抒胸臆。首联“留”“悲”,尾联“怜君”,直接抒发了被贬的愤懑与悲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题重点考查抒情的方式。首联“万古惟留楚客悲”中“悲”和尾联“怜君何事到天涯”中“怜”都直接流露诗人的情感,属于直抒胸臆,“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这是借景抒情。从全篇来看,诗人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这是借典故抒情。如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诗人借贾谊被贬,暗寓作者迁谪之悲,微露讽世之意。
考点3表现手法
鉴赏表现手法“三步骤”
考法阐释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表现手法可以理解为艺术手法、写作手法等。重点考查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对比、衬托、用典、比兴等。
设问方式 ①试赏析本诗的某种手法。②请结合诗句说明某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③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即用一两个词准确地指出诗歌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第二步,阐述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运用,即结合相关语句阐释诗人是怎样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第三步,分析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分析此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有时,可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糅合在一起。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镜湖野老所居
马 戴
湖里寻君去,樵风①往返吹。
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②移。
沤苎③成渔网,枯根是酒卮。
老年唯自适,生事任群儿。
[注]①樵风:顺风。②葑田:将湖泽中葑泥移附木架上,浮于水面,成为可以移动的农田。③沤苎:沤麻。
颔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赏析。
答案:诗人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描写镜湖野老所居的安宁自适环境。“树喧巢鸟出”用鸟在树上的巢中啼唱的喧闹之景衬托鸟出之后湖边一片安宁的静景;“路细葑田移”则用湖边小路蜿蜒的静景衬托湖中葑田在风中移动的动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颔联是“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此句表现镜湖环境的安静。上句“树喧巢鸟出”描写鸟儿从巢中钻出,叽叽喳喳地鸣叫,恰恰说明此地无人打扰,鸟儿自由自在。这是以动衬静的写法,用鸟在树上的巢中啼唱的喧闹之景衬托鸟出之后湖边一片安宁的静景,描写镜湖野老所居的安宁自适环境。下句“路细葑田移”,“葑田”是“将湖泽中葑泥移附木架上,浮于水面,成为可以移动的农田”,小路蜿蜒不动,恰恰衬出葑田的移动,这是以静衬动。
考点4 结构技巧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诗歌的篇章结构即诗歌的行文脉络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古代诗歌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做铺垫,而观点态度、思想感情也一定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阐发。诗歌的结构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先景后情、以景结情,(2)重章叠句、铺垫、照应、过渡,(3)开篇点题、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这类试题的一般答题步骤:第一步,指出技巧;第二步,分析运用。(即联系相关的诗句分析这种结构技巧的具体运用情况)。
诗歌结构技巧“五考查”
1.考查整体结构
古诗词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做铺垫,而观点态度、思想感情也一定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阐发。当然也有先情后景的。下笔即写情,类似开门见山。从具体的形式看,各有不同:有时间空间结构的,也有前后文形成转折的;有前后照应的,也有层层深入的。着眼于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查,往往注重对诗歌的构思特点、构思脉络、结构层次等的分析。
【设问方式】
(1)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试简要分析。(2)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3)分析这首诗歌的构思脉络。(4)这首诗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构思脉络就是行文思路或结构。其规律是起—承转—合。或者简单地说,就是景(事)——情(思)。具体地说,“起”,就是起句写眼前所见之景,或者心中所思之事,作者找到某种契合点引起所咏之辞;“承”,就是承接起句的契合点,对所要描写或叙述的对象进行具体刻画,而这个刻画往往是与下文有着紧密联系的;“转”,就是在上文似乎刻画得一般的层面的基础上,转向与作者思想情感紧密关联的、或与上文构成波澜的、或触发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触发点,对这个触发点进行描述,从而为下文所表达或抒发的思想情感做准备;“合”,就是作者在上文写景或叙事的基础上,所表达或抒发的合理合情的思想情感。回答这类“构思脉络题”,就是要弄清楚各层次的内容,对各层次的层意进行概括,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表述时要说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即开头、中间和结尾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考查行文线索
【设问方式】
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解题思路】
古代诗歌中往往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或者是人,或者是物,或者是景,或者是情。线索往往体现在诗词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或诗句中。叙事诗中的线索,往往把显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事件联结成为一个整体;在情景交融的抒情诗中,线索往往把意境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着眼于对诗歌线索的考查,往往注重对诗歌情感变化层次和一篇之纲的分析。解答这类题目,要善于寻找诗词中的标志性语言,如在以时空为序的诗词中要注意寻找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和句子;在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诗词中,要注意诗词关键位置上的抒情议论句。
3.考查句子的结构作用
【设问方式】
(1)某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某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某句放在某位置上行不行?为什么?
【解题思路】
古诗词在结构上往往讲究“起、承、转、合”。起句就是开头的句子,其作用是总领全文,一般有渲染气氛、埋下伏笔、提示下文、奠定基调、点明题旨等方面的作用;中间的句子往往是承句,一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文铺垫和蓄势;意思发生转折的句子就是转句,它是文本的思路和作者的情路转换的明显的语言标志,通常是诗歌的关键处;结尾句就是合句,通常有总结全诗、点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注意: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说明回答哪个方面的作用,那就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
4.考查开头结尾
【设问方式】
(1)这首诗开篇有何特点?(2)分析诗歌起句与结句的艺术特点。
【解题思路】
对于这类题目的回答,可以从结构特点、表达特点上来考虑,也可以从语言特点上来考虑。
5.考查关键词语的结构作用
【设问方式】
(1)诗中某字词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诗中某字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在诗中的作用,不外乎以下几种;或是诗眼,或统摄全篇,或收束全诗,或是线索,或烘托、对比、衬托。在高考对诗歌篇章结构的考查中,命题者往往着眼于关键词语在结构上的主要作用,从各个角度设置题目。
注意: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说明回答哪个方面的作用,那就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行
雍陶(注)
不倚军功有侠名,可怜球猎少年情。
戴铃健鹘随声下,撼珮骄骢弄影行。
觅匠重装燕客剑,对人新按越姬筝。
岂知儒者心偏苦,吟向秋风白发生。
(注)雍陶(805—?)。字国钧,成都人。出身贫寒。文宗大和八年(834)登进士第,曾任侍御史、国子毛诗博士、简州刺史,世称雍简州。后辞官闲居,养病傲世。不知所终。
诗的最后两句有什么含意?怎样理解它和前六句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答案:含义:哪里知道儒者心中的悲苦,只能对着秋风悲吟,徒生白发。表现诗人身为儒者的懊悔之情。关系:①前六句是诗人借少年任侠的形象,表现自己对少年侠气的向往;②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抒发诗人自己对读书入仕的反思与悔恨;③后两句与前六句形成鲜明对比,一贬一褒,抒发作者对少年豪侠生活的向往、对儒者悲哭生活的追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及分析诗歌结构的能力。诗歌最后两句是反问句,“岂知”意思是:哪里知道;哪里知道儒者心中偏于悲苦呢?“吟向秋风”即面对秋风吟诗,“白发生”感叹自己已生出白发,却仍一事无成,充满对自己身为儒者而非侠客的悔恨之情。诗人自己是一位出身贫寒的儒者,诗歌前六句都在描写一位侠名赫赫、身手矫健、意气风发的少年游侠,结句则感叹自己作为儒者心中充满悲苦,哪里像少年游侠那样自由自在呢?所以前六句写游侠是表达了诗人对少年侠气纵横的向往,而结句则直接抒发了自己未能成为游侠,却成为了儒者的悔恨之情。前后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悔恨。
第6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古代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此考点要求从内容、主题、思想、感情四个方面对古代诗歌进行评价,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侧重于概括诗歌的主旨和简析形象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侧重于对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情感倾向及诗歌局限性的评价。
考点1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评价思想内容“六关注”“三模板”
考法阐释 ①理解诗歌语句的意思,根据诗歌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总结诗歌的主旨;②分析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③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性。
设问方式 ①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②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心境、心情、人生理想、人生态度)?③诗歌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④作者的情感有哪些变化?⑤请概括作者的情感。⑥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题关注答题关注 关注题目 诗歌的题目是作者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它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关注作者 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分为两类:一类由作者代言,即作者设想自己就是诗歌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作者自己,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作者自身的形象。无论是由作者代言还是作者自己,了解作者的生平,对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
关注注释 在做题的时候,如果看不懂诗歌的内容,最聪明也最有效的方法是看诗歌的注释,因为有时候注释就已经点明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关注关键词或诗眼、词眼 诗眼是一句诗中或一首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最生动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
关注意象 诗歌以抒情言志为目的,而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寄托情感的地方。诗歌的根本是情感,而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抓住意象这个切入点,我们就能与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关注典故 古代诗人为了表达得委婉一些,往往喜欢用典,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为了更理直气壮一些,也会借典故以古喻今。
答题模板 ①情感概括题 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情感基调。“情感基调”多用表示情感的一至两个双音节词表示,如惆怅、孤独、欣慰、愤懑、激愤、悲愤、闲适、恬淡等。“原因(或情境)”是指出于什么原因(或情境)而产生的这种情感,如陆游《书愤》表达的是一种悲愤之情,这种情感是由报国无门而产生的。
②情感分析题 ①具体+概括:先对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然后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②概括+具体:先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然后对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分析时一定要结合语言,说出情感的依据和来由。所谓“分析”,就是要结合诗句,说出情感的依据和来由。分析时既要扣住具体字词,又要兼顾全诗,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同时,要抓住具体的词句、意象进行分析,不可笼统、空泛。必要时,还要结合情感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③情感评价探究题 这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题步骤为:第一步,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和原因。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齐天乐·蝉
王沂孙①
一襟余恨宫魂断②,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珮流空,玉筝调柱③。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④。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薰风⑤,柳丝千万缕。
(注)①王沂孙:南宋末年著名词人,亲历南宋覆国之变。②《古今注》上说,齐国王后怀恨而死,魂魄化为蝉,飞到皇宫庭院的树上,不断哀鸣。③“瑶佩”喻指蝉,“玉竽”喻指蝉声。④汉武帝铸造手捧承露盘的金铜仙人;曹魏时,金铜仙人被移走,再不能存接露水,流下沉重泪水。⑤熏风:和风,特指夏天的南风。
有人评价这是一首咏蝉词,别有政治寄托,饱含“黍离”之感。请结合最后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①最后两句景象光明。②“谩想”指空想,蝉的美好年华不再回来了风”“柳丝”代指两宋盛世,表达了盛时不再的悲哀和亡国之痛,确有“黍离”之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首先理解“黍离”之感,指的是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最后两句“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意思是,她只能徒然追忆当年自己欢笑在薰风中,柳丝万缕飘飞的美景。夏风吹暖,柳丝摇曳,那正是蝉的黄金时代。辉光虽甚,但已属昨日之黄花,欢乐不再,徒增痛苦而已。这里“谩想”指空想,“风”“柳丝”代指两宋盛世。以寒蝉“谩想”,一笔将希望抹去,借咏秋蝉托物寄意,表达国破家亡、末路穷途的无限哀思,酸楚之至,确有“黍离”之感。
考点2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观点态度“三步骤”
考法阐释 ①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诗歌形象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悟或生活理念等。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等。②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评价作者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的态度,也包括评价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观点的进步性或局限性。
设问方式 ①……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②诗(词)人对×××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③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有人认为×××,也有人认为两者都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④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词)予以分析。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表明观点。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诗句阐述理由。第三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又示宗武①
杜甫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②。
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③,达者得升堂。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年),时作者在夔州。宗武,杜甫次子,时年十五岁。②青玉案,指古诗;紫罗囊,指戏具。③曾参与游夏:曾参、子游、子夏,皆孔子弟子。曾参以孝行称,子游、子夏以文学称。
《论语》载,孔子独立庭院时,看到儿子孔鲤经过,便询问其学习情况,并教导他“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本诗中杜甫教导宗武与《论语》中孔子教导孔鲤,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教育内容都涉及文化学习和行为规范。杜甫希望宗武饱读诗书,不要玩物丧志;孔子要求孔鲤学习《诗》《礼》,以礼处世。②教育方式都是相机而教、及时引导。杜甫看到宗武读书写诗,便趁机加以引导;孔子抓住孔鲤经过身边的机会,及时通过谈话进行引导教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评价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从教育内容上看:杜甫主张“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即应该试着吟诵像张衡《四愁诗》那样的古诗,而不要羡慕谢玄玩香囊一类的嬉戏。杜甫希望宗武饱读诗书,不要玩物丧志。孔子主张“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即要求孔鲤学习《诗》《礼》,以礼处世。从教育方式上来看:杜甫看到宗武“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知道他已经懂得按律写诗,也会摊开书本坐在桌前看书了,于是相机加以引导。孔子是独立庭院时,看到儿子孔鲤经过,询问其学习情况,抓住孔鲤经过身边的机会,及时通过谈话进行引导教育。
第7节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
比较鉴赏是指诗歌之间的比较阅读分析,品评诗歌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从而鉴赏诗歌的不同风格。诗歌比较鉴赏在设题上基本上是遵循“求同辨异”的原则,即所选诗歌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主要考查点有:①比较写作手法;②比较意象内容;③对比语言风格;④对比思想感情及主旨。
考点1 比较写作手法
释义 不同的诗歌,在情感的表达上会有所侧重,在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上也有异同。对比这些异同,能够考查考生的整体理解能力。
方法 ①明确题干要求,注意题目是要求分析“相同点”还是“不同点”;②运用先分析相同点再分析不同点的思路来答题;③要结合诗歌所写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具体分析,在分析中体现其相同点或不同点;④组织答案时,应先指出其所用手法,继而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
模板 前诗运用了××手法(具体分析),表现出诗人的××,抒发了××的情感;后诗则运用了××手法(具体分析),表现出诗人的×××,抒发了××的情感。
【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晓至湖上
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水。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在表达技巧上,“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有共同之处,请简要说明。(限45个字以内)
答案:①都从声、色(视觉、听觉)两个角度进行描写。②写景都动静结合。③都使用了对偶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表达技巧的能力。储诗中从“色”“声”二字可看出,上句写视觉所见色彩,下句写听觉所闻声音;而厉诗中“折苇”摇动有声,是写听觉所闻,观山见“影”,是写视觉所见,可见两句都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两诗中“声”为动,“映地为天色”“遥山淡无影”为静,故也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此外,这两句以“映地”对“飞空”,“为天色”对“作雨声”;“折苇”对“遥山”,“动有声”“淡无影”。两句均运用了对偶修辞。
考点2 比较意象内容
释义 对于诗歌形象的对比鉴赏,往往着眼于不同诗歌所选用的同一形象(意象),但是这个形象(意象)又拥有不同的内涵,承载着不同的情感内容。
方法 分析形象(意象),首先要把握全诗的情感,在诗歌主题的统摄下,把握诗人情感和诗中景物的内在关系。诗人的情感决定并影响着诗人对意象的选择和描绘,意象又凝聚并表现着诗人的情感。不要单就景物谈景物,那样可能会离题万里。
模板 这两首诗都写了××形象(意象);前者侧重写了××,抒发了××情感;而后者则着重写了××,抒发了××情感。
【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①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②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夭艳:艳丽,此处指艳丽的桃李。②量移:唐宋时期公文用语,指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这里是反语,意思是被贬到远处。
这两首诗在手法上是相同的,而“竹”的形象及其寓意又有不同之处。请对这“异”与“同”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同:两首诗都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异:①郑诗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②王诗写出了竹子潇洒、清荫、耐寒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清高不俗、贞洁不渝的品格。也表露诗人的牢骚不平和自我宽解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以及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这两首诗在题材上的共同之处,都属于咏物诗,所以在表现手法上是相同的,都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不同的是,郑诗中的竹生长的环境恶劣(“立根原在破岩中”),经历众多的危难(“千磨万击”),而又“还坚劲”,写出了竹的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诗人写竹就是写自己,竹的生长环境就是诗人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竹的坚贞就是自己的写照,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王诗第一、二句是对竹子的描写。写官舍北窗边数百竿的竹子不知是谁种下的,但如今伴诗人苦吟非常相称。点出“官舍竹”,即为“闲官”。第三、四句是诗人对竹子所展开的联想。春日,桃李东园争宠,竹子却静静独守坚贞,它要直待冰雪岁寒日,才向人们昭示并证实自己不渝的操守。诗人仿佛不期遇见了可以倾心交谈的知己,全身沉浸在一片碧绿透明的溪流里,这里诗人有形象上的暗示与精神上的契合,是以竹自况,暗寓了自己不愿随势就俗的清高品格。第五、六句把竹与人的生活联系起来。竹声与琴声共生雅趣,竹影与棋局同助清欢。表现出物我同趣的画面,和谐一致。第七、八两句是诗人对今后仕途的设想。即使明年调往别处,今年冬天还能雪里看竹,结为岁寒之友,既具骚人风致,同时照应颔联中“独守孤贞待岁寒”。此诗以竹自喻,人物融合,自然贴切,语浅意深,情味隽永,表露诗人的牢骚不平和自我宽解。
考点3 对比语言风格
释义 不同诗人的语言风格本来就不一样,诗人的不同心境、不同表达目的又往往决定了诗人在诗歌中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不同的诗歌即使有时候运用同样的意象,针对同样的话题,其语言表达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对比中鉴赏、体会其不同的用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方法 ①明确所比较诗歌的主要内容;②结合所用手法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③在内容与情感的基础上分析其不同的语言风格。
模板 前诗运用了××手法,语言上××,抒发(表现)了××情感(主题);后诗运用了××手法,语言上××,抒发(表现)了××情感(主题)。
【例】阅读下面两首诗,比较两首诗在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的不同。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①
杜甫 李白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①:本诗又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是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时所作。
比较两首诗在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的不同。
答案:思想情感:杜诗中,①身世凄凉之感,诗人漂泊在外,生活窘困,以舟为家,既老且病,亲友音信全无。②忧国伤时之情,“戎马关山北”写出国家动荡不安,处境沉浮。李诗中,诗人此时正遇大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义,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因此全诗流露了一片喜悦之情。豪情逸志,溢于言表。艺术风格:杜甫的《登岳阳楼》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可用沉郁顿挫概括。李白这首诗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想像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来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情感和鉴赏诗歌艺术风格的能力。杜诗为登楼抒怀之作,侧重写实。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叙事写景。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透露了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尾联“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忧国优民,禁不住老泪纵横了,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此诗意境开阔宏丽,表现手法变化多样。首联叙述,交代登楼缘由;颔联描写,绘制宏阔壮观图景,又运用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尾联又运用了抒情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李诗描写了诗人登岳阳楼游赏玩乐的情景。首联“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写登高临远、俯视下界所见到的辽阔景象。以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来烘托岳阳楼的高耸。这两句意境阔大,诗人炼词造句给人一种雄浑豪放的感受。颔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写仰观天宇所感。“愁心去”“好月来”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畅然一适的愉悦心情。颈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极言岳阳楼高耸入云。用夸张之笔,突出心情的愉快。尾联“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写酣饮之乐。全诗就完整地写出了秋风明月下的浩荡无边的洞庭夜景,通过优美的意境描写,表达了诗人流放获释以后的喜悦心情。此诗风格意气豪放,境界阔大,采用夸张、想象等手法,抒情写景有一种长风浩荡的笔力
考点4 对比思想感情及主旨
释义 不同诗人的不同作品中或者同一诗人在不同阶段的作品中,出现同一内容,往往寄托着不同的情感,抒发着不同的情思。这都是由个人所处时代及经历的不同而导致的。
方法 ①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分析作者的心情;②根据诗歌的类型,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感情;③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诗歌主旨,进行恰当的鉴赏。
模板 ①相同点:两首诗都写了××,表现出××的心情②不同点:前诗侧重表现××,后诗侧重表现××。
【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蜀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习题1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鹧鸪天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①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②。
【注】①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②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1.下列对本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入平原荠菜花”写荠菜花开满了田野,表现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仲春之景。
B.“新耕雨后落群鸦”写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落在土地上,一片凄凉景象。
C.“闲意态,细生涯”写的是村民的生活状态:村民们悠闲自在,生活井然有序。
D.“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写农家女子趁着大忙前的闲暇赶着去走娘家。
2.这首词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西亭子送李司马①
岑参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
盘崖缘壁试攀跻,群山向下飞鸟低。
使君五马天半嘶,丝绳玉壶为君提。
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千家万井连回溪。
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
为君题,惜解携②。草萋萋,没马蹄。
【注】①乾元二年五月,岑参任虢州长史,本诗是作者于虢州西山亭子为送别友人(李司马,生平未详)而作。②解携:别离,分手。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标题“西亭子送李司马”,说明这是一首送别诗,点明了送别地点和送别的对象。
B.“使君五马天半嘶”衬托出西亭之高;“丝绳玉壶为君提”为下文“酒行未醉”埋下伏笔。
C.“坐来”三句,以“望”字领起,由远及近写登亭后所见,有声有色,透露着春的气息。
D.“草萋萋,没马蹄”以景结情,想象友人途中情景,借萋萋春草表达别情,意味隽永。
2.前人评说此诗“飘飘有凌云之气,无限凄惋”,请结合诗歌说说你的理解。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其二)
范仲淹
万里承平尧舜风,使君①尺素半空空。
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
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
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
【注】①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题目可知,本诗是一首和诗,李光化有诗寄来,诗人写诗回赠他。
B.首句里的“尧舜风”采用比喻的手法,展现了太平安定的社会景象。
C.颈联描写斗茶、饮酒的画面,充满色彩感,可看出参与者兴致颇高。
D.尾句未明写秋光月色中人的具体活动,却意境空明,给人想象空间。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友人南归①
王维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悬知②倚门望③,遥识老莱衣④。
【注】①开元二十五年,朝廷特召孟浩然任荆州从事,时孟浩然已年近五十,对官场生活毫无兴趣,因此告老还乡,王维故写下此诗送别。②悬知:料想。③倚门望:战国时王孙贾外出求仕,其母说:“你早出晚归,我将每天倚门而望,盼你回来。”④老莱衣:春秋时楚国隐士老莱子非常孝顺,年已七十,还常常穿上五彩斑斓的衣服,装作婴儿来逗父母开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春天将要过去,大雁已经北飞;“尽”“稀”两字形象地描绘出春去夏来时节转换的特点。
B.颔联写朋友将要与自己分别,回到南方的郢城家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不舍之情。
C.颈联描写楚地稻苗长势很好,菰米也肥嫩饱满,从中可见对友人的羡慕、追随之意。
D.诗歌采撷“雁”“汉水”“稻苗”“菰米”等多种意象来表情达意,物象看似寻常,却寄寓深远。
2.请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①
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 欲吊沉累②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注】①此词作于作者自请闲职以侍亲获准后,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沉累:指屈原。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日落”三句,描写远眺之景,此景使词人感触深长,思绪难平。
B.上片尾句描写从傍晚到月夜的景色,承上启下,为下片抒情积蓄了情势。
C.下片“人间好处”二句,运用反问,表达世间好处比不上此处风景的意思。
D.下片尾句,词人想象漫山遍野的杜若花,用美景反衬心境的悲凉。
2.有人评价此词:“吊古是明写,伤感见于言外。”请结合本词分析“伤感”的内涵。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B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或“反衬”)的表现手法。田园风光怡人,农家生活闲适,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事业上的失意与感叹岁月流逝的惆怅之情便油然而生;而对闲适、古朴的村居生活的描写,更让人感受到词人英雄无用武之地,不甘闲居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态。
解析:1.B项,应是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充满生机。
2.作者的眼前是“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但词人的感触则是“多情白发春无奈”,这是借乐景写哀情。作答时,要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2.答案:1.C
2.①“飘飘有凌云之气”,是说诗中所写西亭子之景给人以凌驾云天之感,既通过“与云齐”“无端倪”的直观感受,突出凌空之势,又借助“群山向下”“飞鸟低”等意象,营造了深远开阔的意境;②“无限凄惋”,是说后六句抒写诗人不忍与友人别离的愁情:“为君题”的复唱,流露出深厚的友情;“惜解携”,直写心怀,感情诚挚动人;结尾处以景抒离情,凄切感人。
解析:1.“由远及近写登亭后所见”错误,“无端倪”是写总的感受。“红花绿柳莺乱啼”描绘了西亭子周围景色,是近景。“千家万井连回溪”是俯望山下景色,是远景。
3.答案:1.B
2.①官务清简空闲:天下太平,百姓丰乐,作为地方官自然就没有官务琐事缠身。②生活闲适雅致:与宾客斗茶、饮酒兴致高昂;赏秋光、月色只为与宾客尽兴。
解析:1.“‘尧舜风’采用比喻的手法”错误,“万里承平”是万里太平之意,这句的意思是:就像尧舜时期一样,民风安乐。现实的太平和尧舜民风安乐进行比较,突出现实的太平安定,属类比手法。
4.答案:1.C;
2.①衬托。汉水广阔,友人孤单,一阔一孤,衬托出友人旅途的孤单。②用典。用老莱衣的典故肯定和赞扬友人辞官归家为父母尽孝的行为。③想象。整首诗以想象贯串起来。首联想象友人到家时的家乡的景象。颔联、颈联运用想象描写友人家乡的美好。尾联设想友人双亲倚门而望的情景。
解析:1.“从中可见对友人的羡慕、追随之意”错。颈联写了稻田的笔直、菰米收获,通过景物描写,渲染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2.本题考查诗歌的艺术技巧。本诗颔联写水波辽阔的汉江连着天,这种景象给人带来物大人小的感觉,汉水广阔,友人孤单,一阔一孤,衬托出友人旅途的孤单。颔联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尾联运用了老莱衣的典故,肯定和赞扬友人辞官归家、为 父母尽孝的行为。整首诗以想象贯串起来。首联想象友人返
回家乡时的家乡的景象。颔联、颈联运用想象描写友人家乡的美好。尾联设想友人双亲倚门而望的情景。全诗想象丰富,描写流畅,毫无生硬感。
5.答案:1.D; 2.①幻海沉浮,漂泊倦怠。词人自称“湖海倦游客”,“倦”字暗示出仕途不得意的疲惫。②评古伤今,怀才不遇。词人因屈原的“离忧”而联系到自己怀才不遇的辛酸困苦。③渴求清明政治,盼望贤主赏识。结尾词人表达希望明君发现并重用自己的心声;
解析:“想象漫山遍野的杜若花”错,漫山遍野的杜若花是实景,并非想象。(共120张PPT)
一、古代诗歌鉴赏“七角度”
1.标题
(1)从标题推知写作的具体内容及情感的触发点
有的标题对诗歌的中心事件做了交代,如《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送子由使契丹》《秋兴》,对诗歌的内容、事件做了明显的提示和概括。像这样的标题很多,如《逢入京使》《夜上受降城闻笛》等。诗人常常会把诗歌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起等内容在标题中对读者做交代。因此,欣赏诗歌时抓住标题交代的主要内容,便可比较容易地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2)从标题探寻诗歌的情感倾向
如从下面的标题中可以看出诗歌的情感倾向:《悯农》《伤田家》《春怨》《书愤》《怀吴中冯秀才》《桃林夜贺晋公》。我们要找准凝聚诗歌情感的字眼,看词性、成分、情感特征、内容、涉及对象等。
(3)从标题看诗歌的意旨,即诗人写作本诗的意图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作者白居易,标题文字很多,除点明写作缘由外,“戏赠”二字点明了白居易写作此诗的目的:戏谑友人,夸耀自己。当然,读完全诗后可知“戏言”中有“真言”。如果能抓住标题中像这样点明写作目的的关键词语品读,离真正读懂诗歌就不远了。
(4)从标题看诗歌的题材类型
很多标题会反映出诗歌的题材类型,不同题材类型的诗歌往往有不同的情感内容、不同的写法。
以地名(包括亭、台、堂、馆)为标题:如《隋宫》《金谷园》《乌衣巷》《石头城》《赤壁》《苏武庙》《马嵬坡》《台城》《焚书坑》《西施滩》《江亭》《琴台》《竹里馆》《黄鹤楼》等。以此为题的诗大多是怀古诗,表达情感往往是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登临览胜、即景抒怀。
以动植物或者事物名为标题;如《蝉》《菊》《早梅》《孤雁》《柳》《蜂》《云》石灰吟》《海棠》等。以此为题的诗一般是咏物诗,多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也有摹写物态、托物寄兴的。如标题中有定语,则定语是诗歌立意的重点,需重点关注。
以人物为标题:如《山中寡妇》《里中女》《贫女》《赠妓云英》《蚕妇》《代卖薪女赠诸妓》《西施》《王昭君》《息夫人》《渔翁》《剑客》等。这类标题中的人物如果是下层人民,那么该诗多表达其对命运的同情;如果是历史名人,多表达对其景仰、同情或身世之感。这种类型的诗歌多为代言体,即诗人假托他人的身份、口吻、心理、语气来创作构思,是塑造人物来抒发情志的种写法。
2.诗人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陶渊明淡泊名利,诗风恬淡;杜甫忧国忧民,诗风沉郁;李白傲岸不群,诗风潇洒;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诗风慷慨悲壮。王维多才多艺,能诗,又精通书画和音乐,决定了他的诗的风格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奉佛教,决定了他后期对现实的漠不关心。苏轼思想复杂,儒释道三种思想既矛盾又统一地渗透到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决定了他多次被贬仍能表现出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诗人被贬谪、被排挤时: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立志报国,对朝廷不满、愤懑,寄情山水。诗人常年旅居(客居,流寓)外地,游学宦游时:羁旅愁思、思乡怀人。
(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诗人或是南宋人,或因前朝灭亡,仕于新朝:收复失地、志存恢复、思念故国、亡国之痛。同为边塞诗,唐朝的与宋朝的就不同。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传达出的是豪迈和勇敢,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传达出的是愤懑和痛苦。
3.关键词
(1)显性词语
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多为动词和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如:
典型诗句 分析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独”“闲”两字,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
(2)隐性词语
①景物语,指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它们虽然不是诗眼,但能暗示诗人的思想感情。如:
典型诗句 分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诗句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回等词语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给人以沉郁苍凉、悲壮压抑之感。
②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却”“惟”“仍”“又”“只”徒”“空”“尚”“犹”等词语。如:
典型诗句 分析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犹”“只”两字将词人遥望金陵时那种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感叹传达了出来。
4.“诗家语”
“诗家语”是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歌格律的要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形处理。古代诗歌是如何对语言做变形处理的呢?
(1)特殊句法
技巧 阐释
省略成分 古代诗歌句子中的主、谓、宾皆可省略。
倒装结构 古代诗歌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需要,往往对正常语序进行调整。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
(2)词类活用
古代诗歌中一些词的词性发生改变,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在古代诗歌中很常见。
分类 典型例句 阐释
名词活用作动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锦帽貂裘”意思是“戴锦帽”“穿貂裘”,这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并序》) “贫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为“贫贱之家”。整句诗的意思是:“贫贱之家有这样一个女子,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绿”,使动用法,意为“使绿”。整句诗的意思是:“春风又使大江南岸变绿了,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家呢?”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重”,意动用法,意为“以为重”。整句诗的意思是:“苍天有意怜爱生长在幽暗之地的小草,人世间更以晚晴为重。”
名词作状语
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灰”“烟”名词作状语,意为“像灰尘一样”“像烟雾一样”。整句诗的意思是:“曹操的水军像灰尘、烟雾一样飞散消失了。”
(3)互文见义
“互文”指古代诗文中的相邻句子所用的某些词语(一般是在前后句对应的位置上)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理解互文时,必须把上下句中对应的词语结合起来思考,领悟其在语意上互相补充、彼此映衬等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弄懂其原意。如杜牧《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其意思应是“烟气、月光笼罩着凄凉寒冷的秦淮河水以及水边的沙滩”。
5.典故
用典,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加强了诗歌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的鉴赏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引导考生鉴赏古代诗歌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让考生厘清诗歌所用典故的出处及含意,搞清诗人用典的意图,即诗人想通过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进而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只有深入理解了典故的含意,多积累一些诗歌中常见的文学、历史典故,特别是初高中课本中涉及的典故,多记忆一些古诗名句,方能更好地读懂诗歌、鉴赏诗歌。
6.题材
中国古典诗歌虽说浩如烟海,但从题材的宏观角度看,诗歌题材相同,往往情感相近、手法相似。我们可以借助题材这一“抓手”来“推断”这一类诗歌的大致思想情感和常用表现手法,从而“由类及篇”地赏析一首首具体的诗歌。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可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闺情宫怨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即景感怀诗、即事抒怀诗九类。当然,这些诗很难有清晰明确的界限,阅读时,既要把握诗歌的大致题材,又要把功夫用在对诗歌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上。只有这样,方能快速读懂一首古诗。
7.注释、题干
高考所选诗歌的注释有时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有时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考生诗歌的思想主旨;有时介绍相关诗句,暗示考生诗歌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诗人,暗示考生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大凡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注释的诗,肯定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有关。
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联、哪一句等)。选择题的题干由四个选项组成,具有如下特点:①一般是按照诗歌顺序对诗歌的逐一解读;②信息含量大包括了对情感、主旨、语言、手法等的赏析;③大多在细节上设误。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帮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
二、七种常考诗歌题材
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咏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即事(景)抒怀诗七种类型。相同题材的诗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因此,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人手,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效果。
1.咏物言志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见手法
内涵 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内容 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①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②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③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标志
①从对象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内韵,精神进行吟咏。②从题目看,或以所咏之物为题目,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情感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2.羁旅思乡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见手法
内涵 作者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内容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②以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③侧面落笔。作者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作者的苦恨离情。④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标志 ①标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②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
情感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3.送别怀人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见手法
内涵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内容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离别。 ①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②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③以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或反衬)。④想象(虚写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标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眼。②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
情
感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4.边塞征战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见手法
内涵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内容 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
①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③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
标志 ①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②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如黄沙、秋月、大漠、孤城、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如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如金鼓、旌旗、烽火、战马等;乐曲类,如《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如戌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情感 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5.咏史怀古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见手法
内涵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内容
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②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之景形成鲜明的对比。③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④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哀景衬哀情。
标志
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古迹有怀、古迹等字眼。
情感 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6.山水田园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见手法
内涵 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内容
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描写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 ①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②写景的表现手法:白描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③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标志 ①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②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情感 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②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③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④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7.即事(景)抒怀诗
即事(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或眼前之景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即事(景)抒怀诗,一般来说并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亲、送友、思乡,抒发人生感慨、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地称为“即事(景)抒怀诗”。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见手法
内涵 即事(景)抒怀,指的是作者因一事或因眼中所见之景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写当时之事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内容 即事(景)抒怀诗的基本内容是描写身边之事、身边可见之景。包括思亲、送友、怀乡、赠人、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情逸趣等。 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②叙事写景的表现手法:虚实结合;衬托(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侧面描写;白描与细节描写。③常用的抒情方法:直抒胸臆;展开想象,寄托情感;借景抒情,委婉抒情。
标志 ①诗歌中包含叙事或写景内容,重点在作者由所叙之事或所写之景而生发的感慨之情。即事抒怀偏重于叙事,即景抒怀偏重于写景,其重点在“抒怀”。②标题往往有即事、即景、抒怀等字眼。
情感 ①寄情山水,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②表现了作者对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③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世事的感慨。④表达对现实的愤慨、不满和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
五种常见设误角度及应对技法
1.词语、诗句理解错误
角度解读 命题者故意错误解读诗歌中的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句子的含意,特别是在写景状物的诗句解读中歪曲季节、时间、地点等。
应对技法 方面,把词语、句子作为平常的文言词句进行翻译,同时进行相关联想,在头脑中复原诗句所说的景物或事物,由此确定词义、句意到底是什么。另一方面,要将选项涉及的内容与具体诗句对应,关注景物描写的时节、地点、特点,关注事件、人物、动作、评价等。
2.表现手法错误
角度解读 命题者故意在艺术手法上设置错误,如把拟人说成比喻,把借喻说成借代,把实写说成虚写,把正衬说成反衬,等等。
应对技法 平时要熟练掌握诗歌中的写景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等,答题时,要把试题中对手法的分析分成不同的语意单位,与诗句对应比较,看哪部分的分析正确,哪部分的分析错误。涉及全诗的,还要认真分析全诗的思想内容,以便与选项的内容进行对照。
3.情感内容理解附会
角度
解读 命题者故意在某些诗句、某个典故中的情感上设误,要么弄错情感基调,如把乐观说成悲观;要么在情感内涵上过度解读,如把貌似正确的情感放进去;要么弄错情感表达的方式,如把间接表达说成直接表达,把明显说成含蓄,等等。
应对技法 在把选项与原诗进行对照分析时,一要注意诗句的陈述主体,看是否与选项所述一致;二要注意诗句中的词语、典故意象,对其感彩进行深入感知,看与选项所述是否一致;三要注意诗歌下面的注释,看注释有怎样的提示。
4.意象、意境分析不当
角度解读 诗歌意象的内涵很复杂,有的意象有多种含义,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诗句中的象征义、比喻义、语境义往往不同,命题者故意把其内涵分析错误,让考生辨别。命题者还对全诗(词、曲)或是某一句、某一联、某一片所营造的意境特点做出错误的概括,如把“明丽”说成“朦胧”,要求考生判断。
应对技法 找出诗句中出现的意象,分析其各自的特征,最后整合并整体感知其营造的氛围,品味诗歌意境。另外,熟记常见的意境特征: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凄、闲适恬淡、清幽明净、冷清幽静等。
5.艺术效果分析不当
角度解读 命题者故意在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设置错误,把并非“生动形象”说成“生动形象”,把没有某种效果说成有某种效果,等等。
应对技法
首先,结合注释准确把握诗歌内容;其次,熟知诗歌的语言风格;再次,掌握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最后,三者结合,看命题者对诗歌艺术效果的赏析、评定是否正确。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鸡
许浑
珍禽暂不扃①,飞舞跃前庭。
翠网摧金距②,雕笼减绣翎。
月圆疑望镜,花暖似依屏③。
何必旧巢去,山山芳草青。
(注)①扃:jiōng从外面关门的门闩。②金距:装在斗鸡距上的金属假距。③依屏:屏风。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暂不扃”即暂时不被禁锢,既引出了下句的“跃前庭”,又呼应了尾联中的“何必旧巢去”。
B.“翠网”“雕笼”写出珍禽被囚的场所之华丽,与珍禽失去自由的悲惨境遇形成对比。
C.“月圆”“花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界环境的幽静美丽,暗含了诗人的归隐之情。
D.诗歌表面上写山鸡,实际上是以物喻人,借“山鸡”来表达诗人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C.“暗含了诗人的归隐之情”错误。这两句写的是山鸡出笼看到外界美景后愉悦的心情。故选C。
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的主观情感的意象。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又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事物的形象。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的。因此,鉴赏古代诗歌,先要把握古代诗歌中的形象。从近年的高考考法来看,主要有4种考法:鉴赏人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分析意象含义(内涵)及作用。
一、鉴赏人物形象“四角度”
考法阐释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诗(词)人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分为诗(词)人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词)人(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②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③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词)人的形象特点。④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鉴赏角度
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人物 有的诗歌标题具有极强的暗示性,对形象、情感都有提示。如《最爱东山晴后雪》(杨万里)一诗,通过标题就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有的诗歌注释有暗示性。如《劳停驿》(欧阳修)的注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据此可以揣摩,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致是“被贬蛮荒、漂泊在外”的形象。
鉴赏角度 形象赏景物(意象),分析人物形象 要抓住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运用的意象来分析人物形象。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比如诗中若出现“菊”“狭径”柴门”等形象,则很可能塑造的是“远离官场、热爱自然的隐者形象”。
抓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要抓住诗歌中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仔细分析相对应的关键词,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如“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一句中,“醉眼”就是神态描写,这个描写能够体现出人物的“旷达洒脱”。
析典故,分析人物形象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为用典。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用典,词人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
鉴赏步骤 说特点 一句话概括诗歌中的人物是什么样的形象。
析例句 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巧,通过翻译诗句,具体解说。
明作用 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即诗人通过人物形象表达了什么感情。
【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①
戴复古
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
乾道②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
人歌黄霸③思遗爱,我颂朱云④有直声。
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
(注)①原题后尚有“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遗直,渡江以来一人而已”二句。王梅溪:名十朋,号梅溪,南宋大臣。②乾道:孝宗年号。③黄霸:西汉著名循吏,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推行教化,治行为当时第一。④朱云: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
在作者的心目中,王梅溪先生是怎样的形象?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王梅溪先生是一位立朝正直、德高望重、赤心为国、深受君主器重的大臣形象。他在朝为官,正直端方,有着远大志节,名声之重简直盖过华山,深受孝宗赏识,议论国事君主极为重视。去世多年,仁爱还留于后世,百姓仍然歌颂怀念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通过分析诗句内容可知,王梅溪先生应该是一位大臣。“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第一句直接赞美王梅溪先生有着远大志节,第二句用“重”“轻”形成对比,名声之重简直盖过华山,衬托王梅溪先生的名声之大。“乾道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结合注释内容“乾道:孝宗年号”分析,这样的君臣际遇是千载难逢的,也就是说王梅溪先生深受孝宗赏识。王梅溪先生关于国家大事的议论、观点等,令帝王惊叹,他的观点深受君王重视。“人歌黄霸思遗爱,我颂朱云有直声”,结合注释③④分析,用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的典故,来表达对王梅溪先生的称颂和赞美。“一瓣清香拜图像”,诗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遗像。最后两联表明百姓仍然歌颂怀念他。结合以上分析可知,王梅溪先生是一位有远大志节,有德行,有见解,忠君爱国,而且深受君王器重的大臣。
二、鉴赏景物形象“四要素”
考法阐释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即意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意境指诗歌通过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和意象的关系,简单地说,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意境则是指全篇作品所营造的整体艺术境界;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则是意象叠加、组合之后的升华。由于意境一词较为复杂,故在高考中常用“氛围”(偏重外部环境)、“心境”(侧重内心世界)、“境界”(外部与内部的融合)等词语称呼。从高考命题来看,对景物形象的考查往往有两种类型:一是画面描述题,二是意境赏析题,这两种类型有诸多相通之处,区别主要体现在前者答案要点有“画面特点”“画面内容(意象)”两部分,对情感分析一般不作要求;后者答案要点除以上两点,还有其所蕴含的感情、所运用的艺术技巧。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②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③这首诗(词)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④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鉴赏景物形象四要素
诗
中
赏
画 ①意象的色彩(明艳、清丽、素雅、黑冷等)。从意象的色彩去感受诗(词)人的情感。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淡酒”“晚来风急”“满地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意象全是冷色调,给人一种凄清、悲苦、孤零零的感觉。②意象组合的特点。从意象的组合方式去感受诗(词)人的情感。动静组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虚实组合—“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点面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等等。
鉴赏景物形象四要素
画中品诗 画中品诗,即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诗(词)人的情感思想。看画面形、色、动、静等概括意境,描绘图景,读一首诗,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呈现出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蕴含的内在情感,一般而言,色调明丽,画面鲜活,体现的情感就高昂乐观;色调阴暗,画面凄凉,体现的情感就低沉伤感。意境的常用术语: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闲适、雄奇优美、生机勃勃、肃杀荒凉、瑰丽雄壮、虚幻缥缈、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缘景明情 ①借助意象,品味意境。意境是诗(词)人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品味意境就要借助意象。②借助意象,体味情感。诗(词)的情景是水乳交融的。对诗(词)情感的把握离不开对意象的理解。考生首先要理解意象本身的特点,其次要注意意象的有关修饰语,这对把握诗(词)的情感很有帮助。
双层挖掘 古代诗词常是感情深沉、含蓄不露、富有哲理的,在表面意义之下,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义,这正是诗(词)人要表达的主题。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从字面看是写一段行程,水流急,船行快,实质是写诗人被赦时心情的轻松和愉悦。
答题步骤
①找意象,组画面(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再创造,力求语言优美。
②析特点,设意境(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意象的自身特征及特殊内涵,找到多个意象的共同特征,进而概括出意境的特色。概括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表感情,明作用(分析诗〈词〉人的思想感情) 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诗(词)人的思想感情或景物暗含的寓意。答案要具体,切忌空洞,答题时应尽量点出描绘的意象和意境所表达的感情,点明其在创设背景、表情达意、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比如只答“表达了诗人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有时这几步需要合在一起作答,并且具体作答时考生要根据题目要求灵活处理)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晓起即事因成回文寄袭美①
陆龟蒙
平波落月吟闲景,暗幌浮烟思起人。
清露晓垂花谢半,远风微动蕙抽新。
城荒上处樵童小,石藓分来宿鹭驯。
晴寺野寻同去好,古碑苔字细书匀。
[注]①袭美:皮日休,字袭美,与陆龟蒙为诗友。
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对“回文”的释义是:“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此诗回文后首联为“匀书细字苔碑古,好去同寻野寺晴”。请从“意境特点”“结构作用”“表达情感”的角度简析回文后的首联。
答案:①意境特点:开篇描绘了静谧安闲的意境。②结构作用:“晴”字统领全篇,引出下文写景的内容,通篇写的是放晴之后的景色;“同寻”二字照应题目“寄袭美”。③情感表达:表达了想要和友人一同赏景的期望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相关诗句意境特点、理解结构作用评价思想情感的能力。此诗回文后首联为“匀书细字苔碑古,好去同寻野寺晴”。首先理解句意:生有苔藓的石碑上的字迹精细匀称,因为喜欢便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一同去找寻远在荒郊野岭的寺庙。生有苔藓荒郊野外可见远离闹市少有人来的僻静之处,所以意境特点是静谧、悠闲、自在的。开篇创设宁静悠远的氛围,自得一份闲情雅趣,奠定了情感基调为悠游自在闲适淡然。其中的“晴”字总领下文,结构上“苔碑古”“同寻”照应题目“晓起即事因成回文寄袭美”,点明同游的人为“袭美”,并引出下文写景的内容,“驯鹭宿来分藓石,小童樵处上荒城。新抽蕙动微风远,半谢花垂晓露清。人起思烟浮幌暗,景闲吟月落波平”。通篇写的是天气放晴之后的景色,情感上表达了诗人在晴朗的日子里产生了闲心雅趣想要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袭美一同外出寻觅野寺,以便欣赏美景感悟自在闲适的美好时光,字里行间更寄寓一份美好的心愿,难忘友情,于是心生期盼,希望有朝一日能达成所愿和朋友喜相逢,并一起到山水田园间追寻快乐生活,不负好山好水好时光。
三、鉴赏事物形象“五关键”
考法阐释 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诗(词)人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词)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词)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运用的表达技巧,明确“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内容,是鉴赏事物形象的两个关键要素。
设问方
式 ①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②某物象有什么特征?③某物象象征什么(有何寓意)?④某物象寄托了诗(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何种情怀)?⑤诗(词)人塑造的事物形象有什么意义?请简要分析
鉴赏事物形象五关键
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一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不但有共同的语言,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并表现了对自然或社会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式。因此,考生在阅读古代诗歌时,对于诗(词)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月露风云等物象,要注意理解沉淀其中的特定意义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如《野菊》(杨万里)一诗中赏析“野菊”的形象,就要结合菊花高洁、脱俗的特定含义和文化内涵。
关注色彩色调,辨析物象特征。 ①关注时令色彩。古代诗歌中,不同季节的景物往往带有诗(词)人不同的诗(词)人感彩。早春的事物是欣欣向荣的,流露出的诗(词)人的情感多半是喜悦的:暮春则是感伤、惋惜和留恋的:秋冬则是凄清、肃杀和悲凉的。同时,把握诗歌的基调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②关注冷暖色调。古诗中所写物象有冷暖之分。暖色调物象流露出的诗(词)人情感往往是喜悦、欢快的,冷色调物象流露出的诗(词)人情感往往是忧郁、愁苦的。
鉴赏事物形象五关键
解读表现手法,把握事物形象。 诗歌的传情达意往往还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双关、衬托等修辞手法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了解诗歌这方面的特色,有助于对事物形象的把握。如《野菊》(杨万里)一诗是诗人的托物言志之作,诗人借野外之菊的孤芳自赏、率性自然,表达自己超凡脱俗的追求。
明确解题关键点,把握事物形象特点。
鉴赏物象需要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鉴赏时需从抓动词、副词,抓抒情、议论句,抓注释,关注隐含信息的关键点人手。
鉴赏事物形象五关键 联系诗(词)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词)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世间万物都有多面性,而诗(词)人在咏物时往往“只取一瓢饮”,即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吟咏成章,再加上不同诗(词)人的处境、性格、思想等的差异,因此虽同咏一“物”,但主题大多各异。例如,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人诬陷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慨叹的则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达的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清华(清高华贵)人”的志得意满,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又都融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
答题步骤 ①分析诗(词)中所描写的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②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③分析诗(词)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诗<词>人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诗<词>人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文与可墨竹
苏轼
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侧。与可既没八年而轼始还朝,见之,乃赋一首。
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
诗鸣草圣余①,兼入竹三昧。
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
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
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
谁云生死隔,相见如龚隗②。
(注)①苏轼曾赞文与可有诗、词、草书、画四绝。②龚隗:比喻阴阳两隔者之间的默契、知己交情。
“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文与可画中墨竹有什么特点?
答案:第一问:竹子似乎每时每刻都从树木和山石中生长出来,荒诞离奇超乎常法之外。
第二问:蓬勃生气;呈野生自然之态;有个性,不同一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意象特点的能力。“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一句,联系并序内容,可知描写的是画中之竹。“时时”一词,揭示所画之竹荒诞离奇,在于它似乎每时每刻都会从树木和山石中生长出来。画中之竹,“荒怪轶象外”说明所画之竹的不同一般,姿态奇特;“时时出木石”说明所画之竹显得格外蓬勃、富有生命力,呈野生自然状。
四、分析意象的含义(内涵)及作用“五角度”
考法阐释 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即熔铸了诗(词)人的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是诗(词)人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即“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古代诗歌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基本含义是固定的,考生熟悉这些意象的含义,有助于解读诗歌。分析、理解意象的含义(内涵)和作用是诗歌鉴赏中一种新的考查形式,这类题型命题方式单一,通常要求指出诗歌中某种意象的含义(内涵)或简要分析某一意象的作用等。
设问方式 ①概括某种意象的内涵。②指出诗中某种意象的含义(内涵)。③全诗重点写了某一意象,在描写上有何特点?④诗中前后两次出现某种意象,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意象作用分析角度 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②提供环境或背景的作用。通常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③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是最主要的作用。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中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诗人对国力衰微的哀叹”及“一腔的爱国情”。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具体作用由诗歌的具体内容决定。④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的作用,多表现在咏物诗中。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有的意象贯穿始终,是诗歌的线索。
答题步骤 第一步:分析表层属性。
第二步:探求深层含义(内涵)。
一、诗歌炼字“五角度”“三步骤”
考法阐释 炼字,即锤炼词语,也就是作者经过反复球磨,使用最妥帖、最精确、最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者表情达意。一首诗(词)中最精练传神的字,往往能使诗(词)句生动形象以至于“活”起来。这样的字通常是一些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设问方式 ①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③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哪个字可以统摄全篇?④诗中的某一词与另一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⑤有人认为诗中的某一词换成另一词更好,你的看法呢?
分析角度 ①从“描物”角度——分析该字在突出景物特点方面的作用。②从“造境”角度——分析该字在营造意境(氛围)方面的作用。③从“写人”角度—分析该字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④从“抒情”角度—分析该字在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⑤从“艺术”角度—分析该字在技巧运用或感染读者方面的作用。
答题步骤
①释含义:准确解释词语在诗词中的含义。②描景象:结合诗歌内容描绘该词所呈现的景象。③析作用:分
析该词在意境、主旨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六首(其六)
李白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①云。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①甘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淳化县甘泉山上。本为秦宫。汉武帝增筑扩建,在此接见诸侯王,夏日避暑。
赏析诗的前两句中“动”“连”二字的妙处并分析这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案:①“动”,燃起,暗指战争发生。“连”,连绵不断。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烽火在沙漠深处燃起,连绵直到甘泉宫,照亮了甘泉宫上空的云层。②这两个词渲染了(烘托出)敌兵进犯时嚣张的气焰和战争的紧张气氛,突出战争的形势非常急迫。③这两诗的作用主要是为下文突出将士们所向无敌,奋勇拼杀的勇敢气魄做铺垫,从侧面写出了将士们英勇无畏,御敌戍边的英雄气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和炼句的能力。(1)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烽火动沙漠”中“动”,是“燃起”之意,暗指战争发生。“连照甘泉云”中“连”是连绵不断之意。然后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指烽火在沙漠深处燃起,连绵直到甘泉宫,照亮了甘泉宫上空的云层。最后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两个词渲染了敌兵进犯时嚣张的气焰和战争的紧张气氛,形容敌人来势凶猛,军情紧急,突出战争的形势非常急迫。(2)这两句诗在诗歌的开头,作用可从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角度来分析。这两诗的作用主要是为下文突出将士们所向无敌,奋勇拼杀的勇敢气魄做铺垫,从侧面写出了将士们英勇无畏,御敌戍边的英雄气概。首联写沙漠中的烽火照到甘泉宫,形容敌人来势凶猛,军情紧急。颔联紧承前二句,形象地描写君王对敌情的态度,按剑而起,立即行动,召见将军,派兵出征。颈联正面描绘战斗场面:杀气冲天,鼓声陇底,字里行间都是刀光剑影。尾联写战争胜利结束,经过将士们纵横驰骋英勇杀敌,一举把敌人彻底消灭。所以开头这两诗的作用主要是为下文突出将士们所向无敌,奋勇拼杀的勇敢气魄做铺垫,从侧面写出了将士们英勇无畏,御敌戍边的英雄气概。
二、鉴赏诗眼“五角度”“四步骤”
考法阐释 诗眼,即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字、词。诗眼分为两种类型:“句中眼”和“篇中眼”。“句中眼”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篇中眼”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词或关键句。高考对古代诗歌中的“诗眼”的考查主要有两个角度:①找出诗歌中的诗眼;②赏析诗眼的具体作用(比如在抒发情感、描写画面、刻画人物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②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③本诗是怎样以“××”统摄全篇或贯串全篇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④这首诗××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⑤有人说,本诗诗眼是“×”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确定角度 ①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②修辞上: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③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往往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④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⑤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五个字。
答题步骤 ①找出诗眼。如果题目中已经给出了诗眼,则此步骤可以省略。②解释含义。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③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绘景象,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注意看看这个字(词)有没有构成特殊的语法现象,或有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表达技巧。如果有这些方面的内容,分析时需要点出来。④点出效果。点出该字(词)的表达效果,如突出了怎样的意象特点、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②。
(注)①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②《梁甫吟》:古乐府中的一首葬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内容说明理由。
答案:本诗的诗眼是“伤”字。(它为全诗奠定了悲怆气氛,为下文抒情作铺垫)理由:①客居他乡之伤。诗人登楼望远,满眼繁花反衬诗人满腹愁思,抒发客居他乡的漂泊与伤感;②国家多难之伤。外族入侵,战乱频仍,诗人忧国忧民,为国家灾难而伤心;③壮志难酬之伤。虽仰慕诸葛亮那样的先贤,但难遇明主,为壮志难酬而伤心;④对君主任用奸佞之伤。借后主刘禅宠信宦官最终亡国的历史表达对当今朝廷昏庸无道、任用奸佞的伤心。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的能力。由全诗来看,诗眼在首句“花近高楼伤客心”中,为“伤”字。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在行文上,先写诗人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因此“伤”字为全诗奠定了悲怆气氛,为下文抒情作铺垫。客居他乡之伤。同时,诗人登楼望远,满眼繁花反衬诗人满腹愁思,抒发客居他乡的漂泊与伤感。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锦江”、“玉垒”是登楼所见。诗人凭楼远望,锦江流水挟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像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诗人联想到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颈联“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中,北极,星名,居北天正中,这里象征大唐政权。上句“终不改”,反承第四句的“变古今”,是从前一年吐蕃攻陷京城、代宗不久复辟一事而来,意思是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寇盗”“相侵”,进一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凯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在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以此表达国家多难之伤。尾联“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的意思是:可叹那亡国昏君刘禅竟也有专门的祠庙!已近黄昏了,我也学习孔明,姑且作-首《梁甫吟》吧。此处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诗人的个人怀抱,同时抒发壮志难酬之伤和对君主任用奸佞之伤。
三、诗歌炼句“四步骤”
考法阐释 “炼句”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鉴赏。赏析诗句这种题型综合性很强,自由度很大,考生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
设问方式 ①请分析某句的表达效果。②某句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③某联(句)又作某某,你认为哪一种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答题步骤 (1)理解意蕴: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既是赏析诗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赏析诗句的一个角度。关注两点:①着眼全篇,理解诗句的表层意思。回答此类题时,要着眼全篇,不能孤立地评析某一诗句。②概括内容,分析诗句的深层意思。细读全篇之后,看这一关键句写了什么内容(2)多角度赏析:①语言上:句子倒装——错位的美,句子对仗——整齐的美,适当省略——韵味悠长,长于炼字——凝练的美。②表达技巧上: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③结构(构思)上:a.首句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等。b.中间句作用——承上启下。c.尾句作用——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表现情感;以景衬情(用什么景衬托什么情)或以景结情,含蓄隽永。(3)点出该句(联)所营造的意境、氛围及所表现的情感、艺术效果,情感是重点。(4)按题目的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细心检查答案。
【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结合作者的境况,谈谈你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案:个人境况: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诗句理解:时值战争未平、国家多难,因而老泪纵横。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诗的尾联意思是:遥望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一想到这,凭轩遥望的我不禁老泪纵横。结合颈联可知,诗人此时年老多病,亲友没有音信,自己晚境凄凉,只能孤舟相伴,而此时此刻他心中想的仍然是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止,表达了自己年事已高,报国无门的悲苦。诗人不只是写出了自己的孤苦无依,更体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四、鉴赏语言风格“三角度”三步骤”
考法阐释 语言风格就是诗(词)人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诗(词)人的艺术特色,往往与诗(词)人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有关,不同诗(词)人或同一诗(词)人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也往往表现出不同风格。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从高考全国卷命题来看,既可以在选择题中考查,又可以在主观题中考查。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③这首词是怎样体现辛词的豪放特点的?
分析角度 分析角度
从特殊字词切入
,推敲语言风格
①从字词的功能着手 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三类最为常见的词语,是构建诗歌语言风格的主要支撑。如王维《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出现了“空”“新”“明”“清”等形容词,营造了一种清新、灵动的氛围,给读者以纯净、淡之感。这便体现出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②从字词的色彩,味道着手 字词的色彩指在具体的诗歌语境中,字词所体现出来的褒贬、雅俗等意义。字词的味道指个别字词在诗歌中所具有的固定特征。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在这首诗中,“萧萧”一词带有明显的“悲凉”味道,而“独”又将这种情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③从字词的韵律、音节着手
诗歌的韵律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观表达。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的使用不但增强了韵律感,也营造了一种清冷悲凉的氛围,展现出凄切哀伤的语言风格。
分析角度
从表达技巧切入,感知语言风格 为了增强诗歌的艺术特色,诗人往往要使用表达技巧,特别是修辞手法,其中,比喻、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最为常见。比如,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的清澈和山的肃穆。再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让读者宛若目睹了瀑布的恢宏气势,一股豪迈飘逸之风从字里行间自然地体现出来。
从典型意象切入,品味语言风格 意象承载了诗人深厚的情感,所以在对意象的使用上,诗人往往是有选择性的。这里所说的“有选择性”,是指诗人选择与自身的写作风格相关的典型意象。比如,王维笔下的“云、月、鸟”已经成为他的写作标志。他笔下的“云”,有白云、暮云、浮云、春云、黄云、归云等,如“唯应见白云”“坐看云起时”,纵横交织,形成了王维诗清新淡雅的语言风格。
答题步骤
①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析作用: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溪早春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杨万里的诗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请选出最能表现这一特点的一联诗句试作赏析。
答案:颔联观察细致,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早春柳枝绿时,总是首先从下垂的枝条末梢部分开始,故说“垂处绿”;而桃红初绽时,也总是从上伸的枝条末端开始,故说“末梢红”。描写细致入微,“下来”“上去”将“高柳”“小桃”人性化,分别写了柳条桃枝的动态美,语言形象活泼。表现了诗人对早春到来的欣喜欢愉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能力。解答本题首先在整首诗歌中找出“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特点的诗句,然后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分析该诗句“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体现在何处即可。通读诗歌,可发现本诗的颔联“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最能体现“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的特点。颔联“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写柳绿桃红的早春景色,早春柳枝返绿时,总是首先从下垂的枝条末梢部分开始,故说“垂处绿”;而小桃花初绽时,也总是首先从上伸的枝条末端开始,故说“末梢红”。这“垂处绿”“末梢红”充分体现了诗人观察细致的特点。“下来”“上去”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高柳和小桃以人的情态。“下来”写出柳条低垂的特点,而“上去”写出桃树枝条向上长的特点。“垂处绿”,“末梢红”,则正是他们在春天到来时的显著变化。这两句观察细致,造语新颖,紧扣题目“早春”写出“动人春色不须多”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愉悦之情。
考点1 修辞手法
鉴赏修辞手法“三步骤”
考法阐释 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手法,二是说明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此类题型所涉及的修辞手法中,比喻、比拟、夸张、借代是考查重点。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不能泛泛而谈。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作用。②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某一句的妙处。③诗中某句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它的艺术效果。
答题步骤 ①准确指出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运用这种修辞手法。③此修辞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注)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药:芍药。
请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
答案:颈联运用了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宿”字赋予花以人的情态,说花的影子也仿佛同作者一样借宿在茅屋,显得尤为生动;“滋”字则生动地写出了种满芍药的院落因久无人来而渐生青苔的情景。两句描绘了一幅清幽、和谐、美好的月夜图,生动地体现了作者对这种隐居环境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理解诗句含义:这两句写夜宿茅屋,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分析诗句表现手法特点及诗句蕴含的感情:本联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滋苔纹暗指主人王昌龄已好久不在,此时院落环境幽静。从诗句的局部看,“宿”字是“住宿”的意思,这就赋予花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的描写了花的影子也仿佛同作者一样借宿在茅屋,表现和谐、美好的月夜图景。两句描绘了一幅清幽、和谐、美好的月夜图。这就暗示主人不在已久,生动地体现了作者对这种隐居环境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因为主人不在,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
考点2 表达方式
鉴赏表达方式“三步骤”
考法阐释 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所谓表达方式的评析就是指能辨析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以及这些表达方式所起到的作用。
设问方式 ①某诗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技巧)?有什么作用?②诗歌中的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③诗歌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是怎样处理的?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指出诗歌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诠释这种表达方式。第三步:阐明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①借古伤今(借典故抒情)。全诗借贾谊被贬,暗寓作者迁谪之悲,微露讽世之意。②借景抒情。借对“秋草”“寒林”“日斜”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孤寂。③直抒胸臆。首联“留”“悲”,尾联“怜君”,直接抒发了被贬的愤懑与悲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题重点考查抒情的方式。首联“万古惟留楚客悲”中“悲”和尾联“怜君何事到天涯”中“怜”都直接流露诗人的情感,属于直抒胸臆,“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这是借景抒情。从全篇来看,诗人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这是借典故抒情。如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诗人借贾谊被贬,暗寓作者迁谪之悲,微露讽世之意。
考点3表现手法
鉴赏表现手法“三步骤”
考法阐释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表现手法可以理解为艺术手法、写作手法等。重点考查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对比、衬托、用典、比兴等。
设问方式 ①试赏析本诗的某种手法。②请结合诗句说明某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③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即用一两个词准确地指出诗歌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第二步,阐述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运用,即结合相关语句阐释诗人是怎样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第三步,分析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分析此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有时,可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糅合在一起。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镜湖野老所居
马 戴
湖里寻君去,樵风①往返吹。
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②移。
沤苎③成渔网,枯根是酒卮。
老年唯自适,生事任群儿。
[注]①樵风:顺风。②葑田:将湖泽中葑泥移附木架上,浮于水面,成为可以移动的农田。③沤苎:沤麻。
颔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赏析。
答案:诗人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描写镜湖野老所居的安宁自适环境。“树喧巢鸟出”用鸟在树上的巢中啼唱的喧闹之景衬托鸟出之后湖边一片安宁的静景;“路细葑田移”则用湖边小路蜿蜒的静景衬托湖中葑田在风中移动的动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颔联是“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此句表现镜湖环境的安静。上句“树喧巢鸟出”描写鸟儿从巢中钻出,叽叽喳喳地鸣叫,恰恰说明此地无人打扰,鸟儿自由自在。这是以动衬静的写法,用鸟在树上的巢中啼唱的喧闹之景衬托鸟出之后湖边一片安宁的静景,描写镜湖野老所居的安宁自适环境。下句“路细葑田移”,“葑田”是“将湖泽中葑泥移附木架上,浮于水面,成为可以移动的农田”,小路蜿蜒不动,恰恰衬出葑田的移动,这是以静衬动。
考点4 结构技巧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诗歌的篇章结构即诗歌的行文脉络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古代诗歌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做铺垫,而观点态度、思想感情也一定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阐发。诗歌的结构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先景后情、以景结情,(2)重章叠句、铺垫、照应、过渡,(3)开篇点题、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这类试题的一般答题步骤:第一步,指出技巧;第二步,分析运用。(即联系相关的诗句分析这种结构技巧的具体运用情况)。
诗歌结构技巧“五考查”
1.考查整体结构
古诗词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做铺垫,而观点态度、思想感情也一定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阐发。当然也有先情后景的。下笔即写情,类似开门见山。从具体的形式看,各有不同:有时间空间结构的,也有前后文形成转折的;有前后照应的,也有层层深入的。着眼于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查,往往注重对诗歌的构思特点、构思脉络、结构层次等的分析。
【设问方式】
(1)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试简要分析。(2)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3)分析这首诗歌的构思脉络。(4)这首诗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构思脉络就是行文思路或结构。其规律是起—承转—合。或者简单地说,就是景(事)——情(思)。具体地说,“起”,就是起句写眼前所见之景,或者心中所思之事,作者找到某种契合点引起所咏之辞;“承”,就是承接起句的契合点,对所要描写或叙述的对象进行具体刻画,而这个刻画往往是与下文有着紧密联系的;“转”,就是在上文似乎刻画得一般的层面的基础上,转向与作者思想情感紧密关联的、或与上文构成波澜的、或触发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触发点,对这个触发点进行描述,从而为下文所表达或抒发的思想情感做准备;“合”,就是作者在上文写景或叙事的基础上,所表达或抒发的合理合情的思想情感。回答这类“构思脉络题”,就是要弄清楚各层次的内容,对各层次的层意进行概括,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表述时要说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即开头、中间和结尾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考查行文线索
【设问方式】
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解题思路】
古代诗歌中往往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或者是人,或者是物,或者是景,或者是情。线索往往体现在诗词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或诗句中。叙事诗中的线索,往往把显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事件联结成为一个整体;在情景交融的抒情诗中,线索往往把意境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着眼于对诗歌线索的考查,往往注重对诗歌情感变化层次和一篇之纲的分析。解答这类题目,要善于寻找诗词中的标志性语言,如在以时空为序的诗词中要注意寻找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和句子;在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诗词中,要注意诗词关键位置上的抒情议论句。
3.考查句子的结构作用
【设问方式】
(1)某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某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某句放在某位置上行不行?为什么?
【解题思路】
古诗词在结构上往往讲究“起、承、转、合”。起句就是开头的句子,其作用是总领全文,一般有渲染气氛、埋下伏笔、提示下文、奠定基调、点明题旨等方面的作用;中间的句子往往是承句,一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文铺垫和蓄势;意思发生转折的句子就是转句,它是文本的思路和作者的情路转换的明显的语言标志,通常是诗歌的关键处;结尾句就是合句,通常有总结全诗、点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注意: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说明回答哪个方面的作用,那就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
4.考查开头结尾
【设问方式】
(1)这首诗开篇有何特点?(2)分析诗歌起句与结句的艺术特点。
【解题思路】
对于这类题目的回答,可以从结构特点、表达特点上来考虑,也可以从语言特点上来考虑。
5.考查关键词语的结构作用
【设问方式】
(1)诗中某字词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诗中某字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在诗中的作用,不外乎以下几种;或是诗眼,或统摄全篇,或收束全诗,或是线索,或烘托、对比、衬托。在高考对诗歌篇章结构的考查中,命题者往往着眼于关键词语在结构上的主要作用,从各个角度设置题目。
注意: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说明回答哪个方面的作用,那就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行
雍陶(注)
不倚军功有侠名,可怜球猎少年情。
戴铃健鹘随声下,撼珮骄骢弄影行。
觅匠重装燕客剑,对人新按越姬筝。
岂知儒者心偏苦,吟向秋风白发生。
(注)雍陶(805—?)。字国钧,成都人。出身贫寒。文宗大和八年(834)登进士第,曾任侍御史、国子毛诗博士、简州刺史,世称雍简州。后辞官闲居,养病傲世。不知所终。
诗的最后两句有什么含意?怎样理解它和前六句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答案:含义:哪里知道儒者心中的悲苦,只能对着秋风悲吟,徒生白发。表现诗人身为儒者的懊悔之情。关系:①前六句是诗人借少年任侠的形象,表现自己对少年侠气的向往;②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抒发诗人自己对读书入仕的反思与悔恨;③后两句与前六句形成鲜明对比,一贬一褒,抒发作者对少年豪侠生活的向往、对儒者悲哭生活的追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及分析诗歌结构的能力。诗歌最后两句是反问句,“岂知”意思是:哪里知道;哪里知道儒者心中偏于悲苦呢?“吟向秋风”即面对秋风吟诗,“白发生”感叹自己已生出白发,却仍一事无成,充满对自己身为儒者而非侠客的悔恨之情。诗人自己是一位出身贫寒的儒者,诗歌前六句都在描写一位侠名赫赫、身手矫健、意气风发的少年游侠,结句则感叹自己作为儒者心中充满悲苦,哪里像少年游侠那样自由自在呢?所以前六句写游侠是表达了诗人对少年侠气纵横的向往,而结句则直接抒发了自己未能成为游侠,却成为了儒者的悔恨之情。前后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悔恨。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古代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此考点要求从内容、主题、思想、感情四个方面对古代诗歌进行评价,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侧重于概括诗歌的主旨和简析形象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侧重于对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情感倾向及诗歌局限性的评价。
考点1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评价思想内容“六关注”“三模板”
考法阐释 ①理解诗歌语句的意思,根据诗歌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总结诗歌的主旨;②分析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③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性。
设问方式 ①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②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心境、心情、人生理想、人生态度)?③诗歌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④作者的情感有哪些变化?⑤请概括作者的情感。⑥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题关注
关注题目 诗歌的题目是作者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它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它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关注作者 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分为两类:一类由作者代言,即作者设想自己就是诗歌中的人,为他们奔走呼喊,代他们倾诉衷肠;一类是作者自己,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作者自身的形象。无论是由作者代言还是作者自己,了解作者的生平,对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
关注注释 在做题的时候,如果看不懂诗歌的内容,最聪明也最有效的方法是看诗歌的注释,因为有时候注释就已经点明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题关注 关注关键词或诗眼、词眼
诗眼是一句诗中或一首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最生动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
关注意象 诗歌以抒情言志为目的,而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寄托情感的地方。诗歌的根本是情感,而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抓住意象这个切入点,我们就能与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关注典故 古代诗人为了表达得委婉一些,往往喜欢用典,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为了更理直气壮一些,也会借典故以古喻今。
答题模板
①情感概括题 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情感基调。“情感基调”多用表示情感的一至两个双音节词表示,如惆怅、孤独、欣慰、愤懑、激愤、悲愤、闲适、恬淡等。“原因(或情境)”是指出于什么原因(或情境)而产生的这种情感,如陆游《书愤》表达的是一种悲愤之情,这种情感是由报国无门而产生的。
②情感分析题 ①具体+概括:先对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然后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②概括+具体:先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然后对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分析时一定要结合语言,说出情感的依据和来由。所谓“分析”,就是要结合诗句,说出情感的依据和来由。分析时既要扣住具体字词,又要兼顾全诗,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同时,要抓住具体的词句、意象进行分析,不可笼统、空泛。必要时,还要结合情感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③情感评价探究题 这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题步骤为:第一步,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和原因。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齐天乐·蝉
王沂孙①
一襟余恨宫魂断②,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珮流空,玉筝调柱③。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④。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薰风⑤,柳丝千万缕。
(注)①王沂孙:南宋末年著名词人,亲历南宋覆国之变。②《古今注》上说,齐国王后怀恨而死,魂魄化为蝉,飞到皇宫庭院的树上,不断哀鸣。③“瑶佩”喻指蝉,“玉竽”喻指蝉声。④汉武帝铸造手捧承露盘的金铜仙人;曹魏时,金铜仙人被移走,再不能存接露水,流下沉重泪水。⑤熏风:和风,特指夏天的南风。
有人评价这是一首咏蝉词,别有政治寄托,饱含“黍离”之感。请结合最后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①最后两句景象光明。②“谩想”指空想,蝉的美好年华不再回来了风”“柳丝”代指两宋盛世,表达了盛时不再的悲哀和亡国之痛,确有“黍离”之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首先理解“黍离”之感,指的是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最后两句“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意思是,她只能徒然追忆当年自己欢笑在薰风中,柳丝万缕飘飞的美景。夏风吹暖,柳丝摇曳,那正是蝉的黄金时代。辉光虽甚,但已属昨日之黄花,欢乐不再,徒增痛苦而已。这里“谩想”指空想,“风”“柳丝”代指两宋盛世。以寒蝉“谩想”,一笔将希望抹去,借咏秋蝉托物寄意,表达国破家亡、末路穷途的无限哀思,酸楚之至,确有“黍离”之感。
考点2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观点态度“三步骤”
考法阐释 ①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诗歌形象寄寓其中的人生感悟或生活理念等。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等。②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评价作者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的态度,也包括评价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观点的进步性或局限性。
设问方式 ①……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②诗(词)人对×××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③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有人认为×××,也有人认为两者都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④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词)予以分析。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表明观点。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诗句阐述理由。第三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又示宗武①
杜甫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②。
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③,达者得升堂。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年),时作者在夔州。宗武,杜甫次子,时年十五岁。②青玉案,指古诗;紫罗囊,指戏具。③曾参与游夏:曾参、子游、子夏,皆孔子弟子。曾参以孝行称,子游、子夏以文学称。
《论语》载,孔子独立庭院时,看到儿子孔鲤经过,便询问其学习情况,并教导他“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本诗中杜甫教导宗武与《论语》中孔子教导孔鲤,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教育内容都涉及文化学习和行为规范。杜甫希望宗武饱读诗书,不要玩物丧志;孔子要求孔鲤学习《诗》《礼》,以礼处世。②教育方式都是相机而教、及时引导。杜甫看到宗武读书写诗,便趁机加以引导;孔子抓住孔鲤经过身边的机会,及时通过谈话进行引导教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评价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从教育内容上看:杜甫主张“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即应该试着吟诵像张衡《四愁诗》那样的古诗,而不要羡慕谢玄玩香囊一类的嬉戏。杜甫希望宗武饱读诗书,不要玩物丧志。孔子主张“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即要求孔鲤学习《诗》《礼》,以礼处世。从教育方式上来看:杜甫看到宗武“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知道他已经懂得按律写诗,也会摊开书本坐在桌前看书了,于是相机加以引导。孔子是独立庭院时,看到儿子孔鲤经过,询问其学习情况,抓住孔鲤经过身边的机会,及时通过谈话进行引导教育。
比较鉴赏是指诗歌之间的比较阅读分析,品评诗歌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从而鉴赏诗歌的不同风格。诗歌比较鉴赏在设题上基本上是遵循“求同辨异”的原则,即所选诗歌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主要考查点有:①比较写作手法;②比较意象内容;③对比语言风格;④对比思想感情及主旨。
考点1 比较写作手法
释义 不同的诗歌,在情感的表达上会有所侧重,在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上也有异同。对比这些异同,能够考查考生的整体理解能力。
方法 ①明确题干要求,注意题目是要求分析“相同点”还是“不同点”;②运用先分析相同点再分析不同点的思路来答题;③要结合诗歌所写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具体分析,在分析中体现其相同点或不同点;④组织答案时,应先指出其所用手法,继而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
模板 前诗运用了××手法(具体分析),表现出诗人的××,抒发了××的情感;后诗则运用了××手法(具体分析),表现出诗人的×××,抒发了××的情感。
【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晓至湖上
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水。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在表达技巧上,“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有共同之处,请简要说明。(限45个字以内)
答案:①都从声、色(视觉、听觉)两个角度进行描写。②写景都动静结合。③都使用了对偶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表达技巧的能力。储诗中从“色”“声”二字可看出,上句写视觉所见色彩,下句写听觉所闻声音;而厉诗中“折苇”摇动有声,是写听觉所闻,观山见“影”,是写视觉所见,可见两句都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两诗中“声”为动,“映地为天色”“遥山淡无影”为静,故也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此外,这两句以“映地”对“飞空”,“为天色”对“作雨声”;“折苇”对“遥山”,“动有声”“淡无影”。两句均运用了对偶修辞。
考点2 比较意象内容
释义 对于诗歌形象的对比鉴赏,往往着眼于不同诗歌所选用的同一形象(意象),但是这个形象(意象)又拥有不同的内涵,承载着不同的情感内容。
方法 分析形象(意象),首先要把握全诗的情感,在诗歌主题的统摄下,把握诗人情感和诗中景物的内在关系。诗人的情感决定并影响着诗人对意象的选择和描绘,意象又凝聚并表现着诗人的情感。不要单就景物谈景物,那样可能会离题万里。
模板 这两首诗都写了××形象(意象);前者侧重写了××,抒发了××情感;而后者则着重写了××,抒发了××情感。
【例】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①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②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夭艳:艳丽,此处指艳丽的桃李。②量移:唐宋时期公文用语,指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这里是反语,意思是被贬到远处。
这两首诗在手法上是相同的,而“竹”的形象及其寓意又有不同之处。请对这“异”与“同”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同:两首诗都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异:①郑诗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②王诗写出了竹子潇洒、清荫、耐寒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清高不俗、贞洁不渝的品格。也表露诗人的牢骚不平和自我宽解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以及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这两首诗在题材上的共同之处,都属于咏物诗,所以在表现手法上是相同的,都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不同的是,郑诗中的竹生长的环境恶劣(“立根原在破岩中”),经历众多的危难(“千磨万击”),而又“还坚劲”,写出了竹的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诗人写竹就是写自己,竹的生长环境就是诗人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竹的坚贞就是自己的写照,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王诗第一、二句是对竹子的描写。写官舍北窗边数百竿的竹子不知是谁种下的,但如今伴诗人苦吟非常相称。点出“官舍竹”,即为“闲官”。第三、四句是诗人对竹子所展开的联想。春日,桃李东园争宠,竹子却静静独守坚贞,它要直待冰雪岁寒日,才向人们昭示并证实自己不渝的操守。诗人仿佛不期遇见了可以倾心交谈的知己,全身沉浸在一片碧绿透明的溪流里,这里诗人有形象上的暗示与精神上的契合,是以竹自况,暗寓了自己不愿随势就俗的清高品格。第五、六句把竹与人的生活联系起来。竹声与琴声共生雅趣,竹影与棋局同助清欢。表现出物我同趣的画面,和谐一致。第七、八两句是诗人对今后仕途的设想。即使明年调往别处,今年冬天还能雪里看竹,结为岁寒之友,既具骚人风致,同时照应颔联中“独守孤贞待岁寒”。此诗以竹自喻,人物融合,自然贴切,语浅意深,情味隽永,表露诗人的牢骚不平和自我宽解。
考点3 对比语言风格
释义 不同诗人的语言风格本来就不一样,诗人的不同心境、不同表达目的又往往决定了诗人在诗歌中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不同的诗歌即使有时候运用同样的意象,针对同样的话题,其语言表达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对比中鉴赏、体会其不同的用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方法 ①明确所比较诗歌的主要内容;②结合所用手法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③在内容与情感的基础上分析其不同的语言风格。
模板 前诗运用了××手法,语言上××,抒发(表现)了××情感(主题);后诗运用了××手法,语言上××,抒发(表现)了××情感(主题)。
【例】阅读下面两首诗,比较两首诗在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的不同。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①
杜甫 李白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①:本诗又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是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时所作。
比较两首诗在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的不同。
答案:思想情感:杜诗中,①身世凄凉之感,诗人漂泊在外,生活窘困,以舟为家,既老且病,亲友音信全无。②忧国伤时之情,“戎马关山北”写出国家动荡不安,处境沉浮。李诗中,诗人此时正遇大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义,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因此全诗流露了一片喜悦之情。豪情逸志,溢于言表。艺术风格:杜甫的《登岳阳楼》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可用沉郁顿挫概括。李白这首诗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想像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来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情感和鉴赏诗歌艺术风格的能力。杜诗为登楼抒怀之作,侧重写实。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叙事写景。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透露了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尾联“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忧国优民,禁不住老泪纵横了,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此诗意境开阔宏丽,表现手法变化多样。首联叙述,交代登楼缘由;颔联描写,绘制宏阔壮观图景,又运用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尾联又运用了抒情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李诗描写了诗人登岳阳楼游赏玩乐的情景。首联“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写登高临远、俯视下界所见到的辽阔景象。以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来烘托岳阳楼的高耸。这两句意境阔大,诗人炼词造句给人一种雄浑豪放的感受。颔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写仰观天宇所感。“愁心去”“好月来”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畅然一适的愉悦心情。颈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极言岳阳楼高耸入云。用夸张之笔,突出心情的愉快。尾联“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写酣饮之乐。全诗就完整地写出了秋风明月下的浩荡无边的洞庭夜景,通过优美的意境描写,表达了诗人流放获释以后的喜悦心情。此诗风格意气豪放,境界阔大,采用夸张、想象等手法,抒情写景有一种长风浩荡的笔力。
考点4 对比思想感情及主旨
释义 不同诗人的不同作品中或者同一诗人在不同阶段的作品中,出现同一内容,往往寄托着不同的情感,抒发着不同的情思。这都是由个人所处时代及经历的不同而导致的。
方法 ①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分析作者的心情;②根据诗歌的类型,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感情;③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诗歌主旨,进行恰当的鉴赏。
模板 ①相同点:两首诗都写了××,表现出××的心情②不同点:前诗侧重表现××,后诗侧重表现××。
【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蜀相⑴
丞相祠堂何处寻⑵?锦官城外柏森森⑶。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⑷。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⑸。
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今成都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习题2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1.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词从“碧艾香蒲”入笔,“处处忙”“儿共女,庆端阳”写出了端午时节的忙碌和节日中共享天伦的乐趣。
B.上阕的最后两句“空惆怅,谁复吊沅湘”,给全词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为下阕悼念屈原奠定了情感基调。
C.“《离骚》读罢总堪伤”,写出了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包含了对屈子大义的崇敬和文人的惺惺相惜。
D.“树转午阴凉”,以景结情,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余韵缭绕的效果,作者的悲喜之情蕴含其中。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一剪梅
宋·刘克庄
小序:余赴广东,实之①夜饯于风亭。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②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③。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①实之:王迈,字实之,刘克庄好友。②元:通“原”。③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束缊”指用乱麻搓成火把。“束缊宵行十里强”,写出连夜行路之景,紧扣小序中“饯”字。
B.刘郎:指作者自己。唐代刘禹锡多次被贬,自称“刘郎”,此处借此称谓暗指个人身世。
C.全词语极夸张,情极大胆,豪爽、超迈,淋漓酣畅,充分体现了辛派词人的特色。
D.“旁观拍手笑疏狂”,旁观者鼓掌大笑,与作者和王迈高谈阔论的狂态相映成趣。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结合诗句分析,分点作答。
3.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问题。
山房春事二首
岑参
其一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①,一片山花落笔床。
其二
梁园②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①衣桁(héng):衣架,挂衣服的横木。②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中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的语言清新明快,风格迥异于我们学过的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其一的三、四两句借柳枝与山花来写风,彰显出诗人观察的细微与笔力的不凡。
C.其二的一、二句,诗人在乌鸦的一片聒噪声中,进入萧条荒凉的人家,极自然。
D.其二的最后一句,诗人在萧条的主画面背景上添上几笔艳丽的色彩,构思精巧。
2.两首诗均写了山房春光,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试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欲与元八卜邻①先有是赠
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②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③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注】①卜邻,选择做邻居。②墙东,出自《后汉书·逸民传》,指隐居之地。③绿杨,出自《南史·陆慧晓传》:“慧晓与张融并宅,其间有池,池上有二株杨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直抒胸臆,诗人与元八志趣相投,都渴望隐逸,不谋求自身的功名利禄。
B.颈联直述与反问,暂时外出尚且期待良侣偕行;长期定居,又怎可不择佳邻
C.尾联由喜转悲,即使与好友为邻,可常与好友见面,自己还是难免孤独终身。
D.全诗语言平白浅切,生动自然,与他惯常"老妪能解"的诗歌风格如出一辙。
2.颔联有怎样的表达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张谷田舍
储光羲
县官①清且俭,深谷有人家。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②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自说年来稔,前衬酒可赊。
【注】①县宫:陪作者巡视的县令。②碓(duì);用来舂米谷的器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出作者要拜访的人家乃居于深谷之中,引出了下文对山村田园风光的描绘。
B.颔联“入”字用得极妙,赋予了“径”灵动的生命力。仿佛这条小径受到这茂林修竹的吸引,想要进到它的最深处。
C.颈联描写在春水流淌的山涧之中,石碓不停转动,一架架木梯子斜靠在桑树旁边,农民们忙碌的劳动生活让作者写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D.尾联诗人由衷感叹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而听说前边的村子,买酒还可以赊账,可见此处民风古朴。
2.本诗生动再现了作者理想之中的田园生活,可以看作储光羲版本的《桃花源记》,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样的理想生活具备什么条件?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D;
2.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解析:1.“作者的悲喜之情蕴含其中”错误,作者在端午“读罢”《离骚》,伤感之情油然而生。而那些忙着“庆端阳”的人们,却无人解“其中味”,更令人惆怅无比。词人非常希望大家能记住这位富有“忠义气”,美好的品格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的屈大夫。词人没有“喜”,只有“悲”。
2.这首词以端午节为载体,从眼前所见的荆楚端午风俗写起,描绘出一幅热闹繁忙的景象。全词运用对比手法,从“碧艾香蒲”入笔,“处处忙”道出了端午时节的忙碌。“儿共女,庆端阳”,描摹出一幅合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温馨画面,刻画出了中华民族在节日之中共享天伦的乐趣。在这热闹喜庆的节日里,词人却“空惆怅”,与“庆端阳”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下阕直抒自己的感情,仍然运用了对比手法,写追悼屈子之情思。“往事莫论量”,确实,千年已过,人们记住最多的不是屈子的《离骚》,而是汨罗江投河自尽的忠义气节。“千年忠义气,日星光”,日星本是天地的精华;终明而不灭,将屈原的千古大义与日星之光相提并论,并不为过,大忠大义,理当被永世铭记。“《离骚》读罢总堪伤”,此一句不单单写出了词人对屈子大义的崇敬,还道出了文人的惺惺相惜。“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千年已过,便是悲歌大义,也没有几人记得;便是记得,也没有几人能解。下阕以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2.答案:1.A;2.①开始愁苦:词人屡次遭贬,今又夜赴广东,天寒地冻夜路难行,自然心生愁苦;②接着欣喜:遇友人相送,更能把酒畅谈,词人深感欣喜;③最后慷慨奔放:词人的欣喜之情在狂放不羁的情态之中,发展到顶峰,即使旁人不解议论,词人也睥睨世俗、纵情任性。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的能力。A.“紧扣小序中‘饯’字”错误。应是紧扣小序中的“夜”字。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作答时要注意结合诗歌中的词语“天寒路滑”分析“心生愁苦”,结合“送刘郎”“酒酣”分析“欣喜”之情;结合“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分析“睥睨世俗、纵情任性”的情感。
这是一首抒写与友饯别的令词。全篇表达了词人傲视世俗的耿介个性,是他主动向社会发动“攻击”的狂放表现。上片先写自己将在天亮之前拿着火把,走十多里的路,不可背负过重,便把衣囊抛弃,只挑着诗囊上路。“宵行”已露旅途之苦,起句“束缊宵行十里强”,开门见山地描写连夜而行的情状。“天寒路滑马蹄僵”中“寒”“滑”“僵”三字极言自然条件的恶劣、旅途之艰苦。词人屡次遭贬,今又夜赴广东,天寒地冻夜路难行,自然心生愁苦。
“元是王郎,来送刘郎”写友人相送之谊。二人分手在即,却并不伤别感慨,而是痛饮酒酣,豪情满怀,谈文论诗,词人深感欣喜。
二人高谈阔论,以致惊动了东邻西舍。最后三句写道:当别人笑他疏狂时,他满不在乎地回答他们,并不以疏狂为意。这正是对当时束缚思想的、严酷的礼法制度的挑战和抗议。 “疏又何妨,狂又何妨”,态度明确坚定,可谓狂上加狂,雄放恣肆,豪情动人。
3.答案:1.C
2.第一首诗,诗人写了春光,翩翩的蝴蝶和蜜蜂,最后以柳枝和山花展现了春风的柔和,写出了春天大道生机,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前途充满信心。第二首诗,诗人写了昔日繁华的梁园现在满目萧条,而花朵依旧盛开。以乐景写哀情,诗人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解析:1.“进入萧条的人家”错,诗中用的“极目”是向远处看,萧条人家在远方。
诗歌翻译:
其一:春风柔日光暖满目荡漾春光,蝴蝶和蜜蜂不时乱飞进厅房。门前的几枝柳条低拂着衣架,一片山花飘落在了笔床之上。
其二:梁园之中夕阳已西下,只有点点乱飞的乌鸦,放眼望去满目的萧条,零零落落三两户人家。园中树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尽失去了繁华,一年一度春风又吹过,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
4.答案:1.C
2.①“三径”化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典故,形象地写出居所环境之清幽和友人之高雅。“绿杨”用典突出强调居住环境树木掩映,景色优美。②“好同”“宜作”用拟人手法,借景物的交相辉映描写与友人成为邻居后相处和谐融洽的情景。③诗人想象与好友比邻而居的美好画面,明月在天,杨柳依依,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流露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充分表达了友情的美好可贵。
解析:1.尾联人意思是“结邻之后,不仅我们两人总能见面,而且我们的子孙也能长久相处”,对成为邻居充满期待,所以“由喜转悲”错误,“自己还是难免孤独终身”也无依据。
2.颔联“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这幽美的境界中,两位挚友——诗人和元八,或闲庭散步,或月下对酌,或池畔观鱼,或柳荫赋诗,恬然陶然,游哉优哉。这两句诗总共十四个字,描绘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启发人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体现了对仗和用典的巨大修辞效用,也体现了诗人的语言艺术。
5.答案:1.D
2.①地点偏僻,远离尘嚣。人家居于深谷之中,通往田舍唯有一条小径。②风景宜人,美景如画。这里翠竹掩映,小桥流水,野花烂漫,有着生机勃勃的天然野趣。③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石碓转动,用水力舂米;栽桑养蚕,发展农业。④民风淳朴,平和安乐。村民高兴而满足地述说收成,前边村子,买酒可以赊账,可见民风淳朴,安乐。⑤为政者清廉、俭朴。首句交代县官清俭,正因为为政一方的县官清廉、俭朴,才可能出现淳朴安乐、自足自乐的农村生活。
解析:1.本联应该是村民们高兴而满足地述说着这年来的收成,还告诉诗人,前边的村子买酒还可以赊账。不是作者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