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40 小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C 3.A 4.C 5.D 6.B 7.B 8.A 9.B 10.B
11.B 12.A 13.A 14.D 15.D 16.A 17.D 18.C 19.C 20.B
21.C 22.C 23.D 24.B 25.D 26.B 27.C 28.C 29.A 30.C
31.A 32.D 33.C 34.A 35.D 36.D 37.B 38.B 39.D 40.B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 40 分。第 41、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
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4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25分)
41.(14分)
(1)差异:中国:适用于以血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是立人、立业之本,治国之道;主要
限于社会伦理道德义务;主要以荣辱感、信念、良心等道德观念自我约束
进行保障。(任 2点,共 4分)
西方:适用于所有人;侧重于保障商业活动;体现社会正义;以法律和制度力量进行
保障。(任 2点,共 4分)(共 8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背景:中国: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主流;农耕自然经济的主导。(任 2点,
共 2分)
西方:契约精神影响;罗马法的理念;相对发达的商品经济的要求。(任 2点,共 2分)
共同历史价值:和谐人际关系,有利社会稳定;商业诚信经营,有利经济发展;是东
西方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任 2点,共 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共 6分)
42.(11分)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剧;西方工业文明和民族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的爱国热忱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任 2点,
共 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传播特点:开始广泛传播;与争取民族独立、民主革命思想相结合;与中国传统象征“龙”
的形象相结合。(共 3分。)
意义:“睡狮猛醒”之说的传播和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进步人士在国家沉沦中追求奋进
崛起的强烈爱国精神和坚定民族自信;目的是鼓舞激励国民、促进民众的觉醒、
振奋国人的精神;成为了近代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起到了凝聚民族力量,反对
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富强的重要作用。(任 2点,共 4分。言之有理酌
情给分)
(二)选考题(共 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
的第一题计分。)
43.【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新变化:形成以京津为中心的网络体系;天津成为金融商贸中心;对外联系加强;城
市化和近代化进程加快。(共 7分。每点 2分,3点 6分,4点 7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 2
高二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共 页)
(2)改革开放初期:单一的政府主导型;地方政府自发倡导协同发展。(4分)
21世纪初: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市场体制的主导作用在不断增强。
(任意 2点,共 4分)(共 8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4.【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贡献:立足于中国实际情况以及革命进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正确区分资产阶级的不
同派别,争取革命的多数来扩大党的影响和推动革命的最终胜利。(3分)
意义:奠定了以后国共两党的合作,发展广大的反帝反北洋军阀运动的根基;有利于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4分)(共 7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原因: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严重危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推
动和影响;无产阶级力量暂时弱小和革命进程的复杂性曲折性;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陈潭秋个人学习和革命实践斗争经历;等等。(共 8分。1
点 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 2
高二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共 页)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责任命题审题
(考试时间:90分
卷
题
生务必
考
在答题卡上
案后,用铅笔把答题
应题
案
皮擦
再选
择题时
题
本试卷上无
结束后
卷和答題卡一并
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
周的文献多为政典或史书
秋战国时儒墨渐成显学,阴阳、道、法、名、农蜂起,学
各
不可胜道。导致出现该变化的根本性的决定
礼崩乐坏,天下大乱
礼贤
层崛
C.私学兴起,文化下移
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
子爽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人目盲
「聋,五味
猎令人心发狂,难
据此体现了老
国寡民思想
兼爱非攻
用的倡
C.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
D.集权
严刑峻法的
3.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
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
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
期,有一定进
这里,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旨在
从唯物史观角度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舒
权神授”思想给予完全的肯定
说明汉武帝统治
史进步性符合人民利益
仲舒的新儒学为统治者服务的根本原因
唐国
载,女商俞大娘从事航运业,航船可载重万石;北宋时也有不少关于女性从
茶肆药铺和牙人行业的记载;但对
后世史
载的女性商
绝迹。导致这
的最可能的原因
农经济发
停
政府继续强化
策
程朱理
方所推
D.政权分立造成市
位天地,育万物,未有
外也”,“夫学贵
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否定了先秦的
体现
致用的特点
C.顺
的需
蕴含平等和叛逆的色彩
6.魏源将以黄宗羲思想为代表的明末清初思潮作为
学的桥梁,梁
呼《明夷待访
录》比《民约论》还要
多次偷偷翻印以作为宣传民主的材料,孙中山也曾评价“惟
有黄梨洲先生,空传
萦能
瞻
越千
近代
极力推
黄宗羲思想的共同原因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
黄宗羲首先提倡中国近代民主政治
传统中寻找
C.近代中国民族资本
济的发展
他们都意图推翻落后封建君主专制
有文献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峰,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
唇上皆可为
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该文献所涉及发明产生的影响是
信息记录传播材料有革命性进步
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支持
为资产阶级打败骑
创造条
D.为欧洲文艺复兴出现准备条件
清时期
国志》《二十四史通俗演义》等历史通俗演义
是大成
至圣文宣王的君王形象,而被塑造为一个既食人间烟火又顾及眼前利益,同时讲究灵活变通
物形象。这一形象
反映了市井民众
需要
明孔子为人难以琢
揭
流价值观念的蜕变
D.使儒家学说基本上解体
世纪四五十年代,清朝部分土大夫热衷研究世界及中国边疆的史地之学。下表所示为
部分士大夫介绍西方
著作。这一现象的出现
寺
《海国图志》
844年
姚
康轎
846年
《中西纪事》
西方观念的兴起
代中外冲突的加
C.剿灭太平天国运动的需要
朝廷传统
肖失
闳,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
年才被曾国藩
购买机器的
专使兼口译和笔译
建
年后才见诸实施
体西用思想于现实毫无益处
国现代化发展进程艰难
提倡
无异于与虎谋
D.容闳所学所议超前于礻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1891至1895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完成
著作。《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独尊为儒学正宗的古文经,不
歆为王莽篡汉
伪造的“新
没了孔子学说的"微言大义
改制考》遵
为
制的改
家。这两部著
极大冲
建旧官僚体制
B.从根本上动摇了反对变法的观念
拉开了维新政治运动
标是厘
的学术地位
12.民国成
满人说:“清廷
释干戈,皇室报酬
优异。”对汉
蒙、回、藏之待遇,与汉人平等。”对蒙古人说:"汉、蒙
宜结合团体
福。”全国同胞
分汉、满、蒙、回、藏,相与共享人类之自由,究之政体虽更,国尤是国”。其
化民族共同体意识
分化瓦解各民族
推动国民大革命开展
鸦片战争
运动前中国人没
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所以被迫
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
想武器和政治方案··但是这些
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
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阵下来,宣告破产了。”从毛泽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