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县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了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1~2题。
1.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A.1/3 B.1/4 C.1/6 D.2/3
2.载人飞船发射当日,北京昼长11小时08分,则美国纽约(40°N,74°W)的日落时刻约为北京时间
A.5:30 B.6:30 C.7:30 D.8:30
我国古代历法,按地球公转的方向,每隔15°定为一个节气,共有24个节气。在国际气象届,二十四节气(右图)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于2016年11月30日,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此完成3~5题。
3.如果把地球公转轨道按春、夏、秋、冬大致分为四段,则南半球得到太阳辐射最多的一段是
A.立春到立夏 B.立夏到立秋 C.立秋到立冬 D.立冬到立春
4.四季的变化与黄赤交角有密切关系。如果黄赤交角在现有的基础上减少2°,则
A.极昼极夜范围变大 B.温带范围变小 C.热带范围变小 D.寒带范围变大
5.我国二十四节气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日,最邻近的节气是
A.霜降 B.大雪 C.小寒 D.立春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甲地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7.下列可由乙地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是
A.庐山 B.富士山 C.喜马拉雅山 D.长白山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8~9题。
8.与侵人岩体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A.玄武岩 B.砂岩 C.大理岩 D.花岗岩
9.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岩浆侵人一沉积物压实、固结一褶皱运动一断层运动
B.沉积物压实、固结一褶皱运动一断层运动一岩浆侵入
C.褶皱运动一断层运动一沉积物压实、固结一岩浆侵入
D.沉积物压实、固结一岩浆侵入一褶皱运动一断层运动
右图为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某河段,该河段右岸侵蚀严重,实线与虚线表示不同时期的河岸线。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岸线的变迁只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B.甲处河流侵蚀作用为主
C.实线所表示的河岸形成时期早于虚线所示河岸 D.丙处河流侵蚀作用为主
11.下列关于该河流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处为河流的右岸 B.该河流位于北半球
C.该河流处于发育初期 D.该河流有可能形成牛轭湖
2020年12月22日,某地大雪初晴,气温下降。右图为当地居民拍摄的日落景观。据此完成12~13题。
12.导致此次大雪的天气系统是
A.冷气团 B.台风 C.冷锋 D.反气旋
13.图中烟雾飘向的方向为
A.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地区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示季节,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绵绵 B.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C.东非高原南部草木繁茂 D.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15.甲、乙气流的性质分别是
A.干热 干冷 B.湿热 干热 C.干冷 湿热 D.干热 干热
右图为大陆西岸五个不同地区一年中受气压带、风带影响时长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关于图示五地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冬季寒冷 B.③地夏季多雨 C.④地全年温和 D.⑤地全年湿润
17.图示五地气候因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是
A.③和④ B.④和⑤ C.①和② D.③和⑤
索马里洋流属于印度洋季风环流的组成部分,是世界唯一一个具有季节性的洋流。读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图示索马里洋流按照成因和性质分类分别是
A.风海流 寒流 B.密度流 暖流 C.补偿流 寒流 D.风海流 暖流
19.图示季节,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活动频繁 B.天山牧民在山麓草场放牧
C.鄱阳湖补给长江 D.开普敦高温少雨
2020年10月,国家气候中心正式确定了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右图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表面海水水温分布状况。据此完成20~21题。
20.下列关于海气相互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拉尼娜年份东南信风势力增强
B.拉尼娜年份秘鲁寒流势力增强
C.拉尼娜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减小
D.厄尔尼诺年份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份相反
21.拉尼娜现象的发生,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区域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整体性特征
下图为某次帆船环球航海路线示意图,箭头表示航行方向。读图完成22~23题。
22.帆船从④地到①地顺水航行的最佳时间是
A.7月 B.10月 C.1月 D.3月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东侧森林茂密 B.帆船航行在③地时顺风顺水
C.②地渔业资源匮乏 D.④地常形成台风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位于青海省怀头他拉草原上,一北一南,一小一大,靠一条小河紧紧相连,被誉为“情人湖”。两湖虽然相距很近,而且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但湖岸风貌迥然不同。可鲁克湖湖水澄澈,湖边杂草丛口,湟鱼和条鳅等鱼类众多,候鸟成群:托素湖面辽阔深远,湖边寸草不生,周边茫茫戈壁。据此完成24~25题。
24.造成可鲁克湖与托素湖生物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湖泊纬度的差异 B.湖泊气候的差异
C.湖水盐度的差异 D.湖水面积的差异
25.有专家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情人湖”可能不再“牵手”,其原因可能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减少 B.受深入内陆的西风带影响,降水增多
C.受台风影响,降水充沛 D.地质运动,湖泊地势被抬升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下图为以某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示为__________(节气),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4分)
(2)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__时。(4分)
(3)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H点位于太阳直射点__________方。(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丹霞地貌是砂砾岩地貌的一种,它的特征被描述为顶平、身陡、麓缓,并且呈现城堡状、方山状等多种形态的赤壁单崖,而墙状山也是其中独具魅力的一种景观。下面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为福建省冠豸山丹霞地貌景观图。
(1)说明图中丙所属岩石类型及其常见的岩石。(4分)
(2)指出图示地貌岩石是左图中的哪个地理事物,并简述该岩石特征。(6分)
(3)推测冠豸山的未来演变趋势。(4分)
28.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说明土耳其附近板块的运动形式。(4分)
(2)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并简述其成因。(4分)
(3)比较B、C两地降水量差异并分析其原因。(4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底格里斯河是西亚水量最大的河流,源于土耳其境内安纳托利亚高原,底格里斯河下游河道多曲流发育。在巴格达以下河段,底格里斯河失去80%以上的水量,船船航向变得困难。
材料二 下图分别为底格里斯河水系分布示意图和巴格达气候示意图。
(1)说明底格里斯河的补给类型以及巴格达的气候特征。(4分)
(2)简述巴格达以下河段水量明显减少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3)分析底格里斯河下游河道曲流发育的原因。(4分)
皖北县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 2.B 3.D 4.C 5.B 6.B 7.A 8.D 9.B 10.C 11.C 12.C 13.D 14.A 15.B 16.D17.A18.C 19.A 20.C 21.D 22.C
23.B 24.C 25.D
26.(1)夏至 该图为北半球自转示意图,北极为极昼,且晨昏线与极圈相切。(4分)
(2)(23°26°N,0°)3(4分)
(3)(23°26′N,45°W) 东北(4分)
27.(1)岩石类型:变质岩。(2分)常见的岩石:板岩、大理岩等。(2分)
(2)地理事物:甲。(2分)岩石特征:层理结构显著;常含有古生物化石等。(4分)
(3)山体垂直裂隙使石岭两侧的崖壁峭立,墙状山不断减薄分割,逐渐向石柱、石笋过渡,最终消失变平。(4分)
28.(1)土耳其地处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交界处,三大板块处于相向运动。(4分)
(2)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2分)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2分)
(3)降水特点:C地降水量低于B地。(1分)原因:该地区降水主要来自盛行西风从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带来的水汽,而C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虽濒临黑海,但盛行离岸风,不能带来降水。(3分)
29.(1)河水补给类型:雨水补给;积雪融水补给。(2分)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降水稀少,冬季降水量略高于夏
季。(2分)
(2)巴格达以下河段通过支流向两岸湖泊、沼泽供水使底格里斯河水量减少;支流汇入少;流域气候干旱,渗透和蒸发现象严重等。(4分)
(3)下游流经平原,流水侵蚀,以侧蚀为主;凹岸不断侵蚀,凸岩不断堆积,形成曲流。(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