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2 4.2资源跨区域调配 自主学练案(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2 4.2资源跨区域调配 自主学练案(附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26 16:3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素养解读 1.通过相关图表、文字等材料,运用综合思维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目的、原因、条件和影响等。(重点) 2.通过视频、图表等材料,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西气东输的基本概况,理解西气东输实施的原因。 3.通过相关视频、图表等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西气东输对东部、西部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难点)
第1课时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自学参考
1.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手段及目的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基本前提
[微点拨]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显著
种类 丰富区 贫乏区
水能资源 西南、中南、西北 东部沿海
太阳能资源 青藏高原、西北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天然气资源 中部、西部、近海 华东、华南
石油资源 东北、华北、西北、近海 华东、华南
煤炭资源 华北、西北、东北 华东、华南
问题探究
1.在干旱内陆区,往往“以水定地”,水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影响土地利用。中亚锡尔河、阿姆河流域的人们因地制宜,发展了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农牧业,锡尔河大致成为草原与绿洲、畜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促进经济发展,锡尔河、阿姆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引水渠,如图所示。
请思考:
(1)比较锡尔河、阿姆河流域引水渠的空间分布差异有哪些?原因是什么?
(2)该区域引水渠在引水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2.“南水北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一期)已经完工并向北方地区调水。截至2020年6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经安全输水2 000天,累计向北输水300亿立方米,已使沿线6 000万人口受益。如图为南水北调示意图。
请思考:
(1)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和西线方案相比较,东线方案的优势和劣势条件有哪些?
(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意义。
目标检测
读我国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图,完成1~2题。
1.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对我国的影响有 (  )
A.彻底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B.与交会的公路、铁路构成交通运输网
C.提高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 D.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
2.与中哈、中俄油气进口通道相比,中缅油气进口通道 (  )
A.油源相对不足 B.受气象等因素影响小C.运输连续性较差 D.可直达我国主要石油消费市场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回答3~4题。
3.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北地区—① B.我国华北地区—②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我国西北地区—④
4.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A.①→② B.④→① C.③→④ D.②→③
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完成5~6题。
5工程Ⅰ、Ⅱ分别是(  )
A.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B.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6工程Ⅰ、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
①减轻大气污染 ②缓解能源短缺
③减轻水土流失 ④缓解洪涝灾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学后总结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素养解读 1.通过相关图表、文字等材料,运用综合思维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目的、原因、条件和影响等。(重点) 2.通过视频、图表等材料,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西气东输的基本概况,理解西气东输实施的原因。 3.通过相关视频、图表等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西气东输对东部、西部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难点)
第2课时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自学参考
1.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概况:以新疆生产及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资源为来源,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地区作为天然气的主要输送目的地及消费地,建设从新疆至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输气管道。
(2)原因:①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西部地区主要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一直占到60%以上,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北煤南运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压力。我国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
③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a.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b.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c.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d.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西部是油气进口的重要通道。
[微点拨] 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的分析方法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由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和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的需求差异产生的。分析时明确资源分布较少及分布较多的地区;明确资源紧缺区的紧缺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也包括利用过程中的问题等。
2.图解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客观需要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3.西气东输工程的区位条件
(1)有利条件——①资源优势:塔里木盆地是主要气源地,可确保稳定供气30年;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为补充气源地。
②技术保障:已建立了地质勘探、开发、输送、炼制及辅助生产和生活等基本配套的现代工业体系,能够提供较好的技术保障。
③市场广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利用天然气的空间广阔。
(2)不利条件——①管线长:输气距离远,工程量大。
②地形障碍:经过不同的地势阶梯,地势起伏大,地貌复杂。
③河流障碍:多次跨越河流,工程艰巨。
④环境脆弱:经过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
4.输气管道线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对线路的影响
地形地质 为了降低工程施工难度、减少施工量、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风险、降低后期运行维护费用,天然气管道线路多经过地形相对平坦、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例如,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的线路都经过河西走廊
河流 跨越河流会增加施工难度,增加建设成本,因而天然气管道的修建尽量少穿越河流
市场 管道的修建尽量选择在人口密度较大和城市较多的地区。例如,西气东输线路在中东部主要经过大城市,其目的是缓解大城市供气紧张的状况
补充气源 为了保障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延长工程使用年限,天然气管道的修建要考虑经过有补充气源的地区。例如,西气东输一线在中段绕道经过陕甘宁气区,虽然线路增长,且要连续跨越黄河,但是可以增加气源,稳定供气
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一】2020年2月10日从新疆塔里木油田向“西气东输”管网日输天然气达到7 224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保障了上海、湖北等省市区近4亿民众的生活用气。2020年1月,塔里木油田“西气东输”输送天然气超25亿立方米,同比增加逾1亿立方米。从2004年“西气东输”工程建成投产以来,塔里木油田已向“西气东输”下游用户累计供气超2 500亿立方米。2020年,塔里木油田计划生产天然气304亿立方米。下图是西气东输工程线路示意图。
[思考探究]
1.分析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气源地和输送目的地。
2.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合作探究二】分析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条件
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近1/4,但是21世纪之前,新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开发。
1. 分析自然条件对新疆天然气开发的影响。
2.结合天然气开发利用的特点(图4.19),讨论新疆经济实力、技术力量、能源消费需求等社会经济条件对天然气开发的影响。
目标检测
区域发展阶段可分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西气东输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调配工程。下图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终点城市所处发展阶段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且分布稀疏
B.经济发展水平低且对外开放程度低
C.高新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D.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差异逐渐扩大
2.下列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线工程缓解了长江三角洲的能源短缺 B.二线工程可能降低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
C.三线工程的能源输送方式为铁路运输 D.三线工程加剧了珠江三角洲的大气污染
读我国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图,完成3~4题。
3我国决定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就业需要  B.环境质量
C.经济发展 D.国际背景
4设计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 工资水平
C.国家政策 D. 消费市场
5 思考天然气是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吗?
学后总结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素养解读 1.通过相关图表、文字等材料,运用综合思维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目的、原因、条件和影响等。(重点) 2.通过视频、图表等材料,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西气东输的基本概况,理解西气东输实施的原因。 3.通过相关视频、图表等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西气东输对东部、西部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难点)
第3课时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自学参考
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1)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
(2)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1)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2)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3)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统筹配置,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2)为沿途各省级行政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了沿线地区的钢铁、建筑、建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4.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进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将极大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区域协调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实施可提高我国的资源利用率。通过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要素的流动,促进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有利影响 促进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不利影响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易造成破坏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而这些问题亦成为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问题。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思路进行:
(1)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的分析思路
①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
②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本地少,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2)解决该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
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
①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②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③安全系数高。④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4)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①经济效益: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扩大相关产业规模,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
②社会效益: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
③生态效益: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1】据报道,截至2019年8月1日,西气东输管道公司运营的12 294 km管道,累计实现管输量4 920亿立方米,折合替代标煤6.39亿吨,使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提高近2个百分点,对优化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西气东输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图是西气东输某处管道景观图。
[思考探究] 分析西气东输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合作探究2】分析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发源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大分水岭的墨累河是澳大利亚的主要河流,其流域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农业区,全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仅为425毫米。由于自然原因,墨累河流域的土壤中、河水里富含盐分,有的河水的盐度甚至高于海水的盐度。
1949年,澳大利亚开始兴建雪山调水工程,与1974年完工。该工程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在大分水岭东部雪河流域建库蓄水,在通过隧道将东部的水引至西部墨累河流域,在调水沿途利用落差发电。
(1).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的降水差异及形成原因。
2.说明澳大利亚修建雪山调水工程的原因。
3.讨论雪山调水工程对于墨累河流域的城市供水和供电、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目标检测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该工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工程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B.有利于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C.线路途经地区能源十分短缺
D.促进工程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2.该工程对沿线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减少四川省的酸雨发生
B.干线主要经过东部经济地带
C.对沿线地区造成极大的生态破坏
D.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的能源消费结构
下图示意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线路,据此完成3~4题。
3.以下对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线路所经地区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
B.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
C.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D.河流众多,内河航运发达
4.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接,东至福建福州,这是西气东输工程第一次入闽。西气入闽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
②可有效减轻为获取薪柴而产生的水土流失
③利于福建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学后总结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基础落实练
下图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局部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线路①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中的(  )
A.南水北调工程 B.西气东输工程C.西电东送工程 D.北煤南运工程
2.线路②工程的实施对输入地的影响有(  )
A.引发土壤盐碱化 B.加大铁路运输压力C.加剧大气污染 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图,完成3~4题。
3.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占用耕地 B.缩短输水路线C.减少渗漏和蒸发 D.减轻土壤盐碱化
4.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  )
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 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
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 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6.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B.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8.为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坑口电站”适用于(  )
A.①输送线路 B.②输送线路C.③输送线路 D.三条输送线路均可
雪山调水工程,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是世界著名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之一。该工程通过修建水库、引水管道、开凿隧洞等形式,将向南流入南太平洋的雪河水调入墨累—达令盆地。雪山是澳大利亚东部大分水岭的一部分,墨累河上、下游落差较大,流程长,流经热带草原、地中海等多种气候区,最后注入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的海湾。下图示意雪山调水工程主要路线。据此完成9~10题。
9.雪山调水工程建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主要有(  )
①灌溉 ②发电 ③防洪 ④养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0.雪山调水工程对环境影响较大,能使(  )
A.墨累河含沙量变大 B.雪河水质变差
C.雪河流域土地沙化加重 D.墨累河流域土壤盐渍化减轻
2020年12月3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段(吉林长岭—河北永清)正式投产运营。如今,京津冀地区已经迎来了来自俄罗斯的清洁天然气。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管线在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高寒缺氧  B.冻土广布 C.台风频发 D.地形崎岖
12.该管线投入使用会带来的影响是(  )
A.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B.解决中国能源短缺
C.俄罗斯经济完成转型 D.缓解华北冬季雾霾
拓展提升练
1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缅天然气管道已安全平稳运行2 260天,累计向中国输气246.561亿立方米;中缅原油管道已安全平稳运行1 177天,累计向中国输油2 571.11万吨。该工程对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中缅油气管道工程也是我国管道建设史上建设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材料二 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的敏感地带之一,该海域海盗活动比较猖獗。
材料三 下图为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示意图。
(1)简析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难度大的原因。
(2)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对缅甸的发展有何影响?
(3)我国已规划布局了西北(中亚)、东北(俄罗斯)和海上三大油气战略通道,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何在?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水西送”工程是指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 200 m高度,然后从内蒙古自治区开始,往西穿越沙漠,将海水引入新疆的罗布泊等内流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构成一系列人造海的工程。目前有两个比较成熟的方案,即“内线”方案和“外线”方案(下图)。“内线”方案:从天津附近的渤海口取水,提送至黄旗海(海拔1 264 m~1 266 m),然后由黄旗海—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走河西走廊戈壁滩,至玉门镇北的疏勒河(海拔约1 300 m),然后利用疏勒河“自东向西流”的天然河道送水至罗布泊(海拔780 m),还可进一步引至艾丁湖(海拔-155 m)。
“外线”方案:从渤海西北海岸葫芦岛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 200 m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并向西进入居延海(海拔820 m),然后分三支,往北注入准噶尔盆地,往南注入罗布泊,中间则注入吐鲁番盆地。
(1)与“外线”方案相比,说出“内线”方案的优点。
(2)推测东水西送工程实施后对调入地区的效益。
(3)有人反对“东水西送”工程,请说明其反对的理由。
练后总结
参考答案
自主学编号24
问题探究:1(1):差异:锡尔河流域引水渠主要分布于河流中上游,阿姆河流域引水渠主要分布于河流中下游。原因:锡尔河中上游流经费尔干纳盆地,地形平坦,人口、城市多,便于开垦,需水量大,但支流少;阿姆河上游多山地,中下游地区主要为图兰平原,人口、城市多,便于开垦,需水量大。
:不利自然条件:蒸发旺盛、下渗量大、风沙掩埋、泥沙淤积。
2(1):优势:可利用京杭运河等作为输水渠道;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劣势:黄河以南需建梯级提水设施,营运需要大量电能;沿岸工农业发达,排污量大,使北调水质差。
(2):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同时可以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目标检测:1.D 2.C第1题,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能够加快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但不能彻底改变,A错。油气进口主要是管道运输,与公路、铁路不能交会构成交通运输网,B错。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可能破坏植被,降低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C错。进口油气能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D对。第2题,中哈、中俄油气进口通道全部是管道运输,而中缅油气进口通道先经海运到缅甸港口,然后再经管道运输到我国,所以运输的连续性较差,C对。该油气进口通道油源充足,A错;需要经过海运,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B错;我国主要石油消费市场是东部发达地区,不能直达我国主要石油消费市场,D错。
3.C 4.D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①表示资源需求量小,储量小;②表示资源储量大,需求量小;③表示资源储量小,需求量大;④表示资源储量大,需求量大。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贫乏,符合图中③所示特征。第4题,②地资源丰富但需求量小,资源供大于求,③地资源贫乏但需求量大,资源供不应求,因此最有可能产生②→③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
5D 6A [思路点拨]
自主学编号25
问题探究:一、1:气源地主要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和中亚地区,输送目的地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地区。
2: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二、1不利影响:深居内陆,年降水量少,河流湖泊较少,水资源匮乏;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风力强劲,地表干燥,植被覆盖率低,沙尘多,沙尘暴威胁大等
有利影响:多晴天,利于工程建设等
2天然气开采储运难度大,而新疆由于人口少,经济落后,市场需求量少,因此不利于大规模开发天然气开采技术要求高,投资大,而且回收周期长,新疆由于整体科技水平低,资金匮乏,技术人员匮乏等,不利于开发。
目标检测:1.C 2.A 第1题,读图,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终点城市为上海,上海为我国经济发达城市,高新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第2题,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对西部地区来说增加了就业机会,对输入区来说缓解了能源紧张状况,减轻了大气污染,促进了经济发展,三条线路均为管道运输。
3C 4D[思路点拨]第3题: 第4题: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的40%左右,相对于煤炭、石油等能源来说,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但天然气并非没有污染,只是污染较轻。
自主学编号26
问题探究:1: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缓解了东西部地区能源产销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了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各省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2(1)东侧位于迎风坡,东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
西侧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2)自然原因:大分水岭东侧降水多水资源多;西侧降水少,水资源匮乏
社会经济原因:西侧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供不应求,技术、资金等有保障
(3)有利影响:增加墨累河流域的水资源,增加城市供水量和供电量,扩大农牧业发展规模,有利于缓解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不利影响:灌溉增加后,可能会加剧土壤盐碱化;农牧业规模扩大后,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目标检测:1.C 2.D第1题,天然气管道工程具有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的特点;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线路的建设能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能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改善东部环境质量,同时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线路途经的黄土高原地区能源资源十分丰富,C符合题意,故选C。第2题,该工程没有经过四川省;干线主要经过西部和中部经济地带;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沿线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但不是极大的破坏;该工程能提高珠江三角洲的天然气消费比重,改善能源消费结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A 4.C 解析:第3题,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线路主要经过江西、福建两省,地形复杂,以低山丘陵为主,A正确;该区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该区域主要分布着红壤,C错误;该区域多雨的气候和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使其河流众多且水能资源较丰富,但流程较短、流速较快,不适合发展航运,D错误。第4题,西气入闽可以有效缓解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排除①;天然气增多可以使农民减少砍伐树木获取薪柴的次数,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增大,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②③正确;西气入闽可带动天然气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④正确。C正确。
自主练编号12
基础落实练:1.C 2.D 解析:第1题,线路①的资源输出地为云贵地区,输入地为珠三角地区,应表示我国西电东送的南部通道,C正确。第2题,线路②工程属于西气东输工程,随着天然气的调入,有利于改善输入地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同时,随着资源的调入,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C错,D正确。与土壤盐碱化无关,且珠三角地区降水丰沛,土壤盐碱化不严重,A错。西气东输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铁路运输压力,B错。故选D。
3.C 4.C 解析:第3题,京津地区气候较干旱,蒸发旺盛,采用全封闭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和蒸发。第4题,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使海河引水量减少,故春季下游河段水量将增加。
5.C 6.D 解析:第5题,我国中部地带能源较多,其能源自给率很高,对应曲线Ⅰ;我国东部地带经济较为发达,工业发展较快,耗能多,能源自给率很低,需要从外地大量调入能源,对应曲线Ⅳ;我国西部地带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能源开发力度加大,其能源自给率不断提高,对应曲线Ⅲ。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Ⅳ地带为我国东部地带,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的源头为我国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7.B 8.A 解析:第7题,根据图示线路分布,①线路表示西电东送的北线,依托山西、内蒙古的煤炭发展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②线路表示西气东输;③线路表示西电东送南线,主要将珠江上游的水电送往珠三角地区。故选B。第8题,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燃煤发电中的“坑口电站”最适用于①输送线路,该输送线路经过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和山西省等省区,煤炭资源丰富。 故选A。
9.C 10.B 解析:第9题,调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缓解调入区用水紧张情况,雪山调水工程建成后可为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流域内落差大,可发电,C正确;防洪不属于经济效益。第10题,墨累河含沙量受上游植被影响较大,受雪山调水工程影响较小;雪山调水工程将雪河水调入墨累河,使雪河水量减少,自净能力降低,从而导致雪河水质变差,B正确;雪河流域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不易出现土地沙化;墨累河流域气候干旱,调水可使地下水位上升,加重土壤盐渍化。
11.B 12.D 解析:第11题,该管线穿过我国东北地区,沿线气候冬季寒冷,冻土广布,B正确;主要地形为平原,A、D错误;受台风影响小,C错误。故选B。第12题,该管线调入区为京津冀地区,不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A错误;能够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状况,但是不能解决,B错误;能够促进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但是不能够使其完成经济转型,C错误;能够减少华北地区的化石能源的使用,缓解雾霾,D正确。故选D。
拓展提升练:13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中缅油气管道所经地区为东南亚西南部及我国西南地区;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众多,山高谷深,地质活动频繁。第(2)题,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可带动缅甸沿线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也可满足沿线油气需求。第(3)题,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油气净进口大国,进口渠道多元化,可保证能源进口的稳定和安全。
答案:(1)地形复杂,多高山峡谷;处在地质活动带上,地质灾害多发;降水丰富且集中,洪涝灾害频发。
(2)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可带动缅甸沿线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也可满足沿线油气需求。
(3)可形成多元化进口渠道,最大限度地保障能源进口的稳定和安全。
14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内线”方案距离较短,工程量较小;利用疏勒河“自东向西流”的天然河道送水到罗布泊,可自流,节省调水能耗;罗布泊海拔780 m,艾丁湖海拔-155 m,从罗布泊引水到艾丁湖,可利用较大的落差发电。第(2)题,调入地区水量增加,可调节气候,抑制沙尘暴,改善生态环境;水汽蒸发增加,增加空气湿度,山区降水增多,补充当地水资源;将海水引入新疆的罗布泊等内流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构成一系列人造海的工程,人造海地区可获取海盐资源,可发展化工业及海水养殖业;人造海景观很壮观,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工程建设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第(3)题,线路长,地形起伏大,工程难度大,能耗大,投资大;调水规模大,大规模调用渤海海水,使渤海海面下降;沿线主要经过我国的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明渠调水,海水蒸发损耗大;途中海水下渗,地下水位上升,导致沿线盐碱化加剧;北方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渤海结冰和调水线路结冰,不易调水。
答案:(1)距离较短,工程量小;利用疏勒河调水,可自流,节省调水能耗;从罗布泊引水至艾丁湖段,可利用较大的落差发电。
(2)调节气候,抑制沙尘暴,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空气湿度,山区降水增多,补充当地水资源;人造海地区可获取海盐资源,可发展化工业及海水养殖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3)工程难度大,能耗大,投资大;大规模调用渤海海水,使渤海海面下降;沿线气候干燥,明渠调水,海水蒸发损耗大;途中海水下渗,导致沿线盐碱化加剧;冬季渤海结冰和调水线路结冰,不易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