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
人琴俱亡刘义庆对照课文听故事学习目标 一、学会通过“二看二查”及质疑来翻译课文。 二、学会通过诵读、品味语言、比较阅读来 感悟文中的情感。 三、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刘义庆《世说新语》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自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反映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品格。 《世说新语》的语言以精练含蓄、隽永传神见长。
《世说新语》书中故事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新亭对泣、口若悬河、一往情深、盲人骑瞎马等。刘义庆《世说新语》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人琴俱亡 王子猷(yóu) 俱病笃(dǔ)
此已丧(sànɡ)矣(yǐ) 语时了(liǎo)不悲
便索舆(yú)来奔(bēn)丧(sānɡ)
子敬素好(hào)琴
弦(xián)既不调(tiáo) 掷(zhì)地云
因恸(tònɡ)绝良久 月余亦(yì)卒(zú)读准下列字音。补充词语解释。俱:副词,都。
笃:(病)重。
而:表承接,不译。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矣:语言助词,表肯定语气,可译为“了”。语:动词,说话。
了:完全。索:要。
奔丧(sānɡ):这里指到王子敬家去看望丧事。素:向来,一向。 琴:动词,弹琴。
径:直往。 灵床:停放尸体的床铺。
既:已经。 掷:投掷,抛掷,扔。因:副词,于是,就。 恸:痛哭,极度悲哀。
良:很。 绝:死亡。 亦:副词,也。 卒:死。1.何以都不闻消息
2.语时了不悲
3.便径入坐灵床上
4.因恸绝良久
5.月余亦卒(总,竟)(完全)(径直) (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翻译竞赛说说人琴俱亡的故事 王子猷对弟弟非常钦佩,王子敬对哥哥也很敬重, 两人感情非常深厚。后来,兄弟两人都患了重病,王子敬先去世。家人怕王子猷悲痛,没有把这坏消息告诉他。王子猷老是听不到弟弟的消息,很是担心。 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便问家人道:“子敬的病怎样了?为什么长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看来子敬一定已经死了。”家人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便说了实话。王子猷听了也不痛哭,只是下了病床,吩咐仆人准备车辆去奔丧。 到了王子敬家,王子猷径直到灵床上坐了下来。床上放着子敬生前爱弹的琴。他知道子敬生前爱好弹琴,便在灵床上弹起琴来。一面弹,一面想着过去兄弟两人的情谊。他越想越悲伤,弹了几次,都不成曲调。于是举起琴向地上掷去,然后叹道:“子敬啊子敬,如今人琴俱亡。”叹罢,他悲痛得昏过去了。一个多月以后,他也离世而去。 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 评价王子猷 王子猷,王羲之第五子,放达不羁。尤爱竹子。
王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工书法,尤以行草擅名。与其父齐名,并称“二王”。
王羲之,东晋大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讨 论 假若你是当时的子猷,你认为哪些语句最能表达你与弟弟间的深情?为什么? 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 既写出实际情况,又包含了“人琴惧亡”的凄凉。 总结全文1.选材典型、新颖。
2.以典型的生活细节刻画人物。
3.语言简洁。 通过子猷对子敬的独特的悼念方式,反映了兄弟间深厚的情谊。文章中心:写作启示:从选材、刻画人物、语言角度谈。 总结全文 人亡 了不悲
子敬 都不哭 子猷 人亡
琴亡 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写作启示:
1.以小见大,以事见人,以生活细节刻画人物。
2.语言简洁。独特的悼念方式 深厚的兄弟情谊链接:兄弟般深厚的朋友情 张季鹰和顾彦先
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对比学习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qíLù ch?f? 对比:在感情上,《人琴俱亡》与《七步诗》所表现的兄弟之情相同吗?
课外作业 1.写下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2.认真阅读推荐的两篇文章《忆古琴》《琴意》,熟悉文中与古琴有关的故事,建议讲给父母听。
3.组长组织默写课文。
4.搜集抒发兄弟情的诗文,与同学交流。
再见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