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6 22:3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检测
编辑教师:J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国结束了2000多年的帝制
C.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D.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2.在当今的节日体系中,有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大家十分熟悉的节日。这些节日都源于( )
A.社会近代化的实践 B.近代人民反抗斗争
C.传统文化传承延续 D.社会生活崇洋趋新
3.“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和“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结束”的标志事件分别是:(  )
A.推翻清朝统治,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B.抗日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胜利
D.抗美援朝胜利,三大改造完成
4.有学者认为,“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四件大事铸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其中“改天换地”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 B.开国大典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大
5.历史图片可以记录历史事件。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A.新中国的诞生 B.土地改革完成 C.抗美援朝胜利 D.三大改造完成
6.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实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论述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 )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新中国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三大改造完成
7.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你知道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开始于( )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8.下图是某学校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共与旧民主主义革命 B.中共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D.中共与解放战争的胜利
9.下列历史事件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是( )
①鸦片战争②五四运动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④北伐战争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⑥文化大革命
A.②③ B.③④ C.①⑤ D.①⑥
1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三大改造
1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国歌中为什么还保留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呢?用成语表达是( )
A.临危不惧 B.居安思危 C.知耻后勇 D.奋发图强
12.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这位同学探究的主题是( )
A.侵略与反抗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近代化的探索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3.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
A.巩固新生政权 B.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14.1949年《人民日报》刊发《首都十月一日之夜》文章,其中记载了记者对现场观礼市民的采访,有的说这是“万年不遇的大喜事”。“大喜事”是指中国人民( )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实现了民族独立 C.实现了全境解放 D.迈向了小康社会
15.下图所示事件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下列有关这一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是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参加的②目的是保卫我国新生的人民政权
③参战部队是以朱德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④这次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下图的年代尺呈现的历史发展进程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7.五星红旗第一次冉冉升起,如果你和家人齐集天安门,可能要经历的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武汉国民政府成立
18.下列历史事件及其历史意义的信息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C.土地改革——建立土地公有制 D.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19.他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灼烧的剧痛坚持在潜伏地点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从而确保了整个战役的胜利。这里的“他”是()
A.雷锋 B.杨根思 C.邱少云 D.黄继光
20.下图是1950年的一张照片,它展示的事件是( )
A.新中国的诞生 B.土地改革开始 C.抗美援朝胜利 D.三大改造完成
21.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战争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22.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大农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下图为土改中农民领取的土地房产所有证,据此可知,经过改革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变为( )
A.地主所有 B.农民所有 C.国家公有 D.混合所有
23.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如表所示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
第一节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二节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第三节 土地改革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中国近代化的伟大探索
二、综合题
24.阅读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 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回答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涌现出许多舍生忘死的战斗英雄,举一例。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材料三这一历史事件开始的时间、标志分别是什么?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确定一个主题?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 年 9 月 21 日,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图一《美国“联合国军”总司令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材料一中会议通过的什么文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这一事件有何国际影响
(3)根据材料二和图一回答,抗美援朝战争最后的结果如何?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哪些?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0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的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金日成致毛泽东的求援电报》节选
材料三: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引自《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1950.11)
材料四:全国各界群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当时国家刚从长期战乱中复苏,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但是从1951年6月1日开始掀起全国大规模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以来,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计可买战斗机3710架。
——金冲及等著《毛泽东传》(1949—1976年)
材料五: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国家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对此,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专题评述
(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决定出兵朝鲜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
(3)依据材料四,概括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4)依据材料五分析,中国通过这场战争获取了哪些战略利益?
27.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上,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缩,民生困苦。国民党统治下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造成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党和人民政府有没有能力制止恶性通货膨胀,把经济形势稳定下来,使自己在经济上从而在政治上站稳脚跟,这在当时是比向尚未解放的地区进军和剿匪更加困难的新的严峻考验。
国际上,妄图称霸全球的美国,在其“扶蒋反共”政策失败后,仍然不肯放弃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时党和政府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2)材料二中“经此一战”是指什么事件?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此战胜利所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中指出农民群众“自觉地行动起来”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产生的变化。
(4)综合材料二、三,这两个事件在当时有什么共同作用?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A
6.B
7.B
8.C
9.C
10.B
11.B
12.B
13.A
14.B
15.D
16.A
17.A
18.C
19.C
20.B
21.C
22.B
23.B
24.
(1)材料一: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材料二:抗美援朝;材料三:土地改革
(2)黄继光或邱少云;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 (或者抗美援朝精神)
(3) 1950年;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5.
(1)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
(2)标志: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际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结果: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或: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原因:抗美援朝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中朝两国军民并肩作战;中朝两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26.
(1)原因: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并把战火烧到我国,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主要原因:全国人民的积极支持。
(4)遏制了美国的扩张;为我国经济建设争取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7.
(1)国内:生产萎缩,恶性通货膨胀,造成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国际: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
(2)事件:抗美援朝战争。影响: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政治上: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经济上: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4)共同作用:巩固了人民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