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冰圆舞曲》教案
教学学段:七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缤纷舞曲》。本课重点学习和欣赏《溜冰圆舞曲》。于19世纪后半叶,在法国巴黎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中,以溜冰和跳交际舞为一种时尚。后来,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将溜冰与圆舞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了这首管弦乐曲。这是首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尾声组成。
学情分析:
初一同学由小学至初中生活的转变,其适应能力还不是特别强,比较活泼好动,对于这首较长的作品赏析,会多少带有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开小差等问题,所以在每个小圆舞曲赏析过程中,设计了不同的音乐律动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目标:
1、体验作曲家如何描绘冬季景象,以及冬季给人们带来的欢乐,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认识作曲家艾米尔瓦尔德退费尔,了解什么叫圆舞曲?知道圆舞曲的曲式结构,尽量能完整的欣赏全曲。
3、尝试能分辨四个小圆舞曲,并做出相应的动作(比如画旋律线、肢体语言等)。
教学重点:
1、体验作曲家如何描绘冬季景象,以及冬季给人们带来的欢乐,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认识作曲家艾米尔瓦尔德退费尔,了解什么叫圆舞曲?知道圆舞曲的曲式结构,尽量能完整的欣赏全曲。
教学难点:
1、尝试能分辨四个小圆舞曲,并做出相应的动作(比如画旋律线、肢体语言等)。
教学过程:
导入
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回答这是哪项体育运动,你看到了哪些技巧
生:
师:总结学生回答,溜冰者像一只美丽的天鹅在冰面上,时而翩翩起舞,时而腾空跃起,时而原地旋转,时而金鸡独立,时而绕场滑行。溜冰者的每一个动作都是艺术表演,令人赏心悦目。如果换一种方式来表现溜冰者在冰面上的场景,你会用什么形式呢
生:
师:总结学生回答,大家的想法都非常独特。早在1822年,法国作曲家艾米尔瓦尔德退费尔,就用音乐的手法,就创作了《溜冰圆舞曲》 。(作曲家简介、什么是圆舞曲。)我们来听一听圆舞曲题材的结构有哪些?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完整欣赏序曲,听完后谈一谈这段乐曲的速度和节奏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
师:速度缓慢,节奏自由,圆号奏出引子,随即黑管连续快速奏出上行和下行旋律,接着小提琴拉出舒缓的旋律,令人联想到冬季迷人的景色。为下一个环节做好了铺垫。
再次聆听序曲(大家一起用手画出快速的上行和下行旋律线,然后摇晃身体感受节奏的自由和冬日的美景。)
第一小圆舞曲
初听(一共有几个部分构成?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
师:有两个部分,a部分平稳抒情优美,b部分活泼跳动,使人联想到溜冰者舒畅、愉快的心情?
再次聆听用手画旋律线来感受。
第二小圆舞曲
初听(一共有几个部分构成?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
师:一共有两个部分,a部分果断、刚健,b部分银铃铮铮作响。使人联想到溜冰人自由的旋转、跳跃的冰上动作。还有银铃声与其交相辉映。
再次聆听(a部分起立坐下,b部分摇串铃)
第三小圆舞曲
初听(一共有几个部分构成?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
师:我们尝试着边听音乐边画出
旋律线,(同学们拿出纸和笔)展示画的好的.
第四小圆舞曲
师:我们跟着音乐想象自己是溜冰者,摇晃身体来感受.并回答有几个部分.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生:
师:两个部分,a部分也是优美抒情的,节奏平稳,旋律优美结构严谨.b部分显得活泼跳动,令人兴奋快乐.
尾声
师:用自己的方式去欣赏,听完后告诉老师,它再现了哪两个小圆舞曲
生:
师:再现了第一小圆舞曲和第三小圆舞曲, 最后结束溜冰者无比尽兴,高高兴兴滑向岸边的景象.结束在热烈的气氛中.
考考你
老师把几个小圆舞曲顺序打乱了,接下来你听到哪个小圆舞曲你就做出相应反应,看谁反应快。
圆舞曲有怎样的曲式结构?
生:
师:总结学生回答,序奏+多个小圆舞曲+尾声
完整欣赏《溜冰圆舞曲》
小结:
我们欣赏《溜冰圆舞曲》,同学们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溜冰者婀娜多姿的舞姿,也体会到了冬天带给人们的快乐。在舞曲世界里,除了圆舞曲,还有波尔卡、探戈等。希望同学们能继续探索,在舞曲的世界里遨游。
板书设计:
《溜冰圆舞曲》 瓦尔德退费尔
序曲
第一小圆舞曲
第二小圆舞曲 圆舞曲
第三小圆舞曲 的结构
第四小圆舞曲
尾声
教学反思:
在这次公开课中,我用不同的,手法,让学生听赏、对比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去感受圆舞曲的三拍子感觉,同时,让学生亲身体验,舞动身体,摇晃身体的表演动作加深学生对舞曲的感受,让旋律深深地可在心上。课堂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融洽和谐,课堂气氛还比较活跃,是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揭示音乐学习认识规律,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和解决学习中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