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数 学
人教版 六年级上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1课时 倒数的认识
课堂目标
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情境导入
计算。
×
3
8
8
3
=
1
×
7
15
15
7
=
1
5×
5
1
=
1
15×
5
2
=
6
×
5
4
7
2
=
×
8
3
6
1
=
16
1
35
8
× 12
12
1
=
1
×
5
2
4
1
=
10
1
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
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
3
8
8
3
=
1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和 互为倒数,就是指: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3
8
8
3
3
8
8
3
3
8
8
3
想一想: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6 1 0
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呢?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5
3
3
5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6
1
1
6
6=
5
3
3
5
×
=1
6
1
6 ×
=1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2
7
7
2
2
7
7
2
×
=1
所以, 的倒数是 ,6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5
3
3
5
6
1
2
7
7
2
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6 1 0
1×1=1 1的倒数是1。
0乘任何数都得0,0没有倒数。
1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1. 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35
11
4
的倒数是
4
11
16
9
的倒数是
9
16
35
1
35的倒数是
7
8
的倒数是
8
7
15
4
的倒数是
4
15
2. 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8
100
巩固练习
3. 下面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1) 与 的乘积为1,所以 和 互为倒数。
(2) × × =1 ,所以 、 、 互为倒数。
(3)0的倒数还是0。
(4)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
×
×
×
0没有倒数
分子、分母相等的假分数的倒数等于原数,真分数的倒数比它本身大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不是3个数
巩固练习
4. 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5 102
9
1
的倒数是9
51
62
的倒数是
62
51
5
1
5的倒数是
8
3
的倒数是
3
8
23
12
的倒数是
12
23
102
1
102的倒数是
16
7
的倒数是
7
16
巩固练习
5. 先计算出每组算式的结果,再在 里填上“>”“<”
或“=”。
1÷8=( )
6÷2=( )
9÷4=( )
1× =( )
6× =( )
9× =( )
1÷8
1×
6÷2
6×
9÷4
9×
8
1
8
1
=
3
3
=
4
9
4
9
=
巩固练习
6. 小红和小亮谁说得对?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所以小红说得对。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课后作业
完成本节课习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课题
第一课时 倒数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分数乘法计算的后继内容,又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部分知识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倒数的意义;二是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体会数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PPT
教学活动
提问,师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引入概念
1.情境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现在我们进行一场关于分数乘法的比赛,怎么样 (课件出示两组习题)
男生组:× × 5×
女生组:× × 15×
(1)提出要求。
师:男生做男生组的题,女生做女生组的题,看哪组做得又对又快。
(2)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计时。
男生组整体上完成得更快,女生组有学生质疑:男生组的算式数据很特殊,分子和分母都刚好能约分成1。
2.引发思考。
师:有同学发现了男生组的数据很特殊,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其中的秘密吧!(板书课题:倒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竞赛拉开一堂课的序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竞赛的内容为倒数意义的揭示埋下伏笔。
二、探究讨论,深入理解
1.初步理解倒数的概念。
师:我们再来观察男生组的题目,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1)学生观察后组内讨论交流。
(2)分组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算式的乘积都是1,这些算式中第一个分数与第二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互相颠倒了位置。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
(3)类比推理。
师:请你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
(4)总结归纳。
①师:在数学意义中,乘积是1的两个数是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请阅读教科书P28,看看书上是怎么描述的。
学生通过阅读、教师引导,能得出结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教师板书)
②学生齐读倒数的概念,理解倒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从研究两个数的关系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发现这几组算式的乘积都是1,并且它们的分子、分母的位置刚好颠倒。从而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归纳出倒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探究讨论,深入理解倒数的本质。
师:在这个概念中,你认为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该怎样理解?
倒数概念中的几个关键点:乘积为1、两个数、互为倒数。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师:谁能举出几组两个数互为倒数的例子?
学生有可能会说是倒数,也是倒数。要让学生知道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根据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只能说和互为倒数或的倒数是。对能说得很完整的学生进行表扬。
【设计意图】让学生重点去理解“互为”是什么意思,加深对倒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能规范表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3.探究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倒数的概念,那么要如何去找一个数的倒数呢?
(1)课件出示教科书P28例1。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学生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找的。
预设1:看两个数的乘积是不是1。
预设2:看两个数的分子与分母是否颠倒了位置。
③师:同学们讨论一下,哪一种方法比较快?
第二种方法快,因为可以直接通过观察得到。
(2)通过实例总结归纳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请以和6为例,说说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的。
学生小组合作求倒数,交流、汇报求倒数的方法。
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得,所以的倒数是。6可以写成,所以6的倒数是。
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进行板书。
,所以的倒数是。
6= ,所以6的倒数是。
师小结: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与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索,归纳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但要充分关注学情,及时引导。
4.补充概念,自我构建。
师:0和1有没有倒数?如果有,它们的倒数分别是几?如果没有,为什么?
(1)学生交流研讨。
(2)指名汇报。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且0不能作为分数的分母。(板书: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0没有倒数,加深对倒数意义的理解。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较好地实现了对于概念的建构,而且形成了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巩固练习,综合应用
1.课件展示教科书P28“做一做”。
(1)学生独立写出各数的倒数。
(2)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汇报。
学生基本上都能正确求出一个数的倒数,但在书写上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倒数的意义明确这样写是不对的,和虽然互为倒数,但并不相等,不能用等号连接。
2.课件展示教科书P29“练习六”第1题。
(1)学生独立连线。
(2)同桌交换检查,互相说说是怎样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
3.课件展示教科书P29“练习六”第2题。
(1)学生自主判断。
(2)指名汇报,要求说明理由并举出反例。
4.课件展示教科书P29“练习六”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的认识,使学生能熟练地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会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5.课件展示教科书P29“练习六”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汇报。
(3)引导学生将几组乘、除法算式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这一规律,为后面教学分数除法奠定基础。
6.课件展示教科书P29“练习六”第5题。
(1)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小辩论。
(2)统一认识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只要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这两个数就互为倒数,与这两个数是整数、分数还是小数无关。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讨论,帮助学生从数学本质的角度认识倒数的概念。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学了倒数有什么用呢?大家课后可以思考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
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法: ,所以的倒数是。
6= ,所以6的倒数是。
特例: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习题。
教学反思
“倒数”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活动。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倒数”的认识,有时还能受同学的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中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倒数的意义和求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情绪高涨,学习效果相当不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