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1-2022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7 10:2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元 单元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弗若之矣(不如) 通国之善弈者也(喜欢)
B.非然也(这样) 为是其智弗若与(为了)
C.及日中则如盘盂(到了) 孰为汝多知乎(同“谓”,说)
2.下面的语段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备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段,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①⑤ B.③②⑤①④ C.⑤③②①④ D.⑤①②④③
3.下列对“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句中分号写“我”对父亲表里有一个“小蝎子”的说法深信不疑,并感到愉快。
B.它证实了“我”的猜想没有错,表里面有一个活的生物。
C.这是对“我”的思考和判断的肯定。
D.分号表示后一部分比前一部分进一层的关系。
4.下面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圃(pú)    食盐    飞溅
B.丘蚓(yǐn)   地域    阶段
C.花蕊(xīn) 搜集 实验
D.疑问(yí) 真理 围魏救赵
5.下列加点的“恶”与“丑恶”的“恶”读音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深恶痛绝 B.不以恶小而为之 C.恶意 D.厌恶
6.下列和“专心致志”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多选)
A.聚精会神 B.全神贯注 C.引人注目 D.兴致勃勃
二、填空题
7.将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变则通,____________。
(2)苟利于民,不必法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观察:表的秒针会(_____),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_____),这声音比蝉鸣要(______),比虫的歌曲要(_____)。
猜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_______)的孩子。
9.填写近义词
辩解——(______) 援助——(______) 专心致志——(______)
10.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xī shuài(______)那qīnɡ cuì(______)的叫声,我们隔着bō li(______)窗依然听得非常清晰。
三、语言表达
11.按照要求完成句子。
1.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年级时,稚嫩的我忐忑不安地跨进校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的人在工作,学习中缺乏坚持性和顽强性。他们碰了钉子,走了弯路,于是就是怀疑自己是否研究才能。(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按要求写句子。
(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像数学家华罗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引用名人名言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再补充句子。
说到“幸福”,我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说到“和谐”,我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
说到“团结”,我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13.按要求改写句子。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4.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 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 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会是什么关系呢 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奇 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 发觉)真理。
15.请用“√”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
16.给片段中画“﹏﹏﹏”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7.片段主要列举了___________这一事例来证明自己观点。描述事例时,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18.从片段可以看出,“找到真理”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 jiǎo)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yú yǔ)?曰:非然也。
19.选择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
20.解释加点的字。
①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________ ②弗若之矣________
21.翻译句子。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__________
22.联系全文,“为是其智弗若与?”一句要读出( )的语气。
A.陈述 B.反问 C.感叹
23.本文选自《_____》,文章说明了学习应_________________,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七、书面表达
24.读对话,写留言条。
11月12日,小美去苗苗家,见到了苗苗的奶奶。
小美:请问苗苗在家吗?
奶奶:她刚刚出去了,有事吗?
小美:陈老师让我通知她明天下午两点去学校,请她准时去。
奶奶:你写张留言条给她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4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C
6.AB
7.穷则变 通则久 苟周于事 不必循旧
8.自己走动 清脆的嘀嗒声 柔和些 单调些 蝉或虫一类的生物 好奇心强、善于观察、爱思考
9.辩论 帮助 全神贯注
10.蟋蟀 清脆 玻璃
11.生活中,凡是有好事情,妈妈都会想着我们。 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 老人摇摇头,说那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跨进校门。 有的人在工作,因为学习中缺乏坚持性和顽强性,所以他们碰了钉子,走了弯路,于是就是怀疑自己是否研究才能。
12.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不会惧怕反动军。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来说,它的功用是不言而喻的。 合唱团在台上动情地歌唱,音韵美好,委婉动听。 操场上,同学们正在举行拔河比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13.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14.老师说,他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爸爸说,今天晚上我和妈妈先吃饭,他有事。 外婆问我,我在干什么? 王强说,老师,是他不对 ,她(老师)批评他吧! 他说, 他不信我考了一百分。
15.神秘 发现
16.: ? ? ?
17. 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由现象提出问题 反复实验 得出结论
18.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19.zhuó yú
20. 天鹅 不
21.难道是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22.B
23. 学奕 专心致志
24.范文:
留言条
苗苗:
陈老师让我通知你,明天下午两点去学校,你务必准时到。
小美
11月12日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