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题目中拟题方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伯牙鼓琴》《黛玉焚稿》《板桥画竹》
B.《京剧趣谈》《秦腔戏说》《越剧杂谈》
C.《少年闰土》《青春中国》《中年烦恼》
D.《月光曲》《泉水谣》《秋风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早晨,一缕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我恍然大悟,睁开眼睛。
B.魏老师经常教育大家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
C.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有趣的故事。
D.把李白的诗说成是杜甫的,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3.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句话通过对鲁迅的( )描写。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4.[字音]下列与“馐”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食 B.羊 C.丑 D.羞
5.下面题目中拟题方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伯牙鼓琴》《黛玉焚稿》《板桥画竹》
B.《京剧趣谈》《秦腔戏说》《越剧杂谈》
C.《少年闰土》《青春中国》《中年烦恼》
D.《月光曲》《泉水谣》《秋风吟》
6.下列作品信息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牙鼓琴》——文言文——伯牙——锺子期 B.《好的故事》——散文诗————鲁迅
C.《童年》——日记体小说——高尔基 D.《有的人》——诗歌——臧克家
二、填空题
7.写反义词。
伶俐——(_____) 慈祥——(_____) 瘦削——(_____)
深奥——(_____) 枯瘦——(_____) 不朽——(_____)
8.“有的人”诗中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人。鲁迅先生属于_______一种人。全文采用对比手法,褒贬鲜明。作者从鲁迅生前_________________,去世后___这两点来表现他的伟大。
9.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他拍到了 cì wei(________)吃瓜 shùn jiàn(________)的精彩镜头。
2.这猹很líng lì(________),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cuàn(_______)了。
3.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cuò zōng(________)起来像一天云锦。
4.小船慢慢地 dàng yàng(________)在 chéng chè(________)的小河中,水里的píng z o(________)也随波浮动着。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你对鲁迅先生已有了很多了解,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____,课文《____》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2)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小故事,我们知道鲁迅先生受人爱戴的原因: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他对于这样甘愿为大众服务的“孺子牛”有一句名言:____(填写鲁迅名句)。在臧克家眼中,鲁迅是一位“____”(填写诗句)的人。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写句子。
1.拉车的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闰土这个名字。我知道国土和我仿佛年纪。(加入关联词,将句子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蜡烛”写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谈论了并且看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有的人”分别是指哪两种人?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想成为哪一种人,你现在会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13.按要求写句子。
1.厚墩墩的云彩遮盖住了太阳。(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点儿跳跃。(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父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下面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画画也得实事求是
齐白石、张大千和徐悲鸿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
1934年,张大千画了一幅《绿柳鸣蝉图》。画上是一只大蝉俯趴在柳枝上,蝉头朝下,做欲飞状。齐白石见了这幅画便说:“大千此画谬矣!蝉趴在柳枝上,欲飞时,其头当永远朝上,绝对不能朝下。”张大千得知后,虽然没说什么,心中却不服气。
1939年,张大千到四川青城山写生。那时正值盛夏,住处附近的蝉声此起彼伏。张大千想起齐白石的说法,不禁跑到屋外仔细观察。只见大树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蝉,其欲飞时,都是头朝上。张大千想起齐白石的话,不禁大为感佩。
1945年,徐悲鸿夫妇在家中设宴,专门招待齐白石与张大千。饭后,徐悲鸿提议请齐、张二人合作一幅绘画作品,但要“反串”,即请齐白石画张大千擅长画的荷花,而张大千则画齐白石拿手的虾,共同组成一幅画。张请齐先画,齐白石乘兴挥毫,用黑墨画了三片荷叶,另又着色,用赭红画了两朵荷花。接着,张大千在齐白石的图上补绘了几只小虾,在荷叶下的水中嬉戏,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完整的作品。忽然,齐白石向张大千使了个眼色,把张拉到一边,悄悄说道:“大千先生,虾……虾身只有六节哟!”张大千一听,有些疑惑,但还是在画面上又添了些水草与水纹,把节数不准确的虾身给盖了起来。
宴席散去,张大千回到旅舍,马上派人买了一大篓河虾,仔细观察后发现,虾不论大小,其身子通通只有六节。此后,张大千更佩服齐白石的绘画功力了。
15.短文的中心是___________,围绕这一中心意思,作者写了齐白石指出张大千将_______、_______ 画错的事。
16.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1)“张大千想起齐白石的话,不禁大为感佩”,他感佩的是_________。
(2)第4自然段中的“反串”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
17.文中画“﹏﹏﹏ ”的句子生动写出了一幅作品的诞生过程,试发挥想象,感受绘画的魅力,并为这幅画拟一个名字。
________________
18.从文中画“ ”的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多选)
A.给别人提意见时语气要委婉。
B.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要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C.指出别人的错误时要照顾到对方的面子。
D.要随时注意别人的错误,并及时提出来。
19.通读全文,你认为张大千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
重温课文。
蜀鄙之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0.给下面的字词释义。
鄙——_____________
语——_____________
何恃——____________
犹——______________
21.下面句子朗读时如何断句?请用“/”断开。
吾一瓶一钵足矣。
22.“足矣”表现了贫者__________________。
23.看到“贫”僧,我想到了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
2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25.请你创作一句挽词,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敬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3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C
2.A
3.BC
4.D
5.C
6.C
7.笨拙 严厉 丰腴 浅显 健壮 腐烂
8.骑在人民头上 甘愿给人做牛马 甘愿给人民做牛马的 为人民无私奉献 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怀念
9.刺猬 瞬间 伶俐 窜 错综 荡漾 澄澈 萍藻
10.周树人 好的故事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11.拉车的说,他家离这儿不远,那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 我不但知道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 老师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蜡烛在一旁静静地流着眼泪。 他看了并且谈论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12.“有的人”分别指这两种人:一种是指欺压百姓的人,另一种指是像鲁迅那样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
我想成为像鲁迅那样像鲁迅那样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作为学生,我会认真为班级服务,班级的事情主动去承担,同学有困难就热心帮助。
13.厚墩墩的云彩把太阳遮盖住了。 雨点儿欢快的跳跃。 伯父笑着说,他小的时候,鼻子跟我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14.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容易碰壁。
15. 画画也得实事求是 蝉 虾
16. 齐白石对蝉的活动状态居然了解得这么细致 齐白石画张大千擅长画的荷花,而张大千则画齐白石拿手的虾
17.小虾戏荷
18.AC
19.张大千是一个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虚心学习别人长处的人。
20. 边远的地方 告诉 依靠什么 尚且
21.吾/一瓶/一钵/足矣。
22.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实现远大志向的坚定信念
23.有志者事竟成
24.成就事业的关键就在“为”和“不为”之间,而不能一味地依赖物质条件。
25.把生命献给中国,让世界为之景仰。矮矮的身躯,创造出崇高的事业;瘦削的肩膀,承载着千年的使命!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