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27 01:3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9月起我校操场正式对外开放,为市民提供便利的锻炼场地。如图所示,进入操场前人们需要扫描门口放置的小程序二维码进行登记,登记后手机上会自动形成个人入场二维码,将此二维码在门口的镜头下扫描后即可进入操场锻炼。关于二维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门口放置的小程序二维码白色部分吸收所有色光
B.人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门口放置的二维码是因为光在它上面发生漫反射
C.阳光下门口放置的小程序二维码牌子后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门口放置的小程序二维码和手机上形成的个人二维码都不是光源
2.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所说的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反射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透过红光 D.桃花自身发出红光
3.如图所示,为防疫新冠病毒,学校在用测温枪检测体温。测温枪的学名是“红外线测温仪”或者“红外线辐射测温仪”。它的原理是:被动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获得物体温度数值。下列与红外线测温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通过肉眼可观察到
B.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C.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
D.红外线测温仪测体温说明红外线能传递能量
4.下列关于光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是光源 B.闪闪发光的钻石是光源
C.点燃的蜡烛是光源 D.能被眼睛看到的物体都是光源
5.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处的光偏折程度最大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温度计放到A处的外侧,会看到示数上升 D.将照相底片放在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6.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调节,像的大小可以等于物的大小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保持蜡烛和墙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
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
7.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观测到了十分罕见的“金边”日环食,这是观测天象、了解和研究太阳的好时机,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天象之一、下列光现象中,与该天象形成原理不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激光准直 C.小孔成像 D.手影游戏
8.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自行车尾灯是靠光的反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
9.如图所示,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下面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将入射光线逆时针转动
B.将入射光线平行向右移动
C.将平面镜向上移动
D.将平面镜逆时针转动
10.一束光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从左上方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的O点,如果在不改变入射光方向的情况下,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可采用的方法是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  )
A.沿逆时针方向转15°角 B.沿顺时针方向转15°角
C.沿逆时针方向转30°角 D.沿顺时针方向转30°角
11.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路面发生镜面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镜面反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亮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2.如图所示,小明采用诱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
B.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以便于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将光屏放在B蜡烛位置处始终承接不到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D.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观察像,摆放时玻璃板应该与纸面垂直
13.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此时乙从这面镜子中(  )
A.一定能看见甲的眼睛
B.一定看不见甲的眼睛
C.可能看见,也可能看不见甲的眼睛
D.只有将镜子放到特定的位置时才能看见甲的眼睛
14.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  )
A.人能看到像,是因为B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B.若蜡烛A所成的像偏低且倾斜,则图乙中的③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C.若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则蜡烛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所成的像将变小
二、填空题
15.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着陆器成功在月面展开了它所携带的一面“织物版”五星红旗。在阳光的照射下,颜色格外鲜艳。我们能看到红旗是红色的,是因为红旗 ___________(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红旗采用了各种高新技术,避免了颜料(固态)在极端高真空、高低温循环等条件下 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问题。
16.雨后夜晚,道路湿滑,月光照到地面上发生_______反射,月光照到水面上,发生_______反射(以上均选填“镜面”或“漫”)。当我们背着月光走时,我们看到的________处是水面。
17.消毒柜是利用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消毒杀菌的;地震及海啸都会产生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会被有些动物接收到但人耳却听不到。
18.如图,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会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19.电影银幕是白色的,是因为白色银幕能________所有颜色的光(选填“反射”或“吸收”);看话剧时,一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______色的。
20.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______(选填“明亮”或“黑暗”)环境中进行;
(2)小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他应该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调整玻璃板后的蜡烛B的位置,直到看上去B和A的像______,此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这种确定像的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若将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______成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
(4)图1中,小红为了让旁边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5)小明了解到平面镜是在平板玻璃的背面均匀地镀上了一层金属膜制成的(如图2甲),他有一个疑问:物体是通过镜子的前面成像还是背面成像?于是他将一支铅笔的笔尖贴在镜子上,如图2乙所示,眼睛从侧面观察,若发现______,则说明物体是通过镜子背面成像。
21.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成像的原因是______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22.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m,若视力表的长度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______m。
2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以与平面镜成4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 _____°;如保持镜面不动,入射光线绕入射点顺时针转动10°,则转动后的反射角等于 _____°;如果是保持入射光线不动,将平面镜绕入射点顺时针转动10°,则转动后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_____°。
24.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白屏上,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1)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其中B处是______光;
(2)若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纸板上我们能看到______光,再在绿色纸板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在绿纸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光。
25.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_____(虚/实)像;
(2)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m;
(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0.5m,说明水位______(上升/下降)。反射角比原来反射角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2020年6月21日下午宁都上空出现了如图甲景象的日食,细心的小兵老师观察到树底下此时一片月牙形亮斑,如图乙,这是 ______现象,图乙中地面上月牙亮斑大小不同,是因为树叶之间的缝隙到地面的 ______不同。
三、作图题
27.如图甲是显微镜的成像示意图,小雨将一束入射光线竖直反射入镜筒中,其光路图可简化为图乙。请你作图画出反光镜(平面镜)的位置。
28.完成如图的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9.不透光的屏P左侧有一光源S,发出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要求不画法线标出S点所在位置,并且将两条入射光线补充完整。
四、实验题
30.通过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太阳光是由______混合而成的;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______光;
(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可以用 ______包裹温度计的玻璃泡(填“白纸”或“黑纸”),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实验表明,A外侧的不可见光______的热效应最显著;
(3)若以vA、vB表示两种色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则vA______v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1.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甲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的像。
(1)针孔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若将易拉罐向右移动少许,蜡烛的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3)小明家的天花板上有一盏顶灯如图丙,有一天,小明观察到如图丁所示的情形,灯正下方的塑料框子上有十个正方形孔的隔板,隔板下方出现了十个圆环形的亮斑。这些亮斑是_______(选填“隔板的影子”、“孔的像”、“灯的影子”或“灯的像”)。
32.小明发现,晚上坐公交车时在车窗玻璃里看到另一个“自己”,而白天却看不清;他联想到平面镜成像知识,又对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再次探究;小明将玻璃板垂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沿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MN,取两根相同的蜡烛A和B;
(1)如图,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为了使蜡烛A所成的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明同学最好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移动它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
(3)拿走玻璃板后的蜡烛B,保持蜡烛A不动,将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移动,蜡烛A的像将______移动(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
(4)在此实验中,玻璃板要垂直纸面放置,而小明发现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则要倾斜安装,这样的好处有______。
A.造型美观,增大了车内空间
B.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
C.减少晚上后方车辆强光入射到前挡风玻璃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D.消除晚上行车时车内乘客因前挡风玻璃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33.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______,而选用的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______(光滑/粗糙)。
(2)如图甲,小明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当把入射光EO向法线靠拢时,发现反射光OF向法线______(靠拢/远离),通过多次实验可以得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3)如图乙小明以ON为轴,将右侧的纸板向后折,在右侧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小明想是反射光不存在了。为了进一步验证,小明将纸板沿QP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折回,与左半部分在同一平面,如图丙所示,则在纸板右侧的上半部分______(会/不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在/不在)同一平面内。
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C
6.A
7.A
8.D
9.D
10.A
11.A
12.D
13.A
14.B
15.反射 升华
16.漫 镜面 暗
17.紫外线 次声波
18.60° 减小
19.反射 黑
20.黑暗 前 完全重合 等效替代法 不能 不变 笔尖的像和笔尖相隔有一段距离
21.倒立 光的直线传播 不变
22.虚 5 0.8
23.50 40 120
24.紫 绿 不能
25.虚 6 下降 不变
26.光的直线传播 距离
27.
28.
29.
30.各种色光 红 黑纸 红外线 大于
31.光的直线传播 倒立 变小 不变 灯的像
32.较亮 相等 不会 D
33.垂直 粗糙 靠拢 等于 会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