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0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0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27 01: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如图,两名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他们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时间相等,则(  )
A.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B.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C.甲做功较多,甲、乙功率相等 D.甲、乙做功相等,乙的功率较大
2.如图用10N的拉力去拉5N的物体,恰好使物体匀速上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沿竖直方向向下拉物体时,会使得拉力变大,机械效率变低
B.该滑轮费力,但省距离,它的实质是一个费力杠杆
C.该滑轮的效率只有50%,是由绳重和摩擦导致的
D.若将此滑轮改为动滑轮,可以提高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3.A中的杠杆和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C、D中的物体被匀速吊起,所有物体重力均为G,不计动滑轮重力、绳重和一切摩擦,则所用拉力F最小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杠杆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在A端用轻质细绳悬挂一质量为200g的物体M,同时在B点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杠杆的拉力FB,杠杆绕O点匀速转动到虚线位置,OA=3m,AB=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拉至与墙面夹角为30°时,FB=3N
B.拉力F逐渐变大
C.杠杆绕O点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时拉力FB做的功为3J
D.此过程中,FB最大值为3N
5.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和绳重,把一个重为20N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在4s内匀速提升了2m,所用拉力F为12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滑轮重8N
B.4s内拉力F的功率为6W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D.用此滑轮组提升40N的物体,机械效率变大
6.如图所示的斜面长s为3m,高h为0.6m,建筑工人用绳子在6s内将重500N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150N,(忽略绳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时所受摩擦力是150N
B.拉力所做的功是300J
C.拉力的功率是75W
D.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
7.“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我们应养成随手关闭水龙头的好习惯。水龙头手柄可视为如图所示杠杆,O为支点,F为阻力,分别沿图示的三个方向用力关闭水龙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F1方向最省力 B.沿F2方向最省力
C.沿F3方向最省力 D.三个方向同样省力
8.如图所示,已知m1>m2>m3,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三个物体都沿力的方向移动s,则力F所做的功(  )
A.甲情况下最多 B.乙情况下最多 C.丙情况下最多 D.三种情况下一样多
9.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 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绳轮间的摩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拉力F2的功率为0.6W
B.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
C.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
D.物体A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2N
10.小明的教室在三楼,当他以正常的速度从一楼上到三楼时,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小明上楼所用的时间约为10s
B.小明上升的高度约为9m
C.小明做功约为300J
D.小明做功的功率约为100W
11.如图是小科同学拉水下一重物的示意图。他用竖直向下的拉力将重物从水底缓慢拉到井口,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地面对小科的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甲、乙两人爬楼比赛,同时从一楼出发跑上五楼,结果甲先到而获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功多, 甲的功率大 B.乙做功多,乙的功率大
C.若两人的体重相同,则甲做的功多,甲的功率大
D.若两人做的功相同,则甲用时少,甲的功率大
13.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将质量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 B.乙更省力,乙机械效率大
C.甲更省力,甲的额外功少 D.乙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14.清晨,清河河畔聚集了很多钓鱼爱好者,若某位师傅不小心把水桶弄进水里,捞上桶时发现桶里带些水。在打捞水桶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B.对桶所做的功是总功
C.对水所做的功是总功 D.对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15.如图所示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扫帚
B. 瓶盖起子
C. 筷子
D. 镊子
二、填空题
16.小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2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前进了8m,这后由于惯性物体又滑动了0.1m,第一个过程推力做功是______J,在整个过程中推力做的功是______J。
17.在历史上,机械功原理被誉为“机械的金科玉律”,它告诉我们:省力的机械必然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一定___________。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___________省功(填“能”或“不能”)。
18.如图所示的斜面长4米、高2米。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把一个重力为150牛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F共做了400焦的功。拉力F的大小是 ___________牛,物体与斜面间摩擦力的大小是 ___________牛,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__。
19.旗杆顶上的滑轮是 __(选填“定”或“动” 滑轮;其实质是一个 __杠杆,其特点是不能省力,但可以 __。
20.如图所示,沿着倾斜的木板往卡车上推油桶,用力的示意图把油桶在木板上时所受重力表示出来__。将油桶放倒推上去这样做的目的是 __。
21.如图所示,把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绳子的重力及摩擦,滑轮组机械效率是60%,所用拉力F为______N,若人重为600N时,用此装置最多能提升______N的物重。
22.小明用30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200N的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10m,所用的时间是0.5min。在此过程中___________W,支持力对购物车做功为___________J。
23.杠杆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点悬挂一个重为20N的物体,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OB∶OA=2∶3,则F=______N,此杠杆是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24.如图所示,妈妈体重比小明大,跷跷板水平平衡时,妈妈比小明离转轴______(远/近)。若小明往转轴远离一小段距离,为了保持跷跷板水平平衡,妈妈应适当______(远离/靠近)转轴;跷跷板水平平衡时,顽皮的小明将上半身向后仰,则跷跷板会______(左端下沉/保持平衡/右端下沉)。
三、实验题
25.利用杠杆开展相关实验探究:
(1)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现杠杆在竖直平面内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重力均为0.5 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N;若在第(1)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节平衡螺母而直接开展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始终垂直于杠杆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拉力的大小________。
26.如图所示,小军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他想通过登楼梯来估测自己的功率。为此:
(1)小军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_。
A.测出自己的质量m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
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n D.测出自己从一楼登上三楼所用的时间t
(2)下表是小军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根据要记录的数据,请把表格补充完整
小军的质量 _______ _______ 登楼梯的功率P/W
(3)利用上面所测的物理量,写出计算功率的表达式_______。
27.根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明通过调节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进行下面的实验探究;
(2)要使图乙中杠杆平衡,应在a处挂______个钩码(题中的每个钩码都是相同的);
(3)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丙的竖直地拉着变成倾斜地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每次实验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
(4)在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______;
A.减小摩擦
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5)小明同学用图丁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课本上所给出的平衡条件,原因是______;
(6)继续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如图丁所示,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在B点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弹簧测力计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缓慢匀速上升,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则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将同一物体的悬挂点由B移至C,匀速提升相同高度,不计摩擦,则杠杆的效率会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四、计算题
28.如图所示,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将600N的重物匀速吊起5m高度的过程中,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250N。求:
(1)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做的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克服摩擦和钢丝绳重所做的功为有用功的0.1倍,求动滑轮的重。
29.海口世纪大桥是海口市最壮观的景点之一;大桥全长约2660米,主桥长约636米,桥上的交通指示牌如图甲所示;请解答以下问题:
(1)小伟从家中出发到世纪大桥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______段(填“OA”“AB”或“OB”);
(2)若小伟骑车时受到平均阻力为20N,他骑车的平均功率为多少?______
(3)一次小伟乘坐爸爸的小轿车通过大桥时,他记录了小轿车经过整个大桥的时间是2min,请通过计算判断小伟爸爸驾车过桥时是否超速?______(该车行驶途中速度不变)
(4)请利用物理知识简要分析超速驾车有什么危害?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D
4.D
5.D
6.C
7.B
8.D
9.B
10.D
11.A
12.D
13.D
14.D
15.B
16.800 800
17.费力 不能
18.100 25 75%
19.定 等臂 改变力的方向
20. 省力
21.150 1080
22.10 0
23.30 费力
24.近 远离 右端下沉
25.左 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 2 偏小 不变 变小
26.B 登楼梯时间t/s 楼梯的竖直高度h/m
27.右 1 变大 便于测量力臂 D 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变低
28.(1)3750J;(2)80%;(3)90N
29.AB 120W 该车没有超速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