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 道光的身份——鸦片战争冲击下的中国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外历史纲要上 道光的身份——鸦片战争冲击下的中国 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8 14: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道光的身份
——鸦片战争冲击下的中国
清朝统治者
汉人的皇帝
满人的旗主
蒙人的可汗
藏人的文殊
统一
多民族国家
向中国朝贡的藩属国
天朝上国之皇帝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两个世界碰撞了……
中国:沉迷天朝上国的世界
英国:正在建构日不落的世界
19世纪中叶的全球舞台
道光的身份
——鸦片战争冲击下的中国
家国之祖宗
今人眼中的守成
弱国之昏君
英人眼中的通商
天朝之皇帝
时人眼中的剿夷
天朝之皇帝
——时人眼中的剿夷
1840年7月26日,道光于圆明园发出上谕:
英吉利逆夷滋事,攻陷定海,现已调兵合剿,不难即时扑灭。
——《筹办夷务始末》
北京
疑问之一:
“英夷”为何将登陆点选在定海?
定海
(今舟山)
定海
舟山位于杭州湾东南,扼苏、浙、闽三省洋面……为中国第四大岛。
英军占领舟山的目的,是为其远途作战的部队建立起一前进基地,休整补给,据此展开其北上、南下中国海的军事行动。
此外,英国政府也有意割占此岛,以便在比邻当时中国最富庶地区的一方站稳脚跟,将触角伸入华东,并由长江进入内地。——《天朝的崩溃》
阅读材料
“英夷”为何将登陆点选在定海?
南北海路的中点
深入内地的起点
定海
既然已经攻占定海
“英夷”下一步军事动作将是什么?
舟山位于杭州湾东南,扼苏、浙、闽三省洋面……为中国第四大岛。
英军占领舟山的目的,是为其远途作战的部队建立起一前进基地,休整补给,据此展开其北上、南下中国海的军事行动。
此外,英国政府也有意割占此岛,以便在比邻当时中国最富庶地区的一方站稳脚跟,将触角伸入华东,并由长江进入内地。
对重要出海口实行封锁
对重要出海口实行封锁
攻占定海不仅可见于浙江巡抚所奏,且福建、江苏、山东等处官员在其奏折中也有反映。
对于封锁沿海,各地的奏折(包括被封锁地区)基本上没有提到。
道光帝不可能知道南中国的主要海口已经被英军封锁,还兴致勃勃地经常与臣下讨论是否实行封海政策。
为什么官员没有上奏“封锁沿海”?
贸易为本、资本主义的英国
农业为本、自然经济的中国
天朝之皇帝
——时人眼中的剿夷
疑问之二:
中英对决,清廷的优势何在?
1840年7月26日,道光于圆明园发出上谕:
英吉利逆夷滋事,攻陷定海,现已调兵合剿,不难即时扑灭。
——《筹办夷务始末》
北京
定海
林则徐认为:夷兵即极多,亦不过一万余人为止。彼之数有尽,而内地兵勇用之不尽,不独以十抵一,以百抵一,直以十千万万抵一,又何不能剿灭之有?
夷兵涉远而来,粮饷安能持久?
清军将以多敌少,以逸待劳。你同意吗?
7月,道光帝命调。500名援军,由福建建宁至浙江镇海,历时约40天。
6月,英军从广东水域出发,攻陷定海,兵临天津海口,历时35天。
清军因其陆上调兵速度比不上英军的海上调兵,且不知英军的战略目标和作战指导方针,只得处处设防。
鸦片战争中绝大多数战役斗争清军的兵力与英军相距不远,而在定海之战中反而英方占了兵力上的优势。
古代军队 VS 近代军队
疑问之二:
中英对决,清廷的优势何在?
天朝之皇帝
——时人眼中的剿夷
北京
定海
1840年7月26日,道光于圆明园发出上谕:
英吉利逆夷滋事,攻陷定海,现已调兵合剿,不难即时扑灭。
——《筹办夷务始末》
疑问之三:
“英夷”为何滋事?
天朝之皇帝
——时人眼中的剿夷
1840年7月11日,(英方)投递《致中国宰相书》。清朝官员声称不敢将此件上呈。
根据“天朝”对外体制,除广东外,各地官员未经许可不得收受外国文书,即所谓“人臣无外交”;对于转呈皇帝的外国文书,若有违悖字样,亦不得上送而亵渎圣明……
已经开战,为何皇帝得不到准确“夷情”?
封建的天朝体制
天朝之皇帝
——时人眼中的剿夷
封建的政体
封建的经济
封建的军队
“剿夷”,一场必然失败的战争……
远人贸易,构衅兴戎……当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继之以畏葸,遂遗宵旰之忧。所谓有君而无臣,能将顺而不能匡救。
——《清史稿》
探究之一:对战败的分析,你同意吗?
道光的身份
——鸦片战争冲击下的中国
弱国之昏君
英人眼中的通商
天朝之皇帝
时人眼中的剿夷
道光的身份
——鸦片战争冲击下的中国
《伦敦新闻画报》,1842年
道光正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最虚弱和最傲慢的政府…
——《伦敦新闻画报》于战时
《南京条约》对英国和中国两国的臣民和利益有同等的好处。——《泰晤士报》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
弱国之昏君
——英人眼中的通商
《南京条约》是不平等条约吗?
割让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南京条约》是不平等条约吗?
割地赔款
典型的丧权辱国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
——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
香港仍坚持“赏借”
——1842年8月18日,道光的上谕
为什么?
割让香港岛:平等的表述,不平等的实质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伦敦画报新闻》:“(中国将)享受到更为宽广之文明的自由,进入到不可限量的辉煌前景。”
探究之二:你赞成浙江巡抚还是伦敦报纸?
时任浙江巡抚:中国之凋敝在于漏银,新开口岸后漏银更易……
五口通商
《南京条约》: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割让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南京条约》是不平等条约吗?
割地赔款
典型的丧权辱国
强权政治
短期 + 正面
(各通商口岸)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
——《南京条约》
His Majesty the Emperor of China agrees to establish at all the ports... a fair and regular Tariff of Export and Import customs and other dues, which tariff shall be publicly noticed and promulgated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南京条约》英文版
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
——《南京条约》英文版直译
教材表述:“接受协定关税”准确吗?
《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要求谈判大臣“继续交涉,挽回一些天朝的利益……”英方诱使中方谈判关税。
谈判大臣谈来谈去,谈出个棉花进口每担征银4钱,茶叶出口每担征银2.5两(均比以前增加),连忙向道光帝报功。他们与英方议定的“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将26类160余种货物税率用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下来。
——摘编自《天朝的崩溃》
阅读材料,天朝的利益挽回了吗?
1843年,《虎门条约》:协定关税
割让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南京条约》是不平等条约吗?
割地赔款
典型的丧权辱国
强权政治
短期 + 正面
平等的不平等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中方向英方发出照会:
英国商民既在各处通商,难保无与内地民人交涉狱讼之事……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人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摘编自《天朝的崩溃》
天朝又放弃了什么主权?
割让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
……
探究之三
天朝外交为何失败?
弱国之昏君
英人眼中的通商
道光的身份
——鸦片战争冲击下的中国
弱国之昏君
英人眼中的通商
天朝之皇帝
时人眼中的剿夷
必然失败的战争
丧权辱国的条约
英勇抵抗的清军将士
血白流了吗?
血的教训
中国必须近代化
道光的身份
——鸦片战争冲击下的中国
家国之祖宗
今人眼中的守成
恭俭之德,宽仁之量
守成之令辟(明君)也
——《清史稿》
家国之祖宗
——今人眼中的守成
道光是守成明君吗?
鸦片战争后,魏源·《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是一部介绍外部世界的史地著作,在人们普遍不知“英吉利”为何的“天朝”,其功能和意义非今日同类著作能比拟……“师夷长技以制夷”一语,在已知历史结论的人们眼中格外触目惊心。——《天朝的崩溃》
魏源不相信西方的地球图说……通过考订得出中国是在世界的中心,优越于其他民族和国家。……“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张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瀛寰志略》与《海国图志》比较研究
《海国图志》的意义何在?局限何在?
鸦片战争后,魏源·《海国图志》
徐继畬确实看到并且承认,在中国以外的世界,存在着另一种文明……这种文明扩展到东方就构成了对中国的威胁。
徐继畬在介绍古代巴比伦、希腊、罗马以及近代欧美各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城市的繁荣时,的确充满着欣羡赞叹之情,对这些国家的贤君明主,其中特别是对华盛顿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瀛寰志略》与《海国图志》比较研究
徐继畬·《瀛寰志略》
《瀛寰志略》的价值何在?
《瀛寰志略》
《海国图志》
点阅《海国图志》。魏氏此书体大思精,真奇书也……使朝廷先加意此事,密谕地方大吏饬郡县官,日讨国人而伸儆(使人觉悟)之……
(徐继畬)轻信夷书,动辄铺张扬厉。泰西诸夷酋,皆加以雄武贤明之目……似一意为泰西声势者,轻重失伦,尤伤国体。
——《越缦堂日记》
对于两本睁眼看世界的著作,国人态度有何不同?
鸦片战争后,魏源·《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1842年,仿造火轮船不得法,大臣提议从澳门雇觅“夷匠”,道光连忙下旨不让夷人入境。
1843年,大臣进呈新式击发枪,道光帝爱不释手,但对仿造一事朱批曰:朕知其必成望洋之叹也。
探究之四
鸦片战争后,学习西方为何如此之难?
家国之祖宗
今人眼中的守成
家国之祖宗
今人眼中的守成
1840年7月26日,道光于圆明园发出上谕:
英吉利逆夷滋事,攻陷定海,现已调兵合剿,不难即时扑灭。
——《筹办夷务始末》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光阴
家国之祖宗
今人眼中的守成
只有在实现自身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才能真正抵抗一个近代化了的侵略者。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救亡图存 = 反侵略 + 反封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