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3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8 14:2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宋代赵黻《江山万里图》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小重山·昨夜寒蛩(qióng)不住鸣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绍兴六年(1136)至绍兴七年(1137)岳飞准备大举收复中原,北上灭金。
《满江红》
(明)文徵明
拂拭残碑,敇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端,堪恨又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岳庙文徵明词碑
唐朝中央军:9万人;藩镇军队49万人。
后梁:朱温,宣武军节度使;
后唐:李存勖,河东节度使;
后晋:石敬瑭,河东节度使
后汉:刘知远,河东节度使
后周:郭威,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
幽云十六州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驾崩。周恭帝柴宗训只有七岁。赵匡胤任殿前都点检(禁卫军最高长官),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
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等功臣皆授节度使。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11世纪初到12世纪末,中国气候转化,温暖期趋短,气候转寒。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
北宋的疆域和自然地理叠压图
北宋面临的环境问题
上(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如何?”
(赵)普曰“……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兑现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承诺,把妹妹嫁给高怀德,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张令铎的女儿则嫁给太祖的弟弟赵光美。
“稍(削)夺其权,收其精兵”
1、解除石守信等兵权,降低禁军统帅的地位,分散权力;
2、削弱禁军统帅的职权,将其招募、屯戍、调发之权,划归枢密院枢密使,禁军统帅只负责训练之职。
3、疏远禁军将兵关系,轮番到各地戍守,经常换防,使将不专兵,兵无常将。
4、削弱地方军事力量。全国军队分四种:禁军(中央军)、厢军(地方军)、乡军(民兵)和蕃军(边境少数民族兵)。
据统计,北宋建国初的九十年中,招募的禁军和厢军数量如下:
968——976年 37.8万
995——997年 66.6万
1017—1021年 91.2万
1041—1048年 125.9万
1、国家养兵百万,消耗了大量财政收入,是导致“积贫”的一个重要原因。
2、士兵待遇不佳,需要兼营其他产业,军队纪律松弛,毫无战斗力(“积弱”)可言。
“制其钱谷”——集中财权
教材:设诸路转运司综理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国史概要》:从北宋中叶起,地方州县财政呈现出入不敷出景象,并且日益严重。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稍(削)夺其权”——加强中央集权
宋朝皇帝
中书门下
(行政权)
枢密院
(兵权)
三司使
(财权)
“官”:一种等级待遇。中书令、尚书、员外郎等
“职”:不是职务,而是一种虚衔,授给有名望的官员。学士等
“差遣”:职事官,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中书令为官,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为差遣,握相权。
“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阙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此用人之弊也。”——苏轼
宋真宗时,文武百官(正官)9700人;
宋仁宗时,文武百官17000人;
宋英宗时,增至24000人。
宋朝中央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大都不管本司事务,只是领取高薪,享有政治地位。
如正一品宰相每月俸钱300贯,禄粟100石,薪柴1200束,炭100秤;每年有绫40匹、绢60匹、绵100两、盐7石。随从人员70名的衣粮也国家包下来,还有额外的赏赐和恩荫。
1贯=770钱=宋初年1两银子;宋中期2两银。
宋中期1两银子约合人民币600-1300元。
宋初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
一、分权:1、中央与地方各层权力机构趋于分散,令其互相牵制,防止出现专擅现象。2、官、职、差遣分离。
二、收权:1、尽量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从制度上保证藩镇割据不复出现。2、重文轻武,收武将之权。
材料:“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
——蔡襄《端明集》
材料反映出宋仁宗时代怎样的现象?
材料:熙宁四年,宋神宗召大臣议事,枢密使文彦博对神宗说: “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你如何评价宋代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960年
北宋
建立
1127年
“靖康之变” 北宋灭亡南宋建立
1279年
南宋
灭亡
宋“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起到什么作用?
上(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如何?”
(赵)普曰“……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赵)普曰“……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
“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南宋 叶适《水心别集》卷14《纪纲二》
北宋中期君臣的权力游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1、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2、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3、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司马光等)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4、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继位。蔡京当政,贬斥司马光、苏轼、程颐等120人为“元祐奸党”,另309人合为元祐党籍碑。沿用王安石新法,刻意发展其聚敛功能。
上(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如何?”
(赵)普曰“……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陋宋”:鄙陋的宋朝
——明清思想家王夫之
960年
北宋
建立
1127年
“靖康之变” 北宋灭亡南宋建立
1279年
南宋
灭亡
生于
忧患
长于
忧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