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生活中的冷色教学设计
学生学习情况预测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完成了三原色与三间色知识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基础的色彩知识。本学期学习的色彩冷暖知识,是建立在原色和间色知识基础之上的。本课是在上一课学习暖色的基础上认识色彩中的冷色,对于冷色色彩知识的学习会比较顺利。在本课实践环节,学习梵高的小笔触点染的表现方法,创作风景画是学生即将面临的新问题,在点染技法、色彩搭配技巧方面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大力帮助。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一)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应会: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二)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难点: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三、学习材料
教师:教学课件《生活中的冷色》、绘画用具。
学生:绘画用具
四、教学活动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引出课题。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碧蓝的天空,广阔的大海(30秒)。
教师提问:如果让你们画一副大海,你们该用什么颜色表现呢?生:答。
2.如果我们的大海天空被污染了,我们还能看到这美好的环境吗?生:答。
3.怎样留住这美丽的环境?生:答。
4.你们都是环保小卫士!你们还在哪见过这些蓝色?生:答。
[设计意图:用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情绪,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5.生活中处处可见蓝色,李老师这也有几幅蓝色的图片,我们来看看。出示:
雪景
白白茫茫的冬天,深蓝色的夜景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冷。
服装
炎炎夏日里,我们换上一袭蓝色系的衣服,视觉效果怎么样? 生:清爽。
为什么一些国际性会议场所会选择蓝色作为背景? 生:庄严。
浩瀚的宇宙又给人什么感受?生:神秘
10.看书中第6页《蓝色圆舞曲》和幽蓝卧室中出现的颜色,带给你什么感受 小组讨论的形式。生:宁静。
11.对,我们就把带给我们寒冷、清爽、庄严、宁静、神秘感觉的颜色叫做冷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冷色》吧。出示课题。
(三)欣赏佳作、技法点拨:
1.出示色环的PPT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热情似火的暖色,请你们对比,色环中让你感觉很清爽、寒冷的颜色有哪些?
生:回答。
2.教师提问:你们还记得吗,紫色是原色还是间色?
生:回答。
紫色是由哪两种颜色调配而成?生:回答。
师:所以我们把紫色与蓝色相比,谁更冷一些?紫色与红色相比,谁更暖一些?生:回答。
师:颜色的冷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对比得来的。没有对比就没有冷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冷色系的认知和感受,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
既然冷色能给大家带来这么多丰富的感觉,难怪画家们喜欢用冷色来创作。我们一起来看,日本画家福田平八郎的《水》。画面中都有什么颜色?画面带给你什么感觉?
福田平八郎 《水》
生:回答。
师:在燥热的夏日里,看到这样清凉的水面,真让人惬意!老师在这幅图的基础上,创新了一下风格,想看吗?请同学们欣赏。
3.师:两幅画有什么不同吗?
生:第二幅的画面上有很多点组成的。
4.师:观察真细致!老师用了大小不同的点组成了这幅图。大师们也喜欢用这种方式创作了许多惊世绝伦的作品,我们继续欣赏。
《港口》西涅克 《星空》梵高
5.师:这两幅画面是不是都有点构成?生:回答。
6.师:这种由色点构成的绘画类别叫点彩画派。你能观察到,图片上都有什么类型的点吗?生:回答。
(
圆点
) (
斜点
)
圆点 斜点
方点 竖点
师:观察真仔细!这些就是点的类型。多么神奇的点啊,让我们平时看起来静止的星空,看起来怎么样?生:流动,跳跃。
7.师:你们觉得这种画法有趣吗?生:回答。
8.师:你们眯着眼试试,能看清画面里的轮廓吗?生:回答。
9.师:对,这些啊就是点彩画派的风格特征,同学们总结的真到位!
10.师:再来看这两幅,同样是表现树木,你们来分辨下他们之间的区别。
(
阿西西附近的
风景
)
(
花园里的树丛
)
11.师:《花园里的树丛》这幅图中,树叶用了什么点?生:长点
12.师:点密不密?生:回答。
13.师:有规律吗?生:有,一簇一簇一团一团的。
14.师:对,正是一簇一簇一团一团的叶子,才显示出这棵树顽强的生命力。地面上还有比较稀疏的长点,表现草丛。
15.师:再来看《阿西西附近的风景》这幅中的树叶,用了什么形状的点?生:方点,圆点。
16.师:叶子的点有规律吗?生:回答。
17.师:没有规律的点用叠压的形式,表现出大树枝繁叶茂的特点。再看,点为什么颜色有深有浅?生:有层次感。
[设计意图:欣赏大师佳作,感悟点彩的美及特点。]
(四)感受体验、技法实践
1.师:如何用灵动的点来表现丰富的画面呢?老师带大家来示范。老师想表现一幅宁静山村的画面,你们来帮老师想想,应该添加点什么景物呢?生:树木,河流,大山,小屋等。
2.教师在示范过程中,重点讲解:
先用密集的点勾勒出轮廓;
整体排列时,注意点的方向和形状的变化;
颜色丰富,深浅有变化,突出立体感。
3.在示范结束后,请学生概括绘画步骤。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教师示范点染的的技法,学生学习点染的方法,直观感受笔触不同的变化。学生总结教师的绘画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概括能力。]
4.拿出一张事先画好有黑色背景的范画,与刚才用白色底纸的范画比较:哪一幅更有宁静的氛围?生:答。
5.师:选用有底色的画纸能更好的烘托画面气氛。出示学生作品:
湖光水色 家乡的小路
6.师:《家乡的小路》为什么要用紫色作为背景色?紫色带给你什么感觉?生:梦幻,神秘。
7.师:梦幻中出现家乡的小路,你读懂了什么感情?生:答。
8.对,家乡是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要心系家乡,心系祖国。
9.师:另一幅《湖光水色 》恰好用了白纸的空隙,来表现湖水波光粼粼的感觉,妙不妙?你们想选用有底色的画纸还是无底色的画纸呢?别着急,有两位同学对他们的画作不满意,我们来想想办法帮他们改进一下。
生:探讨。
(五)艺术实践、展示交流
出示作业提示。
师:选择有颜色的卡纸,试着用水粉中的冷色画一幅风景画,注意点彩的技巧。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3.展示交流:请选择自己画面最得意之处介绍给同学。
4.拓展:出示冷暖对比的画供学生欣赏,希望学生在课后不断尝试、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