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中国历史八年级 下册 —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1964年10月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核技术:1966年10月
中国第一颗氢弹核技术:
?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带着当时最先进的物理学知识,涉洋归来报效祖国。五十年代末,邓稼先从物理学讲坛上“消失”了,他的身影闪现在核武器研制的基层第一线:在北京郊外的高粱地里参加研究所的兴建,在罗布泊国家试验场的土路上颠簸,在云遮雾罩的山区指挥着原子弹、氢弹的研制。邓稼先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立下了卓越的功勋。邓稼先曾荣获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中国的奥本海默“动脑筋”: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为了加强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1964年6月
中近程地地导弹
发射成功1966年月10月
装有核弹头的
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1970年航天技术:世界第五本课的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
和人造地球卫星1999年
第一艘无人飞船
神舟一号航天技术:2003年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航天技术:中国第一个航天员,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杨利伟 航天技术:神舟六号航天员 : 费俊龙、聂海胜航天技术:2005年神舟七号航天员 :翟志刚、景海朋、刘伯明
2008年神九航天员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想一想:
有人说:吃饭靠两平, 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为什么?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实行国有企业改革,还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袁隆平于1973年培育出灿型杂交水稻,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公斤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结: 建国以后,我国的经济实力并不强大。但是,为什么我国仍然能够取得这么多的重大科技成果? 1、国家的重视。
?
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
3、人民的支持。
?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大论断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