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性监测八年级地理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并用2B铅笔填涂相应位置。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第Ⅱ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
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毛泽东主席曾写道:“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土,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结合图文资料,完成1~2题。
1.我国广大的领土
A.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B.我国最南端为海南岛
C.自北向南濒临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D.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一
2.下列对我国地理条件优越性的解释,正确的是
A.领土南北跨度大,以热带为主,衣食无忧 B.海陆兼备,有便利的陆上和海上交通条件
C.全国各地降水都比较丰富,多大江、大河 D.地形以平原为主,肥田沃土分布广泛
家住上海的小伟想利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游览线路。读图回答3~5题。
3.四条游览线路中,经过了温带大性气候区的是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4.四条游览线路中,下列景象可能在途中看到的是
A.①线“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B.②线“沙漠驼铃映晚霞”
C.③线“蓝天白云,三河马在欢快地穿梭”
D.④线“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对游览线路与经过的“主要地形区”及“土地利用类型”的连线,正确的是
A.①-东北平原一旱地 B.②一东南丘陵一林地
C.③-内蒙古高原一草地 D.④一四川盆地一水田 2018央视春晚,除在央视本部1号演播厅设置主会场外,还在广东的珠海、山东的泰安、海南的三亚,以及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设立了四个分会场。根据图文材料,回答6~8题。
6.造成泰安、三亚两地服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地形 D.降水量
7.2018年央视春晚,贵州省黔东南的黎平县肇兴侗寨作为分会场,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文化概念。在侗寨建筑中,富有特色的是
A.窑洞 B.土楼 C.四合院 D.吊脚楼
8.节目开始前,乐乐想知道四个分会场(广东珠海、山东泰安、海南三亚、贵州黔东南)所在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桂、鲁、渝、贵 B.粤、晋、琼、贵 C.粤、鲁、琼、贵 D.桂、晋、渝、贵
2018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田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B.旱地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C.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D.草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10.下列举措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的是
A.在陡坡垦荒,扩大耕地
B.利用耕地扩大城市建设
C.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D.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有毒农药
水土流失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下图是影响水土流失因素的模拟实脸之一(实验中都使用黏土),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实验模拟的是哪个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A.地表土质 B.坡度陡缓 C.植被疏密 D.降水强度
12.以下哪些人类活动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
①打坝淤地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在陡坡修建梯田 ④建设护坡林草带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读“我国某区域东西向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甲高原为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14.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海拔不足400米,年降水量约600mm
B.东北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年降水量600mm以上
C.大兴安岭海拔不超过1000米,年降水量不超过400mm
D.大兴安岭降水最多的地区海拔约1000米
15.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6.我国水资源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特点,解 决这一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
A.植树造林 B.跨流域调水 c.修建水库 D.提高水价
17.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人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汉族分布均匀,少数民族相对集中
C.汉族相对集中在北方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南地区
(
)“精准扶贫”是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治贫方式,下图为中国贫困县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贫困县的分布特点是
A.东南多,西北少
B.分布在地势的阶梯交界处
C.山区多平原少
D.集中在北方地区
19.关于甲、乙、丙三个区域贫困县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甲地人口数量大 ②乙地生态环境脆弱 ③丙地地表崎岖 ④三地交通都比较闭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列有关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体现了北京作为我国政治中心的城市职能
B.长城、明清故宫、北京四合院、颐和园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C.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均匀
D.北京在建造现代化大都市时,只重视现代建筑的建设
读“香港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图,回答21~23题。
香港与祖国内地血肉相连,下图中香港可为祖国内地提供
A.日常生活消费品
B.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C.众多廉价劳动力
D.产品消费市场
在与港澳地区的经济合作发展中,珠江三角洲的优势是
A.国际金融、航运中心
B.科学的管理水平
C.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
D.价格相对低廉的资源
澳门的经济支柱产业为
A.转口贸易 B.航运业 C.旅游博彩业 D.加工工业
24.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于11月6日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开幕。航空航天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刚刚起步,发展缓慢
B.决定高新技术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人才
C.现代生物技术为我国农业增收没有发挥作用
D.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于沿海工业地带
25.首届中国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于 2018 年 4 月在上海举行。着力推行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 创建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与之观念不相符的是
A.推广新能源环保汽车 B.垃圾实行分类处理
C.使用一次性餐具 D.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6个小题,满分50分)
26.《航拍中国》介绍了新疆、黑龙江、江西、陕西、上海、海南六个省级区域,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8分)
写出甲、丙两幅景观图对应的“图一”中省区的字母:甲________,丙________。
从下列《航拍中国》描述的特征中,选择符合B省、C地区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绿洲灌溉农业 ②树影婆娑的椰林 ③鱼米之乡 ④林海雪原
B省:________ C地区: ________
请分析图二所示区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位置优势。
“图一”所示区域AC线是我们学过的________工程,起点是新疆________ 盆地的轮南气田,通过管道运输一直输送到我国的东部 ________ 市。
27.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阳信某校一地理兴趣小组搜集了部分图文资料,请你共
同参与解答下列问题。(9 分)
确定图1中甲、乙两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该兴趣小组所在区域是图1中的 地区,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 一线以北。
结合图1中信息和所学,写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受季风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结合图1、图2信息,发现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的平原和盆地中。图2中A 是 平原,C处主要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兴趣小组成员暑假期间到图2 中B处游学旅游,发现当地的米饭与我们北方人常吃的东北大米口感不一样。请你帮他们分析其中的原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8分)。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材料二:《暸望》杂志报道:自2000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从呼和浩特河口村到郑州桃花峪,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材料三:如图为“长江与黄河水系示意图”。
从上、中、下游来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图中①代表世界上最大的______水利枢纽。
黄河流域是我国的能源基地,上游突出的是水能,中游突出的是______(矿产),下游突出的是石油。黄河在桃花峪以下无支流注入,其原因是______。在黄河上游干旱的宁夏和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宁夏平原与②______平原,这里由于引黄灌溉便利,所以农业较发达。
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______。长江因航运价值高被称为______ 。
根据材料二,说出黄河变清的主要人为原因。
29.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问题。(共9分)
材料一 读我国西北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克苏地区(新疆境内),从水源、光热等条件综合考虑,选择红枣(耐旱)作为特色林果,发展当地经济。
材料二 阿克苏地区图
(1) 根据西北地区所处的位置,可以判断西北地区最突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________,形成此环境特征的原因是________。
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由东向西依次
是________ 。
图中AB段河流的流向为_______。
当地阿克苏地区的红枣特别甜,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__ ;当地降水较少,人们修建了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
______________来发展农业。
由图可知,该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图文材料从气候、水源、交通等方面简要分析阿克苏--阿拉尔垦区成为全国最大长绒棉生产基地的优良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在经济相对落后、现有开发程度较低,生态环境良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空间充裕的容城、雄县、安新三地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将逐渐成为水城共融生态新区和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新区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分散北京人口、环境等诸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
)
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省) D 海 E (铁路线)。
北京位于_____________平原西北部 ,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分析华北地区发生春旱的自然原因。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国家选择雄安作为新区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31.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岛,台湾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二:图甲是台湾岛沿北回归线附近地形剖面图,图乙为台湾岛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甲 乙
图中P处所在省区简称是 。
图中气候类型的分界线南侧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请分析该界线向南弯曲的原因。
(3)M、N两处适合晒制海盐的是 ,试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原因。
图乙中A、B表示台湾农业生产两种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其中A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名称是 。
从材料一中分析,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