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2022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中图版)01原卷版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下侧甲、乙两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下列对甲、乙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代表北极上空的俯视图 B.乙图代表南极上空的俯视图
C.甲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180° D.站在乙图中心A点位置,四周都是北方
2.读下图“世界海陆分布图”可以看出( )
A.陆地全部集中在北半球
B.南半球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
C.南极地区是海洋,北极地区是陆地
D.北美洲与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读“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附近的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B.②附近的红海面积不断缩小
C.③处的巴西地震频发 D.④附近的安第斯山脉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4.A地地震频发,其原因是( )
A.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C.地处板块内部 D.地处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交界处
5.读下图“济南某日气温变化”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2时
B.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傍晚
C.气温日较差是6.5℃
D.此时济南是冬季
6.此地“冬不太冷,夏不太热,全年阴雨连绵”,下面符合该地气候特点的是( )
A. B.
C. D.
2020年12月10日~12日上午,由于偏西风弱冷空气作用,空气扩散条件较差,山西省中东部和南部地区存在中至重度污染过程,影响范围包括太原、阳泉、晋中、临汾、晋城、运城等城市,首要污染物为 PM2.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受污染物的影响,山西省中东部和南部地区可能会出现的天气是( )
A. B. C. D.
8.这种天气状况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 )
A.道路湿滑不利于出行 B.气温低注意防寒保暖
C.空气污染不利户外活动 D.狂风暴雨影响海上作业
9.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个地区( )
A.亚洲东部 B.美洲地区 C.北冰洋沿岸 D.亚洲西部和南部
【答案】A
【解析】根据世界人种的分布可知,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A正确;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非洲的北部,BD错误;北冰洋沿岸的居民属于黄种人,但不是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C错误。所以根据题意选A。
《西游记》记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尽艰难到西天取经的故事。读图及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0.“西天取经”取的是哪种宗教的典籍(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11.关于这种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宗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 B.清真寺是该宗教的典型建筑
C.该宗教教徒是世界上信教人数最多的 D.目前该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读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从景观图中可以看出乡村聚落比城市聚落( )
A.房屋密度小 B.人口密度大 C.商业较繁荣 D.交通较便利
13.造成城市和乡村景观有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条件 B.气候条件 C.生产方式 D.水文条件
古老村落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及半坡原始村落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4.古文明时期的村落在最初选址时,人们一般不考虑的条件是( )
A.公路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15.下列关于半坡原始村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乡村聚落 B.属于城市聚落 C.应异地重建,发展旅游 D.应保持原貌,任其破旧
目前,全世界共有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图为“世界上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③代表的国家是( )
A.巴西 B.中国 C.加拿大 D.俄罗斯
17.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图中通用英语的国家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③⑤
18.“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2019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阿拉伯人,他们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19.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美洲印第安人是白色人种
B.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C.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
D.西班牙语是菲律宾官方语言
2021年7月2日,在第68届贸易和发展理事会上,195个成员国一致通过,将韩国从原来的“发展中国家集团”升至“发达国家集团”。韩国成为联合国贸发会议自1964年成立以来首个国际地位变更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0.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其中代表发达国家的序号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1.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独立,不需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B.只有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C.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进行积极的交往与合作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完全依赖于发达国家的支持
第24届冬奥会将于北京时间2022年2月4日-22日在我国北京举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冬奥会举办期间,地球运行在图1中哪个位置( )
A.① B.② C.③ D.④
23.此时关于北京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正值冬季,昼长夜短
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高度一年中最高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逐渐向北移动
D.正午影子长度为一年最短
24.为方便外国运动员在我国的起居生活,特意在运动员的宿舍安装图2中四个城市的钟表,下列造成不同城市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壳运动 D.生活习惯
25.据下图“某国示意图”可知,该国城市集中分布在中部山地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B.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C.河流众多,航运便利 D.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18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A____。D____。E____。
(2)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____大板块。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填“稳定”或“活跃”)。
(3)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____。(填字母)
(4)喜马拉雅山脉是____板块与____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27.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部分)”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A地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以上,B地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以下。
(2)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洲。
(3)图中B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____。
(4)图中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月,D在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月。
28.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但又有一定的规律。根据下图,回答问题。(20分)
(1)读右上图,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____地区。
(2)读右下图,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南/北)半球的____(中低/中高)纬度。
(3)读左图,A、B、C、D地区为世界人口____(稠密/稀疏)区,其中A是____,C是____。
(4)读左图,①、②、③、④均为世界人口稀疏区,但人口稀少的原因不同;其中,①地区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极端____(干旱/湿热);而④地区是因为该地区气候过于____(干旱/湿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2022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中图版)01解析版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下侧甲、乙两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下列对甲、乙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代表北极上空的俯视图 B.乙图代表南极上空的俯视图
C.甲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180° D.站在乙图中心A点位置,四周都是北方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甲图所示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是北极上空看到的俯视图,故A正确。乙图所示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是南极上空看到的地球俯视图,故B正确。甲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90°,是北极点,故C错误。A点是南极点,站在A点四周都是南方,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往前的任何方向都是向正北,故D正确。故选C。
2.读下图“世界海陆分布图”可以看出( )
A.陆地全部集中在北半球
B.南半球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
C.南极地区是海洋,北极地区是陆地
D.北美洲与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答案】D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陆地面积小,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占比重十分小,故A错误。可以看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了绝对优势,故B错误。南极地区是陆地为主,北极地区是海洋为主,故C错误。北美洲和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南极洲全部位于南半球,其余四个洲跨了南北半球,故D正确。故选D。
读“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附近的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B.②附近的红海面积不断缩小
C.③处的巴西地震频发 D.④附近的安第斯山脉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4.A地地震频发,其原因是( )
A.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C.地处板块内部 D.地处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交界处
【答案】
3.A
4.A
【解析】3.由图可知,①附近的地中海因处于板块挤压处,面积不断缩小,故A正确。②附近的红海因处于板块张裂处,面积不断扩大,故B错误。③处的巴西处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少地震,故C错误。④附近的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挤压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
4.A处因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动频繁,故BCD错误,故选A。
5.读下图“济南某日气温变化”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2时
B.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傍晚
C.气温日较差是6.5℃
D.此时济南是冬季
【答案】C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是出现在14时,12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但地面升温需要一段时间,故A错误。一天中的最低气温是出现在日出前后,大约在4点至6点间,故B错误。气温日较差是由该地当天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由图可知,当天的气温日较差是31-24.5=6.5℃,故C正确。从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数值可以判断出,此时不可能是济南的冬季,最可能是夏季,故D错误。故选C。
6.此地“冬不太冷,夏不太热,全年阴雨连绵”,下面符合该地气候特点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符合“冬不太冷,夏不太热,全年阴雨连绵”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以上四种气候中,A表示的是夏季炎热少雨的地中海气候;B是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C表示的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的温带季风气候;D是冬冷夏热、降水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B。
2020年12月10日~12日上午,由于偏西风弱冷空气作用,空气扩散条件较差,山西省中东部和南部地区存在中至重度污染过程,影响范围包括太原、阳泉、晋中、临汾、晋城、运城等城市,首要污染物为 PM2.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受污染物的影响,山西省中东部和南部地区可能会出现的天气是( )
A. B. C. D.
8.这种天气状况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 )
A.道路湿滑不利于出行 B.气温低注意防寒保暖
C.空气污染不利户外活动 D.狂风暴雨影响海上作业
【答案】
7.D
8.C
【解析】7.由于污染物难以扩散,污染物浓度增加,易产生雾霾天气,D正确,污染物难以扩散,气流以下沉为主,难以形成降雨,A错误;弱冷空气不会出现霜冻,B错误;重度污染不会出现阴天,C错误,故选D。
8.雾霾天气的出现,空气污染严重,不利于开展户外运动,C正确;不会造成道路湿滑,A错误;弱冷空气不会造成低温,B错误;狂风暴雨一般由台风带来,D错误。故选C。
9.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个地区( )
A.亚洲东部 B.美洲地区 C.北冰洋沿岸 D.亚洲西部和南部
【答案】A
【解析】根据世界人种的分布可知,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A正确;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非洲的北部,BD错误;北冰洋沿岸的居民属于黄种人,但不是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C错误。所以根据题意选A。
《西游记》记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尽艰难到西天取经的故事。读图及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0.“西天取经”取的是哪种宗教的典籍(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11.关于这种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宗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 B.清真寺是该宗教的典型建筑
C.该宗教教徒是世界上信教人数最多的 D.目前该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答案】
10.C
11.D
【解析】
10.唐僧取经中“西天”是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因此“西天取经”取的是佛教,故选C。
11.唐僧取经取的佛经,该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典型建筑,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D正确,B、C错误;基督教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方面,都堪称世界第一大宗教,A错误。故选D。
读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从景观图中可以看出乡村聚落比城市聚落( )
A.房屋密度小 B.人口密度大 C.商业较繁荣 D.交通较便利
13.造成城市和乡村景观有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条件 B.气候条件 C.生产方式 D.水文条件
【答案】
12.A
13.C
【解析】12.图中可以看出乡村聚落比城市聚落房屋密度小,人口密度小,商业较落后、交通较落后,故A正确。故选A。
13.城市和乡村的本质区别是乡村的生产活动主要是农业,城市的生产活动主要是非农业,如工业和商业,服务业等;生活方式也有区别,城市生活节奏快等;地形、气候和水文条件不是影响乡村、城市景观不同的原因,故选C。
古老村落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及半坡原始村落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4.古文明时期的村落在最初选址时,人们一般不考虑的条件是( )
A.公路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15.下列关于半坡原始村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乡村聚落 B.属于城市聚落 C.应异地重建,发展旅游 D.应保持原貌,任其破旧
【答案】
14.A
15.A
【解析】14.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主要以农业为主,聚落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区,人们的交流较少,因此他们在聚落选址时一般不会考虑公路。故答案选择A。
15.半坡原始村落是原始社会的乡村聚落,当时还没有出现城市,因此不属于城市聚落,异地重建和任其破旧都不利于保护半坡村落,故答案选择A。.
目前,全世界共有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图为“世界上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③代表的国家是( )
A.巴西 B.中国 C.加拿大 D.俄罗斯
17.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图中通用英语的国家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③⑤
18.“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2019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阿拉伯人,他们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19.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美洲印第安人是白色人种
B.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C.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
D.西班牙语是菲律宾官方语言
【答案】
16.B
17.C
18.D
19.B
【解析】16.③代表的是世界领土面积居第三位的中国,B正确;巴西面积居第五位,加拿大领土面积居第三位,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ACD错误。故选B。
17.图上六个国家中,②表示的加拿大、④表示的美国和⑥表示的澳大利亚均通用英语,三个国家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②④⑥正确;①俄罗斯通用俄语,③中国通用汉语,⑤巴西通用葡萄牙语,故选C。
18.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该居民主要是白种人,信仰的宗教以伊斯兰教为主,其语言主要是阿拉伯语,D正确。故选D。
19.美国的原有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故A错误。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故B正确。世界三大宗教中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佛教发源于南亚,故C错误。菲律宾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故D错误。故选B。
2021年7月2日,在第68届贸易和发展理事会上,195个成员国一致通过,将韩国从原来的“发展中国家集团”升至“发达国家集团”。韩国成为联合国贸发会议自1964年成立以来首个国际地位变更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0.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其中代表发达国家的序号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1.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独立,不需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B.只有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C.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进行积极的交往与合作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完全依赖于发达国家的支持
【答案】
20.C
21.C
【解析】20.发达国家数量少,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高,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高,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反,由图可知,图中②所示人口更少,③所示国内生产总值更高,符合发达国家的国情,①和④是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故选C。
21.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彼此间积极的交流与合作,A错误、C正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B错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于发达国家的支持,要努力发展民族经济,D错误。故选C。
第24届冬奥会将于北京时间2022年2月4日-22日在我国北京举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冬奥会举办期间,地球运行在图1中哪个位置( )
A.① B.② C.③ D.④
23.此时关于北京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正值冬季,昼长夜短
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高度一年中最高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逐渐向北移动
D.正午影子长度为一年最短
24.为方便外国运动员在我国的起居生活,特意在运动员的宿舍安装图2中四个城市的钟表,下列造成不同城市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壳运动 D.生活习惯
【答案】
22.D
23.C
24.B
【解析】22.冬奥会举办期间是在2月4日-22日,在12月22日前后的冬至日到3月21日前后的春分日之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3.冬奥会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且不断向北移动,北京正值冬季,昼短夜长,A错误、C正确。太阳直射南半球,但不是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较低,不是最低,BD错误。故选C。
24.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地方时,较东的地方时间较早,造成不同城市时间差异,B正确。时间差跟地球的公转、地壳运动和生活习惯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据下图“某国示意图”可知,该国城市集中分布在中部山地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B.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C.河流众多,航运便利 D.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答案】B
【解析】由图中该国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国位于赤道附近,终年炎热,城市多分布在中部山地,主要是由于中部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相对较凉爽,适合居住,山地的地形不平坦,也没有众多的河流,不能看出资源丰富的特点,故选B。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18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A____。D____。E____。
(2)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____大板块。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填“稳定”或“活跃”)。
(3)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____。(填字母)
(4)喜马拉雅山脉是____板块与____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答案】(1)美洲板块 非洲板块 亚欧板块 (2)6 稳定 活跃 (3) F (4)亚欧 印度洋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A是美洲板块;D是非洲板块;E是亚欧板块。
(2)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六板块。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F太平洋板块。
(4)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27.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部分)”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A地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以上,B地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以下。
(2)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洲。
(3)图中B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____。
(4)图中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月,D在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月。
【答案】30 0 非 海拔高(地势高) 7 1
【解析】(1)图中A地的年平均气温在30℃以上,B地的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
(2)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非洲(热带面积广)。
(3)图中B地(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平均海拔高,气温低。
(4)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在7月份,最冷月在1月份,南半球的陆地相反;图中C地(亚洲东部)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D(南半球的大洋洲)在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
28.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但又有一定的规律。根据下图,回答问题。(20分)
(1)读右上图,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____地区。
(2)读右下图,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南/北)半球的____(中低/中高)纬度。
(3)读左图,A、B、C、D地区为世界人口____(稠密/稀疏)区,其中A是____,C是____。
(4)读左图,①、②、③、④均为世界人口稀疏区,但人口稀少的原因不同;其中,①地区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极端____(干旱/湿热);而④地区是因为该地区气候过于____(干旱/湿热)。
【答案】(1)平原 (2)北 中低 (3)稠密 亚洲东部 欧洲西部 (4)干旱 湿热
【解析】(1)从图中可知,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
(2)读右下图,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该地的人口占45%以上。
(3)读左图,ABCD地区为世界人口稠密区。A地区是东亚,主要是黄色人种,而C地区是欧洲西部,主要是白色人种。
(4)读左图,①②③④均为世界人口稀疏区,但人口稀少的原因不同;其中,①地区主要是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该地区气候过于干旱;而④地区是因为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