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及其应用;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4)整理六种物态变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关心身边的环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整理六种物态变化
【教学难点】
碘的升华实验和对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理解。
【教具准备】
碘 热水 冷水 带橡皮塞的试管 烧杯 多媒体课件 固体清香剂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复习前面学过的四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
二、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学生根据物质的状态及其物态变化,提出问题:物质能否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或者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学生猜想。
三、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得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1、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验证猜想。
教师演示实验,用热水对固态的碘加热,轻轻摇晃试管,观察是否有液体生成,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将紫色的碘蒸气用冷水降温,观察碘蒸气的变化,取出冷水中的试管,擦掉试管外的水分,观察试管中是否有碘液体出现。
学生观察试管中碘的状态和颜色,思考要让固态的碘的状态发生变化,可采用什么办法。
2、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得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吸放热情况。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四、联系实际,寻找和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1、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预设事例,升华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雪堆(或冰雕)没有熔化变小、灯丝变细、衣柜里的卫生球变小、固体清香剂消失;凝华现象:霜、灯泡壁变黑、北方冬天窗户结冰花、冰棒纸上白花花的“粉”、雾凇)
借助多媒体课件观看雾凇、霜的美丽画面。
2、教师展示新旧灯泡,学生观察对比,分辨出新旧灯泡,试着解释灯泡壁变黑的原因。
3、展示固体清香剂、樟脑丸(或卫生球),学生说出用途及发生的物态变化。
五、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应用
1、介绍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学生猜想干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观看多媒体课件:在舞台上撒干冰制造白雾。思考在舞台上撒干冰为什么会出现白雾?
3、想想议议:严寒的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为什么总出现在室内的一面?
六、归纳小结(小结训练)
七、课外探究
阅读水的故事,填写水的三态变化。调查云、雾、雨、露、霜、雪、雹等的成因及它们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课件展示云、雾、雨、露、霜、雪等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
八、练习
九、布置作业:配套练习2、3、5、6、7小题
课后反思:
课件21张PPT。第4节——升华和凝华固态液态气态熔化液化汽化凝固(吸热)(放热)(放热)(吸热)课前复习:
1. 物质从 态变成 态叫熔化,熔化要 热。 2. 物质从 态变成 态叫凝固,凝固要 热。
3. 物质从 态变成 态叫汽化,汽化要 热。 4. 物质从 态变成 态叫液化,液化要 热。 固液吸液固放液气气液吸放提出问题: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能直接发生变化吗? 想想做做(演示)
在玻璃容器里放有少量碘,给放有碘的一段加热(最好用水浴,以防碘熔化)。当固态的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容器后,将容器从热水中拿出,在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变为固态的碘。
学生观察试管中碘的状态和颜色,思考要让固态的碘的状态发生变化,可采用什么办法 ?
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生活中的现象冬天结冰的衣服也会干窗花固态清新剂慢慢消失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凝 华 升 华液化汽化凝固(吸热)(放热)(放热)(吸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生活中还有哪些升华和凝华的例子?概念:
讨论:(吸热)(放热)自然界中的凝华雾淞俗称树挂,是严冬时节常常出现在吉林松花江畔十里长堤的自然现象。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而形成小冰粒。凝 华温度突然急剧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霜)。气态固态凝华学生回答它的用途及发生的物态变化? 思考:严寒的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为什 么总出现在室内的一面?放在衣厨中的樟脑丸会越变越小,最后消失。有趣现象把樟脑丸碾成粉末后放入烧瓶中,加盖。用酒精灯微微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过一会儿,放入烧瓶内的松枝上出现了洁白的“人造雪景”,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对比分析:下面现象中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 ? 用的时间长了会变黑,灯丝变细干冰“烟雾”是什么?
原因: 舞台上喷出的干冰瞬间升华,从周围吸热,导致温度下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即我们所见到烟雾。【联系生活?? 知识拓展】
1、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过一段时间也会干。?????
属于??? ? 现象,这一过程??? ???? (吸热或放热)
2、刚从冰箱内那出的冻肉上结一层冰粉。??????????
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 ??? (吸热或放热)
3、白炽灯用一段时间后灯丝会变细。???????????????
属于??? ? 现象,这一过程???? ??? (吸热或放热)
4、冬天,松花江两岸的树上形成美丽的雾凇。???????
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 ??? (吸热或放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小结训练:
1. 物质从 态 变成 态叫升华。 2. 凝华是由 态 变成 态的现象。
3. 升华 热,凝华 热。
4、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灯丝变细、北方冬天窗户结窗花、衣柜里的卫生球变小、雪堆(或冰雕)没有熔化变小、固体清香剂消失、霜、树挂、灯泡壁变黑、雾凇是升华的:
是凝华的: 固气直接吸放衣服干了灯丝变细卫生球变小雪堆变小固体清香剂结窗花霜树挂变黑雾凇固直接气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是怎样形成的?云{低空温度高雨低空温度低雪水蒸气升入高空遇冷降温放热{液化小水滴凝华小冰晶}云水蒸气在低空{液化放热小水滴{凝结在空中雾附着在地面物体上露气温骤降凝华放热小冰晶→附着在地面物体上遇到冷空气放热霜降水形成的过程示意图暖湿气流上升(_________)在高空,水蒸气温度降
低后凝结成小水珠、 小冰晶_____________聚集成云当小水珠变大时就下雨了
(液化、熔化)空气中总是含有水蒸气的。这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蒸发而来的。这些微小的颗粒,能被空气中上升气流顶起,形成浮云。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冰晶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降雨。蒸发水蒸气小水滴和小冰晶达标练习:
1、下列几种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是( )
A.熔化、凝华 B. 汽化、升华
C.液化、凝华 D.凝固、蒸发
2、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花草叶片上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再凝固成冰,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DC3、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剥去包装纸,冰棒“冒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B.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熔化现象
C.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D.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
华现象A 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若气温偏高,则无霜生成,因此,“霜前冷”是必然的。
而“雪后寒”是因为雪熔化时需要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气温降低,使人觉得寒冷。云雪露雾雨霜(液化、凝华)(液化)(液化)(液化)(凝华)( 凝华)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业:1、什么是升华和凝华,并会举例子。
2、配套练习2、3、5、6、7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