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迷娘(之一)》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1《迷娘(之一)》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7 19:4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统编新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之一)
迷 娘(之一)
歌 德
学习目标
创作背景
01
主旨情感
03
称呼转变
04
意象意境
02
迷娘(之一)
歌 德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岗?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行,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岗?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诗歌朗读
请大家谈谈初读感受
了解作者和背景
知人论世 走近作者
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前期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性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
恩格斯曾经评价他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他不仅是德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杰出作家之一。他在诗歌、戏剧、小说等领域都有较高的成就,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和诗剧《浮士德》是他最为我们所熟知的代表作。
知人论世 了解背景
《迷娘》创作于1783年之前,后收入歌德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作为小说人物迷娘的唱词。《迷娘》(之一)是歌德《迷娘曲》三首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科夫斯基等世界作曲家为这首诗歌谱曲达百次以上。1776年,歌德作为枢密公使馆参赞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并获得了更多的政治任务。1779年他被提升为枢密顾问,在魏玛进行政治改革。歌德厌倦了魏玛公国小朝廷的庸俗公务,一心想要逃避这种烦闷的生活。在作《迷娘曲》之前,歌德已经两次从山上眺望过山南的意大利;在作此诗后的1786年6月,歌德前往意大利,居住了近两年的时间,在古老文化中汲取了创作养分。
《迷娘》是歌德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第一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歌唱的一首插曲。
迷娘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后来被主人公威廉·迈斯特赎买,收留在身边,是小说中最动人的人物。她性格内向、身体瘦弱,却有着迷一样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私生子,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被威廉·迈斯特收留。迷娘自从遇到迈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强烈地爱上了迈斯特。可是由于疾病,她不久就去世了。她一直怀念自己的故土意大利。《迷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
作品介绍
迷娘(之一)
歌 德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岗?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行,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岗?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再读诗歌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岗?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行,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岗?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迷 娘
歌 德
正 歌
副歌
正 歌
副歌
正 歌
副歌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欣赏正歌部分
阅读比较,找找共同之处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迷娘(之一)(歌德)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鉴赏方法
(1)抓意象,通过意象来体会诗人寄予的思想感情。
(2)感意境,通过意象营造的整体意境来感受氛围。
(3)品意蕴,体会诗歌中渗透的理性内涵。
朗读诗歌正歌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每节诗选取了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有哪些特点?
3.迷娘唱出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探究
阅读探究
第一章节
1.意象:“柠檬花、绿叶黄橙、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等
2.特点——宁静美好
①色彩明丽。绿叶、金黄的橙子,还有柠檬花和桃金娘,色彩明丽,映衬着蓝天,美丽的意大利自然风光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
②氛围宁静。轻盈的微风与宁静的氛围,动静相宜,这幅画面是多么令人向往!
③地域风味。“柠檬花开”、“茂密的绿叶”、“橙子金黄”、“宜人的和风”、“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展”几个意象,都是意大利自然风光的典型景物。这几个意象的选取,突出了意大利独特的地域特点。
3.情感:色彩浓艳、画面鲜明的南国风光,意大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强烈思念。
阅读探究
第二章节
①意象:成行的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居室、大理石立像。
②意象特点:富丽堂皇,气派典雅(意大利的典型建筑特点)
③思想感情:通过描写迷娘幼年时生活的房子,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思乡的感情也更加强烈。
意象:云径、山岗、驴儿、雾、岩洞、危崖、瀑布(回归故园的必经之路——阿尔卑斯山脉的一些意象)
意象特点:神秘、险峻。
思想感情:通过这些意象,写出了迷娘返乡路途的艰险,抒发了她坚定的返乡之情。
阅读探究
第三章节
三节诗的意象有何共同特点?
阅读探究
第一节正歌部分,表现了故国意大利的美好景物。
第二节正歌部分,描述了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
第三节正歌部分,描述了迷娘被拐到德国的沿途风景。
这三幅图景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迷娘的故乡意大利的美好、迷人和无穷魅力,构建起了一个迷离而又优美、令人神往的艺术世界,抒发了迷娘对美好故乡浓郁的思念之情。
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欣赏副歌部分
阅读探究
正歌部分借助不同场景的描述,表现了迷娘对故国的热爱与思念。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昂,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
随你前往!
副歌又是催促又是呼唤,把这种无法自抑的感情推向极致。
直抒胸臆
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如何理解诗中的三个称呼 “爱人”——“恩人”——“父亲”
这首诗以对知心人倾诉的形式完成。倾诉的人是迷娘,而被倾诉的对象实际上是同一个人——迈斯特。迷娘在心中深深地爱着他,可他知道这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就由“爱人”转而称呼他为“恩人”,进而称呼为“父亲”。
这三种称呼在诗中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迈斯特复杂、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怨,又美好。从感情上看是一种递进关系,这种炽热的爱被升华为一种美好的对父亲的爱,又和思乡之情扭结在一起,让两种感情都得到了升华和强化,具有哀婉、含蓄而又深沉的美感效果。
阅读探究
“爱人”
“恩人”
“父亲”
层层深入
副歌部分称谓上有什么变化?带来情感上的什么变化?
艺术手法赏析
柠檬花儿盛开,
香橙在绿阴深处闪着金光,
从蓝天吹来和煦的微风,
桃金娘悄然无语,月桂高耸,
你可知道那地方,
走呵!走呵!
亲爱的人,我愿和你同去。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走呵!走呵!
我的保护人,我愿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地方,
屋顶下排列着圆柱,
厅堂辉煌,房间宽敞明亮,
大理石像凝视着我:
可怜的姑娘,你有什么忧伤?
那高山?那云径?
骡子在浓雾中觅路前行,
岩洞里出没着早先的古龙,
悬崖欲坠,瀑布飞泻,
走呵!走呵!
动身吧,父亲!我愿和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地方?
你可知道那地方?
你可知道那地方?
重章叠句 复沓而歌
back
迷 娘 曲
歌 德
类似《诗经》中的重章叠句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back
概念: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叫复沓;无更换词语叫做叠句或反复。
复沓又叫复唱,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等效果。
复沓有时也叫反复,它经常出现在各种文体中。按形式可分为词语反复、句子反复,段落反复,连续反复,间隔反复等数种。如“即使雪山变成酥油/也被官老爷所占有/即使大海变成乳汁/我们也无权喝一口/” 含有词语和句子反复的特点。反复与排比相通之处,如果间隔反复的各项有相同或相似的语法结构,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同时有相同的同语,可以构成“排比式反复”。否则不可将反复视为排比。
艺术手法——复沓叠唱
如《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这四句是复沓句。
朱自清《匆匆》复沓的运用,“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徘徊”“匆匆”等字眼反复出现,一种幽怨之情反复回荡。“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相同的意思句子数字的变化,使感情层层推进,在参差中又显出整齐的美。结句的反复,强化了作品的主旋律,画出诗人感情起伏的波澜。复沓的运用,反复吟咏,起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
运用复沓,可以加强语势,抒发强烈的感情,表达深刻的思想,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增强语言节奏感。
艺术手法——复沓叠唱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运用了复沓叠唱的艺术技巧 。
阅读探究
三节正歌第一句开头和第五句都采用了诗句反复的手法,加强了询问力量,增大了想念的程度。
副歌部分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架构句式,只在个别关键的地方替换一两个字,不仅使诗歌的思想内涵增大,使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更加热切和复杂,而且使诗歌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艺术手法——复沓叠唱
内容小结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
我爱你青松气质
我爱你家乡的甜蔗
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
小练习——补写横线上的语句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
我爱你群山巍峨
我爱你淙淙的小河
荡着碧波从我的梦中流过
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
我爱你红梅品格
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
我爱你森林无边
考点针对练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偶 成
戴望舒
(1945年5月31日 )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
——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诗人通过抒写“梦”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①理解“梦”这个意象内涵,是指“灿烂的微笑”与“明 朗的呼唤”。就是指那些美好的东西。 ②注意时间,《偶成》写于1945年5月 3手1偶日得,是抗战后,体现了现实形势的发展,以及对未来前景的信心;这也是坚持了8年抗战的人民心灵的呼唤。
参考答案:
①本诗中的“梦”是指灿烂的笑容、明朗的呼唤这些美好的东西。这些“梦”会像花一样重开。 ②诗人通过抒写“梦”来表达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念。
让我们——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