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识厘米(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1认识厘米(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28 09:5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课型 新授
备课人 审核人 二次修改
学习目标 1.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同时,尝试地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初步学会用尺子量长度是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认识测量单位。 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探索并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学习重点 1.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意义。 2.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测量物体的方法。 3.能正确灵活地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
学习难点 建立1厘米长度单位的概念
课前准备 PPT 尺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 习 过 程 (课前三分钟) 谈话引入 提问:你认识厘米吗 你想对厘米说什么? (学生发言,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新知探究 (一)体会长度单位的产生 1.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想一想,古代的人们最初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测量的? 2.动手操作,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如果用你的身体的一部分测量书桌的长,你会用哪里来测量?动手测量。 (2)老师来测量书桌的长 (3)对比学生和老师的测量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追问:是不是老师测量的书桌小呢?那么一样的书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同呢?怎么做才能得到一样的结果? (学生体会工具不同结果不同) (4)全体学生用相同的物品测量书桌的长。并说一说测量结果。以及自己的发现。 (5)组织学生讨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想得到统一的测量结果,应该怎么办? (学生测量物体长度时应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也就是统一长度单位,板书长度单位。) 二、认识厘米 1.认识厘米尺子。(生活中的尺子) (1)观察一下,谁给大家介绍一下? (2)认识厘米尺 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认识刻度、刻度线,知道厘米用“cm”表示。 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厘米。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认识1厘米 提问:尺子上找出1厘米?你还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在尺子上不同位置分别找出1cm。 小结: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建立1厘米概念 动手操作:互相比划1厘米,画出1厘米长 引导学生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用厘米量。 活动一:测量纸条的长度。 边演示边讲解: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刻度尺和纸条靠紧,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厘米。 (学生讨论测量方法并进行测量,师巡视指导。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测量的,在测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活动二:估一估,量一量数学课本和文具盒的长度 (学生小组内交流,动手测量验证估测结果,小组代表汇报测量方法) 小结:注意--0刻度对齐,观察--右边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巩固练习
1.讨论:小明想测量一张纸条的长,可他只有一把断尺,没有0刻度,他该如何测量? (学生讨论并用尺子模拟演示总结:把纸条的一端对准断尺的任意一个较小的刻度,再看纸条的另一端对准了哪个刻度,用较大刻度减去较小刻度,就得到这张纸条的长。) 小华想用串珠做一个手链,但必须知道手腕一圈的长度,用尺子量怎么都不方便,你能帮小华想个好办法吗?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多种方法予以肯定) 收获总结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认识了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如何用尺子量)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作业设计 (家庭作业) 有效作业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统一长度单位:厘米(cm) 1厘米 食指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