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 一课一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对外开放 一课一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28 08:3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对外开放
一课一练
编辑教师:J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
1.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对设置特区论述旨在强调特区能( )
A.解决就业问题 B.扩大对外开放 C.解决原料问题 D.推动农村发展
2.本部设在深圳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2021年6月2日发布鸿蒙系统,创新被认为是深圳亮眼的城市名片。从前的深圳从只有“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小公园”的小镇,如今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这得益于( )
A.一国两制 B.一五计划 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D.改革开放
3.下表是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中1980-2005年深圳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简表。出现表中经济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2-100 100-1000 1000-2000 2000-5000
所用时间(单位:年) 9 7 5 3
A.深圳拥有良好的工业建设基础 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深圳成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 D.一五计划时将深圳作为重点
4.2021年春节期间,电影《你好,李焕英》热映,电影中贾晓玲穿越到了1981年,她想撮合母亲李焕英与胜利化工厂厂长的儿子沈光林在一起,结果失败。这一年,在经历失败的打击之后,沈光林离开工厂,南下深圳发展。沈光林到深圳发展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
A.建国初期,胜利化工厂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件差,工人劳动积极性不高
B.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资本家的收入减少
C.“阶级斗争为纲”,工厂停工“闹革命”,各级领导干部遭到批斗
D.深圳建立经济特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人们到深圳发展
5.回顾历史,上海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又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比较上海在近代和现代史上,前后两次的“开放”,其不同之处在于( )
A.近代是主动开放,现代是被动开放
B.近代是丧权辱国开放,现代是独立自主开放
C.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
D.两次开放都是为了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
6.1989年,针对海南引进外资,将洋浦大片土地承包给外商开发的做法,部分国人提出异议,指责和“声讨”这一做法有损我国主权。这反映出当时( )
A.经济全球化的逆转 B.对特区的认识存在分歧
C.全面开放格局形成 D.国有经济失去主导地位
7.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格局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8.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说,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据此,中央决定在上海浦东建立( )
A.经济特区 B.开发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开放区
9.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0.1984年,我国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2013年,又设立上海自贸区。据此可知,上海( )
A.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深入 B.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试验田
C.发展成为新的经济特区 D.成为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龙头
11.1978年以来,我国设立了五个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开放了沿海城市,1992年,我国设立上海浦东新区,1994年成立天津滨海新区,2010年设立重庆两江新区,2017年,我国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表明( )
A.我国加大开放的力度 B.经济特区的功能减退
C.新区是发展经济首选 D.各地经济管辖权增大
12.近期一则消息令盐城振奋:2016年6月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涉及上海、江苏9市、浙江8市以及安徽8市等26个规划城市,盐城成了苏北唯一入围的城市。对盐城入围原因和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临近上海、南京,有区位优势 B.以更为主动姿态,参与分工合作
C.1984年沿海首批开放,有历史积淀 D.加快铁路、港口建设,拓展发展空间
13.“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在此主要强调了( )
A.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B.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C.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性 D.实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
14.标志着中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的事件是( )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1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比重从4.3%提高到10.4%,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商品,为贸易伙伴创造1400万个就业岗位。反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A.有利于解决贸易争端 B.实现了中外互利共赢 C.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 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16.2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至7.5%,让世界各国更多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这展现了中国
A.独立自主原则 B.恪守科学精神 C.大国担当意识 D.和而不同观念
17.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如下图)在2000年 2005年间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中国加入WTO
C.创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D.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18.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不管是在进口外国商品还是企业走出去办厂上,都给其他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其他国家的就业压力。201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由此可知( )
A.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B.中国已经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C.中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综合题
19.新时期,党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材料二 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三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摘自《亚心网》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对外开放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
(2)材料二中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以深圳取得的成绩为例加以说明。
(3)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20.
“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
材料一
材料二:邓小平:“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
习仲勋:“广东邻近港澳,华侨众多,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1979年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主政广东的习仲勋关于即将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的意见
材料三: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海南省可谓‘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以来,海南从一个较为封闭落后的边陲岛屿,发展成为中国最开放、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018年4月初习近平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关于改革开放、合作共赢的讲话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改革开放有哪些历史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国家准备在广东兴办经济特区,这三个经济特区是哪里? 根据材料二,概括国家选择在广东办经济特区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海南得以崛起,最重要的历史契机是什么?
(4)请你谈谈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不少厂家惊呼:狼真的来了。我国将逐步降低关税、取消地方保护、开放市场。国外厂商虎视眈眈地盯着具有很大潜力的国内市场,原来在政府的保护下吃“独食”的我国厂家感受到了压力。
材料二 随着平均关税降低……“蛋糕”不会平均分给每一个人。专家分析,关税下调,国外产品进入中国更加方便,国内企业既面临着抓住时机、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也面临着来自国外的市场竞争压力。
请回答:
(1)中国是哪一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 世界贸易组织的英文名称缩写是什么 材料一中“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不少厂家惊呼:狼真的来了”,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呢
(2)阅读材料二,请说出“蛋糕”指的是什么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企业家,想要得到更多的“蛋糕”,应该怎么办
(3)结合两则材料,你应怎样全面认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参考答案
1.B
2.D
3.C
4.D
5.B
6.B
7.A
8.B
9.B
10.A
11.A
12.C
13.B
14.C
15.B
16.C
17.B
18.D
19.(1)顺应世界潮流,吸取中国历史上闭关自守的教训,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4)经济特区对我国进一步开放起示范作用;经济特区为我国的进一步开放积累了经验;经济特区有助于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20.(1)意义:①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长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
(2)广东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 原因:因为方便吸收外资、侨资和先进的技术
(3)契机:海南岛建立经济特区
(4)认识:改革开放使中国由落后走向强大;使人民由贫穷走向富裕。国家应坚持改革开放。【言之有理,无严重语病、不跑题即可。】
21.(1)2001年。WT0。我国加入WT0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我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和合作,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2)市场利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有利也有弊,但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