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慈溪市云龙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09 13: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科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胚胎(pēi) 创痕(chuàng) 强颜(qiáng) 长歌当哭(dàng)
B.龟裂(jūn) 筵席(yán) 骄横(héng) 更相为命(gēng)
C.粗犷(guǎng) 纤维(xiān) 挨打(ái) 殒身不恤(yǔn)
D.菲薄(fěi) 汲取(jí) 坳堂(āo) 恰如其分(fē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修茸 绶带 愠色 阴谋鬼计
B.桀骜 愀然 频临 莫明其妙
C.膏梁 晦朔 谍血 芸芸众生
D.缺憾 寥落 磨砺 防患于未然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从容_________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②大型盆景可以用来_________强烈的视觉感,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
③树木把小河点染得这样翠绿一片, 于使我们觉得当一只红松鸡一头扎进水里去的时候,它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
A.应付 营造 以致 B.应对 创造 以致
C.应付 创造 以至 D.应对 营造 以至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者之间有时也相互模仿,比如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B.三个人用美声、民族、原生态三种唱法共同演绎一曲观众耳濡目染的老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会是什么效果?震撼!
C.人生在世,俯仰之间,能追求卓越,获得一番非凡成就可谓不枉一生,然而能做到尽其所能亦是人生一大幸事。
D.生活中常见“隐居”类的老人,退休后过不了几年,就变得苍老、憔悴、易怒、脆弱,呈日薄西山之相,被人们称为“老小”,凡事总要“让”着他。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使蛇反而可以深入别的动物无法涉足的领域。
B.没有观众,没有证人,没有期待,也没有援军,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所驱使的。
C.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却并不一定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D.结果表明,试验是卓有成效的,建成不到三个月的栈桥式护岸,基本实现了在湖水变化很大的状态下,仍然保持亲水性和生态性的目标。
6.填入下列语段空格处的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庄子和孔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影响于后世的文学,也是如此。可以说,孔子是把个人放在一个历史的社会的秩序里,庄子则把个人放在宇宙的生命的秩序里 。
①孔子系心于日用伦常中的人生。②孔子奠定了根基,所以是深厚。③庄子拓展了视野,所以特别有着精神世界的广大。④庄子关怀着天地大化中的人生。
A.④③②①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②③①④
7、阅读《长亭送别》《滚绣球》一曲,完成题目。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7.对《滚绣球》一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相见恨晚而相别怨疾,两相对照,鲜明有力地表达了对心上人爱得深、恋得切的真挚感情。
B.“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借“柳丝”“疏林”与“斜晖”这些别有特色的客观之物,准确寄寓了人物的主观之情。
C.“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这句话写马儿行得慢,车儿跟得快,唯如此才能两厢厮守,写出了这一对离别人的一片微细心思。
D.“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以写实的手法深沉凄切地表达了对拆散恩爱夫妻的崔母及其所代表的封建礼教的强烈
二、(一)、阅读文段,完成8—11题。(共19分)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 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客逾庖而宴 逾:越过 B.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C.扃牖而居 扃牖:关上门 D.吾妻来归 归:女子出嫁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作者“亦多可悲”的一组是(3分)
①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②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③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
⑤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⑥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 欲食乎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第一段文字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庭院一变再变,家境日趋没落的景象;第二层叙母亲和祖母的轶事。
B.选文第一段主要采用叙事抒情的方式,以感情为线索,串联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C.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刻画人物,善于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亲切感人。
D.选文第一段字里行间倾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之情,即作者对“项脊轩”的由衷热爱和怀念亲人的深厚感情。
11.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3分)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3分)
(3)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陈情表》)(3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4题。(9分)
①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②苟活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12.根据文章,指出下列短语所指的内容。(2分)
A.“无恶意的闲人”指:
B.“有恶意的闲人”指:
13.第①段中,作者写“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时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大量的木材”与“一小块”分别比喻什么?反映作者怎样的观点 (4分)
14、第②段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含义?(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8分)
收藏阳光
余继聪
①深冬的早晨,太阳慢慢升高,屋顶上敷着的厚厚白霜,渐渐融化,潮湿了黛青的屋瓦和太阳红的瓦松。明媚的阳光,奢华地倾泻进农家小屋里来,绿色的藤萝窗纱,被金子般的阳光浸透,室内弥漫着浓浓的、暖暖的浪漫和温馨味道。女孩静静地坐在窗前的阳光里,一边衲花鞋,一边沐浴着幸福的阳光,一边梳理着心事。甜甜的笑容,很阳光很温暖地从她美丽的嘴角漾开来。
②楼顶上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和苞谷穗子,也在滋滋地吮吸和收藏着冬日温暖的阳光。用盐巴腌浸透的腊肉,用夹杆串起的豆腐肠,一挂挂晾晒在屋檐下,收藏着阳光。摘回家的老南瓜,一个个圆溜溜的卧在楼月台上。挖回家的红薯都堆在院子一角,滋滋地吸收收藏着阳光。水牛和山羊都散窝在山坡上,收藏和反刍着阳光。大片的庄稼地也在滋滋的吮吸和收藏着阳光,有的庄稼地已经被犁铧翻出了泥土,也在收藏着阳光。整个乡村世界,都在滋滋的吮吸和收藏着阳光。
③收藏了一秋和将近一冬的阳光,漫山遍野的山茶花,路边篱笆下的海棠和梅花,都早熟了,全身暖洋洋的,等不及春天来到,就已经绽开了她们很阳光很美丽的笑脸。
④终于闲适了的母亲,在篱笆墙上闲适地晾晒着要腌制腌菜咸菜的蔬菜,或者在院子里
的果树间搭上竹竿,晾晒蔬菜,或者晾晒拆洗过的被窝和冬衣。那么细心,那么惬意幸福。吸足了阳光,收藏了充足阳光的蔬菜,将会被切细拌上作料,然后盛装进陶罐里,再次放进阳光里晾晒,继续收藏阳光,酝酿成阳光味道充足的咸菜腌菜。全家人,整整一年,就可以慢慢品味和回味阳光的味道。
⑤一边翻晒着被窝和衣服。母亲一边解开她的头巾,解开她的发髻,用竹蔑篦子细细梳理她黏结的、夹杂着细碎草茎枯叶的头发.也让满头花发像庄稼一样尽情吸收和收藏冬日暖暖的阳光,也梳理她逐渐板结的记忆和往事。
⑥穿得鼓鼓囊囊的小脚老祖母们,也禁不住这暖暖冬阳的诱惑,蹒蹒跚跚地踱出门来,三三两两聚坐在大门外的坡坎上,一边说着、梳理着陈年往事,一边解开长长的包头布,让满头白发也吸收和收藏着金贵的温暖阳光。经历无数寒暑风霜,她们曾经飘逸乌黑的秀发,早已长成了这稀稀拉拉的白发,如同秋收后,晚秋时节庄稼地里残存的零星庄稼秆和枝叶,苍白,干枯,稀疏。老祖母们一边回忆着自己也曾经满头秀发长势旺盛,也曾经青枝绿叶、枝繁叶茂过的青春岁月,一边细细梳理和数着自己曾经收藏过的阳光,一边继续收藏着阳光。她们也曾经很阳光、很美丽过,也曾经青枝绿叶、枝繁叶茂过,也曾经花过果过。也曾经深深悲过真真喜过呢。
⑦祖父们,三三两两地聚在村路边,或者谁家的院子里,一边滋滋地吃着一锅锅草烟,一边让自己花白的胡须、眉毛和头发,吸收和收藏着阳光。除了满头稀疏白发,胡子眉毛好像也是另一种庄稼呢。一生都忙碌着侍弄打理地里的庄稼,无暇顾及自身和身边,如今老了,才有闲心侍弄打理这些离自己最近的庄稼呢。这些庄稼越来越稀疏了。长势也越来越差,但是他们这些老伙计却很满意。一辈子,让多少庄稼吸足了水分。收藏了丰硕的阳光,也让多少的儿孙饱吸了阳光水分,长得茁茁壮壮枝繁叶茂啊!
⑧唉!一茬茬的乡村人,都是另一种庄稼呢,他们自己常常忘记了,甚至不知道呢。我们还是别打扰他们,让他们饱饱吸收和收藏点阳光吧!
⑨像收藏粮食一样。把阳光收藏满心屋,心里会多踏实啊!爱如阳光。也像收藏粮食和收藏阳光那样,把爱收藏在心里,阴郁的时候拿出来温暖自己,人生路上就该洒满了阳光吧! (选自2008年2月《中国散文选刊》网刊第13期)
15.文章从哪些方面写收藏阳光?为什么要写收藏阳光 (6分)
16.第⑥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17.第⑧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18.文章最后说“爱如阳光。也像收藏粮食和收藏阳光那样.把爱收藏在心里,阴郁的时候拿出来温暖自己,人生路上就该洒满了阳光吧!”结合全文,探究这段话的深刻内涵。(5分)
三、古诗鉴赏 (5分)
19.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齐安郡晚秋①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2分)
答:    
(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
2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9分)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 。(李密《陈情表》)
(2)、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 (《陈情表》)
(3)、臣生当陨首, (《陈情表》)
(4)、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5)、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王实甫《长亭送别》)
(6)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7)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五、作文(4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做人处事以及许多方面也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请以“留一条缝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的范围作文。⑤不得套作
溪市四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3、“大量的木材”比喻人类流血战斗付出的巨大代价。“一小块”比喻人类历史前进的一小步。(2分,每点各1分)人民在为正义而斗争的过程中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取得一点成果,这里也含蓄着作者对以往进行斗争的指导思想和斗争方式是否正确的思考。(2分,意思对即可)
14、这句话恰当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将来的意义,(1分 )“苟活者”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线希望,(1分)真的猛士将更加勇敢地去斗争。(1分)
(三)、15、(1)、整个乡村世界在收藏阳光各种鲜花在收藏阳光 不同的人在收藏阳光(每点各1分)
(2)、展示乡村的特殊风情渲染乡村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表达对乡村生活的诗化之美和对淳朴乡民的深沉热爱之情。(每点各1分)
16、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和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2分)细腻生动地写出了“老祖母们”梳理曾经收藏的阳光以及收藏晚年阳光的幸福喜悦的情景,巧妙地流露出对她们的热切赞美之情。(2分)
17、总括上文,赞扬一茬茬乡村人淳朴高贵的品质(1分);引发下文对“收藏阳光”的深刻感悟与深层思考(1分);为升华主旨作铺垫(1分)。18、收藏阳光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把“爱”比作阳光是文章主旨的升华(2分);把阳光——“爱”收藏在心中,就能像文中的女孩一样充满动力,即使人生道路上遇到重重困难,遭受重重挫折,也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永远充满希望。(3分)(意思对即可)
19、(1)柳影稀疏(或柳叶凋落);北雁南飞。(每点1分)
(2)颔联中诗人游赏山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感情2分,分析1分)
20、(1)、门衰祚薄,晚有儿息(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3)、死当结草 (4)风之积也不厚
(5)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6)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7)晓来谁染霜林醉 作文:参考会考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