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0-30 14:3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自发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非自发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需持续借助人为作用才能进行的过程。
自发反应:
在给定的条件下,一个反应可以自发地进行到显著程度就称为自发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自发过程(1)钠与水反应:
2Na(s) + 2H2O (l) = 2NaOH + H2 (g)△H=-368 kJ/mol(2)铁生锈:
3Fe(s)+3/2O2(g)=Fe2O3(s)  △H=-824 kJ/mol(3)氢气和氧气反应:
2H2(g)+O2(g)=2H2O(l ) △H=-571.6kJ/mol共同点——放热反应 △H<0一、自发过程的能量判据1、能量判据:自发过程的体系取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这时体系会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这一经验规律就是能量判据。注:能量判据又称焓判据,即△H<0的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焓判据是判断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之一。知道了某过程有自发性之后,则
可判断出过程的方向
可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
可预测过程发生完成的快慢
可判断过程的热效应A判断下列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1)冰→液态水→水蒸气2)氯化钠晶体溶于水2、焓判据的局限性:
也有吸热的自发过程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可顺利自发进行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自发过程H2O2O2 H2有序混乱 1、混乱度:表示体系的不规则或无序状态。——混乱度的增加意味着体系变得更加无序二、自发过程的熵判据
  2、熵:热力学上用来表示混乱度的状态函数,符号为S——体系的无序性越高,即混乱度越高,熵值就越大3、熵变△S:△S=S产物-S反应物4、熵判据: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5、熵判据的局限性:
1)自发过程不一定熵增(零下水结冰)
2)熵增不一定自发(石灰石高温分解)三、自发过程的综合判定:△G<0
自由能:?G= ?H-T?S
注:1)恒温恒压
2)T为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
3)△G<0过程自发
4)过程的自发性只是用于判断过程的
方向,不能确定一定会发生及速率
5)没有外界干扰
6)平衡状态△G=0
信息:体系自由能变化( ?G )综合考虑了焓变和熵变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G= ?H-T?S。在恒温、恒压下,用?G判断化学反应在该状况时自发进行的方向显得更为科学(当?G <0时可自发进行)。<0自发进行>0不自发进行低温时>0,高温时<0低温时<0,高温时>0低温不自发,高温自发低温自发,高温不自发?H?S?G1、下列反应中,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是D. CO(g)=C(s)+1/2O2 (g)B. 2N2O5(g)=4NO2(g)+O2(g)A. (NH4 )2CO3(s)=NH4HCO3(s)+NH3(g)C. MgCO3(s)=MgO(s)+CO2(g)D熵减熵增熵增熵增2、碳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
熵增大。
B、碳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
C、碳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
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A3、以下自发反应可用能量判据来解释的是( )
A、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
B、2N2O5(g)===4NO2(g)+O2(g); △H=+56.7kJ/mol
C (NH4 )2CO3(s)=NH4HCO3(s)+NH3(g);
△H=+74.9 kJ/mol


D、2H2(g)+O2(g)=2H2O(l); △H=-571.6 kJ/mol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
非自发性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
熵减小或不变
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C 影响因素:焓减小有利于反应自发,熵增大有利于反应自发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