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化学《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0-30 14:2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古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微粒即“原子”构成的。历史瞬间历史回眸原子中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球体中,而带负电荷的电子则镶嵌在其中。α粒子散射实验 体积很小相对质量为4的带正电粒子现象:
1、大部分α粒子穿过薄的金箔
2、极少数α粒子好象打在坚硬的东西上,完全反弹回来。
3、少数α粒子穿过薄的金箔时,发生了偏转。科学探究卢瑟福通过实验推断出:
1、原子大部分是空的。
2、中间有一个几乎集中了所有原子的质量且体积很小的粒子——原子核。
3、电子随意地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模型主要内容发现电子轨道模型量子力学模型
(电子云)1.电子是由里往外排?还是由外往里排?
(从能量角度考虑)2.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几个电子?3.最外层最多能容纳几个电子?思考看书P29 图1-27 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数据中,找出了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能量最低原则即:电子总是优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② 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③ 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个电子
(第一层不能超过2个);
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
(第一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注意:多条规律要同时兼顾! 为了形象、简单的表示原子的结构,人们就创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这种特殊的图形。原子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根据原子光谱和理论分析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⑴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很难发生化学反应。图文解疑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电子(或2电子)的结构图文解疑⑵镁原子能与氧原子结合形成氧化镁。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而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少于4易失电子不稳定较活泼多于4不稳定易得电子较活泼2或8稳定不易得失较稳定三类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关系结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讨论:化合价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最外层电子数目之间的关系。一些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探寻规律结论:正化合价=失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得电子数=8-最外层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