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请指出下列图片的出处
这些作品有何共同之处?
《卖火柴的小女孩》
《海的女儿》
《丑小鸭》
《拇指姑娘》
作者相同安徒生
体裁相同童话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安徒生(1805~1875)
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炫耀
称职
滑稽
陛下
头衔
骇人听闻
钦差大臣
随声附和
聘请
赏赐
爵位
xuàn
chèn
jī
bì
xián
hài
qīn
hè
pìn
jué
cì
快速阅读课文,准备复述,尽量用上下列词语。
你会讲故事吗?
你会讲故事吗?
你会讲故事吗?
你会讲故事吗?
开端
引子
发展
高潮
结局
皇帝( ) 新装
骗子( ) 新装
君臣( ) 新装
游行( )新装
小孩( )新装
体裁介绍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
一种, 它通过丰富的____、 _____和____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
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
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_____的手法。
想象
夸张
拟人
幻想
《皇帝的新装》哪个情节你觉得最夸张?最有想象力?
许多年前,有一位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他也不喜欢乘着马车逛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个钟头要换一套新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丽,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那儿弄了一阵子,好像是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皇帝
骗子
老百姓
老大臣
大臣
是谁?导演了这场戏?
皇帝----
骗子----
大臣----
虚伪自私、阿(ē)谀(yú)奉承
道貌岸然 表里不一
狡猾贪婪 巧舌如簧
虚伪 愚蠢 昏庸 奢侈
骄横 爱慕虚荣 自欺欺人
①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
②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③“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④ “ 一点也不错。” 所有的骑士都说。
⑤ “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 ! ”
大家都说……
⑥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
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
⑦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 乖乖!
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
……
这件新装,对皇帝对官员对百姓来说,与其说是一件新装,不如说它是 ?
它是一道试题,它折射出了一份虚荣,看出了每个人的私心;它是一张面具,它是一面镜子,它是看出了功利社会、世俗社会人性的一个黑洞,因此我们讲皇帝的新装其实是成人世界里的“心装泛滥”,是世俗世界的习惯以及传统。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皇 帝
骗 子
骗
小 孩
行
受
助
传
揭
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
大臣
百姓
骗
“新装”根本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为什么?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思考:
1、“小孩子”可以换成“孩子”吗?
2、“最后”可以删掉吗?
3、“叫”可以换成“说”吗?
揭骗局
“小孩子”凸显了“小”,相对的是“大人”的“大”,只有比较小的孩子,才会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话。“最后” 表现了人们违心地赞美了皇帝许久,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叫”更能体现小孩子的天真、诚实、坦率,“叫”声音之大与大人们的懦弱虚伪地将真话藏在心里的无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富有讽刺色彩。
大人: 自私 虚伪 自欺欺人
小孩 : 天真 纯洁 童言无忌
揭骗局
“皇帝上街游行时,老百姓一致揭露了这个谎言,撕碎了这虚假的新装,赶走了骗子、皇帝和臣子……”
以上是一位同学对结尾的改编,他认为
这样更解气。你觉得哪样的结局更好呢?
揭骗局
“大人的世界可真奇怪”
——《小王子》
自我的深度迷失
说真话的代价
我们,是不是也是百姓中的一员呢?
一天,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请大家闻闻空中的味道。”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中是否有苹果的气味。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又重复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问那位没举手的学生说:“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那位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蜡苹果。”这位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指鹿为马——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
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
高。
——《史记·秦始皇本纪》
1958年,我国有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跃
进活动,许多新闻都报道有些地方农民水
稻的亩产已经达到了十几万斤。但凡一个
有常识的人,谁会从内心真正的相信呢?
但是,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又有
谁在当时就说出了事情真相呢?
——傅书华《面对精神麻醉的反省》
人们由于怯懦,由于害怕自己的行动
跟所有的人不一样而遭到排斥,往往不敢
说出真相,这种害怕被集体抛弃的 “ 从众
心理 ” 是普遍存在的,是人性的弱点和虚
荣的一面。所以为新装唱赞美词的不单是
那些不愿失去权位的王宫大臣,还有许许
多多的平民百姓。
——潘延《安徒生在中国》
要真正改变现实生活中
的荒谬、虚假、丑陋乃至欺骗等不合理的事情,我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揭骗局
好的童话作家一定是及有真性情的人,因而在俗世中极为孤独,甚是悲凉。他们之所以要给孩子们讲故事绝不是为了劝喻,而是为了寻求在成人世界中不易得到的理解和共鸣。
——周国平《给成人读的童话》
写作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shē)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本文,揭露了贵族阶层的阿(ē)谀(yú)奉承和虚伪透顶,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的社会的病状。
揭骗局
安徒生童话
1、 想象奇特大胆又合理夸张;
2、人物滑稽可笑;
3、情节荒诞离奇(反复结构);
4、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 ”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
“是的,那真是太美了!”官员对皇帝说。
“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哎呀,真是美极了!” 随员也说。
诚实的老大臣看新衣,心口不一
诚实的官员看新
衣,心口不一
皇帝看新衣,心口不一
随员看新衣,心口不一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爱 展 骗子 小孩
行 揭
新装 统治者:昏庸、愚蠢··· 骗
线索 社会:媚俗、虚伪··· 情节
受 传
做 看 皇帝大臣 老百姓
一个希望自己变得很有质量的人,我希望他读读安徒生;一个希望自己变得很有情趣的人,我希望他读读安徒生。安徒生永远活在儿童和成人的心中。
——北大教授 曹文轩
安徒生的画像(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