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皇帝的新装 说课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9.皇帝的新装 说课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8 11:2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丹麦]安徒生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备课思考
教材分析
内容主题
统编教材七上第六单元课文
童话题材
富于想象力,引人遐思,引导我们换一种眼光来看世界
语文素养
快速阅读,每分钟不少于400字
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寻找关键词
联想和想象
反复结构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夸张和想象,讲述了一个昏庸的皇帝上当受骗、当众出丑的故事,文中多处运用反复结构,剖析“人性”。
学情分析
学生起点:
学生从小就读童话、听童话,很多同学幼时便听过《皇帝的新装》,因此对他们而言,本课在内容把握和初步理解上没有问题。
本课增量:
学习本课快速阅读中的“跳读法”,提升阅读速度;
学生对于童话的讽刺意义很可能明于心而不明于口,本课以朗读中的“重读”为教学策略,看透“人性”;
在分析童话的反复结构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使之对主题的理解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
1.通过快速阅读“跳读法”的方式,学会圈点勾画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把握故事的大意;
2.联系已有知识,进行课堂争鸣,了解童话的特点,重点突出“夸张和想象”;
3.通过齐读、分工朗读等方式,培养自身的朗读能力,理解童话作品中看似荒诞离奇却又合情合理的想象和夸张;(借助朗读来理解夸张)
4.通过研读、悟读的方式,抓住文中反复结构的词句细节,从富有想象的结尾入手,引发思考,能够较为深刻地理解“新装”的含义以及“新装”背后的社会现象——“新装”即“心装”。
教学目标:
1.通过快速阅读“跳读法”的方式,学会圈点勾画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把握故事的大意;
2.联系已有知识,进行课堂争鸣,了解童话的特点,重点突出“夸张和想象”;
3.通过齐读、分工朗读等方式,培养自身的朗读能力,理解童话作品中看似荒诞离奇却又合情合理的想象和夸张;(借助朗读来理解夸张) 重点
4.通过研读、悟读的方式,抓住文中反复结构的词句细节,从富有想象的结尾入手,引发思考,能够较为深刻地理解“新装”的含义以及“新装”背后的社会现象——“新装”即“心装”。 重难点
教学流程:
梳理情节,知晓“新装”
作业设计,续写“新装”
探究结尾,透视“新装”
品读夸张,看破“新装”
板书设计,围绕“新装”
一、梳理情节,知晓“新装”
前情提要:
在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朗读、默读的阅读方法。本课要学习一种新的方法——快速阅读中的“跳读”法。
任务1:请你用跳读的方式,圈点勾画出文章中能够概括故事情节和主要内容的关键词句,概括这个童话的主要内容。
一、梳理情节,知晓“新装”
示例:
T1:许多年前,有一位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他也不喜欢乘着马车逛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个钟头要换一套新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T4: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他们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空的织布机上忙忙碌碌,直到深夜。
请你用跳读的方式,圈点勾画出文章中能够概括故事情节和主要内容的关键词句,概括这个童话的主要内容。
跳读式快读: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某种需要,舍弃一部分不读,只快速阅读相关的部分。
批注:
皇帝爱新装
批注:
骗子做新装
一、梳理情节,知晓“新装”
任务1:
请你用跳读的方式,圈点勾画出文章中能够概括故事情节和主要内容的关键句子,概括这个童话的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
学生圈点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梳理出故事情节: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看新装——皇帝展新装——小孩揭骗局
【设计意图】:通过快速阅读中的跳读法,引导学生学会圈点勾画重点,并进行相应的批注,概括文本的故事情节,把握安徒生的行文思路。 这不仅让学生学会方法,而且也为下文学习作铺垫。
一、梳理情节,知晓“新装”
任务2:
不但时间、地点是不具体的,连皇帝的名字、年龄也都是含糊的。安徒生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时间:许多年前
地点:在一个大城市里
人物:有一位皇帝
起因:
经过:
结果:
明确:安徒生的“新装”不受时代的限制,具有普遍意义,童话的寓言性。
结合《皇帝的新装》,概括童话的特点:
(1)这是虚构的故事,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
(2)这是发生在很久远之前的一个故事;
(3)故事讽刺了某一些人,具有哲学意义;
(4)故事富有童真,通过夸张和想象来展现。
【设计意图】:设计该任务,一来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关注六要素,二来是结合《皇帝的新装》,概括童话的特点,突出夸张和想象,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二、品读夸张,看破“新装”
任务1:
《皇帝的新装》就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甚至荒诞的手法编写的故事,那么你觉得与“新装”有关的荒诞(夸张和想象)的细节是哪几处?请你自己读一读,待会儿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并说说你的想法。
二、品读夸张,看破“新装”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逛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关联词的重读指导)
设想:安徒生开篇就交代皇帝对新装的喜好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为下文骗子的出现和裸游埋下伏笔,体现这是一个爱慕虚荣、昏庸愚蠢的皇帝。
(2)他每一天每一个钟头都要换一套新衣服。(数词、量词的重读指导)
设想:人们一提起皇帝,想到的是什么?
明确:人们一说起皇帝,就想到他在更衣室——皇帝已经异化为“新装”了。
(3)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副词的重读指导)
明确:新装的功能
二、品读夸张,看破“新装”
任务1:
《皇帝的新装》就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甚至荒诞的手法编写的故事,那么你觉得与“新装”有关的荒诞(夸张和想象)的细节是哪几处?请你自己读一读,待会儿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并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寻找童话中富有想象的、夸张的情节,通过朗读的阅读策略(重读指导),分析情节背后的“人性”。
(4)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那儿弄了一阵子,好像是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动词的重读指导)
活动设计:师生分角色来表演这个情节,其余学生齐读。
实际上皇帝身上没有衣服,那这件衣服是用什么编织起来的呢?
明确:这件衣服是通过人们的语言编织起来的。
二、品读夸张,看破“新装”
任务2:
人们是怎么赞美这件衣服的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些句子。
T12:“哎呀,美极了!真实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部料非常满意。” (反复词语的重读指导)
二、品读夸张,看破“新装”
任务3:此处为什么要用反复的修辞呢?文章中还有其他的反复吗?有没有细节的反复?
T17:“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对皇帝说。
T20:“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
哎呀,真是美极了!——随员
皇帝的新装真是漂亮!——全城的百姓
大家觉得,安徒生为什么设计这样的反复呢?
明确:反复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这是美学上的统一而丰富。童话是给孩子看的,基于儿童思维的直观性、具体性,童话强化孩子的记忆。一句句本身荒谬的赞词,是从不同嘴巴里发出来的,给人荒谬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在反复中加强对比的效果,语言简单而含义深刻。
二、品读夸张,看破“新装”
任务3:此处为什么要用反复的修辞呢?文章中还有其他的反复吗?有没有标点符号或细节的反复?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这句话是谁说的啊?——百姓
是小声地说还是大声说的呢?——大声说的。为什么?
是部分百姓还是所有的百姓呢?——所有的百姓
二、品读夸张,看破“新装”
任务3:此处为什么要用反复的修辞呢?文章中还有其他的反复吗?有没有标点符号或细节的反复?
齐读下列句子:
(1)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2)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3)“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
(4)“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
(5)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二、品读夸张,看破“新装”
任务3:此处为什么要用反复的修辞呢?文章中还有其他的反复吗?有没有标点符号或细节的反复?
齐读下列句子:
(1)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2)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3)“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
(4)“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
(5)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句子的共同点?
每句话有个“都”字,都是人们对衣服的赞美,都赞美这是一件“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衣服。
二、品读夸张,看破“新装”
“都”——百姓的人云亦云,从众心理(活在世人眼中),畏忌皇权。
“都”——官员不想被认为不称职或愚蠢,一旦被认为愚蠢就会失去官职,这是人的自私心、功利心在作怪(利益熏心)
“都”——皇帝的虚荣心,怕皇权不保,百姓认为他太愚蠢而反对他执政。
人的虚荣心、自私心、功利心、世故——人性的黑洞(新装——心装)
【设计意图】:借助“夸张和想象”,这件“新装”充满了神奇的力量。通过重读的指导,引导学生探寻文中的反复结构。从字词、句子、细节的反复中不断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看不见的新装成了“聪明、称职”的伪饰。
三、探究结尾,透视“新装”
任务1:想象和夸张是否需要合情合理?故事的结尾是否合情合理?(为什么是孩子揭穿了新装的骗局?这样的设计合理吗?)
合理,因为这是一个虚荣的、爱面子的皇帝,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而继续游行;——知错不改,一错再错,用更多的谎言来掩盖。
合理,这是人们在权力和生存面前的妥协。
合理,只有孩子还没被污染,只有如孩子一样的“真”才能救社会,救国家,救世界,因为孩子是希望。
三、探究结尾,透视“新装”
安徒生对人性的审判、忏悔、救赎与宽恕,来自深刻的、时时的自省。他的视野与怀抱超越了其“阶级的局限”,他关怀的是包括你、我、他在内的“所有人”。
这是一种大爱!
【设计意图】:不管怎样的夸张与想象都源于一定的现实,通过结尾的探究,我们透视了“新装”,安徒生的话揭示了人性的本质。
三、探究结尾,透视“新装”
任务2:
这样的故事结尾,让你想到了什么社会现象呢?这样的现象能够改变吗?(拓展延伸)
安徒生虽然是在写童话,在幻想世界自由地想象,但他却很现实——即便意识到了荒谬、虚假和欺骗,也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能改变。要真正改变现实世界中不合理的事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请与大家分享!
1.结尾续写
请同学们根据上课所学的反复、夸张等手法续写本篇童话——皇帝回宫以后……
*设计人物的性格特点;设计人物的台词;设计人物的表情、动作。
2.阅读推荐:
《王国的新画师》
《饕餮海》
《深水王子》
四、作业设计,续写“新装”
五、板书设计,围绕“新装”


自私心
功利心
人云亦云
从众心理
虚荣心
畏忌皇权
世故
人性黑洞
心装
备课思考
《皇帝的新装》作为一篇经典的童话,很多老师都对它进行了解读,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对该文的教学更是被奉为经典, 后来的教学很多都是同质化,因为很多解读者往往只有一个基本阅读取向,就是不约而同地把注意力投向了皇帝,投向骗人故事的方式展开。
基于此,我想做个突破尝试,在单元导读引领下,注重教读课方法的落实,以“夸张和想象”作为教学的支架,通过寻找反复结构的词、句、段逐步深入对文本的解读,学生开始去读懂什么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