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坐井观天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坐井观天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8 09:0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 位名 称 填写时间
学 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五单元 第12课《坐井观天》
难点名称 通过读好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明确它们争论的问题,体会“坐井观天”的寓意。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故事内容浅显易懂,但要挖掘深含其中的寓意,对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这篇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的理解能力偏低,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因此这个故事的寓意对他们来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难点教学方法 以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创设情景法、对比朗读法、实验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动物朋友,它们是青蛙和小鸟。(出示动画课件)青蛙出生的那天起就一直生活在井底,从没见过外面的世界。而小鸟每天在广阔的天空中飞来飞去,见到了很多东西。 今天,这两位新朋友要带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出示课题)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明确它们之间一共有三次对话。(出示默读要求)三、指导朗读,读中感悟(一)学习第一次对话1、(出示第一次对话)自由朗读,引导学生抓住疑问词“哪儿”,注意读好疑问句的语气。2、创设情景: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飞了一百多里,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又累又渴)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试着读一读吧。过渡:听了小鸟的回答,青蛙是怎么说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它们的第二次对话。(二)学习第二次对话1.出示课件,自由读,边读边思考:小鸟和青蛙各自认为天有多大?2.青蛙认为天有多大?(井口那么大)(1)理解青蛙的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联系生活,你认为大话是什么意思?(吹牛,骗人的话,浮夸而不切实际的言论)(2)通过对比指导朗读,“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读出反问句及青蛙不相信的语气)3.小鸟又认为天有多大?(无边无际,大得很哪!)(1)谁来说一说,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很大,没有边)(2)引导想象小鸟会飞过许多地方,随即课件出示小鸟飞过高山、草原、湖泊、公园……的图片(通过看图片理解小鸟看得多,见识广。)(3)指导朗读,读出小鸟劝告的语气,尤其读出“大得很哪”的感叹语气。4.男女生分角色朗读。5.交换角色再次朗读。6.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他们各持己见,争论不休,聪明的小朋友,你认为是谁错了?(青蛙)青蛙为什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弄错了?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吧。(1)把书本轻轻卷成筒状,来看看天花板有多大?(只有圆圈那么大)(2)现在谁能告诉我们“为什么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指导看图,明白青蛙坐在井里,井壁把他的视线挡住了,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少,所以才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3)用“之所以……是因为……”这个句型解释原因。(三)学习第三次对话1.大家知道是青蛙弄错了,小鸟也明确的帮他指出来了,那青蛙意识到自己错了吗?(没有)2.听老师读第三次对话,感受青蛙和小鸟笑里的不同含义。3.指导朗读。4.请和你的同学加上表情和动作一起合作演一演吧!四、拓展思维,想象说话1.青蛙和小鸟就这样你争我劝,谁也说服不了谁!如果此时你路过这里,你想对青蛙说些什么呢?2.练习想象说话。3.揭示道理。4.听了大家的话,青蛙想尽办法跳出了井口,请大家想一想:它跳出井口以后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造,续编故事)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一、指导朗读,想象说话1.(出示反问句和陈述句)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感受反问句在情感表达上更为强烈。(读出问句及青蛙不相信的语气)2. 练习想象说话:青蛙和小鸟就这样你争我劝,谁也说服不了谁!如果此时你路过这里,你想对青蛙说些什么呢?3.续编故事: 听了大家的话,青蛙想尽办法跳出了井口,请大家想一想:它跳出井口以后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二、动手实践,明白道理把书本轻轻卷成筒状,拿起来看看天花板,说说你都看都了什么?明白青蛙坐在井里,井壁把他的视线挡住了,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少,所以才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小结 五、总结课文,阅读推荐 这节课,我们在朗读中感悟对话,在学习中品悟寓意,一个故事揭示一个道理,这就是寓言的特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课后推荐大家读一读《画蛇添足》、《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狐假虎威》这几篇小故事,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