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0-30 17:1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说课内容《质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中的课题1。本课题包括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两部分内容。今天我说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一课时,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原因 三、教法分析四、学法分析五、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说 课 整 体 框 架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的设置及其所处的地位? 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的设置及其所处的地位 《质量守恒定律》一课在初中化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分子和原子、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还具体学习了氧气有关的化学反应,这些知识都为本节教学提供了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将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以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做好理论准备,因此正确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 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⑵初步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一些常见化学现象和相关问题。(二)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⑵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认






律 难 点重点理解、掌握并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显性难点: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隐性难点:通过探究实验是否真正培养了学生思维意识和能力 确定的依据 由于学生从生活经验中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质量发生变化。通过化学实验的探究,使学生正确认识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没有变化,从而确立学生的正确观;同时为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和计算奠定了基础。学生对微观抽象的知识感到很难理解,知识的应用能力有限,所以确定教学的重点是正确认识质量守恒定律,难点是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及其应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化学反应的本质
是分子断裂,原子的重新组合,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为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打下了基础。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是一个综合性
很强的探究活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定量实验,因此必须注重学生实验思维的发展 。三、教法分析1、讲授法2、启发引导法3、演示实验法四、学法分析1、实验探究法2、讨论交流法3、合作学习法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二)活动探究、得出结论(三)实践运用、拓展提高(四)反思评价、归纳内化想一想:水通电分解是什么变化?一、提出问题:化学变化中各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呢? 提 出 问 题 作 出 假 设 设 计 实 验 得 出 结 论 解 释 结 论(二)活动探究、得出结论 进 行 实 验 交 流 共 享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之旅: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提出问题1、要改变
2、不改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1、要测定物质的质量,需要使用什么仪器?2、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应在封闭
还是敞口的容器中进行反应?3、反应前应称量哪些物质的质量 ?
应分步称量还是整体称量?4、用什么方法使白磷在容器中被点燃呢?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设计实验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铁+硫酸铜→硫酸亚铁+铜(Fe)(CuSO4)(FeSO4)(Cu)1、这个反应一定需要在密闭的容器中进
行吗?
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反应前铁钉能否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进行实验交流共享1.实验中你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2.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哪些物质的质量和?
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哪些物质的质量和?
小组探究(1):
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解释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玻璃管 玻璃管小气球 小气球空气白磷五氧化二磷 除氧气外的其他气体氧气=除氧气外的其他气体锥形瓶 锥形瓶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点燃参加反应的 参加反应的 生成的
磷 + 氧气 = 五氧化二磷
的质量 的质量 的质量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反应后
烧杯的质量铁丝的质量
水的质量硫酸铜的质量
烧杯的质量水的质量铜的质量硫酸亚铁的质量剩余铁丝的质量=烧杯的质量 烧杯的质量水的质量 水的质量铁丝的质量
硫酸铜的质量
铜的质量
硫酸亚铁的质量剩余铁丝的质量=参加反应的铁丝的质量
剩余铁丝的质量反应前物质总质量反应后物质总质量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生成物实验5-1: 实验5-2: 在实验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相等呢?请想一想?实验5-1:原因:
1、坩埚钳上残留一部分氧化镁。
2、实验过程中随白烟跑走一部分氧化镁。实验5-2:>实验5-1小结:实验5-2小结:==概念分析: ①“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探讨的是物质质量而不是体积。
②“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是关于化学反应的普遍规律,其运用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③“参加”:是指实际反应了的物质的质量,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或者剩余的物质不包括在内。
④ “各物质”:应当包括参加反应或生成的各种物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特别是沉淀和气体).
⑤“质量总和相等”:在理解了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说“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
注意定律中的几个关键词讨论分析动画和图片获得的信息根据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你获得的信息(3至4条)元素种类变了吗?各元素的原子质量变了吗?分子数目变了吗?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呢?分子种类呢?动动脑不变改变可能改变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原子种类元素质量元素种类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可能
改变分子数目据报导,发射前8个小时,技术人员开始为火箭加注液氧,6个小时前加注液氢。关注生活(三)实践运用、拓展提高练习一、我为一号加燃料: 千克氢气恰好与80克氧气完全
反应, 能生成水90千克。10 假设神舟一号卫星注入液氢40千克,
需注入 千克液氧才能恰好反应生
成 千克水。32040千克 320千克 360千克 10千克 80千克 90千克 解决问题360(四)反思评价、归纳内化(一)畅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能力上有什么提高?学得快乐吗?盘点收获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二)教师小结: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
2、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表达交流 得出结论 解释反思。
3、定量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六、板书设计结束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微观本质(或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质量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2007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