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教学设计
1. 文本简析
(1) 材料解读
《珍珠鸟》是一篇叙事抒情的散文,作者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的关系变化过程。通过描写人与小鸟之间感情的沟通,表达了对互相信赖、和谐美好的世界的渴望和追求。
(二)作者介绍
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青年时代从师于北京画院画师恵孝同研习宋元绘画,并问道于吴玉如先生,学习古典文学。曾在天津书画社专事摹古。文革中饱受磨难,得以深谙社会人生。文革后登上文坛,为新时期文学重要作家。后重拾丹青,开创中西兼容、清新精雅、意境隽永的画风,海内外有“现代文人画”之称。
(2) 阅读目标
(1)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独立阅读、提取信息、分享交流等方法,形成对散文的初步印象。
(2) 以“信赖”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关键短句的探究,揣摩作者如何用短句来谋篇布局和表情达意。
(3) 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述说自己在生活中对“信赖”的感悟,进而进一步理解信赖的内涵。
(三)阅读重难点
(4) 阅读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送你们一对珍珠鸟(出示珍珠鸟图片),什么心情?”
生:高兴、开心
师:今天呀,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叙事性散文——《珍珠鸟》。
2.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师: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之上,再快速地默读这篇课文,注意:
读通全文,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在读的过程中,体会这篇叙事性散文和记叙文有什么不一样? (PPT出示)
2)生回答,老师做适度点评。
3.师: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儿?
生:怕人 胆大
师: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儿。(PPT出示)
也有人说,这是一种胆大的鸟儿。从哪句话看出它胆大?(PPT出示“渐渐它胆子大了,敢落在我的书桌上。”
怕人—胆大 恩,有点矛盾
4.师:那好,请孩子们再读读这两个句子,你还会发现什么?
PPT出示两个句子: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渐渐它胆子大了,敢落在我书桌上。
师引导生说出这两句话的描写对象不同。说珍珠鸟是怕人的鸟,是针对所有的珍珠鸟来说的,说它胆大,仅仅是针对小珍珠鸟而言的。
5.师:刚刚同学们找到了,小珍珠鸟的胆子大了,敢落在我的书桌上了。那好,我们就以这个书桌为界,去看一看小珍珠鸟在落在书桌之前,在哪些地方活动?落在书桌之后,它又做了些什么事儿?
6.按左右分组,分别找。
7.汇报,交流
笼子里--笼子四周(提一提该段总分的结构)---书桌上—肩上
8.师:通过这样的梳理,你发现了什么?
生:小珍珠鸟和我的距离越来越近
师:那这说明了什么?
生:越来越信任。
师:是啊,正是因为作者和小珍珠鸟之间的的距离越来越近,作者才有感而发:“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生齐读)
9.师:“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是作者看到小珍珠鸟在自己肩上睡着时的感悟,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上课初,我告诉过大家,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还记得吗 散文,就是要表达你对生活的感悟。那么,在生活中,你对信赖有什么感悟呢?
好,请同学们也来写一写你的感悟吧!
PPT出示: 信赖,是 。
信赖,能 。
10.交流分享大家对信赖的认识。
11.延伸:友谊、母爱、父爱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表达。”
12.师:孩子们,你们对生活有这么多感悟,都是基于你们有丰富的情感。那么孩子们你们看,同样在叙事,和记叙文相比,叙事性散文则包含了更为强烈的情感。同样,作者对信赖的感悟,也是基于他丰富的情感,那么这种情感是什么呢?
生:喜爱之情
13.师:对,其实在文章的开篇,作者就有这么一句话(PPT出示):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孩子,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
生:读出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师:来,咱们换个位置再读一读。
(PPT出示):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真好!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
师:哪种更好?
生:第一种
师:“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作者用这种表达,更为有力,感情也更强烈,更突出。
14.师:孩子们,那我们再来看看,文章的第一句话和文章最后一护花有什么关系?
(PPT出示):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生:首尾呼应
师: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从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开始,到最后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个过程中,产生信赖。回忆一下,信赖是如何产生的?
(PPT逐步出示):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渐渐它胆子大了,敢落在我书桌上。
15.给这两个句子加关联词,找关系。
转折
16.师归纳:像这样结构简单,文字简洁的句子,我们叫它“短句”。
而这四个短句在这篇散文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师:孩子们,让我们回到整篇文章中,如果抽掉这四个短句,再快速地读一读,你会发现有什么不同?
生作答:
师:对,这四个短句的作用在整篇散文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抽调这四个短句,就好像抽调了这篇散文的骨架子。所以我们说这四个短句就是这篇文章的骨架,起着支撑作用。
回到我们的上课初的第一个问题,记叙文和叙事性散文的不同之处。(叙事性散文是以散文为基础,叙事为手段,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情感。记叙文则是根本性的记事,从一件或多件具体的事件中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或观点。也就是说散文是以情感或抒情为主线,而记叙文是以记事为主。叙事性散文应该先确定自己想表达的情感,然后为这个主题找素材,你要表达的情感就是散文中的神,你所找的素材就是散文中的形,这就是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
(根据时间,拓展:)
课内:老舍《母鸡》
课外:莫应丰《小八哥》
(5) 所启所思
1.在以后的习作中,也要学会运用短句来谋篇布局。
2在本文中,除了这四个短句,还有很多短句藏在段落里面,你去把它们找出来,并体会体会这样表情达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