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威尼斯的小艇 教案+反思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8威尼斯的小艇 教案+反思 (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8 12:5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懂得它和这座水上城市的关系。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4.学会生字、生词,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前,我们预习了16课《威尼斯的小艇》,翻阅了大量资料,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威尼斯的小艇》(板书)。看题目,谁能根据题目提出问题呢?
  2.围绕课题提问。
  教师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威尼斯是个怎样的城市?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它在这个城市有什么作用?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威尼斯小艇的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和小艇的作用)
  二、检查自学情况。
  检查分段,概括段意。
  三、布置自学,提出要求。
  让学生根据课后思考题,自学课文,圈点、勾画,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思考题:
  1.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
  3.小艇和威尼斯城市关系密切,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四、检查自学,相机点拨。
  1.威尼斯小艇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1)“窄”、“深”,用“独木舟”比喻小艇又窄又深。
  (2)“翘”,用“挂在天边的新月”比喻小艇两头翘起的样子。新月两头尖尖的,弯弯的,很美,作者用“新月”比喻小艇这一特点,形象地描写出小艇独特的美。
  (3)“快”,用“田沟里的水蛇”比喻小艇行动起来轻快灵活。水蛇在水里游动,行动灵活自如,用水蛇比喻小艇行动快,就更能使人形象地体会出小艇这一特点,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指导朗读,体会小艇的特点。
  2.坐在这样的小艇里,那将是什么样的情趣?
  (让学生读第3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坐在这样小艇里的乐趣)
  五、作业。
  1.复习巩固课后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威尼斯小艇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第三段。
  指名读,学生思考:
  1.这段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与下文是什么关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
  (1)速度快,来往船只多,能够操纵自如;
  (2)非常拥挤时,能左拐右拐地挤进去;
  (3)极窄的地方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还能做急转弯。最后从坐船者的感觉来说明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
  3.有感情地朗读,把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充分表现出来。
  4.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与小艇自身特点有什么关系?
  三、讲读第四段。
  自由读。思考:小艇和威尼斯城市关系密切,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作者是抓住了哪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写的?说明了什么?
  (商人、年青妇女、小孩、老人,说明了男女老少都离不开小艇)
  (2)作者抓住哪两个不同的时间?说明了什么?
  四、齐读全文,思考。
  1.为什么说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威尼斯是水上城市,小艇等于街头的汽车)
  2.作者写威尼斯小艇是为了什么?
  (为了显示水上城市的特有风光)
  五、总结中心。
  六、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小艇的特点 ┌外形:窄、深、翘
    威尼斯的小艇│       └行动:快
           │驾驶技术:特别好
           │
           └小艇的作用┌白天
                 └晚上
教后反思:
教师在施教中,要根据这一单元的读写训练项目安排和设计教法。在前一课掌握学法的基础上,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己分析事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威尼斯小艇的特点以及它独特的功用和市民的关系来安排行文结构的,以便通过学习来掌握写法,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