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用水彩笔在磨砂的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爱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形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
B. 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C. 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D. 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
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位于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在S’点,则该光学元件应该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3.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看到的物像如图甲所示,若要使观察到的物像达到图乙所示效果,他应将载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右上方 B.左下方 C.左上方 D.右下方
4.如图所示,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
A.幻灯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照相机
5.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40 cm处时,在另一侧距离凸透镜40 cm处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30 cm处时,得到的像与照相机成像的性质相同
B.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10 cm处时,在另一侧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10 cm处时,在同一侧会得到正立、放大的实像
D.距离透镜40 cm处发出的两条光线(如图),经过透镜后能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
A.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8.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
A.60厘米 B.40厘米 C.20厘米 D.10厘米
9.小杰在金城山旅游时看到一块警示牌,上面写有“请不要把装有水的矿泉水瓶遗留在山上”,他思考了一下觉得除了保护环境卫生外,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可能会引起森林大火,因为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10.探究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此时()
A.a为物距
B.b为焦距
C.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
D.若蜡烛、凸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1.正午时,太阳光垂直射向水平地面。如图,取一圆形薄凸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透镜的焦距是( )
A. 5 cm B. 10 cm C. 15 cm D. 30cm
1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不会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
13.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
14.大山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39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
A. 5 cm B. 10cm C. 15 cm D. 20 cm
15.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6.如图是某种望远镜的简易结构与光路图,它的目镜是一个凸透镜,该望远镜是_______(选填“伽利略”或“开普勒天文”)望远镜,物镜的焦距比目镜的焦距______(选填“长”或“短”).该望远镜能使远方物体成一个清晰___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虚像.
17.人眼看同一物体,会出现“远小近大”的现象,这和物体在人眼处所成的“视角”有关.如图所示,同一物体,离人眼较远时,视角较_____ ;离人眼较近时,视角较______ .(均选填“大”或“小”)
18.正常人的眼睛可以看清楚远近不同的物体,说明眼睛内部的晶状体的______(选填“物距”“像距”或“焦距”)可以自动调节
19.据报道,湖北一位10岁男孩右眼因被激光笔灼伤而失明,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激光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甚至失明.
20.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________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21.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都用到了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不同的是投影仪成的是_____像,放大镜成的是_______像.(后两空均选填“虚”或“实”)
三、画图题(每题3分,共9分)
22. 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23.如图所示,ab是光源S射向平面镜后的一条反射光线,射向凹透镜右侧的虚焦点F.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ab的入射光线和ab经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24. 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8分,共16分)
25.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2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______________(选填“I”“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若再向左移动蜡烛,要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
26.昊阳和婷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__________上
(2)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乙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3)通过实验观察可知,用图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4)昊阳突发奇想,要是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结果光屏上_______(选填“不能”或“仍能”)成像,只是与原来相比像的____发生了变化。
答案
1-15 CCDDCDDDACBABDD
16.开普勒天文 长 倒立
17.小 大
18.焦距
19.凸 会聚
20.放大镜 正立 放大 虚像
21.凸 实 虚
22. 23. 24.
25.(1)像成在光屏中央(2)Ⅲ 放大 投影仪 向左
26.同一高度 10.00 B 仍能 大小